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的思想及旅行

来源 :云南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571941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 敏 李雨霖 胡 莹
  小锤闯江湖
  
  不用飞火流星锤,不用日月钩,鹤庆新华村的手工艺人带着一把小锤就闯开了江湖。相遇,拾掇一个粒米之坠,马上觉得自己香艳起来。趁人不备的时候,发卡、簪花、银耳环、银项链……凡是喜欢的就往身上堆,心里暗暗盘算着要奢华个够,然后露出一脸傻笑,心满意足。
  是奢华,是美艳,是新华村手工艺人的江湖。新华村,这个千年的白族小镇,高原水乡,古老优美,因其号称“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而被人景仰。有历史记载和驴友见证,新华村手工艺人挑着炉子,提着小锤,走村串寨,从东南亚到西藏、尼泊尔,沿着整条茶马古道,只要有金银铜器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朋友从八角街带回的九龙杯,自个儿从丽江四方街上淘来的手工抽丝的银手镯,正忙着为那件件精致窃喜时,才发现都是新华村手工艺人的作品,弄了个舍近求远。
  新华村,是感情泛滥的好地方。每个人家就是一个小作坊,为什么他们男女不限,年龄不限,简单地拿个小锤,一会就变出了手镯、戒指、耳环、项链、银碗、银勺、唢呐、敬水壶、大小号、百家锁、麒麟、胸链、门环、牛角刀工具让人眼晕得很。这个江湖藏龙卧虎,仅以“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寸发标先生为例。他制作的“九龙系列”纯金、纯银九龙壶、九龙杯、九龙喷火火锅、龙碗、龙盘 亦真亦幻。由于寸大师在西藏多年,他的小院白藏合璧,院里热火朝天,七八个工人正在合力打制两个高3米的大型铜像。
  胸怀至真至美的信念,带上小锤走江湖,一个虔诚的信徒,一个堆积美丽的女子。或是游游走走的你我。


  
  满城尽挂扎染布
  
  扎染,好多人都听过、见过,甚至拥有过。扎染的受欢迎指数,从大理满城挂售的扎染制品扩散到省内外各大旅游景点的集体售卖,也算得上超五星了吧。想来这个东西也火了二十多年,好像也应该审美疲劳了吧,可根据现在国际流行趋势分析,民族风、简约风的盛行,满城尽挂扎染布也还有得一说。
  没到过“白族扎染艺术之乡”大理周城的人,就算不上见识过白族扎染。扎染是有玩法的,首先是意境。在“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里,几只染色的大木桶,满院晾晒的扎染布,也算得上是一幅绝好的小景了。再加点历史感。东部的“甲缬”、贵州苗族的“蜡染”和白族扎染都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染制技艺,都有千年的传承了。早在盛唐时期,扎染就像现在横行的瘦身一样,是种时尚。扎染也可归为保健品一类,它吻合了现在追求的原生态植物配方。白族人突发奇想地用板蓝根做成染料,不仅创造出了一种特别的蓝,还附带消炎清凉的作用呢。最重要的是每件扎染都是随性的艺术品。白族先在白棉土布上按花纹图案要求,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或缠扎;再将布料放入染缸中浸染,经一定时间后捞出晾干,然后再浸染,如此反复:最后捞出放入清水将多余的染料漂除,晾干拆线。那些曾被缝扎的地方就是白色的花纹了,图案周边的冰裂纹,正是扎染自然天成的经典。也正因为缝扎针脚不一、染料浸染的程度不一,成就了它的个性。
  当然了,玩家有玩家的职业玩法。考察体验折腾一番,绞尽脑汁发挥一下。一块简单的小方巾,扎在头上是头巾,系在腰间是装饰腰带,作围巾嘛美丽保暖两不误,整点造型别在衣服上也算创意,再不框个相框作壁画……玩,要尽兴。
  
