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海外家庭农场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ui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2月下旬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将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词语带入公众视野。家庭农场(family farm),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在中国,它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在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农民通常在自有土地上经营,也有的以租入部分或全部土地经营,农场主本人及其家庭成员会直接参与到生产劳动中。
  斯诺农场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中部,农场主人菲尔·斯诺从祖辈手中继承下这座占地60英亩的农场,并和家人一起经营。按照全美家庭农场联盟的定义,这是一家典型的家庭农场:家庭拥有农场的产权,家庭成员是农场的主要劳动力,并在运营管理方面负主要责任。家庭农场的规模不等,从占地数千英亩到几英亩。斯诺农场属中等规模。
  美国农业部的统计表明,美国的农业生产正在向大型农场集中,中小型农场无法同大农业公司竞争,多数选择转卖农场,改作他行。中小型家庭农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就必须善用资源,开展特色生产和经营。
  斯诺农场规模不大,但经营种类繁多。农场的主要产品是有机堆肥,几座小山样的堆肥占据了农场的一大片地,铲车不停地在堆肥场上忙着倒堆、装车。菲尔介绍说,环卫部门把落叶等以有机物为主的垃圾运到他的农场,经过一年多的堆积,垃圾变成了由腐殖质和水等组成的有机肥,这种肥料每袋售价4美元。这种产品原料来源丰富,不但不要花钱买,还能收取垃圾处理费。农场还养牛和美洲驼等家畜,并出售圣诞树、用于铺设私家车道的碎石和覆盖庭院植物的木屑以及建筑用沙。
  回顾农场的过去,菲尔感慨自己一家的幸运。他说,康涅狄格州人均收入在全美处于较高地位,高收入使人们能够对家庭园艺投入更多金钱和时间。这使斯诺农场的有机堆肥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直畅销,收入在各家庭农场中属中等偏上,当然也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辛苦。
  菲尔已经60多岁,但是每天仍然坚持日出而作,开着轮子有一人多高的铲车在堆肥场里倒肥,一干就是一天。妻子阿内尔是农场的大管家,把各项活计和一家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最令夫妻俩感到欣慰的是他们的三个孩子。大儿子亚当在科罗拉多经营信息技术咨询公司,可心里时时挂念农场,他为农场建立了一个网站,随时将有关农场的最新信息放到网上。二儿子欧文是农场的主要劳力,农场里大大小小20多台设备的维修保养全靠他。菲尔说,如果没有欧文,农场的开支恐怕得翻番。小女儿珍妮也是父母的得力助手,开卡车送货,照顾牲畜,在农场的办公室接待客户,销售产品,样样在行。在农场活计太多,人手不够的时候,他们会雇几个打工的大学生。
  菲尔说,自己年纪大了,会逐渐把管理事务交给子女。但他已经深感维持家庭农场面临的重重压力——飞涨的地产税和燃油费极大地加重了农场的负担。尽管如此,菲尔表示会继续把农场经营下去。
  在美国,更多的家庭农场需要耕种数千乃至上万亩地,家家几乎都有康拜因收割机、播种机、拖拉机等大型农用机械。拖拉机驾驶舱内有卫星导航系统,后面的拖斗里可以放入种子或肥料,自动播种、施肥。由于地域广阔、人口相对稀少,农户散居在各处,美国农村乍一看有点像在孤岛上生存,但是,发达的科技与交通帮助美国形成了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农民提供多种选择。美国农民无论是种植有机作物、转基因作物还是常规作物,都会从各种专业网站上找到相关信息,包括种植标准、管理要求、市场准入、销售渠道等,从而保证了市场的多样性及农民的知情权。
