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析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wor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研究性阅读,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探求未知事物的能力,促进科学思维的形成;有助于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某些不足,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阅读呢?笔者认为,其课堂组织形式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基本教学过程如下。
  一、确立阅读目标
  研究性阅读是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阅读活动,要求学生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并广泛地联系相关信息,从中筛选、处理信息,以便实现阅读目的。因此,明确阅读目的,为阅读活动定向是研究性阅读的首要任务。
  二、初读感知
  这是研究性阅读活动的准备阶段,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熟悉内容,为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作准备,为深人探究教材打下基础。
  三、提出问题
  在阅读目的的引导下,通过初步感知课文,提出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研究性阅读,是和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我们提倡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同教学目标结合在一起的问题。当然,在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有意义的、值得探讨的问题。
  开始时可以由教师提问,由学生阅读、研究和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研读《称象》一课时,开始先出示大象图,指导学生观察,并简要介绍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为提出称象问题作铺垫。随后引出问题:象到底有多重了这么大的象该怎样称?官员们和曹冲分别想出了怎样的称象的办法?两种办法哪一种好?为什么?曹冲为什么能想出这个称象的办法?现在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来称象?前面的几个问题是引导学生阅读、研究课文,后面的两个问题则是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从而把学生带人了一个新的思考空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教学要逐渐过渡到在教师启发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阶段。因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标志。
  四、收集处理信息
  研究性阅读把阅读材料看成一个信息集,通过识码、解码、编码达到对它的有效理解与把握。因此,要求学生围绕阅读目的和提出的问题,独立自主地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也就是过滤次要信息,筛选主要信息,压缩有用信息,使无序信息条理化、隐性信息显性化,把信息原码重新组合加工,衍生出新的信息。所收集的信息,既包括已学习过的课文,又要注意向课外扩展。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教给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指导探究的途径,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研究对象进行研读。阅读是读者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要关注的是语言表达了什么信息、哪些信息,什么是重点信息,如何阐述、扩充关键信息等。教师的这些指导是帮助学生了解进一步收集信息的大方向,通过宽泛收集信息与初步的加工,帮助各学习小组明确进一步的学习视角与主题,这个主题的选择源自于学生的特定兴趣与感受。
  五、归纳整理,阅读理解
  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各自收集的资料加以归类。在归纳整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整理、归类信息的一般能力在提取素材本质属性的过程中,提供了发展学习者抽象、逻辑推理等能力的可能。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反映,随机地创设情境,具体地帮助学生发展上述一般能力;通过对各类素材本质属性的提取,帮助学习者把握各类信息内容的要素,从而较为深人地理解拓展原阅读范文所包含的意义。
  六、切磋分析,解决问题
  研究性阅读的最佳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研究学习,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研究问题。小组在研究问题过程中,互相切磋,讨论启发,促进发现,从而提高了阅读效能。学生正是在切磋、研讨中发现规则、定义,明白了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七、交流评价,深化认识
  学生把独立研读的发现,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汇集整理研究所得的观点和结论,然后再选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研究成果,其他同学则补充、反驳、完善,最后师生共同评价。例如,开始学习课文《忆铁人》时,学生对王进喜的理解相当模糊,“王进喜那种精神很高尚,但是在印象中离我们很遥远”。通过研读课文,学生找寻有关资料,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一组学生从王进喜对工人孩子的关心中感受到他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自己情感的人;另一组学生将王进喜带头跳进水泥池的故事讲给同学听,认为王进喜是一名对党忠诚、对工作极其负责、不怕死的人。这些细节一下子拉近了王进喜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脑海中的王进喜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这对正确理解人物形象起了很大作用。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学生展示各自的认识与看法,不同视角观点之间的相互砒砺与补充,使学生完善、加深了对阅读材料的认识这一阶段是信息的深度加工阶段。
