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应该熟知并能运用的哲理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7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人皆知,许多高考作文题都关涉到哲理。例如2016年全国卷Ⅰ、Ⅱ、Ⅲ分别关涉到动机与效果、理论与实践、破与立的辩证,北京卷关涉到精神与物质,江苏卷关涉到转换角度观点变,天津卷关涉到一般与个别,浙江卷则关涉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如果考生熟知这些哲理并能运用它们分析相关现象,相信定能增强作文的思辨性和说服力。
  由此笔者想到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反映“物极必反”之哲理的事例。例如《广州日报》刊登的《“有旅无游”的现代人》一文写道:“现代人呢?虽然行有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索道,吃有天下美味佳肴,游有导游相伴,可是物极必反,因为我们过分注重这些让人安逸的东西,以致消怠了四肢,充塞了胃囊,忽略了出游的初衷。”再如《特别关注》刊登的《超纯水有毒》一文介绍:美国ΙΒΜ公司半导体工厂为了制造微芯片,一直在生产超纯水。这种水要经过18道工序,高密度、高能量地剔除杂质,但“味道很冲,很苦”,厂长视其为“工业溶剂,更视其为毒药”。“超纯水的溶解性极强,它可能会夺走人体内的矿物质”。文章最后写道:“正所谓:物极必反。任何事物一旦走向了极端,很有可能下一步就是消亡。”
  这些事例反映的哲理好像多年来还没有进入高考命题者的法眼,从而被他们加工成为作文题。但类似的事例经常出现,因此被加工成试题的可能性极大,所以,作为高中生应该熟知“物极必反”及其哲理并能够运用它来分析相关的现象。然而,情况却远非笔者所想。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听说训练”中,有一项是以“‘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读书方法是否值得提倡”为题组织一次辩论会。会前笔者要求两个班一百多个学生写发言稿,收上来逐一阅读,竟然找不到根据“物极必反”之理否定“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辩证,多是妄说乱议。以下是摘录的一些发言内容:
  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说文章多读之后,其内容便会显露出来。同理,我们可推出“书读千遍,其义自见”。题设的条件扩大了,而要证明的结论却不變。这当然更容易证明。
  2.首先,要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者必须要细心揣摩;只有读书者把心总放在书上,“其义”才有可能“自见”。如果读书者“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那么即使是“读书万遍”,也不会“其义自见”。因此,我们说要达到“其义自见”的目的,关键不在于“读书千遍”,而在于心在书中,全神贯注。
  3.在现在这个信息社会里,各种书刊层出不穷,若因为需要知识,每本书都“读千遍”,等着“其义自见”,那猴年马月才能学到所需要的知识呢?何况你“读书千遍”读出的“义”不一定完全正确。
  4.时常听到家长这样训斥孩子:“古人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只要反复地多读,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就会自然地显现出来。”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诚然,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熟能生巧,多读便会对书本的内容很了解。但是这种方法在当今社会并不值得大力提倡。在封建制度的束缚下,考生要想成名,就得反复读那些“四书五经”千百遍。而现在,我们并不赞扬死读书,在那些书堆里团团转,欢迎的是新思想、新技术。
  5.例如我们学古文,老师会说“多读几遍,自然就会明白古文的意思”。就我们已有的知识,将古文翻来覆去多读几遍,其义可能会自“见”。但你把古文拿给小学生去翻译,不管他懂不懂,就要求他背诵,然后让他背上一千遍,像鹦鹉学舌,你去问问他是什么意思,他还是答不出个所以然。
  这些论述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表明学生根本不明白“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与古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的“千”与“百”虽是一字之差,但反映的是超量、过度导致“物极必反”的问题,以致妄说什么“书读千遍,其义自见”“这当然更容易证明”;什么要“其义自见”,关键在“心在书中”;什么“每本书都‘读千遍’”“猴年马月才能学到所需要的知识”;甚至把“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硬栽到古人身上,先是“否定”后又说“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接着扯到“并不赞扬死读书”上,颠来倒去,漫无中心;还有的完全不顾辩论会的宗旨,胡乱联想,设想让小学生像鹦鹉学舌“背上一千遍”会怎样。
  有鉴于此,笔者要提醒备考的师生:在抓作文审题布局、语言表达、写作技巧训练的同时,一定要下工夫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努力培养用哲理分析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的能力,其中就包括熟知并能运用“物极必反”之哲理。
其他文献
二、服务生活,变“浅表语用”为“深度语用”  所谓“浅表语用”,顾名思义就是指语用训练的设计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徒有其表。而“深度语用”则是指联系生活实际,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深入的语言表达训练。以苏教版六年级《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十分钟,执教的陈老师让学生自主选择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中的一个部分,将文中的内容改编成导游词向大家介绍。在老师的提示下,同学们有的把书卷成了
期刊
