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要继续推进教育观念的转变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r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结果是行为过程的体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课堂教学及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将引发教与学行为的深刻变革,老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教学方法都将会发生质的变化。但农村中小学受一定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与学要想步入较为科学的轨道,还需进一步从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上抓起。
  1 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1.1 教师观: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更不是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书匠''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应是辛勤酿蜜的蜜蜂,教学的过程就是将花粉酿为蜂蜜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劳作自我,铸就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与学生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自我牺牲的过程。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的过程,形成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广阔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由前台走向后台,当好“导演”让学生尽可能去发展去创造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要当好“节目主人”,成为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探秘者。美国教育家、思想家多尔曾说:“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是地位平等的首席,其作用没全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是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与情景共存,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教师应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知识的学习者,还是行为的研究者,因此,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目标,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提高综合素养,走在教学科研前沿,形成不断更新,不断充实的有源之水 。
  1.2 学生观:传统“应试教育”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承载与接受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毫无自主性可言,而新课程要求“以人为本”,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是运动员、学生是观众”的格局。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述、质疑问题,倡导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
  1.3 师生观:
  新课程要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建立一个平等,民主及和谐的互动式关系。要求教师主动地走下神圣的讲台,去亲近学生,融入学生中,共研讨,还学生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学习空间,实现“亲其师、传其道、授其业”,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互动,不断获得知识的增长,经验的丰富,情感的升华和乐趣的分享。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文融,气氛和谐,达成情感上的共鸣,建立平等、和谐、合作的新型教学关系。提倡师生互相学习、教学相长、互相信任、互相尊重,让课堂充满民主和和谐的气氛。
  1.4 教学观:新的教学观要求课程与教学的结合,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结论与过程的统一,是从关注学科到关注入的发展。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发展为本,舍去教学权威的教学观,改“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主体”参与,全体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追求课堂中主动、探究、合作的教学境界,教师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质疑探究中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互动中学习,给学生发表独立思考的机会,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
   1.5 过程评价观:要由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向差异性发展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均衡发展,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式,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把各具潜能、性格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缺乏创造性。由于不注重差异性,很多有个体差异的学生走向自暴自弃。“教子千过,不如赞子一功”,赏识导致成功,批评导致失败,不是聪明的孩子被夸奖,而是夸奖使孩子聪明,要给学生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提供给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时间和机会,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点燃希望之火,使学生自信更强,兴趣更浓,情绪更高。
  1.6 教育质量观和价值观:要改变以分数量人才,以升学率论效益的质量观,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偏向。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正确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个性自由发展,挖掘个体中的闪光点。教育教学应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发展、人格的完善、精神价值的升华诸多方面,实现有机的统一,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各方面创新型人才。
   1.7 人才观:人才观念对教育起导向的重要作用,要有正确新型的人才观,才能有效地转变其它教育观念。在新的教育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形势下,必须克服精英人才观,树立“通才”人才观。人才本身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层次性,只要对社会有高度责任感的,并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就是人才,人才有差异,既有少年英杰,也有大器晚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凡博学博能者均是人才。
  2 改变传统教育观念的主要途径
  2.1 由家庭社会参与,构建教育质量的社会评价体系,实施与新课程体系相应的考试制度,这是更新观念的前提条件。若考试制度不改变,社会评价学校仍以“升学率”为标准,则课改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老师要全员参与,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家长、学校继续宣传新课程理念,使学校师生、家长在内的社会各方面人士广泛参与。营造出一个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氛围。
  2.2 学校考核机制与新课程理念更新相结合,是教育观念更新的外在动力。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制订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更新观念的总体考核目标,并与教学业绩、评优、选模、评先、评职挂钩。形成制度,常抓不懈,用制度“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更新观念。
  2.3 把教育理念学习与教育科研实践结合起来,是促进教师提高更新教育观念的基本方法。新课程对教师的教育理论、教育艺术、专业知识、职业道德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首先要围绕新课程开展教育理论学习,将规范化培训与自培自学有机地结合。可采用举办讲座、公开课等形式,并作好教育理论信息摘抄,读书笔记、写有关的教育科研论文,以此提高教师更新观念的理论素养。其次要把上课、说课、评课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教师将理论用于实践,达到提高的目的。三是抓教育科研理论联系实践的总结交流和成果展示,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逐步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理性化,为更新观念铺垫基石。
