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朋友曾跟我讲过一次颇具浪漫色彩的经历。有一次他去青海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汽车抛锚了,手机也没有了信号,目之所见,全无人烟,一片荒野。司机满头大汗地修车,他实在无聊,一个人在黄昏时分行走,漫无目的。断了与外界的联系,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忽然感觉时间在这里停止了。此时他忽然看见,天与地相接的地方,落日将整个天地漂染成一个玫瑰色的梦境,他在一瞬间惊得目瞪口呆。他跟我讲述的时候我看向他的眼睛,那里满蕴着憧憬和生命的光辉。
这样的经历常常让我想起陶渊明在采菊之时一个悠然转身后所看见的南山。生命中总有那么多的不期而遇,仿佛能让人在一瞬间顿悟宇宙天地间那至诚至真的道理,这种道理往往不能喻之于怀,却能使人生命中的某一个部分得以完成。尘嚣和山林,仕宦和渔樵,华厦和陋室,归结起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状态,让古今多少人艰难地徘徊着。所以当子规啼叫了,到人的耳朵里却成了一句恳切的劝告——“不如归去”。
人的根在自然之中,现代人离自然越来越远,所以病也越来越多。除了肌体上的,更严重的是心灵上的。很多人拼命工作无非为了财富,可财富到手反倒更加空虚,这又是为何?还有人厌倦了名利争斗,渴望归隐山林,我告诉他:“你果真厌倦了,现在就可以去啊。”可他却说:“等我攒够了钱,就在山中买个别墅归隐起来。归隐也是需要有一定基础的。”听到这里,我知道他真的误解归隐了。让我们跟随古代名士的脚步,去探寻那萦绕在古今人们心中的归隐之路。
君子行藏,正气清扬
《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说君子得到重用就出仕做官,辅佐君王治国;不被重用就退隐。很多人认为这是孔夫子在无奈的情况下采取的消极做法。实际上这是大大的误解。
君子出仕的前提是用人者与君子的价值取向一样,一定要是符合道义的。反之,不被重用就是道不同则不相为谋,退隐起来继续完善自己的人格。姜太公垂钓就是典型的例子。屈原的“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也是这个道理,君子者,一行一藏之间皆体现着对自我道德信条的坚守。
伯夷叔齐,采薇守志
提到固守节操并退隐山林的故事,不得不提到伯夷叔齐。他们的故事除了归隐,还有中国文人的挨饿传统。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二人所作的《采薇歌》更是常常被人唱起: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登上西山啊,采摘薇菜。残暴代替残暴啊,不知谁是谁非。神农、舜和禹都已经消逝啊,我们将依靠谁?去哪里啊去哪里?生命就这样衰微!)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每个人都有一份坚守。只是这种坚守也有格调高下之分。以利为利者的坚守是利,所以为了这种坚守他们可以放弃尊严、道德、正义等最起码的价值信条。而以义为利者的坚守是义,为了这份坚守他们可以放弃富贵、荣辱甚至生命。前者遭人唾弃,后者受人尊敬。归隐,要归于内心的操守。
忘路远近,豁然桃源
提到归隐之乐,人们定会想起陶渊明。我一直一厢情愿地认为“陶然”这个惬意的词汇就是“像陶渊明一样”的意思。他的诗篇用语太过素朴、简洁,却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稚拙的伟大力量。
他曾一度处在出仕与归隐的矛盾之中。因其出生在已开始没落的仕宦大家,他的出仕可以说是背负着重振家业的厚望。但他始终都是不快乐的,否则他也不会把官场比作樊笼。使他归去的导火索于今看来也颇为可笑:上级领导来视察,别人告诉他要穿正装、扎上腰带迎接。却不想,他放下一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就解印归去了。其实他不快乐太久了,此时只不过是找个借口离开罢了。
他的归隐不是因为国家灭亡,也不是因为受到诬陷诽谤,只是不快乐。当别人汲汲于富贵,争相跳入官场的时候,他却鄙夷地说自己是“误落尘网中”。只有山水田园才是自己真正的归属。世人所苦苦追寻的很多东西在他这里都被放下,于是有了那篇美得惊心动魄的《桃花源记》。
那个武陵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现桃花源的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和我朋友的经历一样,都是在一个茫然无措的时候。忘了自己走了多久、多远,忘了自己与尘嚣的万般牵挂,此时自然才会将最美的一面展现给你。而后面的“便舍船,从口入”更重要,你一定要放下一些东西才能得到另一番天地。当他出来之后“处处志之”,此中有了太多机巧的成分,结果必然是“遂迷,不复得路”。
归隐,要归于忘机的陶然之境。
闭门深山,心安净土