  总之,通过研究性阅读,学生不但熟悉和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写作特色,对某一问题进行了深人的研讨,并有所发现,而且学会了收集、分析、综合的研读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这样就摆脱了传统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传授的“权威”,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的局面。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整个研读、发现、交流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创造的过程、自我超越的过程。每一次学习,都伴随着兴趣的提高、信心的增强,使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其他文献
Phonics的持久生存力是在于培养学生 “见词读音、 听音写词” 的能力, 这将为学生的单词记忆及阅读能力奠定基础。《在中年级运用英语自然拼音法培养学生拼读单词能力的研究》课题已研究一年多,从“邯郸学步”到“庖丁解牛”,从机械操练到合理的剪裁,经历了几个典型阶段,也勾勒出 phonics教学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整合、从机械到有意义学习的发展轨迹。从中清晰地看出研究价值的取向、手段、理念的演变过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始终是学生最大的“烦恼”。经过我长期的观察研究,我发现学生习作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很多小学生不会选材。学生觉得生活中没有什么新鲜事,不知道写什么好。为了应付作文,他们只有借鉴模仿或胡编乱造,仔细阅读会发现很多表述和他们自己的生活处境牛头不对马嘴。  因此,如何积累写作的素材?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新颖素材?怎样将欲表达的主旨与素材合理交融,使文章立意明确?这些问题不仅是学生的重要功课
期刊
当前,作文类图书可谓百花齐放,封面设计更是别具匠心,可是具有指导性价值的美文有多少,满分作文含金量如何?为什么有的文章读后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这种模式化作文背后隐含的问题是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语文教育工作者反思。  纵观学生的作文,我发现“模式化”根深蒂固。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语言形式化  为了追求文采飞扬,不少学生喜欢用修辞增色法,形式如考试  中的“仿写”,这种写作现象,使学生思
期刊
小学生一般是指从5—6岁起,由监护人安排进入由教育局所认可的教学机构读书的一类人。据我下村下乡做志愿者的经验所观察和了解的情况可知,当前小学生安全教育、健康心理养成教育、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年龄偏小,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缺乏自我辨别的能力,其成长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针对小学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以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小学生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期刊
一、感受汉语语言艺术的意义  汉语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见证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华与凋敝,得意与落魄,悲欢与离合。汉语演变至今,我们看到了她闪动着奇妙而美丽的光辉,她有着抑扬顿挫的四声调,有着独一无二的语法结构。语文作为一门专门向学生进行汉语语言教育的科目,我们在关注它的实用性的同时,还必须兼顾语言的艺术性的培养。我们追求语言的艺术性,那么汉语的艺术性是什么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指出:我们
期刊
一、前言  “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或突破某一教学问题为目标,通过简短的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记载,并结合一定的学习任务而形成的一种教学资源。“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体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与传统单一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运用能力训练的一个主要阵地。写作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人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如果老师没有激起学生热爱写作的情感,让他们体验写作的乐趣,那么学生很难写出一篇有质量的作文,他们也会认为写作文是“苦差使”。然而,现今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难题依然存在。  三年
期刊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所以作业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又一种方式,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批改作业,评定成绩几乎由教师包办,呈现的评价方式,是填写单一的“优、良、中、差”等级,这样单一的等级评定,已成为广大学生的“家常便饭”,而学生对教师大量时间批改后的作业,只看成
期刊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们要构建以人为本的课程标准体系。学生相互帮助,教师的指导都是不可或缺的。并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中小学课堂。我国目前的学校普遍具有班级多、教师在45分钟内很难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均等的听、说、读、写的机会更不用说获得同等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分组学习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好方法。  一、分组合作学习的含义  分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
期刊
一、概率论论的起源  概率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的数量规律的科学,它起源于博弈问题。15-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帕乔利、塔塔利亚和卡尔丹的著作中都曾讨论过俩人赌博的赌金分配等概率问题。17世纪中叶,荷兰数学家惠更斯发表了《论赌博中的计算》,这是最早的概率论著作。这些数学家的著述中所出现的第一批概率论概念与定理,标志着概率论的诞生。  17、18世纪之交,有不少数学家从事概率的研究。雅格布·伯努利的巨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