  法国作为欧盟第一大农业生产国、世界第二大农业和食品出口国、世界食品加工产品第一大出口国,家庭农场的贡献可谓举足轻重。
  从巴黎市中心往东北方向走大约60公里左右就是布雷日镇。这里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具备种植欧洲冬小麦的天然条件。沿途平整的大片土地上是绿油油的小麦和其他作物。两层农家小楼散落其间,这一带聚集了不少大农场,农场主雷米的甜菜地和小麦地一望无边。
  雷米今年50多岁,和弟弟共同经营农场,他们是家里第七代务农的。农场有约5250亩土地,一半是兄弟俩向母亲租的,一半是从其他土地所有者那里租的。雷米和弟弟在大学都是学习农业与农艺专业的,弟弟全身心投入农场的生产和经营,雷米则一半时间在农场,一半时间在一个参股经营的糖加工厂和面粉加工厂。农场雇了一个全日制的工人,月薪 1500欧元,并为他交纳40%的社会保障金。
  在农场粮食仓库外,停放着几辆红色的大拖拉机,轮子直径大约1.8米,驾驶室更是高高在上了。据说这种大个子拖拉机,有最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能引导工人精确驾驶,帮助翻地与播种。
  雷米透露,他们自有一套规避粮食价格波动风险的办法。首先,农场主与当地的农业合作社签好协议,把2/3的产量按照协议离岸价出售给农业合作社,农场主签订协议马上就可以得到一笔现金,用于经营管理的各项资金周转和补充农机等用品。如果届时农业合作社出售的价格高于协议价,那么,农场主还可以与农业合作社“分账提成”。其次,农场主通常还会把产出的1/3留下存储,既可以机动出售,也可以为自己的面粉厂提供原料。
  雷米的家是一座面积大约40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不豪华,但是很温馨。书房里放着电脑和打印机,他将每天农场使用的农药与肥料剂量都通过电脑记录下来,每天的劳动也都做了技术记录,便于随时查看数据进行分析。
  雷米夫妇喜欢在农村生活,“除了农忙季节要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外,我们平均一周工作40小时。这里环境好,安静,互联网也已经普及,很方便。生活成本比巴黎低,却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各种社会保险,只是退休后养老金比城里人少一些而已。每年的1月初,我们都有10天假期。在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我们会到外地度假。”
  小镇有医院,距离小镇27公里处,还有个规模较大的地区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巴黎差不多。当地人基本上都是就近看病,除非有特别严重的疾病,他们才会去巴黎的医院。
  雷米说:“我的农场周围又盖了不少周末度假小别墅,但是我不希望城里人再多了。如果有一天,这里变成城市了,那么,我就迁移到更远的地方,继续经营农场。”   法国的中小农场占很大比重,专业化程度很高,按照经营内容大体可分为畜牧农场、谷物农场、葡萄农场、水果农场、蔬菜农场等。专业农场大部分经营一种产品,突出各自产品特点。同时,过去由一个农场完成的全部工作,如耕种、田间管理、收获、运输、储藏、营销等,现都由农场以外的企业来承担,使农场由原来的自给性生产转变为商品化生产。
  在以色列,家庭农场实际上是“基布兹”和“莫沙夫”,他们是以色列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基布兹”类似于我国过去的人民公社,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财产包括房屋和生产资料属公有,其成员共同劳动,共享财富,过着一种完全平等的生活。几十年来,在以色列国家建设与农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曾被视为以色列的“骄傲”。然而,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下,这种“大锅饭”式的经济体系正面临挑战,相当一部分“基布兹”的处境堪忧,挣扎在破产边缘。