  古老的艺术会泽斑铜
  
  会泽是一座时光悠远的古城,曾经的“天南铜都”在漫长的历史中为这里带来了数不尽的财富。时光荏苒,小江峡谷中的铜在经过3000年的开掘后已走向枯竭,只剩下曾经的东川府城:背着竹篓的淳朴山民,细雨中泛着青光的小巷道,斑驳陈旧的老墙根,檐角飞翘的旧时戏台,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繁华落尽、苍烟残照的荒寂境况。远年的辉煌在世易时移中渐变为方志上几页令人唏嘘的文字,盛极一时的会泽终于沉寂为磅礴乌蒙中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县城。
  古城中的铜匠街,一如没有了铜的东川府,显得空阔寂寥。若不是还传来几声清脆的锻打声,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有过的故事。民国初年,居住在铜匠街的张氏家族第十代传人带着他们锻打的“斑铜鼎”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银奖,为这座铜城,为这个家族赢得了无上的荣光。如今,第十二代传人张克康仍在延续着祖先的事业。走进铜匠街6号的老屋里,张克康为我们讲述了张氏家族如何参与大明宣德炉的制造,如何辗转来到会泽,又如何在清雍正年间研制出斑铜工艺……张克康拿出几件产品给我们观赏,一件件造型古朴典雅、金斑耀眼的斑铜器皿精美绝伦,隐含于铜中的极富立体感的斑纹,离奇闪烁,艳丽斑驳,即便是在昏暗的灯光下,仍然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这些斑铜器可是真正的生斑,只是一问价格就让我们颤兢。斑铜分为熟斑和生斑,生斑制作以会泽独有的自然铜为原料,全手工锻打,采用高温熔融制斑,堪称金属工艺之冠。熟斑是用一般的铜,以冶金加工方法为主的斑铜工艺品生产技术。张克康介绍说,由于生斑需采用高品位的优质天然铜为原料,而现在要找到含铜量超过90%的天然生铜,只有靠运气了,而打制每一件器物至少要经过二三十道工序才能“出炉”,即使是打造一个10公分的小花瓶,也需要个把月时间。由于原料难寻和工艺复杂,生斑的制作只有张氏家族还在进行,生斑的价格也就成为了天价。而熟斑可以由工厂进行生产,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就已经大量走向市场,成为云南著名的旅游产品。
  张克康也已渐渐老去,张家的年轻人都远离了这门260多年的工艺。正如会泽的衰落一样,张氏家族昔日的荣光,只如一枚在浓雾中散失的古币,无可追寻?
  
  和木碗与黑陶约会
  
  隔着玻璃,木碗的质朴曲线和黑陶的细腻奔放,透出更加迷人的光。这是香格里拉忘不了的温柔和浪漫。一对木碗,天然的纹路里诉说着难以临摹的缠绵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发地美丽,细细品来,满是心情。
  外人的视野常常是被藏族的奔放与豪情占据,很少能看到藏族的诗意。就在距香格里拉40公里的一个村庄——上桥头,人们用他们的双手默默创造着一种浪漫。
  藏民酷爱饮茶,也酷爱饮茶的茶具——木碗。最好的木碗是“察牙”和“纳抛”,香格里拉尼西乡出产的木碗就叫“察牙”,其色如琥珀,经久耐用。一只好的木碗首先是看木质,密致的木材或是树根不变形,也不退色。每个木胚先得经过阴干,沸水煮,防止开裂,然后上漆。漆根据不同的需要上几次,制漆的配方依旧是秘密,最后绘图上金。但一个精品有这些还不够,关键的是此过程中艺人的用心。说到底,就是个性与情感——似乎情人的玄妙。此时,想起了藏民这样的民谣——“丢也丢不下,带也带不走;情人是木碗该多好,可以揣在怀里头”。
  陶本是一种缠绵,黑色给这种腻腻的柔里添加了深沉和凝重,所以,黑陶更加深邃迷人。尼西是藏区唯一产黑陶的地方,是西部的一支独秀。村里一半以上的家庭从事黑陶器皿制 作,是一种独特的父子相承的手艺。黑陶既有烧水煮饭熬茶的烹煮器皿,又有花瓶、烟缸等小件,还有糌粑罐、奶茶壶、炭炉等藏族生活必不可少的居家生活用品。
  尼西至今还沿袭着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民间制陶工艺。虽然只有木拍、木刮、木垫、木榔头之类的木制工具,但黑陶制作工序繁多,工艺要求很高。用木拍把陶泥拍打成条状,用手捏制成器具的大体轮廓,再磨光、装饰,阴干后进行烧陶。奇怪的是,成品的黑陶是黝黑颜色的,而这些泥胚却是再普通不过的土黄色。这其中的奥秘在于,用松柴烧,盖上锯木灰就成了黑色,不盖则是红色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烧陶的火候。以600℃~800℃为标准,低了不透,高了易裂。


