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直线的距离 ”说课稿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PAD_sl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点到直线的距离”,这是新课标人教版《数学2》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第三节“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由四部分组成: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这一节“课标”规定三个课时,今天我要讲的是第三课时的内容。我将根据新课标的理念、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我本人一贯的教学风格设计本节课的教学。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环节,向各位评委谈谈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教学设计。
  
  1说教材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直线与方程”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也是第三节“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的难点,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是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是直线方程的应用,是坐标法的继续;是求平行线间的距离的基础,又是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等问题的重要工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看,不难知道,可以把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转化为点到点的距离,然而由于含字母的问题求解,运算量大,部分学生会感到困难,难以独立完成任务。
  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构思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案,通过学生观察、分析、发现、探索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过程,领会转化思想、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体验探索过程,培养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1.2 教学重点和难点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是教学的重点;恰当选择推导公式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
  2 说教学和学法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和“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采用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数形结合,促使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索尝试,反思优化;变式训练,学会应用;归纳总结,拓展应用;布置作业,提高升华等环节,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己去观察、分析、发现,合作交流,寻求并证明公式、经历探索问题的过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看,可以把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转化为点到点的距离。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类比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否也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体会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点。
   3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环节,具本如下。
   3.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 上节课我们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转化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探究了两点间距离公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三个简单的问题:
  1、求点 p0(-1,2)到直线 l:3x=2 的距离。
  2、求点 p0(-1,2)到直线l : 2y=1的距离。
  3、点 p0(x0y0)到直线 x=a的距离是;点p0(x0y0) 到直线 y=b的距离是;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
  教师行为: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作答。
  设计意图:明确今天要研究的任务。“标准”强调要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1的设置就是想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推导出一般性规律,形成一定的归纳推理的能力,让学生知道从特殊到一般是数学研究的普遍策略。同时数形结合的使用为推导公式做了铺垫。入口的降低也使一些学习困难生有机会答对,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探索尝试,反思优化
  问题2 问题1中的直线位置比较特殊,若直线既不平行于 x轴也不垂直于y 轴,例如:你能求出点 p0(-1,2)到直线l:3x +y-4=0距离吗?请你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做答。
  教师行为:提问、引导学生作答,板书。
  设计意图:如果直接给出课本第106页的“思考?”学生有思路,但不易作答,然而这种思路又是最自然的,给出具体问题,降低了难度,有利于整理思路,同时又巩固了前几节所学知识。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板书,用框图表示解题步骤渗透算法思想。
  问题3 如果问题2中的点和直线的方程都是一般情况:
  已知:点 p0(x0y0)的坐标为 (x0y0),直线 l方程为:Ax=By+C=0 ,求点p0 到直线l 的距离。你能快速的得出结果吗?(停顿:听学生回答)我们可以按上面的解题步骤求解,但由于要解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组,过程比较繁琐。想一想能否找到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求问题的答案。
  教师行为:在方法探究的关键点处,必要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建立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从形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通过构图、观察、思考、探究对问题的解决。在学生的活动过程,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理清思路,画出框图。 
  根据本人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生口述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完成推导过程。 
  设计意图:“标准”强调通过数学教学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提出问题起到领引的作用,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重视图形的作用,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和转化思想。学生合作探究有助于互帮互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共同合作教师板书启到示范作用。
  4 变式训练,学会应用
  问题4下面请大家运用我们研究的成果,通过计算填写下面的表格: 
  序号点 p直于 l点 p到直线l 的距离启示
   1(-1,2) 3x+y-4=0 d=|3×(-1)+2-4|32+12=102不要忘记绝对值符号
  2(0.0)3x+2y=26d=|3×0+2×0=26|32=22=213化直线方程为一般式
   3(1,0)3x+y=3=0d=|3×0+0-3| (3)2+12=0点 p在直线 上
   4 (1,-2)4x+3y=0d=|4×1+3×(-2)|42+32=25
  不要忘记绝对值符号
   5 (-1,2)3x =2d=|3×(-1)-2|32+02=53 可用公式也可以不用公式
  6(-1,2)2y =1d=|2×(-1)-1|02+22=32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
  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予肯定,强调直线方程必须是一般式,公式对特殊问题同样适用,特殊问题能特殊对待更好。
  设计意图:及时使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公式,学会用公式,形成一定的技能。
  问题5 已知点A(1,3),B(3,1),C(-1,0),求△ABC的面积.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求问题的答案。
  教师行为:给出问题,观察学生活动,提醒学生画出图形(图2) ,
  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学困生理清解题思路,叫一名成绩较好的学生板书解题过程。在此期间,让完成任务
  的学生阅读课本,注意解答的正确书写,同时鼓励学生用其他方法计算 的面积,可能有一些学生会重新选择底边来求解,教师可以启发在图形上做文章,运用割补法求 VABC的面积(图3)。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割补法的运用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5 归纳总结,拓展应用
  问题6 你能从知识角度和能力角度对今天学习做一下总结吗?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做答。
  教师行为:对学生概括总结给出正确的评价。从知识角度我们学习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从能力角度来看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探索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了坐标法、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及时小结使学生在对过程的梳理,知识的整理中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形成技能。教师对学生概括总结给出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问题7 通过学习我们会求点到点、点到线的距离,那么线到线的距离你会求吗?