《小窗幽记》说:“淡泊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即便未去山林中隐居,但是内心的田园是一定要有的,且要耕耘不辍。当你想要奔忙在这个尘世的时候,先检省自己是否事事都做到了心安,是否有做违心之事。如果心安了,就可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如果心平了,就可以“闭门即深山”;须知心安之处皆为净土,那便是我们的世外桃源。
这样的经历常常让我想起陶渊明在采菊之时一个悠然转身后所看见的南山。生命中总有那么多的不期而遇,仿佛能让人在一瞬间顿悟宇宙天地间那至诚至真的道理,这种道理往往不能喻之于怀,却能使人生命中的某一个部分得以完成。尘嚣和山林,仕宦和渔樵,华厦和陋室,归结起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状态,让古今多少人艰难地徘徊着。所以当子规啼叫了,到人的耳朵里却成了一句恳切的劝告——“不如归去”。
人的根在自然之中,现代人离自然越来越远,所以病也越来越多。除了肌体上的,更严重的是心灵上的。很多人拼命工作无非为了财富,可财富到手反倒更加空虚,这又是为何?还有人厌倦了名利争斗,渴望归隐山林,我告诉他:“你果真厌倦了,现在就可以去啊。”可他却说:“等我攒够了钱,就在山中买个别墅归隐起来。归隐也是需要有一定基础的。”听到这里,我知道他真的误解归隐了。让我们跟随古代名士的脚步,去探寻那萦绕在古今人们心中的归隐之路。
君子行藏,正气清扬
《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说君子得到重用就出仕做官,辅佐君王治国;不被重用就退隐。很多人认为这是孔夫子在无奈的情况下采取的消极做法。实际上这是大大的误解。
君子出仕的前提是用人者与君子的价值取向一样,一定要是符合道义的。反之,不被重用就是道不同则不相为谋,退隐起来继续完善自己的人格。姜太公垂钓就是典型的例子。屈原的“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也是这个道理,君子者,一行一藏之间皆体现着对自我道德信条的坚守。
伯夷叔齐,采薇守志
提到固守节操并退隐山林的故事,不得不提到伯夷叔齐。他们的故事除了归隐,还有中国文人的挨饿传统。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二人所作的《采薇歌》更是常常被人唱起: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登上西山啊,采摘薇菜。残暴代替残暴啊,不知谁是谁非。神农、舜和禹都已经消逝啊,我们将依靠谁?去哪里啊去哪里?生命就这样衰微!)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每个人都有一份坚守。只是这种坚守也有格调高下之分。以利为利者的坚守是利,所以为了这种坚守他们可以放弃尊严、道德、正义等最起码的价值信条。而以义为利者的坚守是义,为了这份坚守他们可以放弃富贵、荣辱甚至生命。前者遭人唾弃,后者受人尊敬。归隐,要归于内心的操守。
忘路远近,豁然桃源
提到归隐之乐,人们定会想起陶渊明。我一直一厢情愿地认为“陶然”这个惬意的词汇就是“像陶渊明一样”的意思。他的诗篇用语太过素朴、简洁,却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稚拙的伟大力量。
他曾一度处在出仕与归隐的矛盾之中。因其出生在已开始没落的仕宦大家,他的出仕可以说是背负着重振家业的厚望。但他始终都是不快乐的,否则他也不会把官场比作樊笼。使他归去的导火索于今看来也颇为可笑:上级领导来视察,别人告诉他要穿正装、扎上腰带迎接。却不想,他放下一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就解印归去了。其实他不快乐太久了,此时只不过是找个借口离开罢了。
他的归隐不是因为国家灭亡,也不是因为受到诬陷诽谤,只是不快乐。当别人汲汲于富贵,争相跳入官场的时候,他却鄙夷地说自己是“误落尘网中”。只有山水田园才是自己真正的归属。世人所苦苦追寻的很多东西在他这里都被放下,于是有了那篇美得惊心动魄的《桃花源记》。
那个武陵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现桃花源的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和我朋友的经历一样,都是在一个茫然无措的时候。忘了自己走了多久、多远,忘了自己与尘嚣的万般牵挂,此时自然才会将最美的一面展现给你。而后面的“便舍船,从口入”更重要,你一定要放下一些东西才能得到另一番天地。当他出来之后“处处志之”,此中有了太多机巧的成分,结果必然是“遂迷,不复得路”。
归隐,要归于忘机的陶然之境。
闭门深山,心安净土
《小窗幽记》说:“淡泊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即便未去山林中隐居,但是内心的田园是一定要有的,且要耕耘不辍。当你想要奔忙在这个尘世的时候,先检省自己是否事事都做到了心安,是否有做违心之事。如果心安了,就可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如果心平了,就可以“闭门即深山”;须知心安之处皆为净土,那便是我们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