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空白”妙填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s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既是教师传道解惑的工具和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和准绳。那么,如何用好教材而又不被教材束缚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不妨就教材做文章,填补教材的一些“空白”,使教学既不散漫若野马脱缰又灵动着炫目的创新火花。这里所谓的填补语文教材的“空白”,并不是像做填空题那样对教材做简单的填充,而是以补叙、扩充、续写等多种创新方式,完整、细化教材原有内容,使之更具体、圆实和饱满,从而拉伸学生的思维触角,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情感层面,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填补中得到巩固和深化
  无论学生对课文的“空白”作怎样的填补、加工,都得建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否则无从下笔。对课文的填补,往往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物性格、透彻文章主旨、清晰文章思路,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得到巩固和深化。如《穷人》这篇课文在写到桑娜掀开帐子处戛然而止,渔夫的反应和渔家最后是否会收留西蒙的孩子,这两个人们急于知道的信息就成了“空白”。教师组织学生续写课文,对这一“空白”进行填补,学生为了填补得连贯、合理,首先就必须剖析渔夫的性格。联系上文,学生不难知道渔夫与桑娜一样善良、一样富有同情心,从而得出孩子必将有个好归宿这一结论。填补过程中,桑娜与渔夫两位穷人善良的品格深深烙入了学生的脑海,课文要表现的穷人高尚的精神学生也心领神会,学生对《穷人》这篇课文的理解也随之异常深刻。
  二.学生的个性思维在填补中得到放飞和张扬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对课文“空白”的填补往往也没有统一的答案。在填补过程中,学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言是自己的,观点是自己的,结论也是自己的。续写《狐狸和乌鸦》一文时,学生对教师设置的“乌鸦叼着一片肉再次与狐狸相遇,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一“空白”进行填补,答案就是极其丰富的:有的认为乌鸦吸取了教训,没有再上狐狸的当,并设计惩罚了狐狸;有的说乌鸦受到狐狸更高级的“糖衣炮弹”的攻击,再次中了计;有的想象乌鸦和狐狸仇人相见,互相厮杀,两败俱伤……学生各抒己见,表达对“挫折”的不同理解,创作热情极其高涨,思维处于空前活跃的状态。
  三.学生积淀的情感在填补中得到释放和升华
  学习课文时,学生会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当这种情感体验积聚到一定的程度时,将之释放,便会眩人耳目;反之,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平息。对课文“空白”的填补,恰恰给了学生一个释放感情的良机。学生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可以将滚烫的情感付诸于语言,将真切的体验宣泄于文字。《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桑兰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了。但有谁知道,在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学习这段话时,教师发现学生脸庞上写满了激动,朗读时感情十分充沛,知道教材虽然没有就桑兰刷牙、穿衣、吃饭的具体情况进行介绍,但学生在了解了桑兰的不幸遭遇和坚强品格后,对她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敬佩,已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觉地在头脑中对课文这一“空白”进行了填补和加工。此时,教师让学生从桑兰刷牙、穿衣、吃饭中任选其一,进行补叙,自然水到渠成。学生全身心感受着桑兰的痛苦和坚强,有位学生这样写到:“这天早晨,桑兰请护士挤好牙膏,拒绝了护士的帮忙,开始刷牙。她忍着剧痛,慢慢地一点一点地从床上撑起上半身,用嘴叼起牙刷,将牙刷的一端留在口中,另一端安放在手肘处,费力地刷起牙来。每刷一下,她都会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刷着刷着,她的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刷完,桑兰也虚脱了,但她仍微笑着,安慰身边每一个关心她的人:‘没事,我能行!’”写到这里,他情不能已:“桑兰姐姐,你是多么坚强啊,面对人生这么大的不幸,你都能微笑着坦然面对。我要向你学习,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决不退缩!”补叙过程中,学生的感情不仅得到了释放,也得到了升华。
  总之,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合理地安排学生对课文的“空白”进行填补,既能使学生更好地消化教材,更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又能于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情感水平,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为将来更深入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陈静,教师,现居江苏靖江。
其他文献
在高考考场上,作文是衡量学生高中三年语文水平与能力的最重要的尺度。作文的得分高低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我在看了许多考场作文后发现,现在不少高中生在写作文时,总是在写一些考生常谈的话与事情,创新意识明显不强,致使作文千篇一律,影响了得分。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只有打破定向思维,从新的角度,用新的观点,借新的方法认识周围的世界构思文章,作文才可能与众不同,让人耳目一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平时
