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盘我做主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2jx0oo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应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但是根据本人调查,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不能体现高效课堂的时代特点,不能把课堂的主角——学生的积极性全部调动起来。特别是在作文批改这个环节上表现尤为突出。
  这项工作令语文教师头痛。他们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然而却收效不大。正所谓“作文一笔糊涂账,改与不改一个样”。因为真正的批改“主角”——学生,一直被动地呆坐在“冷板凳”上充当“听众”,所以他们对老师批改的作文态度比较冷漠,甚至无动于衷。那么,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我想最主要的是转变观念,该放手时就放手,学生的地盘就该让学生做主,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批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既能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通过互相借鉴间接经验增强作文能力,还便于在作文批改中建立起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关系,使学生在作文课上树立“听作文不如写作文,写作文不如改作文”的“主角”意识,进而养成自主、自立、自信的作文能力。近几年来,我在作文批改中尝试运用了下列几种模式,对提高学生的作文主角意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组改式
  所谓组改式,就是一种分小组批改作文的方式。这种模式的具体方法是:学生一般每六人分为一组,每组好、中、差搭配组合,指定一位责任心强的学生任组长,批改本组的作文,老师在批改前就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规定好修改要求。针对这些要求,每个学生对每篇作文拿出修改意见,然后大家讨论,意见综合后,再指定一名字写得较好的同学执笔,给每篇作文写评语。教师要强调的是学生在写评语时要多看到作文中的“闪光点”,对缺点、错误要注意评语的措辞,提意见要具体,要重在鼓励,这样可以使同学容易接受。
  这种批改方式可以让学生觉得批改作文是一种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交流,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提高。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种方式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还能激起学生“为师”的欲望,引发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学生在互相批改中渐渐形成了浓厚的作文兴趣,悟出一些作文之道,会获得出人意料的效果。这种角色互换,还可以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批改文章的甘苦,进而更加尊重教师的劳动。
  二、互改式
  所谓互改式,也就是交换批阅法。这种批改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互改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这种方式简单易行,形式多样。
  具体操作方法是:第一步,批改作文之前,教师规定批改的主要方面,明确作文的批改方法,当然每次作文都要有训练重点,批改时要学生着重考虑这个重点。第二步,确定互改人,或同桌、或前后、或左右、或抽签。第三步,同学之间进行批改。批改时要求学生按照老师指导的批改方法和批改符号进行。虽然学生是主角,但是老师的引导作用也不可忽视,因此老师要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答疑,学生有问题可问老师,也可查工具书自行解决。我一般鼓励学生自行解决问题。修改完毕,学生写上评语,打上分数,签上批改人的姓名。最后教师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全面复查。
  这种批改方式就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第二,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和短处,自己能引以为戒。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当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时,可以立刻与作者商量,研究其写作的初衷、意图,达到更好的批改效果。第三,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批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又都换一位同学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第四,批改作文时,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进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第五,教师可节省大量的用笔批改的时间,用于研究学生心理,研究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率。这种评改方法可以说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但是这种方法有它的缺憾,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有时无论怎样改,都不能改掉文章中的一些缺点,在学困生身上更是如此,这是老师应该注意的。
  三、自改式
  所谓的自改式,就是让学生自己改自己的作文,这是一种最基本、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批改方式,即要求学生在完成作文后进行自批自评。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把听到的、看到的事物表现为书面形式的行为,学生自己写出来的文章,如果适当指导学生自己再读,往往会发现许多不足和不妥的地方。自己写的作文如果让其再认识、再修改,找出不足,更能培养他们勤于动脑、勤于修改的良好习惯。同时,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过程。让学生自改能将批改的权力最大限度下放给学生,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再次成为作文的主人。
  鲁迅先生说:“我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作家有25%的时间用于修改,而我们学生用了往往不到1%的时间。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学生的自改作文,他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叶老还一再强调:“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提高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作了文又能自己改,不用请别人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好?”的确,自改能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头脑,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方式去体会批改的乐趣,进而在快乐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自批作文当然离不开自我打分,作文的分值要敢于打破常规,学生在自改作文时更应该如此。   具体做法是,学生在批改前,由教师根据本次训练的要求规定一定的修改内容,给出一个恰当的富有激励性的分值。给高分的目的是可以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自批习惯;还可以调动学生自批作文的积极性。比如作文的语言这次是训练重点,教师可以给个基础分100分,学生在自改时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加上画线,然后每处可适当加5至10分。再比如对格式的修改,基础分为100分(能交作文的都有此分数),只要求对格式写得正确与否进行批改,正确的则可得满分。又如错别字的修改,也是在基础分100分的基础上,整篇没有出现错别字的可得满分,2个扣10分,4个扣20分,如此类推,扣满40分就不再扣,当然没有错别字的可以加10分。这种方式操作简单,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易受打击,批改的兴趣也会随批改的次数增加而增加,最后养成良好的自我修改习惯。当然这种方式也有缺点,就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赏析能力、批改能力尚浅,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往往难以发现,这也是老师应该注意的。