  2.4 充分发挥本校骨干教师,优秀学科带头人的示范、辐射作用,为老师构建展观课改成果和才华的机会,通过赛课、献课、评课等活动,带动一批教师更新观念,并逐步摸索实践,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让老师们切身感到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对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全校的教师整体素质。
  2.5 走出去开眼界,请进来洗脑是改变传统教育观念的催化剂。通过理论学习,老师对新课程应该怎样教,对学生怎样自主研究、交流性学习,怎样组织教学、老师应摆在什么样的位置,都有待学习实践,带老师走出去学习别人实施的经验,通过交流、共同探讨,对照自己找差距,教师明白新课程是可行的,又能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但农村中小学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不可能让每一位老师都走出去开眼界,因此,请教育专家和课改实验校的优秀骨干教师来校进行专题讲座,上示范课,传播现代教育思想、教育原则和教学技能,带来最新教育改革和科研信息,探论教育改革热点,把提高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转变教育观念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3 转变观念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教育观念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内在依据和基础,是教师对教学的基本观点的认识。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存在着一致性,而教育行为受教育的影响和支配,教育观念具有时代性、发展性,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教育观念,落后的教育观很难培养出新时期需要的人才。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最大的贫困是观念的贫困。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还把自己定位为“工匠型”角色。沉迷于过去的“时间加汗水”模式,认为只要苦干实干就能出成绩,满足上课下课,忙于教材教参练习,每天都要给学生找题、练题、讲题,甚至于节假日也不放过,搞题海战术,资料大战,“书呆子”、“东亚病夫”这不算是人才,这对教育者来说是一种悲哀,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灾难,这对社会来说是一种背离。
  新课程改革的质量与效果,关键在教师的有效参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艺术水平,教育观念是否转变、教育实践能力的大小都将会影响新课程运行的质量,更新旧的教育观念,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新时期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努力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崭新的教育观,势在必行,责无旁贷。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长时间以来,我在思考小学英语究竟该教些什么?仅仅是在学简单的个个单词和英语句型吗?如何找到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的结合点,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感受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的意义?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我因此一直摸索前行。语言学家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我感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
期刊
【摘要】本文笔者是通过几十年的数学教学体验。认为提高数学教学效益,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由传统型的转变为现代型。依据数学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恰当引导学生在学习教学概念的基础上,努力通过实践去掌握数学规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多种数学课堂训练。以上方法不但可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而且还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效益  【Abstract】This author is
期刊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可见,习惯培养对人的一生是何等的重要。  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很大,如果经过合理、及时的教育和培养,幼儿会形成好的常规习惯。但是,对孩子进行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简单事情,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良好的常规习惯,我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以兴趣为出发点,尝试运用了以下几
期刊
【摘要】 幼儿生来就是好奇的,他们希望不断地认识新的事物,获取新的知识。孩子天生就是有探究的冲动和探究的兴趣。可见,兴趣对孩子们认识新事物、掌握新知识是多么的重要。因此,我们 应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 培养; 促进 ;激发; 鼓励    1 兴趣是学习的出发点  幼儿园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启蒙性,它的活动目标体
期刊
【摘要】通过总结广东、海南课改推行较早、效果较好的两校六个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结合对本地区各普通高中课改现状的调研,对更好地推行高中新课程课改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切实抓好三支新课改队伍建设;二是整合资源,实现共享,积极解决经费短缺问题;三是树立样本,以点带面,带动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四是充分挖掘,形成合力,为推进新课改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中课改;做法和经验;建议    
期刊
【摘要】一个国家的兴盛亡衰,在于人口的素质水平,幼儿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培养德育品质应从小进行。本文从家庭和幼儿园方面讲述了怎么培养幼儿教育方法。  【关键词】幼儿;道德教育;培养  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是一项有连续性、一致性的系统工程,幼儿德育则是这个工程的起点,“一岁看小,三岁看老。”幼儿德育将影响到整个德育工程的质量。因此,德育应从小
期刊
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点到直线的距离”,这是新课标人教版《数学2》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第三节“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由四部分组成: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这一节“课标”规定三个课时,今天我要讲的是第三课时的内容。我将根据新课标的理念、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我本人一贯的教学风格设计本节课的教学。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
期刊
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增强幼儿的健康不仅能提高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有益于多种疾病的早期预防,为其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健康是幼儿的幸福之源,离开了健康,幼儿就不可能参加各种学习、游戏,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是把通往健康的钥匙交给他们,对其一生有重要的影响。  1 明确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
期刊
【摘要】 自1887年美国传教士梅理士.查理夫妇在山东登州创办第一所聋哑学校以来,中国特殊教育史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经济事业迅速发展,特殊教育事业也受到影响,开始蓬勃发展。如今,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育发展的需要。对于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来说寻找新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迅速发展;新的方法;探索     中国的特殊教育有悠久的历史
期刊
作为小学教师,我完全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更是一名教师应具备的师德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教师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师德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深切关注,真诚地热爱学生已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  孩子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