  求平行直线 l1: 2x+3y-8=0与 l2:2x+3y+18=0 之间的距离。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做答。
  教师行为:提出问题,观察学生活动,提醒学生如何取点,可使计算简单?待学生完成后进一步让学生猜想两平行线l1 :Ax=By+C1 =0与 l2:Ax=By+C2 =0 之间的距离公式,课后给出证明。
  设计意图:此问题安排在小结之后目的是在学生形成新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再一次迎接新的挑战,通过具体运算、观察、猜想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7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业布置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做,选做题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尽力完成,对学有余力的尖子生要求他们要完成。必做题课本第110页 A组第9、10题,选做题课本第110 B组2、3、4题。
其他文献
退休之后,回顾自己已三十余年的从教生涯感受颇多,就初中语文教学谈谈自己一此肤浅认识与理解。  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当代中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一代新人,以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承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之中,自己深深体会到实施好课程改革,教师要首先革新教学理念,也就是教师本身教学观念的转变。否则,尽管课程、教材的设置改革,教师还是以往的教
期刊
【摘要】我是一名农村英语教师,从事英语教学二十余年,自从英语《新课标》颁布以后,我深刻的认识了教师的本质和任务,自己不断的总结和探索,寻找出了一条适合农村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之路,即采取多种学习策略进行单词教学,小组合作自学,记忆单词,运用多种方法扩大词汇量。   【关键词】词汇;构词法;小组合作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学英语与学汉语是一样的,先要从字、词学起。英语字词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教学
期刊
【摘要】有效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先学后导-问题评价”,“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既是一种适应课堂教学的“教”的模式,也是一种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的模式。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有效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学民主的思想,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且积极参与教与学。充分挖掘了教师的潜能,策略得当,方法正确,教师角色转换到位。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教学的辅助作用。课堂效果显著,尤其是不同
期刊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六个结合”。  1 读与看相结合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长时间以来,我在思考小学英语究竟该教些什么?仅仅是在学简单的个个单词和英语句型吗?如何找到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的结合点,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感受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的意义?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我因此一直摸索前行。语言学家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我感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
期刊
【摘要】本文笔者是通过几十年的数学教学体验。认为提高数学教学效益,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由传统型的转变为现代型。依据数学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恰当引导学生在学习教学概念的基础上,努力通过实践去掌握数学规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多种数学课堂训练。以上方法不但可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而且还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效益  【Abstract】This author is
期刊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可见,习惯培养对人的一生是何等的重要。  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很大,如果经过合理、及时的教育和培养,幼儿会形成好的常规习惯。但是,对孩子进行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简单事情,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良好的常规习惯,我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以兴趣为出发点,尝试运用了以下几
期刊
【摘要】 幼儿生来就是好奇的,他们希望不断地认识新的事物,获取新的知识。孩子天生就是有探究的冲动和探究的兴趣。可见,兴趣对孩子们认识新事物、掌握新知识是多么的重要。因此,我们 应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 培养; 促进 ;激发; 鼓励    1 兴趣是学习的出发点  幼儿园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启蒙性,它的活动目标体
期刊
【摘要】通过总结广东、海南课改推行较早、效果较好的两校六个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结合对本地区各普通高中课改现状的调研,对更好地推行高中新课程课改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切实抓好三支新课改队伍建设;二是整合资源,实现共享,积极解决经费短缺问题;三是树立样本,以点带面,带动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四是充分挖掘,形成合力,为推进新课改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中课改;做法和经验;建议    
期刊
【摘要】一个国家的兴盛亡衰,在于人口的素质水平,幼儿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培养德育品质应从小进行。本文从家庭和幼儿园方面讲述了怎么培养幼儿教育方法。  【关键词】幼儿;道德教育;培养  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是一项有连续性、一致性的系统工程,幼儿德育则是这个工程的起点,“一岁看小,三岁看老。”幼儿德育将影响到整个德育工程的质量。因此,德育应从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