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的文字是锋利而略带温情的,虽取材于平凡的生活场景,却总蕴含着温情与批判。笔者且借收录于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鲁迅短篇小说《社戏》(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将之列入八年级“民风民俗”主题单元),品读作品中温情与批判的力量,以就教于同行。
《社戏》是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作者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作者以温情脉脉的笔触,描写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戏的生活经历,刻画了以孩子头双喜、阿发、桂生等为代表的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以六一公公为代表的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品德力量,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深深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浓浓眷念。
一、品读双喜与六一公公“写包票”的温情
双喜的“写包票”贯穿于文章始末,双喜是“社戏”的第一“摆渡人”,是小说的上上人物,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人童年时代最渴望能遇上的孩子领袖。小说中“平桥村”的环境描写则是鲁迅外祖母老家浙江绍兴鲁镇安桥村的艺术再现,文章开篇“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的环境描写则是为刻画双喜和六一公公等人物形象而伏脉。
双喜为了解除外祖母等长辈的疑虑,用三点理由“写包票”:一是“船又大”;二是“迅哥儿向来不乱跑”;三是“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看戏归来时,双喜又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从双喜有始有终的“写包票”,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机灵聪明、果断周到、善解人意的孩子领袖,遂了“我”在平桥村所第一盼望的心愿。双喜的“写包票”蕴含了平桥村农家少年朋友与“我”之间的无限温情。与双喜“写包票”相映成趣的是六一公公的“写包票”。六一公公非常珍惜自己的劳动果实,对别人却又是那么慷慨大方,從他“嗔怪—询问—送豆—夸奖—写包票”这一系列的举动中,不难看出他的善良淳朴、热情厚道,也巧妙呼应了文章开篇“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所着力渲染的淳朴民风,足可媲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细细品读,一少年,一老者,都用“写包票”温暖了“我”少年的心,这正是童年时代的“我”在城镇中未曾见过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与温情脉脉,甚至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也是很少能再见到的。
二、品读乌篷船与白篷船“近远台”的批判
乌篷船被称为“绍兴水上三绝”,小的为“脚划船”,大的为“四明瓦”,适用的为“三明瓦”。
小说中八叔的航船是大船,是白篷船,是农民摆渡的渡船,不同于乌篷船,不同于“三明瓦”,不同于土财主的私家船。文章中有关乌篷船与白篷船“近远台”有几处描写,看似闲笔却露锋芒。“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近台没有什么空了,我们远远的看罢。”“这时船慢了,不久就到,果然近不得台旁,大家只能下了篙,比那正对戏台的神棚还要远。”
鲁迅在《集外集拾遗》中说:“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但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痛苦,和花鸟并不一样了。”就拿看社戏这件事来说,其实也是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戏台近处的空地到底被谁占了?答案不言自明。占据近台的大多是“乌篷船里的那些土财主的家眷,然而他们也不在乎看戏,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土财主的家眷休闲、惬意,相较“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觉去了”,真是神仙般逍遥自在。品读到这,我们不禁要问:在那个时代,农民经受着怎样的压迫与痛苦?白篷船里的孩子们只能远远地翘首以望戏台,他们的明天还会离“戏台”很远吗?
一“黑”一“白”,一“近”一“远”,看似无意却露锋芒,这正是鲁迅先生对社会现实的有力批判与拷问!
