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中央大力倡导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武汉东湖学院思无邪暑期实践队利用暑假时间来到湖北省十堰市房县,通过参访当地政府部门官员和当地居民、去当地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参观当地历史文化景点,来考察当地的诗经文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行的一次关于诗经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的实践。希望通过此次暑期实践了解房县诗经文化的普及现状以及诗经文化在该地的传承与发展情况,将房县诗经文化传承下来并发扬宣传出去。这是一次将所学理论结合到具体实践中去的有益尝试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在实践中长知识的科学学习态度与心系祖国命运与发展、积极投身社会建设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诗经文化;传承;实践
一、房县概况
房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南部,东连保康、谷城县,东北交丹江口市,南临神农架林区,西与竹山县毗邻。房县古称“房陵”,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面对农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共性难题,充分挖掘本地民间文化资源,加以引导、弘扬,农村文化建设红红火火,探索出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县域文化发展之路。
二、房县诗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通过六天的实践活动,我们实践队了解到房县诗经文化的发展,但是受经济基础的薄弱、基础设施的落后等其他因素的制约,今后房县诗经文化如何传承和发展?这是我们要通过本次实践解决的问题。我们思无邪暑期实践队在这为期将近一个星期的实践活动中,采访了当地的诗经“民歌王”,并且在房县文化馆收集了很多第一手资料,在实践的第四天还去了诗经编纂者之一尹吉甫的墓地进行了实地采风,聆听了许多当地的诗经民歌,并且部分做了收集与整理。
(一)房县《诗经》文化优势
房县《诗经》文化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它是《诗经》的来源地,而在于诗经文化在这里有2800多年的传承历史。与之相比,其他《诗经》来源地的诗经文化大都失传了。十堰市民俗学会和房县榔口乡申报的《尹吉甫传说》于2007年6月被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房县的《诗经》文化让我们从民间看到《诗经》的活态演化过程,这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有着积极的不可低估的意义。
此外,县委县政府积极行动, 充分利用民间文化丰富的资源,将发展民歌演唱为核心的优秀民间文化作为该县文化建设的重点, 大张旗鼓开展了一系列扶持引导工作。2010年8月,中国(房县)诗经文化节暨中国诗经学会房县诗经文化研讨会, 在诗祖尹吉甫故里湖北十堰市房县隆重举行。12000 多人咏诵《诗经》精彩篇章,气势恢弘,盛况空前,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开中国诗经文化旅游节之先河。
(二)诗经文化的引入对改善大学校园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
当代的大学生,作为接受时代新兴文化的先锋,十分易于接受外来的新兴的思想,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缺乏耐心,特别是对于具有深厚底蕴的艺术与文化。大学生主观上更愿意接受快餐式的,高潮迭起的事物,使得心态变得越来越浮躁,无法静下心来钻研一个特定的事物。需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努力,通过社会实践创造一个浓厚的以《诗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神氛围,使得学生在潜意识里愿意了解以《诗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神,也愿意主动了解他的内涵。《诗经》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的代表,如果可以让大学生产生兴趣去了解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和大学生浮躁的心理。
大学校园目前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善加强的地方,能宣扬传统文化的社团、活动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社团都很少关注传统文化,活动也都是围绕辩论赛、文化节亦或是现代科技等方面展开,沒有重视传统文化对当代学生情操的陶冶和树立正确思想导向的积极作用。以《诗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教育对我校学生的思想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加强当代大学生文化归属感 ,将对于文化的认同转化为认真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的自觉行动;也可以培养我校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吃苦耐劳、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良好道德习惯;更可以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本源性的优质资源和动力。
三、有效传承房县诗经文化的途径
目前房县的诗经文化建设还面临着许多困难,那么如何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诗经文化的传承,我们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大量调查取证的基础上,找到了两条解决途径来带动当地诗经文化的传承。