  与“基布兹”不同,“莫沙夫”是以色列农业定居点的一种形式,它是以土地国有、家庭经营、合作互助、集体销售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合作组织。每个“莫沙夫”设有管理委员会,由其成员每年选举产生,下设生产、社会、文化、教育若干个委员会,负责向其成员提供上述各个方面的服务。近些年来,“莫沙夫”更注重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经营能力,不干预农户的任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莫沙夫”成员自行向国家申请租用土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目前全国有450多个“莫沙夫”,人口约有17万,农业产值约占以色列农业总产值的46%左右。“莫沙夫”拥有的人口与生产总值都超过“基布兹”。
  现年51岁的阿兹利尔25年前申请参加“莫沙夫”,获批准后,他从特拉维夫附近的霍隆市搬到约旦河谷。阿兹利尔的家是一幢平房,面积约150平米,里面装修很时尚,地上铺着地毯,墙上挂着油画与装饰品,开放式的大厨房,明亮光洁的大玻璃窗,除4间住房外,还有一间健身房,摆放着各种运动器械。总之,这里与城市居民住家没什么两样。
  约旦河谷是指约旦河的两岸,北起以色列的贝特锡安,南至死海北岸的一条窄长通道,整个河谷低于海拔150-200米,高温缺水,年降雨量只有100毫米左右,原是一片土壤盐化、寸草不长、不见生灵的荒漠地区。1967年后,以色列在这里建立了19个“莫沙夫”。经过几十年的创业奋斗,这里已成为以色列蔬菜、水果、花卉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供国内消费,并且出口欧美国家。
  阿兹利尔所在的“莫沙夫”成立于1977年,现有75户人家,种植的蔬菜有甜椒、芦笋、大葱;水果有葡萄、香蕉、仙人掌果;花卉以菊花为主,还有一些农户种植椰枣。每个“莫沙夫”都是一个独立的行政组织,这里有卫生所、犹太会堂、俱乐部、百货店,还有一个露天游泳池。约旦河谷地区委员会设在该地区的中心,那里有小学、初中和高中,“莫沙夫”的孩子们都到那儿上学,每天有校车接送。
  阿兹利尔是这里“甜椒柿子椒专业户”,最先,他不仅种甜椒,还种葡萄、种菊花,什么都想种一点。后来,他感到这样做精力太分散,技术上也面临许多问题。其他农户也有类似的感觉。为此,这里的“莫沙夫”管理委员会决定,根据每个农户的情况与个人意愿,进行分工种植,确定了每户以种植某一品种为主。阿兹利尔选择了甜椒,也就成了“甜椒专业户”。
  目前他拥有一个占地100杜那姆(10公顷)的甜椒园。阿兹利尔采用大棚种植,棚高2米多,周围是一种透气的塑料膜,可防一些害虫飞进去。里面的甜椒植株,棵棵像小树,足有1.8米多高。田间管理全部实现机械化,滴灌、施肥都由电脑操作。地区的农技推广站的技术人员不定期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
  阿兹利尔常年雇佣10名巴勒斯坦人为其干活,农忙时,最多要雇佣40多名农工。每杜那姆平均产量约8000公斤,一年共可收获800吨,其中大约40%是内销,主要是卖给批发商。60%出口到欧洲国家。去年的总收入约250万谢克尔(约合55.5万美元)。但如碰上年景不好,市场价格低的时候,经济上出现亏损也是常有的事。根据以色列的有关规定,“莫沙夫”成员能申请租用国有土地,租用期为49年。
其他文献
“一个姑娘住在我们客栈,她爱运动,每天不是去登山就是骑自行车远行。终于有一天累了,在客栈的躺椅上,脸上盖着帽子晒太阳。另外一个朋友前几天也住我们客栈,留了点东西没带走,她让男朋友来取。正在这时,盖着帽子的人刚好醒来,她取下帽子的瞬间,认出那个来取东西的人,下意识大叫他的名字。对方很冷淡:‘你怎么在这里?’她说我来旅游。然后跑回客厅,流泪。取完东西走的时候,他问在客厅门口泪眼汪汪的姑娘,最近还好吗?
