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抛砖引玉】
文题中的第一个“心”是指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第二个心是指读者的“心”。如果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能注意去刻画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独特的性格,那么,就能让自己的作文变得更加精彩,打动读者的心。
请看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一个片段:
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
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
地掏出了手枪。
“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保尔把手
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
“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
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
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
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
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
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
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
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
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
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
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
而充实。”
这个片段描写的是保尔的一次精神危机。它以内心独白的方式,生动地刻画出保尔在疾病缠身、丧失了战斗能力的严峻时刻,内心的绝望、动摇以及最终战胜软弱战胜自我的全过程,心理刻画极其细腻感人,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技法讲堂】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比海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更宽阔的是人的内心世界。那么,如何展示人物复杂多样的心理活动呢?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直接写“心”。即直接去描写人物内心的所思所想,常以“想”“默默地在心里说”等词句开头。譬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就有大段的直接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
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
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
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小弗郎士这种深深的自责,把其内心的悔恨和痛苦,展露无遗。
二是间接表“心”。即通过描写人物个性化的神情、动作等来间接地揭示出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内心情感。譬如《最后一课》的结尾写道: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
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
不说,只向我们作了一个手势:“散学了,
你们走吧。”
这段文字,表面看来是动作和神态描写,但我们从中不难看出韩麦尔先生当时那种悲愤、无助的内心世界,把小说要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渲染到极点。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们在运用间接法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最好能在描写结束时用一两句心理描写的话进行一下照应。
三是抒情说“心”。即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这方面的例子非常多,譬如朱自清《背影》中的一个片段: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
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
见,也怕别人看见。
简洁的文字,诉说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四是以景衬“心”。即用大段的景物描写作铺垫,来衬托人物心中的喜怒哀乐。如鲁迅《社戏》里的一段描写: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
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
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
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
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
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
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美妙的夜景,“沉静”“自失”的心理,表现了“我”看社戏时那种渴盼、愉悦的心情。
当然,同学们在进行心理描写时,还可以通过幻想、梦境以及心理剖析等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不过,掌握了上述手法,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写出精彩的心理描写,还要紧紧围绕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相结合,仔细刻画,方能打动人心。
【牛刀小试】
·练习·
请以“试卷发下来了”为情境,写一段心理描写。
·展示·
试卷终于落到我的桌子上了。它反躺着,静默着。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MP3,不看电视,不玩游戏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玩游戏,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椅上。我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我是多么的懊悔,多么的伤心呀!
【点评】
这段心理描写,运用了内心独白、幻觉描写等方法,把试卷发下来时自己那种紧张、失望、痛苦表现得惟妙惟肖,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禁不住和文中的“我”的心一起砰砰直跳。心理描写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文题中的第一个“心”是指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第二个心是指读者的“心”。如果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能注意去刻画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独特的性格,那么,就能让自己的作文变得更加精彩,打动读者的心。
请看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一个片段:
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
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
地掏出了手枪。
“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保尔把手
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
“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
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
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
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
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
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
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
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
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
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
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
而充实。”
这个片段描写的是保尔的一次精神危机。它以内心独白的方式,生动地刻画出保尔在疾病缠身、丧失了战斗能力的严峻时刻,内心的绝望、动摇以及最终战胜软弱战胜自我的全过程,心理刻画极其细腻感人,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技法讲堂】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比海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更宽阔的是人的内心世界。那么,如何展示人物复杂多样的心理活动呢?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直接写“心”。即直接去描写人物内心的所思所想,常以“想”“默默地在心里说”等词句开头。譬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就有大段的直接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
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
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
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小弗郎士这种深深的自责,把其内心的悔恨和痛苦,展露无遗。
二是间接表“心”。即通过描写人物个性化的神情、动作等来间接地揭示出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内心情感。譬如《最后一课》的结尾写道: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
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
不说,只向我们作了一个手势:“散学了,
你们走吧。”
这段文字,表面看来是动作和神态描写,但我们从中不难看出韩麦尔先生当时那种悲愤、无助的内心世界,把小说要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渲染到极点。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们在运用间接法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最好能在描写结束时用一两句心理描写的话进行一下照应。
三是抒情说“心”。即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这方面的例子非常多,譬如朱自清《背影》中的一个片段: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
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
见,也怕别人看见。
简洁的文字,诉说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四是以景衬“心”。即用大段的景物描写作铺垫,来衬托人物心中的喜怒哀乐。如鲁迅《社戏》里的一段描写: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
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
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
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
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
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
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美妙的夜景,“沉静”“自失”的心理,表现了“我”看社戏时那种渴盼、愉悦的心情。
当然,同学们在进行心理描写时,还可以通过幻想、梦境以及心理剖析等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不过,掌握了上述手法,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写出精彩的心理描写,还要紧紧围绕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相结合,仔细刻画,方能打动人心。
【牛刀小试】
·练习·
请以“试卷发下来了”为情境,写一段心理描写。
·展示·
试卷终于落到我的桌子上了。它反躺着,静默着。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MP3,不看电视,不玩游戏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玩游戏,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椅上。我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我是多么的懊悔,多么的伤心呀!
【点评】
这段心理描写,运用了内心独白、幻觉描写等方法,把试卷发下来时自己那种紧张、失望、痛苦表现得惟妙惟肖,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禁不住和文中的“我”的心一起砰砰直跳。心理描写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