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腐败高发期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_20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请谈一谈您正在读的一本书,选择这样一本书是否有特殊原因?
  房宁:在时下关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诸多论争中,如何认识和有效应对腐败问题无疑是一大热门话题。值得反思的是,一些人在认识外部世界时经常出现“对象化”倾向,即把自身需要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问题转向西方,认为效仿西方体制是解决问题的终极答案。在这些事关大局和方向的重大问题上,新华出版社出版的《走出腐败高发期——大国兴亡的三个样本》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具有原创性的见解和启示。
  从世界范围看,工业化、现代化既是物质生产过程,也必然伴随着政治发展和社会转型,而且往往会伴生着腐败易发高发现象。工业化、现代化将所有社会成员卷入社会大流动、身份大改变、财富大增加之中,人们渴望实现流动、改变身份、拥有财富,其途径大致有两条:一条是经济途径或者说生产性激励渠道,即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其价值追求;另一条是政治途径或者说分配性激励渠道,即通过政治活动、集体行动来争取政治权力,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以便获取利益。在这一社会急剧变动的时代,开放政治权力,无疑就是开放社会流动的政治途径,必然引起各个社会群体和集团的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社会进程主题转向政治斗争,结果往往是社会动荡,甚至引发社会集团竞相通过政治参与牟利寻租。走出腐败高发期,最根本、最现实也最有效的两条路径是:让公共权力与政治责任挂钩,让政治权力与私人利益脱钩。
  在一项为期三年的“东亚政治发展研究”项目中,我们通过对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起点和发展环境相近的亚洲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实证研究亦发现:工业化进程中注重分配性激励,“权利与权力双重开放”模式所引起的政治争夺效应,是造成社会转型期腐败高发的重要诱因。如相互竞争的政党经常以反腐败为政治斗争武器相互攻击,同时又以政治迫害为由,将腐败问题政治化以躲避攻击。最终,以反腐败为政治斗争工具的各方又会以政治妥协代替和避免法律制裁,以政治交易结束利用反腐败名义进行的相互伤害。反之,在工业化进程中开放权利通道,而关闭权力通道,则有利于把社会参与的潮流导向生产活动和经济领域,引领社会群体与集团通过经济行为、经营活动争取社会流动、身份改变和占有财富的机会,而不是通过政治性活动结党营私、相互倾轧。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以生产性激励模式为主的道路更有利于后发国家的经济繁荣、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也与《走出腐败高发期》一书作者的研究成果殊途同归。
  记者:“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不失为探寻腐败根源问题的一种解释,那么相应的,解决腐败问题的一条途径是加快完善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您对此怎么看?
  房宁:从抽象意义上说,古今中外的腐败形态各异,但有三要素大体不变:动力、机会和成本。全球化以来的世界历史表明,腐败的动力源于工业化阶段迅速增加的财富以及财富分配差距在国家公职人员心理上形成的落差,这种心理落差总会突破一些人的心理防线和道德底线,并造成潜在的利益冲突和腐败诱因;腐败的机会则源于频繁发生的经济活动,特别是在“建设财政”条件下,现金流、物资流巨大而且频繁,交易机会众多,客观上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机会;腐败的成本实际上就是反腐败的力度,反腐败的力度越大,腐败分子的风险就越大,一旦暴露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这就是腐败行为的成本。在我国现阶段,腐败问题很大程度上面临高动力、多机会和严处罚的形势。腐败作为“社会之癌”不是由一个原因所造成的,治理腐败同样不可能“一方治百病”。
  从某种程度上说,反腐败工作是观察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绝佳“视窗”。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是“三统一”的民主模式: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所谓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给人民以自由,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这当然要通过法治手段来实现。党的领导要维持动态平衡,让社会通过一个核心来运转,而不是片面地通过各个社会阶层、利益群体的博弈来实现。与之相适应的是,中国业已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参与”的反腐工作格局,其实质是由政治核心驱动的顶层治理模式。由此,在廉政建设中推动政治发展,在政治发展中促进廉政建设,在有序政治参与中统筹兼顾改革、发展、稳定和民主的关系,不断净化政治生态。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以问题推动制度建设。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变迁往往和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政治制度就是在解决重大社会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的实践中逐渐地规范化,成为一种制度或者法律。针对问题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来讲更稳妥。一种矛盾、一个事件、一个问题的解决,第一次是先例,第二次是惯例,第三次是制度——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国的明朝在腐败高发期中被关外铁骑改朝换代、“破产关门”,英国和美国却在全球化起潮期完成了大国崛起的特殊“接力”。面对腐败高发和社会动荡的问题叠加,之所以有的国家政权能成功重组,有的却惨然倒闭,关键在于能否针对“问题域”进行有效管用的顶层设计与创新。
  记者:您认为反腐败工作应做好怎样的顶层设计?
