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发展,教育领域开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在小学教学中,语文作为基础科目不仅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由内而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分为听说读写四项内容,写作作为其中一项,其地位与作用很重要,它融合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目前的写作教学现状堪忧,传统的教学只是一味传授写作技巧与方法,但这并不是正确教授写作的方式,会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反感。作文作为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很受家长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应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落后与死板。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思维模式与教学方法过于落后,教师只是单纯地照本宣科,学生也只是机械地接收知识。教师一相情愿地认为事无巨细地讲解学生更容易理解,结果恰恰相反,这样过度解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失去了思考的过程,思维变得程式化,缺少创造性。而对写作教学来讲,需要的是创造性,可是教师往往会过度依赖让学生背诵开头结尾,在写作时生搬硬套,不进行变通,学生不能消化,致使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
2.学生的写作兴趣较低。每当提起作文时,学生的眉头总是皱着的。教师只重视写,写作时给学生规定题目、规定题材,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学生会有一种被围墙围住的感觉。这种干巴巴的教学方式,未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只是甩给学生一些条条框框,就像榨汁机里没有水果还非得要果汁一样,这样不仅不会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还会让学生厌恶写作。多数学生在写作文时懒得打草稿,写到哪里算哪里,何谈写作兴趣?
3.写作与实际生活没有联系,文章缺少情感。大多数教师教学比较严谨,严格按照規定组织教学,运用的教学方式也比较先进,不是那么刻板,但指导学生写出的作文依旧平淡无奇。究其原因还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没有真正认识写作教学的实质,忽视了平时的阅读与练笔,忽视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这就导致学生作文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学生在作文中抒发“伪情感”:一副老气横秋的“长吁短叹”,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低唱”,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没有真实的自我。
二、提高小学作文效率的措施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可是你一旦逼迫他做不感兴趣的事情,他就会非常反感,就会像和尚念经般有口无心;但如果是他感兴趣的事情,他会主动去做。所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就是要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
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一提到写作就唉声叹气,认为写作与其他的作业与练习不同,是压在身上的负担。一、二年级就有看图写短文训练,这其实就是作文的开始,三年级开始正式写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写作,写作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把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即可。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把所见、所闻、所感倾吐出来的习惯,从而让他们喜欢上写作。一旦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后面的引导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勤于练笔,让写作手法不生疏。俗话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写作来讲,主要就是写,勤写多练才能锻炼表达能力,才能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练笔的形式有很多种,练笔注重的是经验的积累而不是对完美写作的追求。因此,练笔形式不用过于正式,仿写句子,改写课文,写周记、日记、观察日记,都能达到练习的目的,教师不必给学生规定过多条条框框,让他们自由发挥方能体会写作的精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要求学生背诵优美词句,但写作能力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提高。背诵句子固然是一个好的方法,但学生只是背过了而已,并没有对句子理解与消化,更谈不上运用句子。因此,要求学生背诵优美词句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理解句子,还可以在仿写句子时加入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理解句子的真正含义,并合理地运用,这样学生积累的素材也就多了,对写作也就不那么抵触了。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珍珠鸟》这篇课文时,教师对珍珠鸟与“我”相处时的动作与神态描写的段落做出解释,并引导学生仿写。让学生明确好的句子与段落不能只用背诵的方式,这样有样本的仿写,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与更好的写作引导。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写作亦如此。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需要写作者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也蕴含大的道理。倡导对生活进行观察与思考,然后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活与写作的关系。
例如:周末布置写黄豆发芽的观察日记,让学生亲手培育黄豆,等待发芽,写成观察日记。这种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动手实践的乐趣。
作文的成功之路在哪儿?就在生活与实践中。作文教学在小学占据重要地位,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任重道远,教育改革仍在进行,作文改革之路也刚刚开始,新的征程应该有新的理念与方法,对于作文改革,我们一直在路上。
语文分为听说读写四项内容,写作作为其中一项,其地位与作用很重要,它融合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目前的写作教学现状堪忧,传统的教学只是一味传授写作技巧与方法,但这并不是正确教授写作的方式,会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反感。作文作为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很受家长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应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落后与死板。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思维模式与教学方法过于落后,教师只是单纯地照本宣科,学生也只是机械地接收知识。教师一相情愿地认为事无巨细地讲解学生更容易理解,结果恰恰相反,这样过度解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失去了思考的过程,思维变得程式化,缺少创造性。而对写作教学来讲,需要的是创造性,可是教师往往会过度依赖让学生背诵开头结尾,在写作时生搬硬套,不进行变通,学生不能消化,致使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
2.学生的写作兴趣较低。每当提起作文时,学生的眉头总是皱着的。教师只重视写,写作时给学生规定题目、规定题材,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学生会有一种被围墙围住的感觉。这种干巴巴的教学方式,未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只是甩给学生一些条条框框,就像榨汁机里没有水果还非得要果汁一样,这样不仅不会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还会让学生厌恶写作。多数学生在写作文时懒得打草稿,写到哪里算哪里,何谈写作兴趣?
3.写作与实际生活没有联系,文章缺少情感。大多数教师教学比较严谨,严格按照規定组织教学,运用的教学方式也比较先进,不是那么刻板,但指导学生写出的作文依旧平淡无奇。究其原因还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没有真正认识写作教学的实质,忽视了平时的阅读与练笔,忽视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这就导致学生作文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学生在作文中抒发“伪情感”:一副老气横秋的“长吁短叹”,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低唱”,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没有真实的自我。
二、提高小学作文效率的措施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可是你一旦逼迫他做不感兴趣的事情,他就会非常反感,就会像和尚念经般有口无心;但如果是他感兴趣的事情,他会主动去做。所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就是要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
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一提到写作就唉声叹气,认为写作与其他的作业与练习不同,是压在身上的负担。一、二年级就有看图写短文训练,这其实就是作文的开始,三年级开始正式写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写作,写作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把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即可。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把所见、所闻、所感倾吐出来的习惯,从而让他们喜欢上写作。一旦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后面的引导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勤于练笔,让写作手法不生疏。俗话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写作来讲,主要就是写,勤写多练才能锻炼表达能力,才能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练笔的形式有很多种,练笔注重的是经验的积累而不是对完美写作的追求。因此,练笔形式不用过于正式,仿写句子,改写课文,写周记、日记、观察日记,都能达到练习的目的,教师不必给学生规定过多条条框框,让他们自由发挥方能体会写作的精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要求学生背诵优美词句,但写作能力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提高。背诵句子固然是一个好的方法,但学生只是背过了而已,并没有对句子理解与消化,更谈不上运用句子。因此,要求学生背诵优美词句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理解句子,还可以在仿写句子时加入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理解句子的真正含义,并合理地运用,这样学生积累的素材也就多了,对写作也就不那么抵触了。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珍珠鸟》这篇课文时,教师对珍珠鸟与“我”相处时的动作与神态描写的段落做出解释,并引导学生仿写。让学生明确好的句子与段落不能只用背诵的方式,这样有样本的仿写,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与更好的写作引导。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写作亦如此。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需要写作者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也蕴含大的道理。倡导对生活进行观察与思考,然后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活与写作的关系。
例如:周末布置写黄豆发芽的观察日记,让学生亲手培育黄豆,等待发芽,写成观察日记。这种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动手实践的乐趣。
作文的成功之路在哪儿?就在生活与实践中。作文教学在小学占据重要地位,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任重道远,教育改革仍在进行,作文改革之路也刚刚开始,新的征程应该有新的理念与方法,对于作文改革,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