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以写助读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r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小学中年级的课堂教学来说,阅读和写作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就是将两者分开,单独教学。其实对于阅读和写作来说,两者是共通的,换句话说,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一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而做好这项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教师需要对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形成合适的教学措施推进整体教学。本文将结合部编版小学三、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相关教学内容,对小学中年级阅读与写作互促教学展开探索。
  一、阅读与写作互促的作用
  1.方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将写作与阅读结合,能够方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中国有句古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想要让学生写出好的文章,就需要让学生积累相应的写作素材。否则学生“肚子里没有货”怎么能够做到妙笔生花呢?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带给学生许多非常优美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这些文章,从而积累写作方法,并形成自己的写作素材,以此来帮助学生发展写作能力。
  2.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
  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写作是他们到了这一阶段才开始正式接触的内容。所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语言逻辑表达上的问题。而通过阅读的方式,教师能给学生搭建起正确的文章框架,让学生模仿学习,以此来推动学生写作的发展。
  3.促进学生对文章结构的了解
  在写作教学环节中,学生对写作技巧有所掌握,那么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也能够自己分析文章结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开展不同题材的作文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自己也能够掌握一定的。而对于任何一篇文章来说,它都是有一定的框架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自然也能够摸索出一定的门道。而这实际上也体现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阅读与写作互促的教学方式
  在教师明确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相结合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之后,接下来教师便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来促进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结合,从而达到互促的教学效果。
  1.形成积累小册子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形成积累小册子。对小学生而言,虽然他们认知能力发展很快,但不是对所有的知识都能实现长久的记忆。而中国古文也说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学生的记忆,再配合上记笔记,这样一来,就能实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长久积累。在阅读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让学生形成积累小册子,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将自己在平时的课文中所学到的内容记录下来,或者是将文章所写的对象、事物、主題等记录下来,以此来实现学生写作素材方面的积累。
  以课文《花的学校》为例,这是一篇非常具有想象力的文章,作者通过简洁有力的文字,给学生呈现了一个花的海洋。教师在运用积累小册子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通过家里的电脑搜索描述花的优美句子并记录下来,一边品读这些句子,一边说明这些句子为什么好。等到正式上课的时候,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学生也要将课文中好的句子积累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自己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记忆,同时为写作积累素材。
  2.写作读后感
  在小学中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写读感写作的方式,来促进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有效结合。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了一篇课文后,会产生一定的学习感受。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以达到对学生写作方面的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写作习惯,而且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以课文《观潮》为例,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钱塘江大潮来展开的,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掌握与之相关的写作结构。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便可让学生写读后感。具体来说,教师为了保持学生对课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在为读后感写作设定要求的时候,不能够设置太多字数。这样一来,才能让学生有写作的动力。但是也不能完全没有要求,教师要从质量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切实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
  综合上述内容来看,以读促写、读中悟写,既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读写结合,有利于实现“想写”“有写”“会写”的三大目标。
其他文献
面对优美的自然景观,你感动过吗?面对精美的艺术品,你感动过吗?面对古今诗人的名篇大作,你感动过吗?面对崇高的精神和伟大人格,你感动过吗?面对真挚的亲情、友情和浓浓的乡情,你感动过吗?  请以“撷取生活中的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人的情感、情绪总要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而且会受到偶发事件的牵动和制约。“感动”之于人正是如此。以“撷取生活中的感
期刊
我那任性的孩子们:  虽然我还活着,但我知道,这只是苟延残喘罢了,我想,我差不多已是大限将至了。所以,犹豫再三,我写下了这封遗书。  很多很多年以前,你们并不知道我的存在,那时候的我,很年轻,很健康,盡管每天忙着与紫外线作战,很辛苦,但每每转身看见你们在我的庇护下活得那么快乐,心中总会涌上一股暖流,我想,这暖流便是支撑着我继续工作的动力吧。  后来,你们渐渐长大了,我是那么欣喜,我的孩子们,你们是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对第四学段的写作提出如下目标:写作时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思维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这些写作目标的达成不是易事,有赖于学生较高的思维水平。初中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写作教学中,注重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对初中语文教师来说责无旁贷。基于此,笔者以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写作专题“语言要连贯”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类要面对自然,个人要面对社会,政府要面对百姓。古往今来,成功、荣誉、挫折、困难乃至灾祸等等,无一不需要人们面对。其时总会有人勇敢,有人怯懦;有人镇定,有人慌乱;有人理智,有人糊涂。回顾成长历程,瞻望人生前途,我们也已经并必将面对许许多多……  请以“面对”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期刊
写作不仅是学生表达内心真实想法,与他人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他們不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而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认知能力与水平有限,不少学生害怕动笔,畏惧写作。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讲解写作方法与技巧,但学生动笔写作时,常常出现千篇一律或词不达意的现象。  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受
期刊
请以“因交流而多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4分)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交流”,一个是“多彩”,二者是因果关系,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因为交流,所以多彩。题目隐藏了主语,可通过试加主语,即“ 因交流而精彩”来打开思路。  所谓“交流”,意思是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比如思想交流
期刊
好文章需“三分写,七分改”。换言之,文章的修改远比写作更有意义,更能让学生在主动归纳反思中产生多元而深刻的印象,能让他们在“磨”的过程中迸发灵感,找到写出生花妙笔之法。教师给学生讲名人大家修改文章的故事,一方面,多给学生参照,引导他们从他人修改的文章中体味“细节决定成败”的妙处,培养他们认真钻研的精神;另一方面,多鼓励学生敢于大刀阔斧修改,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修改文章,唤醒他们精品意识。这种
期刊
上海师范大学的郑桂华教授提出:“强调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需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不能琐碎杂乱”。那么基于交际语境理念的写作教学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如何设置写作任务语境?笔者以我校五年级备课组教学预案《“漫画”老师》这一写人写作为例,阐述自己的思考和做法。  首先,分析教材的写作内容,萃取关键知识。  《“漫画”老师》是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组习作。写作的中心话题是“‘
期刊
话题作文是指以导引材料引发学生的思考,以话题为中心,学生围绕中心内容自拟题目写作。由于话题作文对内容、体裁都没有明确的限制,学生取材的范围更广,能够发挥个性,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所以在这些年的升学考试中,话题作文逐渐成为了考试命题的趋势。本文分析了话题作文写作的概念、特点和不足,对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开展有效的话题作文指导进行了探究。  一、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话题作文的内涵  1.话题作文的概念  所谓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达到“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的目的。要改变学生的写作畏难情绪和冥思苦想而不得的痛苦状态,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构建开放课堂、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等方式,达到“活教活学”的目的,加强作文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活跃评价语言和评价体系,从而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与欲望,让他们在“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状态中获得写作的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