三、品读小说结尾的温情与批判
要解读一篇小说,往往要读懂背景。背景因人而异,有时代的,有生活的,有文化的,有心理的……但最终都应依归于作者的创作思想。就《社戏》而言,首先需要厘清的是:鲁迅先生是在“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用笔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发出“救救孩子”和毁坏封建“铁屋子”的呐喊,表现了鲜明的革命者立场。这是小说《社戏》的创作背景。
苏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民俗风情”单元的《社戏》是节选,欲品文意,教师不妨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社戏》的开篇:“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的第一回是民国元年初到北京的时候,第二回“忘记了那一年,总之是募集湖北水灾捐”。“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鲁迅用前两次看京戏的生厌反衬十一二岁时对看社戏的神往。整篇小说以“戏”为线索,结局与开篇形成鲜明的对比,相比北方的戏,“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其实,那夜的戏看得“我”昏昏欲睡,豆也很普通,但在“我”的感觉里,那夜看到的戏是最好的戏,那夜吃到的豆是最好的豆。关键不在看戏和吃豆本身,“我”所怀念的是平桥村孩子和老人的朴实与真挚,劳动的本领和办事的能力,农村自由的空气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和谐,怀念的是这片乐土上的人好。这是“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也是骨头最硬的鲁迅先生战斗生涯中心灵深处最温情的一帧回忆。
(作者单位: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社戏》是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作者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作者以温情脉脉的笔触,描写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戏的生活经历,刻画了以孩子头双喜、阿发、桂生等为代表的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以六一公公为代表的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品德力量,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深深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浓浓眷念。
一、品读双喜与六一公公“写包票”的温情
双喜的“写包票”贯穿于文章始末,双喜是“社戏”的第一“摆渡人”,是小说的上上人物,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人童年时代最渴望能遇上的孩子领袖。小说中“平桥村”的环境描写则是鲁迅外祖母老家浙江绍兴鲁镇安桥村的艺术再现,文章开篇“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的环境描写则是为刻画双喜和六一公公等人物形象而伏脉。
双喜为了解除外祖母等长辈的疑虑,用三点理由“写包票”:一是“船又大”;二是“迅哥儿向来不乱跑”;三是“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看戏归来时,双喜又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从双喜有始有终的“写包票”,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机灵聪明、果断周到、善解人意的孩子领袖,遂了“我”在平桥村所第一盼望的心愿。双喜的“写包票”蕴含了平桥村农家少年朋友与“我”之间的无限温情。与双喜“写包票”相映成趣的是六一公公的“写包票”。六一公公非常珍惜自己的劳动果实,对别人却又是那么慷慨大方,從他“嗔怪—询问—送豆—夸奖—写包票”这一系列的举动中,不难看出他的善良淳朴、热情厚道,也巧妙呼应了文章开篇“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所着力渲染的淳朴民风,足可媲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细细品读,一少年,一老者,都用“写包票”温暖了“我”少年的心,这正是童年时代的“我”在城镇中未曾见过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与温情脉脉,甚至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也是很少能再见到的。
二、品读乌篷船与白篷船“近远台”的批判
乌篷船被称为“绍兴水上三绝”,小的为“脚划船”,大的为“四明瓦”,适用的为“三明瓦”。
小说中八叔的航船是大船,是白篷船,是农民摆渡的渡船,不同于乌篷船,不同于“三明瓦”,不同于土财主的私家船。文章中有关乌篷船与白篷船“近远台”有几处描写,看似闲笔却露锋芒。“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近台没有什么空了,我们远远的看罢。”“这时船慢了,不久就到,果然近不得台旁,大家只能下了篙,比那正对戏台的神棚还要远。”
鲁迅在《集外集拾遗》中说:“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但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痛苦,和花鸟并不一样了。”就拿看社戏这件事来说,其实也是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戏台近处的空地到底被谁占了?答案不言自明。占据近台的大多是“乌篷船里的那些土财主的家眷,然而他们也不在乎看戏,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土财主的家眷休闲、惬意,相较“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觉去了”,真是神仙般逍遥自在。品读到这,我们不禁要问:在那个时代,农民经受着怎样的压迫与痛苦?白篷船里的孩子们只能远远地翘首以望戏台,他们的明天还会离“戏台”很远吗?
一“黑”一“白”,一“近”一“远”,看似无意却露锋芒,这正是鲁迅先生对社会现实的有力批判与拷问!
三、品读小说结尾的温情与批判
要解读一篇小说,往往要读懂背景。背景因人而异,有时代的,有生活的,有文化的,有心理的……但最终都应依归于作者的创作思想。就《社戏》而言,首先需要厘清的是:鲁迅先生是在“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用笔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发出“救救孩子”和毁坏封建“铁屋子”的呐喊,表现了鲜明的革命者立场。这是小说《社戏》的创作背景。
苏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民俗风情”单元的《社戏》是节选,欲品文意,教师不妨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社戏》的开篇:“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的第一回是民国元年初到北京的时候,第二回“忘记了那一年,总之是募集湖北水灾捐”。“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鲁迅用前两次看京戏的生厌反衬十一二岁时对看社戏的神往。整篇小说以“戏”为线索,结局与开篇形成鲜明的对比,相比北方的戏,“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其实,那夜的戏看得“我”昏昏欲睡,豆也很普通,但在“我”的感觉里,那夜看到的戏是最好的戏,那夜吃到的豆是最好的豆。关键不在看戏和吃豆本身,“我”所怀念的是平桥村孩子和老人的朴实与真挚,劳动的本领和办事的能力,农村自由的空气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和谐,怀念的是这片乐土上的人好。这是“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也是骨头最硬的鲁迅先生战斗生涯中心灵深处最温情的一帧回忆。
(作者单位: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