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江苏” 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fish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地处东南沿海的江苏省大力建设“绿色江苏”,让大地增绿,让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前不久,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江苏省林业局夏春胜局长。
  《绿色中国》:夏局长,您好!“绿色江苏”建设近年来搞得很好,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的发展,请问我们是什么时候启动这一工程的?
  夏局长:早在2002年,江苏省委就提出要建设一个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清新怡人的“绿色江苏”。到2003年,在中国林科院和相关专家学者的参与下,我们用一年时间编制完成了《绿色江苏现代林业工程总体规划》。2004年2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的决定》,召开了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对“绿色江苏”建设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实施森林资源倍增计划,并将其作为一项硬性指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体系之中。
  《绿色中国》:江苏经济相对全国来讲,算是一个发达的大省,提出建设“绿色江苏”是出于什么考虑?
  夏局长:主要出于生态和环境的考虑。因为建设“绿色江苏”对于改善生态和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省委书记李源潮曾说: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生态和环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要在参与全球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更多地利用国外资源、国外市场,就必须增强生态和环境方面的竞争力,更加注重林业建设。有了这样的深谋远虑和现实措施,江苏才能在当前和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绿色中国》:“绿色江苏”的建设在全省各项建设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
  夏局长:省委省政府把建设“绿色江苏”和建设“法治江苏”、“平安江苏”、“诚信江苏”并列一起,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内容。省委书记李源潮、省长梁保华同志对此高度重视,多次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以务实、科学和创新的精神,扎实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省委副书记张连珍、副省长黄莉新等领导同志也多次深入基层调研,研究推进措施,不断推动“绿色江苏”的建设。实践证明,“绿色江苏”是一项决策正确、社会广泛赞誉和全民积极参与的生态工程、民心工程,已经成为我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之一。
  《绿色中国》:提出“绿色江苏”有什么重大意义?
  夏局长:意义非常重大。这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优化人居环境、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经济发展、全面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绿色中国》:建设“绿色江苏”以来,城乡生态和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夏局长:变化很明显。近4年来,全省共完成造林634.9万亩,是前20年造林数量的总和。新建和完善林网3799万亩,新育苗木76.7万亩,四旁植树6.8亿株。城市新增绿地1万公顷,其中公共绿地5500公顷。义务植树尽责率73.1%。全省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平均每年都增加了一个百分点。
  《绿色中国》:“绿色江苏”对于林业产业经济有什么促进?
  夏局长:最明显的是推进了林业产业化的发展。“绿色江苏”实施以后,全省各地都把发展林业产业作为带动森林资源培育、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因地制宜地发展杨树、银杏等特色经济林,大力实施竹业、森林旅游、林板纸一体化、林木种苗等重点工程,林业产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区域特色初步显现,产业效益稳步提升。据初步统计,2006年林业产值可达716亿元,同比增长10.7%。
  《绿色中国》:江苏省林业资源管理情况如何?
  夏局长:江苏总体上看资源是匮乏的。我们以全国1.06%的国土、3.8%的耕地,承载了占全国5.7%的人口,生产了6%的粮食,产出了10%以上的GDP。近年来,随着人口总量、经济总量、消费总量的增加,环境承载压力在明显加大。通过建设“绿色江苏”,我省的林业资源管理能力也显著提高。我们完成了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公益林区域界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已初步建立;森林资源林木管理和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工作走上正规,森林公安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森林防火责任制得到落实,全省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下;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取得实效,发生率控制在10%以内,成灾率控制在2%以内。
  《绿色中国》:我们已经迈入2007年了,在新的一年里,“绿色江苏”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夏局长:我们目标很明确,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到2010年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目标,要求全省森林覆盖率达2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按照这一要求,2007年全省要完成植树造林面积150万亩,四旁植树一亿株,更新完善农田林网600万亩,林业产值同比增长10%,并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绿色中国》:作为全省林业主管部门,你们将如何推动“绿色江苏”各项建设指标落到实处?
