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与批判的力量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yiy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的文字是锋利而略带温情的,虽取材于平凡的生活场景,却总蕴含着温情与批判。笔者且借收录于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鲁迅短篇小说《社戏》(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将之列入八年级“民风民俗”主题单元),品读作品中温情与批判的力量,以就教于同行。
  《社戏》是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作者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作者以温情脉脉的笔触,描写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戏的生活经历,刻画了以孩子头双喜、阿发、桂生等为代表的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以六一公公为代表的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品德力量,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深深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浓浓眷念。
  一、品读双喜与六一公公“写包票”的温情
  双喜的“写包票”贯穿于文章始末,双喜是“社戏”的第一“摆渡人”,是小说的上上人物,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人童年时代最渴望能遇上的孩子领袖。小说中“平桥村”的环境描写则是鲁迅外祖母老家浙江绍兴鲁镇安桥村的艺术再现,文章开篇“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的环境描写则是为刻画双喜和六一公公等人物形象而伏脉。
  双喜为了解除外祖母等长辈的疑虑,用三点理由“写包票”:一是“船又大”;二是“迅哥儿向来不乱跑”;三是“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看戏归来时,双喜又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从双喜有始有终的“写包票”,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机灵聪明、果断周到、善解人意的孩子领袖,遂了“我”在平桥村所第一盼望的心愿。双喜的“写包票”蕴含了平桥村农家少年朋友与“我”之间的无限温情。与双喜“写包票”相映成趣的是六一公公的“写包票”。六一公公非常珍惜自己的劳动果实,对别人却又是那么慷慨大方,從他“嗔怪—询问—送豆—夸奖—写包票”这一系列的举动中,不难看出他的善良淳朴、热情厚道,也巧妙呼应了文章开篇“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所着力渲染的淳朴民风,足可媲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细细品读,一少年,一老者,都用“写包票”温暖了“我”少年的心,这正是童年时代的“我”在城镇中未曾见过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与温情脉脉,甚至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也是很少能再见到的。
  二、品读乌篷船与白篷船“近远台”的批判
  乌篷船被称为“绍兴水上三绝”,小的为“脚划船”,大的为“四明瓦”,适用的为“三明瓦”。
  小说中八叔的航船是大船,是白篷船,是农民摆渡的渡船,不同于乌篷船,不同于“三明瓦”,不同于土财主的私家船。文章中有关乌篷船与白篷船“近远台”有几处描写,看似闲笔却露锋芒。“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近台没有什么空了,我们远远的看罢。”“这时船慢了,不久就到,果然近不得台旁,大家只能下了篙,比那正对戏台的神棚还要远。”
  鲁迅在《集外集拾遗》中说:“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但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痛苦,和花鸟并不一样了。”就拿看社戏这件事来说,其实也是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戏台近处的空地到底被谁占了?答案不言自明。占据近台的大多是“乌篷船里的那些土财主的家眷,然而他们也不在乎看戏,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土财主的家眷休闲、惬意,相较“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觉去了”,真是神仙般逍遥自在。品读到这,我们不禁要问:在那个时代,农民经受着怎样的压迫与痛苦?白篷船里的孩子们只能远远地翘首以望戏台,他们的明天还会离“戏台”很远吗?
  一“黑”一“白”,一“近”一“远”,看似无意却露锋芒,这正是鲁迅先生对社会现实的有力批判与拷问!