二、纵容  纵容这个词在中国人眼里似乎是包庇孩子们的缺点,甚至教唆他们去干坏事一样。其实,接一个新班,面对一张张新面孔,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让他们将真实的自己在短时间内显现在我们的面前,以利于更好地引导他们呢?我是这样做的:上课的时候,即使班上闹一点,心不在焉的孩子多一點,我也不会就此生气而停下讲课。我就是要看哪些学生课堂比较自觉听讲,喜欢回答问题,勤于动脑;哪些学生喜欢讲话,经常在下面搞小动
期刊
二、深入教材,用活文本  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是我们颂扬“真善美”的绝佳素材,是对高中生灵魂洗礼的上佳范本。因此,找准切入点对同学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灵魂教育、生命和头脑教育显得极为重要。语文教材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社会知识和鲜明的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载体,立足教材,构建教学的平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现行的各版本的语文教材均有反映自然、社会
期刊
3.在教学中积累阅读素材。  教师应引导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段摘录下来,博采众长并加以吸收,鼓励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积跬步成千里,积小流成江海”。这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也是一个运用所学阅读知识赏析文章的过程。教师可每周开展一次读书笔记交流会,让同学们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把好的读书笔记传阅、展览,激励学生的上进心。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  4.在阅读中,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期刊
“科研兴校”的口号很多人都喊过,“写十年教案,不如写一年教学反思”大家也耳熟能详,“科研写作”的作用管理者也明白,但如何有效地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提升学校的科研氛围,提高教师的科研写作水平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摸索和探讨,我校确立了以科研先锋队为载体,推进学校科研建设的方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进退自由的团队更易获得认同  真实的科研需要发自内心的需求。科研先锋队需要在形式上保持灵活,
期刊
如今,互联网打破了或有形,或无形的国界线。网络不仅让每一个网民享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盛宴,也让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对个人而言,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移动技术让学习、娱乐、工作……触手可及。全世界几十亿人都在参与这场移动革命,而移动智能也延展着个人的能力与影响力。我们每天都在QQ、微博、微信上晒着自己的生活和观念,越来越多的人也正在加入这一行列,分享领悟与心得
期刊
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语文命题组在原有材料作文题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形成了新材料作文题型。材料型作文多采用事实材料,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的能力。材料型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了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从近年的使用情况看,已成为目前高考作文的主要呈现形式。  一、关于“材料内容”“材料含意”  
期刊
治混乱巧用宝典  由于班级纪律较差,我果断采取了两个措施力图扭转班级风气:其一,改组班委会,建立健全约束机制,提升服务意识;其二,班级内部全面展开小组建设,组内相互监督,小组之间良性竞争。  我抽出时间跟班上每一位同学都进行了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初中表现及其家庭情况,并询问了他们最近的学习情况以及是否适应高中生活。通过和学生的逐一沟通、交流,我大致掌握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现状和思想动态。  通
期刊
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我校以终身发展为引领,坚持“一个核心,两个主体,三个层次,四个结合”原则,积极构建指标多元化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一个核心”是指把培养“渗透在人的血液中、能带得走的能力与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两个主体”就是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三个层次”指学校评价重过程,班级评价求实效,学生评价看发展;“四个结合”指评教结合、评学结合、评育结合、评研结合。  一、评价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曾谈到了自己的个人爱好,“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并列举出多项读书的好处,“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优化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中,经典诵读对帮助中学生了解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以及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具有深远的意义。  经典美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在这浩瀚的经典文学宝库中带领学生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