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的心理健康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孩子在中小学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将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一生的发展,因此对教育和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这个崇高的责任对于一些教师来说也是负担。尤其是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的当下,教师因为职业工作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更加突出和普遍。而造成教师心理压力的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成就动机被阻。
  社会要求教师是一个高素质的模范公民,教师偶尔的行为闪失会遭到周围舆论的强烈谴责。教师有着强烈的成就动机,当由于多种原因,其成就动机常常受阻,导致出现挫折感并引发一定的心理压力。
  1.培养学生的成就挫折。学生在学识、品德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是教师工作和奋斗的最大目标,但由于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不能替代他们学习。因此,仅凭教师的主观愿望是不能实现这个目标的,教师的教育工作经常会有局部的失败。
  2.学术研究上的成就挫折。教师的日常工作是教育教学,业余自学钻研业务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进修学习的机会很少,他们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常往往只停留在经验水平,很难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3.晋升职称的成就挫折。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总体水平的标志,不仅可以满足教师丰富强烈的精神需要(如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晋升职称对教师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由于晋升职称有一定的条件要求,再加上职称评定过程中的许多不正之风(如论资排辈、滥用职权等)及指标紧缺等,使教师晋升职称难上加难。
  二、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存在着挫折感。
  研究教师的心理问题首先要有一个落脚点。教师的职业固然有其特殊性,但正如人们存有自然属性的同时也存有社会属性一样,教师的心理困境既有其职业的因素,也离不开社会这一大环境。
  1.教师的社会地位一直偏低。中国虽然一直倡导“尊师重教”,但民间以前就有:“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目前,社会普遍认识到教育的价值,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一方面,许多家长以孩子为中心,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许多过高的要求和过分的期望,给教师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一旦学生发生闪失,家长常常归咎于学校、教师,甚至殴打教师,教师的社会地位得不到保障。教师就会自卑、沮丧、消沉,压力增强,产生职业倦怠,甚至极端行为。
  2.教师的经济观在变化。尤其是最近十多年来,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投入到经济大潮之中。可以说,先前的神圣的价值观念被打破,新的现实的生活观念在建立。研究人的心理问题因此必须立足于社会经济这一基础上。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劳动的艰巨性、复杂性,教师的工资和社会上其他行业相比还有明显的差异,特别是辛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教师的利益回报率并不高,除了一部分热门专业的教师可以在社会上有兼职外,相当多的教师没有其他的收入。低微的收入,不停飞涨的物价,导致教师的生活十分困苦。而清贫的生活不仅使人心情烦闷,更会让人对生活产生焦虑、失去希望等不良心理。较高的学历,过高的期望值,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政治和经济的诱惑,都会使教师心情浮躁,心绪不佳。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缓解压力,养成良好的人格呢?
  首先,需要社会与学校的支持。
  全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应及时有效地解决教师的各种问题,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改革教师评价制度,科学合理的评价教师的教学成绩,使教师逐步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同时,健全制度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大环境。学校要加强心理环境建设,建立民主、和谐、互助的“情感校园”,使教师有归宿感认同感。
  其次,教师要善于自我调适。
  如:1.换位思考认同法。爱迪生说:“改变了思维方式,就改变了生活。”当你遇到认为不公平的生活事件或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时,能换位思考改变思维。2.时间遗忘法。时间是解决一切的最好方法。积极忘记过去的、眼前的不愉快,随时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不要让痛苦的过去牵制住你的未来。3.自我调适法。学会自我放松,在适当的情况下,想说便说,想休息便休息,劳逸结合,想娱乐便娱乐,实在不想做的事可暂时放下,不追求十全十美,追求卓越并非追求完美。
  总之,教师的心理健康,既需要社会与学校的关心与支持,也需要教师主动调试,适应职业压力、胜任教师角色,拥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培育出具有良好个性的优秀人才!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学家叶圣陶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然而,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固有的习惯和对语文教育资源狭隘的理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事论事、就书论书现象严重,过分依赖教科书。现在看来,这种观念不能适应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和学生语文学习广泛而丰富多样的需要。  一、有效利用报刊、杂志、网络资源等渠道,拓展
期刊
班级管理工作,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初做班主任时的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班级管理的琐碎、繁忙,都让每一位班主任深有体会。但班主任工作体验更多的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安慰。全国优秀班主任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中说:“我们所做的都是必须要做的。我们感受了学生太多的爱,我们只有用更多的爱去回报我们的学生。”  一、与后进生和问题学生携手不抛弃不放弃。  任何一个班,都有几个后进生和问题学生,他们是最容易
期刊
【教学案例设计背景说明】  七年级(上)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第四单元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科学探索精神。《看云识天气》就是其中一篇,为讲读课文。  初一的学生思维很活跃,好奇心强,对于文章的兴趣是有的,但由于是说明文,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如果把各种文体知识灌进去恐怕学生兴趣会打折。所以教学时必须激发兴趣,教学设计要生动活泼,这
期刊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学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每位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但是,事实上在农村学校里有部分学生由于教师的、个人的、先天的、后天的等种种原因害怕学语文,感到难学,从惧怕学习到不愿意学习。这些差生也是有思想、有自尊、相对独立的人,他们渴望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重,渴望能融入到班级大家庭之中。如果我们能满足他们的这种合理需求,让他们感受到阳光般的关爱,他
期刊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情感必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效应。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情感效应达到教学目的呢?  一、自身做起,提高素质  教材中的文章就是一个情感的“世界”,里面有古今中外的名人儒士的优美篇章。教师就是要在这个“世界”中寻找人生的主题,引出情感的内涵,走进作品,读透思想。因而,教师的素质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是否具有丰富的学识
期刊
一、古诗文默写  熟记考试大纲规定的古代诗歌及文言课文的名句。按大纲中要求的考点进行复习。  二、语言运用  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怎样辨识汉字读音的正误,怎样辨识错别字,怎样辨析和修改病句,怎样仿写,怎样整合信息,怎样读懂图表,怎样完成综合题的表达,怎样做到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怎样根据表达需要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等。  三、古诗文阅读  广东中考考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理解并翻
期刊
作文教学始终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教师苦于难以激活学生的写作欲望,找不到作文教学的突破口;学生抱怨作文是老师制造的“紧箍咒”,一上作文课就怨气冲天。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处于学生怕写,教师怕批的尴尬境地。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真正提高教师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是摆在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现总结出来,供同行参考。  一、少
期刊
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及创新等手段,结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及高效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根据此定义,课堂管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它是通过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策划来实现教育目的的行为。传统课堂管理观认为管理是应对性的,教师企图以权威来控制学生行为,达到专制的目的。但是效果
期刊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所以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以来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中学生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读好书的习惯和兴趣,没有读好书的愿望和眼光。学生的阅读量太少,阅读能力低下。探究目前学生阅读现状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没有具体的阅读目标。我们清楚
期刊
探究性阅读倡导者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从认知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对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是对所学知识意义主动建构。在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确定阅读目标,自主开展阅读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自学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有效教学方法:  一、巧设悬念,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