  夏局长:我们将以《绿色江苏现代林业工程总体规划》为目标,抓好乡镇、村庄、城市、社区、河道和农田沟渠的绿化工作,努力创建“绿色家园”,改善人居环境;切实做好全省所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以及农村骨干道路的绿化工作,积极开展“绿色道路”创建活动,提高建设质量,确保建设效果;继续在机关、学校、工厂、医院、社区,特别是在面广量大的厂矿企业中,大力开展“绿色单位”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单位绿化水平,改善单位环境面貌。同时大力实施江河湖海生态防护林、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保护等五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加大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力度,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城乡联动、整体推进,努力构筑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骨架,以城镇、村庄绿化为依托,以绿化林网建设为网络的国土绿化新格局,推进“绿色江苏”建设。我们还将立足创新,切实增强绿化造林后劲,以发展林业产业带动绿化造林工作,以林业科技创新提高绿化造林水平,以深化林业改革激发绿化造林活力,以依法治林保障绿化造林成效。
  (责编:张国栋)
  
其他文献
Watching birds is to appreciate their natural beauty without any interruption to them, observe their appearance, ways of taking food, food structure, reproduction, migration an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期刊
Since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started in 2002,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have become conspicuous, so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wins more and more support. In 2004 an investigation o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去年12月25日发布了社会蓝皮书《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以下简称“蓝皮书”)。该书显示,“看病难看病贵”是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公众关注程度第一次排在了首位。问卷调查涉及问题中还有“就业失业”、“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贪污腐败”、“养老保障”、“教育收费”、“住房价格过高”、“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和“环境污染”等。这些大多是涉及普通百姓的民生问题,由此可见要建立
期刊
寻 常  没有起伏何来乐韵  没有曲折无从通幽  光暗虚实之间艺术成形  喜怒哀乐之中生命得活  抑扬顿挫动静刚柔  一生万万生一  生活因此多姿采  人生因此是人生  Present in presence  Ups and downs music flows  Twists and turns deep can go  Through lights and shades  Forms and
期刊
“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名单中,来自民间环保NGO的人士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8位获奖者中有3人来自民间环保NGO组织,他们分别是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廖哓义、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和四川绿色江河保护协会会长杨欣。民间环保NGO人士的大规模入选说明了两个问题,首先肯定了民间环保NGO近年来在环保方面做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环保工作的部分缺失,仅仅依靠民间环保NGO的积极工作,
期刊
时光就像一枚不停歇的金梭,在每个人的心底编织印记。向晚的风在2006年的最后一张日历上写下这样一行字:2007,你期冀什么?  2007,我们期冀什么呢?  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我有两个期冀。第一是希望国家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沿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更好、更快地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国家富强了,我们公民的生活才会更好。第二是希望自己和全社会更多的人享受到更为绿色的生活。让人人喝上放心水
期刊
春天,浩大的封面被汽笛打开了  我们看见一道崭新的风景  ……  多年以来,速度一直是人类的向往,在生活的时间单位中,是速度拉长和扩展着我们的视野。4月18日零时,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全面实施。140对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国产化动车组,飞驰在祖国的钢铁大动脉上,从此,中国铁路发展跨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铁路盼望已久的高速时代终于变成了现实。  在既有的繁忙干线实施时速200公里提速,
期刊
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碰撞      春节,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所有的家庭都会团聚在一起,共守岁末的最后一夜,并迎接新春的到来。几千年来,人们把心灵的祝福不断融入春节,使之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国传统的春节通过代代传承,除了文化的象征,还承担了社会的功能:一是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二是祭祀,缅
期刊
前不久,青海省水土保持局发布消息说:青海省已成为全国荒漠化面积较大、类型较多、侵蚀程度严重且具有代表性的荒漠大省之一。被人们誉为青藏高原蓝宝石的青海湖,目前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沙漠化威胁。有专家预言:如果其生态和环境得不到有效治理,现在平均水深18米的青海湖,将在200年后消失。近年来,笔者因工作关系几次围绕青海湖而行,途中所见的沙漠化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深感有关专家的断言并非杞人忧天。    湖之
期刊
“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发布中国第一份“绿色GDP核算研究报告”的绿色GDP课题研究小组获得了特别奖。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于2006年9月发布了中国第一份绿色GDP核算研究报告《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9。该研究项目启动于2004年3月,绿色GDP课题组对全国各地区和42个行业的环境污染实物量、虚拟治理成本、环境退化成本等进行了核算分析。分析结论认为,2004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