  一个看似平常的茶罐,却很有灵气,每一个线条都是创作者心的痕迹,而黝黑则是泥土与火缠绵的结局。看着相似,其实都很个性,这还在于欣赏者是否也有一样的心境。
  抱着黝黑的茶罐,我如获至宝。这是谁也不能错过的。
  
  到阿着底淘彝族刺绣
  
  来到彝族地区,不收罗一块好的刺绣就是枉来!这是种享受,寻找情怀的缘分。好容易才又淘到了一块心仪的纯手工绣品,心里那是踏实啊。细细地看了又看,似乎遇到了那份“似曾相识”的暖。每一个针脚都很完美,真切地传达着绣者的心情,灵气跃然图案之上,无法复制——这便是手工的魅力与诱惑。
  针线活似乎是女性的专长,可也并非所有女性都有那份细腻和耐心。刺绣绝对与性格里的温柔和细腻有关。一块精致的绣品,少说也要几个月,长的一年也有余。想来就很让人佩服。很久以前就因为机械的发展放弃了这种热衷的传统劳作,否则也许我也会是一个出色的绣者。庆幸地是还有很多的人,甚至是整个村子和地区,仍旧继续这优秀的传统,并将其发扬。所以很多人都在其中寻找着自己所失去的才华和记忆。
  石林的阿着底就是一个因为刺绣而走出去的村子。全村的彝族女性,都充分地发挥了她们的特长,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这种美丽的文化。村里的手工绣品远销国外哦,很受欢迎。
  刺绣,是彝族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艺,历史悠久。彝族妇女擅长刺绣,她们的头巾、衣袖、裤脚边、挂袋、烟荷包、头帕等物上都可看见精美的刺绣,让人陶醉在那种心灵手巧的传神境界。彝族刺绣多以黑或白色作底色,配绣红、绿、黄等线性度极高的花线。其图案主要有日、月、云、山、河、花、草、树、叶子等。
  彝族民间图案极为丰富,题材广泛,手法多样,造型美观,风格独特。广泛应用于漆绘,刺绣和铸造方面。在彝族妇女的刺绣作品中,这一点尤为突出。这些刺绣作品,内容上朴实、健康、大方、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另一方面还蕴含着很深的情感。
  路边,随便钻进一家彝族刺绣店,包、帕、腰带、钱包、桌布、壁饰……简直就是看花了眼。尖叫声不绝于耳,不花上几个小时根本别想出来。徜徉于这美丽的海洋是绝对惬意的事情,不信,自己来试试!
其他文献
一个艳阳的午后。清素街道的转弯处。遇见凝结千年的珍藏——剑川古城。  青石板街平静地延伸,引诱着好奇的脚步。巷子里。屋檐下的那些支撑了几个世纪的雕梁画栋。椽梁门窗里,穿越时空的凝练。隐约透着沧桑。却丝毫没有隐没它们的故事和传奇。将军第的那堂“千福”格子门。600多年历史的堂屋。栩栩如生的泥塑。还有93岁老人指尖的可爱布扎……每一个都是梦寐以求的珍品。不大的老城。错落的院落。深藏着无数的深邃和感动。
期刊
(一)以大项目带动大开发、促进大发展    2006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举办时间扩展到全年  从2006年起,旅游节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上有了调整改革和创新——取消开幕式和开幕文艺晚会、宴会等活动,举办时间由原来的1个月扩展到全年。  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是由国家旅游局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一项旅游节庆活动。为了进一步发挥节日的品牌效应,真正把旅游节办成人民群众和广大旅游者的节日,国家旅游
期刊
对于爱山的人来说,云南无疑是天堂,造物主在这里吹响了山脉集结号,梅里雪山、玉龙雪山声名远播,高黎贡山、无量山秀外慧中……在三江并流区还巍巍挺立着一座老君山,被历代史家称为“滇省众山之祖”,它连绵盘亘数百里,层层叠叠,时起时伏,这是云岭主脉在剑川、丽江、兰坪、维西等县区内的总称。      2008奥运年。热衷于寻根溯源的我们选中了位于剑川县境内的老君山主峰作为挑战目标。从昆明到剑川一路风光旖旎,群
