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心飞扬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课堂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它的价值在于通过以视听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让学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吸引、陶醉,与其产生强烈的精神、情感共鸣,使音乐真正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作用,以利于培养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因此,音乐教育要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放在首位,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和发展他们的潜能。
  完善自我,让学生喜欢自己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小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如果每位教师都具备足够的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生活将会快乐和幸福的。要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首先应该有爱心、耐心,要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的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爱的态度、热情的赞扬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学生自然而然也就热爱、尊敬老师,这样就建立了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成为有魅力的教师,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超群的授课艺术,吸引学生的眼球,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使他们对课堂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从多方面获得启迪。因此,教师更应该热爱自己的事业和专业,深入挖掘教材、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最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和授课,使学生对教授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挖掘潜质,运用律动激发兴趣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的律动及创编对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当音乐刺激儿童听觉,并且在他们心灵产生共鸣时,儿童便会不自觉地动起来,这样的律动是他们内心感受音乐的深化和升华。小学生在很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不足,对直观、表面、具体的事物更感兴趣,他们活泼好动、喜欢模仿也善于模仿,仅用歌声来表达往往满足不了他们的表达需求,且长时间安静地聆听音乐对他们而言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边唱边律动更符合他们表达情感的特点。
  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在音乐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边歌唱边创编动作进行律动。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小动物回家》这首歌曲时,由于歌曲的节奏感强,歌词中还加入了很多小动物的叫声,学生很喜欢演唱和模仿。于是,我及时抓住这一契机,让孩子尝试跟着节奏律动并模仿小动物的代表动作,就这样学生们一边唱,一边情不自禁地动了起来,他们听着歌词模仿动作,兴趣盎然。紧接着,我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让他们基于现有歌词进行简单的歌词创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按照小组进行了展示。这不仅顺应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表现欲,促使他们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肯定自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于音乐和音乐课的兴趣。
  激励进步,让学生有小小成就感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不容忽视的,积极、及时地进行评价是一方对症的良药。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兴趣的激发或维持往往少不了外界的评价,特别是在学生情绪低迷、缺乏自信心的情况下,教师更应该适时进行鼓励和肯定,并给予最大的帮助,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让本来对自己都没有信心的学生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位置。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不像低年级孩子那样幼稚,简单的表扬话语对于他们来说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于是,我尝试通过音乐的独特方式表达我对他们的肯定和鼓励。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苹果丰收》这首二声部的朝鲜民歌时,学生之前接触和尝试过二声部,但对于音乐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二声部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我将其中最有難度的一句拿出来提前进行歌词的创编改动,当作本节课的鼓励语,在课堂开始便开始渗透。课堂中,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同学们会唱这段歌进行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当学生突破了难点或者情感发挥到极致时,我也会用这段歌声进行及时表扬。当进行到二声部时,同学们听到了这段熟悉的音乐尤其激动。就这样,不仅本节课的难点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得到了解决,学生们也信心倍增,对音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一位古罗马的教育家曾经说过:“学生不是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音乐教师只有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多方位让学生进行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从而实现“育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湖岛小学)
其他文献
【设计说明】  “抓住动物的特点,恰当运用多种方法来介绍”是适合在五年级进行的一次说明文习作训练。为了教会学生写介绍动物的说明文,我们对单元内容进行了重组,精选了《鲸》《松鼠》《麋鹿》《蜜蜂》《蝙蝠和雷达》等说明性的经典例文组建了“单元包”,通过整体引读、例文教读、拓展阅读等环节带领学生学习作者“抓住动物的特点,恰当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的表达方法。  本节课展示的是学生在已经完成习作初稿的基础
【设计理念】  从诗歌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知道:诗歌的意义是最多元、最丰富的。不同的人,可以读出不同的意蕴来,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因此,读诗最需要个性化体验,最需要自由的想象。本设计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学习方式以阅读、感受、分析、联想、创作诗歌为主,以诗歌特有的音律美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升华对太阳的热爱,并掌握初步的创作诗歌的方法,激发
在小学各学段的教材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很多相对比较长的课文,并且要在一课时内完成,这就需要“长文短教”。“长文短教”重在一个“短”字。一方面要大胆取舍教学内容,化繁为简,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另一方面要在深刻钻研、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优化课堂结构,进行“点”的训练。训练点找好了,教学也就有了抓手,这样不仅能使教学顺利地进行下去,而且能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每一篇课文,无论其篇幅的长与短,总有
记者:各位老师好!我知道,你们的工作室一直致力基于全脑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那么在全脑语文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你们对其体系做了哪些深入的研究呢?  王红梅:全脑语文课程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平台,以提升语文能力为核心内容,以全脑开发为抓手,打破原有课程界限,实现语文常态课与综合实践课的并轨,统整全脑语文课程的新局面。现阶段,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把全脑训练方法融入语文教学
【设计初想】  《桥》是著名作家谈歌创作  的一篇微型小说。全文篇幅虽简短,但表达特色鲜明:以曲折的情节、不断的推动,深化主题;以简短的文字、精妙的修辞,渲染环境;以准确的用词、传神的描写,丰富人物;以悬念的设置、巨大的冲击,发人深思。面对“表达容量”如此之大的文本,该怎样切中要害,直抵文本主旨呢?这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小说文体,理应从文体角度出发实施教学。在环境、情节、人物这三要素中,人物形象是
这是一片幽静的山,山上多半是灌木和不高的树。山下是水库,两山之间一条大坝拦住了黎河,四周的山如一个大碗,蓄住了涨起的水。黎河水经过涡轮机的冲撞后,慵懒疲惫地从坝底流出,缓缓地拐了个弯,接着向东流去。   河湾边是一片油菜地,跨过菜地,并排的几栋平房便是学校。不知谁家养的鸡在打鸣,叫声顺着山风飘开来。四周静极了,这点声响不但没增加些许烟火气,倒衬出深山中的冷清寂寞。   已近傍晚,日头还明晃晃地照着
我们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后来我们改变了提法: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长流长新的自来水。新课改期间我们提出:学生想要水,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找水。从“水”的变化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教学的方式在发生着质的改变,由以前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变为现在的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听一位年轻教师执教《葡萄沟》,可以说这是一位非常有教学灵性的老师,工作时间并不长,但是思路清晰,有很强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自主合作分享学习方式研究中,我们尝试构建出综合与实践课的
一、扣住中心句,引发阅读期待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一起读课题——  生(齐):黄果树瀑布。  师:还记得课文开篇的第一句话是怎样赞美黄果树瀑布的吗?  生: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师板书:杰作)  师: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之为“杰作”?  生:伟大的作品。  生:了不起的作品。  师:黄果树瀑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带给作者如此深刻的感受?这节课,就让我们循着作者的足迹,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手段。好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擦出思维的火花,还有助于教师获得信息的反馈,针对每个学生和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切实地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控制力弱,注意力不够,所以需要教师用有趣的问题牵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