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策略探讨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29118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德育教育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本文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1.045
  初中阶段是学生语言飞速发展和道德观念建立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学生的青春叛逆期。德育教育是各年龄段必须实施的教育内容,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初中语文教学中包含了诸多历代古诗词内容,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思想精神,通过古诗词为载体的德育教育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中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形成真善美的良好品行。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借助古诗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素质教育的德育开展打好坚实基础。
  一、古诗词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开展的意义
  1.古诗词增丰富育教育的内容基础
  德育教育对初中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丰富的中华古代优秀作品,其中古诗词更是前人文学思想的结晶,借助语文古詩词学习既能传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美德,又能拓展语言学习的知识面,对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地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传统德育教育中内容较空洞,常以说教的形式灌输学生行为的对错,学生听之无味且教学效果甚微,但在古诗词的基础上进行德育教育能够使德育内容变得丰富且有据可依,学生可以从前人的行为方式中感受到思想和精神,使空洞的行为品德变得形象而生动,对学生的成长有深刻的指引作用。
  其次,古诗词教学能够使课堂更加丰富、有趣,学生在理解古诗词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和精神,教师充分利用古诗词为德育教育载体,丰富德育教育内容,让学生懂诗词、学品德。
  2.古诗词中蕴含着生活经验和道德标准
  “有德才有才”,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性格,从而提高人文品德修养。古诗词映射了前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这些行为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为人处世的标准和道德规范,诗句中的生活化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加深了学生的德育思想意识。
  因此,古诗词是前人的真实生活写照,深刻地分析和理解古诗词是对古人思想行为的认同,也是对中华道德文化的传承。教师必须稳抓古诗词内容的思想核心,传播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
  二、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实施策略
  1.借助古诗词弘扬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能充分体会到作者的爱国情感,在这种强烈的情感下,借助古诗词弘扬爱国主义情怀,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初中语文教材《过零丁洋》,作者为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这首诗是他在被元军俘虏的第二年所作。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气概,同时表现出作者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激昂的诗句和情感表现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初中语文教材中,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首先回忆早年抗金时豪壮的阵容,追忆曾经的沙场生活,全诗前九句生动地描绘了一位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壮士形象,最后一句点破全文,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充满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是中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典范。诸如此类的诗词作品体现了我国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表现。
  因此,弘扬爱国主义是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德育教育的目标要以爱国树德为起点,古诗词的作者都具备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只有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和了解历史背景才能有效地弘扬爱国主义,开展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道德观。
  2.从古诗词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抓住初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充分借助古诗词学习。古诗词的很多作品都体现出前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情操都在诗句中表达得淋漓尽致。例如,陶渊明作品《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作者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和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全诗表现作者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在学习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几句诗词将对待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算在天涯海角也如近邻一样的亲近,诗词中的千古名句写出了友谊的哲理,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
  因此,古诗词中蕴含的哲理是前人的经验也是传统优秀文化的道德导向,读懂诗词即感受了美德。
  3.将德育教学融入古诗词班级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不定时开展班级古诗词主题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可以在实践中巩固已学知识。例如,开展古诗词朗诵主题班会、古诗词鉴赏班会、我喜爱的古诗词分享班会等。学生通过课下学习,反复品析古诗词内容,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在班会活动中以分享、朗诵、解析的形式再将诗词表现出来。通过组织类似的班级活动,可以极大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领悟,进而在古诗词学习的基础之上开展德育教育,为德育教育的深化奠定知识基础。
  4.利用信息技术方式创新古诗词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语文教师在保留传统教学模式优点的前提下应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目前,多媒体教学已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采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沉闷的古诗词学习生动而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龟虽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作品的相关创作背景视频,结合作品内容用图片展示文章中提到的神龟、腾蛇、良马,通过教师分解讲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总结作者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另外,目前网络资源丰富,内容鱼龙混杂,教师在搜集多媒体资源时要严格筛选,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教学大纲为方向、以教学目标为前提,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方式开展古诗词学习,进而向学生渗透科学的道德价值观。
  5.陶冶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情操
  中华古诗词有着独特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优秀的古诗词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学生可以在反复地阅读和赏析中体验古人的思想情感,达到精神的共鸣,这对学生后期的文学创作和艺术审美十分有利。例如,初中七年级上册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诗借明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抒发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致,其意境优美、语言生动,现代白话文难以比拟。诸如此类的古诗词作品学习,有利于陶冶学生审美情操,从而培养学生高雅的意趣。
  德育教育是初中学生发展各方面能力的前提条件,初中语文教师作为语言工作的传播者,要深刻探究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思想,以传统古诗词文化为契机,开展具有实践性、思想性的教育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入分析每一首古诗词的德育价值,激发学生传承优秀中华道德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素质教育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冯晓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策略》,《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年第6期。
  [2] 申强《试论如何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年第33期。
  [3] 李莹《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认知能力培养》,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4] 张广源《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渗透教育》,《语文课内外》2018年第15期。
  [5] 江高周《浅谈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语文天地(初中版)》2016年第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下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教学开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在小学时期,学生价值观和认知能力都在形成和发展阶段,所以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内容。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直接引导者,肩负着将德育教育贯彻落实到班级管理之中的重任,要为学生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遵规守纪、文明懂礼的行为
摘 要:自使用统编教材,努力践行统编的编写理念,探寻实施统编教材的教学策略,构建“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统编教材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对此,我们进行了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统编教材 单元整合教学 语文要素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30  我们改变了以往单课备课的方式,从单元整合上进行整
摘 要:在新时代的今天,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更加需要广大的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在特殊教育中,老师更应该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教学制度的改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进行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进一步引导特殊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特殊教育 语文教学 方法  语文教育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只有学习好语文,其他学科才能进一步开展,进
摘 要:得益于经济飞速增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小学时期而言,语文课程属于主要的学科,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作文训练,旨在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近些年来,微型日记被运用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当中,不但增强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本文通过说明微型日记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之间存在的关联,制定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当中微型日记的运用方案,确保了小学语
摘 要:虽然目前学校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各种教育机构也层出不穷,但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几乎是其他任何教育机构所不能代替的。正是由于家庭在儿童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致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难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采取积极的对策去改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为他们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关键词: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社会变迁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社会经历了“巨变”。在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初中学生综合素养,净化社会思想环境,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外来文化中的一些不良因素以及应试教育的弊端,阻碍了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教师应该立足自身,理解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立足课堂,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立足实践,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实现“既要育材,更要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 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的“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收录《宾至》一诗,并提出学习要求:“阅读《客至》《宾至》,比较这两首诗在情感上的差异。”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用“客套和拘谨”形容《宾至》里杜甫表现的情感,我认为这种解读仍有可商榷之处。  宾至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在小升初这一重要的教学转折点上,学生不仅需要完成角色的转换,也要面对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在学生要适应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以及快节奏的初中学习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心理和学业的双重压力下,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小升初衔接期教育。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教师需要加强相应的认知水平,不仅要为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负责,更要做好相应的衔接工
摘 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所收录的文言经典文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它们承载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情怀。我们不仅要学习其作为“文”的内容,更要学习其“言”说的方式,从中汲取写作的方法并指导写作实践,实现文言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双赢。  关键词:文言文 写作 联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7.017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我们
摘 要:教育是传递精神及文化的过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除教授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将语文教材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悟其内涵与魅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发挥其良好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积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学生的重要责任。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