期刊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泡沫跟着波浪漂,傣家跟着流水走”——傣族是与水有缘的民族,与水为伴的傣家人,其生产、生活、文化、艺术等无不包含着水的韵味,也因此化成了傣家人如水一般温柔的性格。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云南的傣家人,都有赛龙舟、赛龙船的传统。在西双版纳每年的傣历新年“泼水节”期间,澜沧江上必有盛大的龙舟赛。走到江边,炎热的折磨似乎要小很多,一艘艘龙舟已然排列整齐,等待出发。这龙舟与内地的很不
期刊
李雨霖 胡 莹 李 敏  云南民居建筑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最能生动直观地呈现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这里有翠竹芭蕉掩映、云烟缭绕的傣家竹楼;有青山白云绿水相互映衬、白壁灰瓦、精美别致的白族庭院:有在深山密林中半隐半露、古拙大方的木楞房;有屹立在雪山草地之问、牛羊马犬来往其下的雄伟庄重的藏族民居;有精巧的汉族、彝族“一颗印”;有简洁朴素的彝族土掌房等等,形态各异。风格不一,形成了云南特色的民族民居
期刊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豪情满怀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关健时刻,我们迎来了石林彝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的喜庆日子。 五十年持续奋斗,几代人不-懈追求,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彝乡各族人民以昂扬斗志谱写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让石林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五十年殷殷真情,五十年亲切关怀,彝乡石林1725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洒满了中央和省、市各级党委、
期刊
每个民族的心中都有一条河,自从洪水神话时代起,这种河的母亲情节就深深埋在他们的心中。当大地创造出石峰林立,壮丽的石林喀斯特地貌时,冥冥之中安排了巴江蜿蜒其中。这条弯弯曲曲的巴江河,紧贴着这片喀斯特丘陵,水浸润了石,便有了生机,流到大叠水,又经宜良县禄丰村,最终汇入南盘江。巴江因形似“巴”字而得名,在它的源头之一的黑龙潭上,一巨大石棚宛若一座石桥,为“巴”字点上了神韵的一点。撑一只小船穿石棚,顺水而
期刊
香格里拉的传说与现实    在藏传佛教瀚如烟海的典籍中,记载着一个梦想的世界。这个世界被双层雪山环抱,由八个成莲花瓣状的区域组成,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最美好理想的归宿。人们把这个传说中的世界称为“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是传说,也是真实。1000年前,随着藏传佛教传入滇西北的迪庆高原。人们就开始在尘世间营造一个真实的香格里拉。站在香格里拉县的大龟山顶望下去,雪山环抱
期刊
色彩是一种奇妙的生命语言,用心来定义,然后用眼睛接收。绿色的热带雨林是生命的源,微波荡漾的湖面里金色的夕阳是温暖和谐的家,耀眼的霓虹里鲜亮的服饰是时空里的民族之魂。所有的色彩在这里都归于一种温润,不是过于凝重的绚烂和张扬,一种润色的温厚,让你领悟——乐土砂拉越。  砂拉越和沙巴俗称东马,砂拉越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州属,全境拥有720公里长的海岸线,其南部与印尼的加里曼丹为邻,北部则与沙巴和文莱接壤,南
期刊
爬上上火山口眺望起伏群山,或者在火山旁边的山谷热泉中泡上一汤,想来都是一种奢侈的刺激。可是在腾冲,我独自一人就完成了这两项奢侈的享受,得意得很。走着精神,跑着兴奋,躺着修炼。人是一种享受型的动物,工作的繁忙不过是为了让享受更有价值,更尽兴。除去风尘仆仆,我从600公里以外奔到腾冲,只为登上扬名万里的火山,然后跳进温泉,享受这奇异温暖的一池水,享受一个单纯的时光,忘乎所以。  出腾冲一路向北,奔驰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