期刊
背景: 这次在“两会”上有六成到七成的人谈论城镇化,代表们担忧城镇化沦为“造城运动”,但农民并未真正融入城市。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下一轮增长的新引擎,代表们建议,要通过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来实现“人的城镇化”,同时希望城镇化有顶层设计,有国家统一的配套政策支持。  编者: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已取得诸多成绩,但同时暴露出户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产业结构布局分散化、公共服务供给二元化、环境污染和资
期刊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让已经习惯农闲时麻将牌九小烟小酒过一天的农民,改变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习惯,捧起书本学习知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在湖南乡村,在农民们的身边,却有这样一群人,几十年如一日,从一间房几本书做起,燃起点点灯烛,源源不断地以文化的“正能量”照亮人们的心灵。在他们的努力和影响下,我们欣喜地看到,乡村的牌桌少了,书桌多了,无所事事惹事生非的少了,相互交流学习知识科技致富的多了…… 
期刊
顾彼德在《被遗忘的王国》中赞誉云南的手艺人为“天生的艺术家”,并描述说:“他们建盖任何东西,从简陋的乡村屋舍直到宫殿或大寺庙,其手工之精巧一定会得到西方任何建筑师的称赞。渗透世世代代的传统,通过实例和口授,父传子、子传孙地继承下来。”  在历史上,云南各地的木匠、砍匠、石匠、铁匠、泥水匠等,凭着口传心授学得一技之长,四处闯荡。他们喜欢饮酒、吃辣椒,过着不算富裕但淳朴的生活,大多数生产、生活资料基本
期刊
2013年3月18日晚间,“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因病医治无效在家逝世,享年85岁。  新华社报道说:吴仁宝被称为“中国最有名的农民”,曾将贫穷落后的华西村建设成为中国公认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因为被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多年来中国各地政府和村庄都组织大批“参观学习考察者”前往,使得旅游成为华西村的一个经济来源。  吴仁宝曾长年担任华西集团公司董事长一职。该集团
期刊
乐安东,籍贯:荷兰,不过他更愿意向别人介绍自己是生在荷兰的景颇男人。  作为荷兰莱顿大学汉藏语系博士,二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景颇载瓦语的研究,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他们背后的文化,深深吸引着他,他和这里的老阿妈聊天,记录阿公们口中的景颇寓言,和当地村民几天几夜跳目瑙纵歌……  12月的景颇,阳光灿烂,这个快乐的男人和他的妻子——一个在胡同里长大的北京女孩,将所有家当都托运到景颇,结束了在荷兰、北京、景颇三
期刊
靠记账成为富翁,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不过,这可是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富足六代的诀窍。不仅自己从年轻时就记账,即使身家财富已达数十亿美元,他仍要求孩子每天睡觉前,必须详细记录所有花费。记账这门功夫,可说是洛克菲勒家族对子孙的理财教育的第一课。商界名女人何丽玲也提到,小学5年级起,祖母就要求她记账,这个习惯让她日后受益无穷,而且不小看任何一毛钱,10元、20元也要记,每天每一笔花费都不漏掉。何丽玲
期刊
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世界第五大长寿之乡,这里土山与石山交错,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因地势高污染少,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较多,所以这里的长寿老人较多。巴马县甲篆乡的巴盘屯被称为长寿村,当地最年长的老人名叫黄卜新,出生于清光绪23年(1898年)。  盘阳河是巴马的母亲河,因大部分百岁老人都生活在盘阳河流域,又名“长寿河”。河流从村前蜿蜒而过,碧绿似玉,清澈见底;老牛浮水,顽童嬉戏;古榕临水,翠竹扶疏
期刊
云南是我国西南的一个山地大省,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家园,这里云集了汉、彝、白、傣、哈尼、壮、苗、傈僳、佤、回、纳西、拉祜、景颇、瑶、藏、布朗、阿昌、蒙古、崩龙、独龙、普米等民族,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各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孕育了云南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独特魅力的民间音乐舞蹈,仔细品味,你会发现云南音舞既有塞外高原的粗犷豪放,又有江南水乡的温婉流畅。  长歌叙事溯
期刊
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巡视员朱三平:  农家书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湖南省自2006年试点建设农家书屋以来,到目前全省所辖14个地(州)市、122个县(市、区) 共建农家书屋43835个,提前完成建设任务。  湖南省新闻出版局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在政策指导、资金支持的基础上,湖南省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把农家书屋工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经过6年的发展,农家书屋扎根三湘大地,真正服务于农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