美学上有一个很经典的概念叫做“距离效应”,意思是说要准确地观察和认知某一事物,必须保持一个最佳的距离。譬如看油画,距离太近了,你所看到的画面,感觉就是模糊一片,如果与画面保持一定的适当距离,就会体验到很清新的视觉效果,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距离产生美”。由此我想到,师生之间的交往实际上也是这样,距离太近,有时会产生感情上的审美误解;距离太远,往往又会导致心灵隔阂;忽远忽近,则游离了人与人之间美的和谐
老师们都知道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根基。叶圣陶老先生更将有感情的朗读称之为“美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更可以培养语感、体味情感。很多时候,特别是城市里的学生,他们的朗读让我们这些听课老师叹为观止,读得声情并茂、激情四溢,我们心中不止一次为他们叫好。可以说,课堂出彩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学生的精彩朗读。我想,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是幸福的。然而,看看现在大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随着高中课程的增多,升学压力的加大,语文课堂气氛很难做到活跃,甚至有教育家把高中课堂比喻成“人类智慧的屠宰场”,这种现状的根源在哪里?一线的语文教师又该寻求怎样的途径?在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做到寓教于乐。    一、创建轻松的氛围    语文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情感交流课。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令人愉快和谐的情境更便于情感的表达与交流
语感就是人们把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朗读正确表达出来的一种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巧妙评价,语感指导的润滑剂  学生读完后,教师往往会给予相应的评价,“读得不错!”、“你已经把感情读出来了!”、“读得太棒了!”这一类的评价,在阅读课中老师们是耳熟能详的。这种简单的没有针对性的评价如同“雾里看花”,至于“为什么不错”、
初中的作文教学没有相应的教材,没有固定的课时。如果在作文教学方面,老师没有自己的一套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方案,学生作文水平就很难得到提高。每次听到要写作文,学生便如大祸临头。但是,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却是一个“大头”,如何在作文道路上走得更稳健,更舒心,我们应该好好摸索。    一.写作材料信手拈来    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曾指出:“作家身边应常备笔和纸,必须把他自己感到惊奇的事物记下来。从这样的素描中
语文作为人文气息最为浓烈的一门学科,其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其中的情感教育是三维教学目标中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当前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重视这个问题,过于浓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往往索然无味。笔者认为如能将语文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之中,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就将会水到渠成。那么何以融情呢?笔者认为抓住以下三点:  一.引人入
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尴尬局面:从表面上看,一般教师愿意教文言文,学生也似乎愿意学,因为只要多花些工夫在背诵上就可以使成绩有所提高;而实际上却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真是“厌声载道”。探索文言文教学的出路,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遗憾的是对目前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弊端及根治的办法似乎缺乏热烈的讨论和行之有效的操作指导,破之有余,立之不足。      一.文言文教学难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逐步推行的过程中,我们对教学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但是,不管我们的教学如何改变,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我们的课堂有效——也就是说我们要提倡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就是教师在遵守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体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
方格子是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作家之一。她的短篇小说直面当下的现实生活,着力挖掘底层民众的的生存状况,进而展现出她对社会对人生的困惑和质疑,内敛冷峻的笔触底下隐含着一颗热衷于社会批判的灵魂。著名评论家洪治纲先生在谈到方格子时说:“她是一位颇有潜力的作家,并且正处于一种螺旋式攀升的重要阶段。”这句评语是很中肯的。从《锦衣玉食的生活》《像鞋一样的爱情》到《兆吉》,她的小说叙述形式一直在发生变化,但是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