  四、师生同改式
  学生虽然是批改的主角,地盘是他们的,但是教师的引导地位也不容忽视。它要求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那么下面这种模式不妨一试,这种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
  具体做法是: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当堂朗读,引导学生仔细聆听,要求他们思考哪些作文写得较好,为什么?教师通过一些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启发学生给予评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大家都积极踊跃发言了,教师再读自己给的评语,学生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评价竟然与老师的评语很多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当场给予表扬、鼓励。学生们思维活跃了,如一匹匹良驹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奔驰,每篇文章的毛病都被他们发现了。教师再给优秀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让他面对全体学生朗读优秀习作,这样他就产生一定的成就感。写作中存在毛病的学生,通过师生同评这一过程,找到了作文中的不足。他们会仔细回忆,开动脑筋,认真写好自己的作文。而那些经常被教师、同学大力褒奖,作文经常被朗读的学生,就会产生荣誉感,会更有信心。班级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喜欢作文的氛围。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上述几种批改模式,并不是截然分开、固定不变的,我们可根据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使用。把学生批改作文的地盘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做主,不仅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也摆脱了批改作文的沉重负担,把精力放在钻研教材、教法上,进而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由语言和文字构成,其涉及到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对其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进行探究,分析课堂中提问的原则和重要性,并简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提问艺术,旨在引导学生思维拓展,提高课堂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连接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适当的提问,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够对学生进行
大人教导孩子要会说话,所谓“一句话说得人跳,一句话说得人笑”,就是将不会说话与会说话的结果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说话,看似简单,三岁小孩已经说得很流利,但其实并不简单。人类的语言并非与生俱来,它要靠后天的学习。“狼孩”从小与狼生活在一起,当他脱离狼群后,已经错过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机,再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说话了。况且,即便是学会了说话,说话者的语言素质也有高低之分,要说出条理清晰、内涵丰富、辞藻优美的话,
语文课堂教学时“写作背景”环节如何安排?如何水到渠成地向学生展示背景材料?展示哪些内容?以何种形式展示?这些都是我们老师在备课时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在讲授写作背景时如果能独创一格,就能让学生耳目一新,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教师对本环节的处理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学生听起来就会感觉味同嚼蜡,这势必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因此创新“写作背景”是教者需要改进的教学环节。教师必须根据
“同课异构”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教研方式,不论具有影响力的语文教学论坛,还是一些大大小小的语文公开课、优质课比赛,都频频出现它的身影。“同课异构”就是教师在精心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同一节课运用不同的教法和学法进行课堂教学,以此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和特点。“同课异构”是衡量教师知识广度和思维深度以及教学技艺的有效方法,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它为语文教育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设计思路】  本课以诵与吟贯穿,通过教师的引导,品味诗歌深远的意境,从而为学生展现一个清绝、寒绝、独绝的境界,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吟诵规律,提升學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吟诵、背诵《江雪》,理解诗意,认识几个繁体字。  过程与方法:掌握吟诵的平仄规律,能跟随教师学习吟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培养吟诵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
在中国, 纪晓岚几乎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当然, 纪晓岚之出名, 并非始于今日, 早在清末, 已有纪晓岚的各种逸闻趣事流传, 但自从2000年央视以两年一部的频率播出四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以后, 纪晓岚可谓走进了千家万户。当然, 无论《铁齿铜牙纪晓岚》多么好看, 它和民间传奇、民间故事中所表现的纪晓岚, 都是经过加工、夸张而远离历史的纪晓岚。但是,这些虚构又有特殊的意义,那就是建构了一个文化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启蒙阶段,在该阶段中,有效的语文教学手段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为了确保小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这两项语文学科中最重要的教学模块进行有效结合。如此,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其语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结合原则  1.注重培养
在我校最近的一次月考中,作文题目是要求以“生活之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前有一段提示语:“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美,可感知,可体味。凝眸生活,我们发现,美无时无刻不在激荡和净化着我们的灵魂。”  考完语文的当晚,改卷的时候,一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全年级差不多有大半考生在引用提示语的时候,都把“无时无刻不”写成“无时无刻都”或“无时无刻地”。按理说,引用这句话只管照抄下来即
俗话说:“要牵住倔强的老牛,就要牵住牛鼻子。”说明任何一件事抓住问题的关键很重要。课堂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我们关注“教什么”,却常常忽略了“为什么教”。是啊,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教?这是个带有方向性的问题。不管做什么事情,一旦方向错了,不只是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更重要的是我们距离真正的目标越来越远,影响到教育的实际效果,这就相当地危险了。  我们当下的语文教育真的找对方向了吗?其实不然!我们还是看
部编教材七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有一篇作文训练—学习抒情。我给学生布置的是《乡情》。在第一次设计教案时,只是粗略地给学生讲一讲什么是抒情、抒情的方式、间接抒情的种类和方法。但是,学生的作文不尽如人意,除了审题有误,就是不能打动人,即不会抒情。  教师不单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新《课标》的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