  三、品读小说结尾的温情与批判
  要解读一篇小说,往往要读懂背景。背景因人而异,有时代的,有生活的,有文化的,有心理的……但最终都应依归于作者的创作思想。就《社戏》而言,首先需要厘清的是:鲁迅先生是在“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用笔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发出“救救孩子”和毁坏封建“铁屋子”的呐喊,表现了鲜明的革命者立场。这是小说《社戏》的创作背景。
  苏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民俗风情”单元的《社戏》是节选,欲品文意,教师不妨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社戏》的开篇:“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的第一回是民国元年初到北京的时候,第二回“忘记了那一年,总之是募集湖北水灾捐”。“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鲁迅用前两次看京戏的生厌反衬十一二岁时对看社戏的神往。整篇小说以“戏”为线索,结局与开篇形成鲜明的对比,相比北方的戏,“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其实,那夜的戏看得“我”昏昏欲睡,豆也很普通,但在“我”的感觉里,那夜看到的戏是最好的戏,那夜吃到的豆是最好的豆。关键不在看戏和吃豆本身,“我”所怀念的是平桥村孩子和老人的朴实与真挚,劳动的本领和办事的能力,农村自由的空气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和谐,怀念的是这片乐土上的人好。这是“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也是骨头最硬的鲁迅先生战斗生涯中心灵深处最温情的一帧回忆。
  (作者单位: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旧版相比,丰富了“学习质量”这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学业质量内涵”“学习质量水平”“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与规定,特别是对于“学业质量水平”的描述,具有拓荒的意义。具体表现为:  着眼素养。学习质量标准不是对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简单的规定,而是着眼于语文的核心素养,描述了语文学科在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
期刊
本期话题围绕深度阅读的指导路径展开。南京市科利华中学自2014年以来,将阅读拓展课正式排入课表,语文组老师在指导策略的探索、阅读支架的提供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确立了立路标、配任务、给方法的指导路径,即先给定路标,明确阅读的方向;再设计任务或任务链,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然后提供阅读方法或阅读工具,支持学生顺利完成阅读目标。下面呈现一些他们的讨论,供读者参考。此组文章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
期刊
比较阅读是将文学名著中的某些内容或者几部名著的内容进行对照的阅读,通过辨析其异同等方式,发现其共性和个性,从而加深学生对名著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可以从单部作品的阅读中拓展开去,将初中阶段必读乃至整个学习生涯中所读的文学作品融会贯通,建立一个完整的阅读体系。这对孩子当下的名著阅读乃至今后的阅读习惯都会有长远的积极意义。  比较阅读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要作比较,学生首先要明确比較什么。小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成为我校一大特色,并向全市推介,但在常规的巡课、督查中,我觉得“小组合作”运用仍有多方面的缺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效率和学科质量的提升。  一、小组合作运用的“漂流化”  漂流,是指小组合作方式的运用随性地浮于表面,未能“沉底”,导致实效不足。  其一,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我校合作小组的建制是A、B、C三类学生各两人组成。其目的是小组合作下的“生生互动,共同发展”。
期刊
一、积累:识记背诵培基固本  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必须重视积累。文言文教学有固有的规律,读懂读通是基本要求。目前,初中学生掌握的文言文词汇量还是少,要读懂一篇文言文有很大的困难,不借助相关材料,很难理解文章的大意。因此,引导学生积累,是实施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之一。积累的主要对象是文学常识、文化常识、重点的实词和虚词,尤其是对“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要比较熟悉
期刊
叶圣陶晚年谈及语文教学时说:“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可见,语文教学在突出语言教学的同时,应强化思维训练,实现思维、语言的协调发展。现代诗是统编教材选编课文的重要门类,在现代诗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叶圣陶先生就此指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更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发现它的语言特征。”比较、归纳、揣摩、体会,
期刊
四、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意象语言和意象思维的关系  选艾青的诗歌,是要研究如何注意意象语言和意象思维的关系。怎么在语言边缘处找到切入点?最核心的可以抓两个问题。  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演化为两个“我”,后面一个是人的“我”,前面一个是鸟的“我”,鸟的“我”是一个假定,诗人借助两个抒情主体来表现他的情感。这在诗中写得很明显。  我在课堂上教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分出两个“我”的特定内涵,还让学生进一步
期刊
暑期培训我专门聆听特级教师赵谦翔老师的“绿化语文”讲座,认真拜读了《赵谦翔与绿色语文》一书,系统地学习赵谦翔老师的绿化语文教学思想。  (一)1993年—1996年“扩展式语文教学”的“戊戌变法”  1993年,45岁的赵老师被破格评上特级教师,但他并没有陶醉于鲜花和掌声,而是敢于投入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做课堂改革的“弄潮儿”。1993年他进行“扩展式语文教学”,把教材中一些篇章大胆删掉,增加唐诗宋
期刊
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中,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极为重要的,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力。  我们都认同这样一个基本观点:言语训练要和思维训练相结合。但事实上,有些语文课堂的思维训练还比较肤浅,并且和言语实践活动相脱节。“发展学生的思维,并不是在现有的教学内容之外再增加一项内容,而是把思维引导和思维训练寓于读写听说活动之中。”[
期刊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讲练结合”提得多,落实得少,教师为讲而讲,凭兴趣而讲,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兴趣不高,收效不佳。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我在教学工作实践中悟出:要从学生练的角度设计教师的讲。  首先,教师在备课中要确定好讲练结合的目标。根据单元训练的要求,设计操作性强的课堂程序。在講的过程中,把握宗旨,讲为练定向指路,使讲的针对性突出,对练的指导要实在,从根本上杜绝空讲现象。  如教学七年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