加大宣传攻势,依托地域文化,大力挖掘和发展房县的诗经文化品牌。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以广告、歌舞、文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诗经文化。大力的宣传,能吸引更多人关注诗经文化,从而实现传承。
在争取地方区域政府的支持方面,筹集建设资金。大力开拓旅游市场,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与发展乡村游紧密结合,实现诗经文化旅游的火热,从而吸引大众关注当地旅游文化。
【关键词】诗经文化;传承;实践
一、房县概况
房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南部,东连保康、谷城县,东北交丹江口市,南临神农架林区,西与竹山县毗邻。房县古称“房陵”,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面对农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共性难题,充分挖掘本地民间文化资源,加以引导、弘扬,农村文化建设红红火火,探索出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县域文化发展之路。
二、房县诗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通过六天的实践活动,我们实践队了解到房县诗经文化的发展,但是受经济基础的薄弱、基础设施的落后等其他因素的制约,今后房县诗经文化如何传承和发展?这是我们要通过本次实践解决的问题。我们思无邪暑期实践队在这为期将近一个星期的实践活动中,采访了当地的诗经“民歌王”,并且在房县文化馆收集了很多第一手资料,在实践的第四天还去了诗经编纂者之一尹吉甫的墓地进行了实地采风,聆听了许多当地的诗经民歌,并且部分做了收集与整理。
(一)房县《诗经》文化优势
房县《诗经》文化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它是《诗经》的来源地,而在于诗经文化在这里有2800多年的传承历史。与之相比,其他《诗经》来源地的诗经文化大都失传了。十堰市民俗学会和房县榔口乡申报的《尹吉甫传说》于2007年6月被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房县的《诗经》文化让我们从民间看到《诗经》的活态演化过程,这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有着积极的不可低估的意义。
此外,县委县政府积极行动, 充分利用民间文化丰富的资源,将发展民歌演唱为核心的优秀民间文化作为该县文化建设的重点, 大张旗鼓开展了一系列扶持引导工作。2010年8月,中国(房县)诗经文化节暨中国诗经学会房县诗经文化研讨会, 在诗祖尹吉甫故里湖北十堰市房县隆重举行。12000 多人咏诵《诗经》精彩篇章,气势恢弘,盛况空前,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开中国诗经文化旅游节之先河。
(二)诗经文化的引入对改善大学校园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
当代的大学生,作为接受时代新兴文化的先锋,十分易于接受外来的新兴的思想,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缺乏耐心,特别是对于具有深厚底蕴的艺术与文化。大学生主观上更愿意接受快餐式的,高潮迭起的事物,使得心态变得越来越浮躁,无法静下心来钻研一个特定的事物。需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努力,通过社会实践创造一个浓厚的以《诗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神氛围,使得学生在潜意识里愿意了解以《诗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神,也愿意主动了解他的内涵。《诗经》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的代表,如果可以让大学生产生兴趣去了解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和大学生浮躁的心理。
大学校园目前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善加强的地方,能宣扬传统文化的社团、活动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社团都很少关注传统文化,活动也都是围绕辩论赛、文化节亦或是现代科技等方面展开,沒有重视传统文化对当代学生情操的陶冶和树立正确思想导向的积极作用。以《诗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教育对我校学生的思想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加强当代大学生文化归属感 ,将对于文化的认同转化为认真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的自觉行动;也可以培养我校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吃苦耐劳、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良好道德习惯;更可以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本源性的优质资源和动力。
三、有效传承房县诗经文化的途径
目前房县的诗经文化建设还面临着许多困难,那么如何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诗经文化的传承,我们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大量调查取证的基础上,找到了两条解决途径来带动当地诗经文化的传承。
加大宣传攻势,依托地域文化,大力挖掘和发展房县的诗经文化品牌。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以广告、歌舞、文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诗经文化。大力的宣传,能吸引更多人关注诗经文化,从而实现传承。
在争取地方区域政府的支持方面,筹集建设资金。大力开拓旅游市场,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与发展乡村游紧密结合,实现诗经文化旅游的火热,从而吸引大众关注当地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