  房宁:我们必须在党内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实现经济基础变革与上层建筑改革的良性互动,以应对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复杂化的挑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预防和化解利益相关性和非利益相关性冲突,防止利益冲突背后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滋生蔓延,使得经济社会在发展转型中实现软着陆。
  (选自《学习时报》2013年4月15日)
其他文献
报刊上有时出现“人次”,有时又出现“人(次)”,哪个正确呢?  “人次”是复合量词。表示同一类活动中,若干次人数的总量。例如某一展览每周参观者有5000人次,可以是5000人每人参观一次;也可以是2500人每人参观两次,等等。  复合量词一般由两个量词合起来构成,表示复合性单位。复合量词从构成上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两个物量词构成的,例如“秒”跟“立方米”构成“秒立方米”。还有一类是由一个物量
期刊
中国古代,官员退休称为“致仕”,把官职还给君王。如果官员年老体弱,也可主动申请退休,称为“乞骸骨”,使骸骨得归葬故乡。从周朝起,“大夫七十而致仕”为后来各朝沿用。  但明朝破了古制,文武官员六十致仕;至清,参将以下的武官退休年龄,调整到五十四至四十五岁,“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都司守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  政治待遇  古代官员退休后,依然享受相应的政治待遇。《礼记》记载,卿大夫退休称“
期刊
战国中期,齐宣王执政齐国,拜田稷为相国。一天,有一位下级官吏来求田稷办事,并献上数量丰厚的黄金,说是孝敬老夫人的。田稷虽几番推辞,但碍于情面,最后还是收下了。回到家后,他将所得黄金奉于母亲。田母见到黄金心生疑窦,便问道:“你担任齐相三年来,从未见你有如此多的俸禄,难道是掠取民财或收受贿赂得来的?”田稷忙跪倒在母亲身边,如实答道:“有人知道母亲大人年迈体衰,便赠我钱财,说是给您的一点心意。”田母面露
期刊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宋人周敦颐《爱莲说》寥寥几笔,道尽“花中君子”——莲花(别称荷花)的美好。本期封面图为清代画家谢荪的《荷花图》(局部),莲(荷)花的清雅外形、高洁秉性,于丹青墨韵之间展露无遗。  莲,因其音,更因其义,常与道德概念中的“廉”并提。自古至今,廉洁,都被视为人立身于世的重要美德;而廉洁为政,则是衡量官员人格优劣
期刊
顾协是南北朝时梁朝的贤臣。他少年时即有高洁志向,长大后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因写得一手好文章,得以在大理寺任官。尽管做了官,顾协仍然坚守清介,因从不贪爱钱财而一身清贫,冬天也只能穿单衣。大理寺的长官蔡法度实在看不过去,就想把自己的棉袄脱下来送给他,但又怕向来不收礼物的顾协会严词拒绝,所以一直不敢开口。一件旧棉袄,别人尚且不敢送给顾协,遑论其他?后来顾协升任中书通事舍人,作为皇帝的近臣,虽然位高权重,
期刊
一般认为人们心里最难戒的“瘾”应该是毒瘾,所以才有强制戒毒一说,其他的瘾再大也不必用外力强制去戒。比如酗酒成性升格为酒鬼了,喝多了就耍酒疯,伤了朋友关系,伤了家庭和睦,可从有酒那天起,无论酒鬼、酒仙、酒神多么成群成伙,哪朝哪代也没成立个戒酒所。唯独毒瘾难戒,就算要脸、要尊严的人一旦染上毒瘾就不再要脸了。如果他还想要命,就需要强制戒毒。戒毒所在我看来就如被监禁、管制、双规了,即便这样强制戒毒,毒瘾也
期刊
九府五铢世上珍①,鲁褒曾咏道通神②。  劝君觅得须知足,钱解荣人也辱人。  【注释】  ① 九府:周代掌管财币的机构。此处代指钱。 五铢:汉武帝元狩五年,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为郡国五铢。  ② 鲁褒:西晋文学家,曾作《钱神论》讽刺金钱崇拜的社会现象。钱的别称“孔方”即从此文而来。  点评  “金钱本身是一种单一,而且几乎是一个无——特别是纸币。但当它一进入人与人的关系中时,却是一种最深刻的复杂
期刊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参考译文】  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的车才是好车?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猛蛇。几人曾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只有在苍梧对翠华盖哭泣的份儿。  【赏析】  诗人
期刊
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  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酾酒密如泉②。  【注释】  ① 耆(qí):古代六十岁曰耆,此处泛指老人。  ② 酾(shī)酒:斟酒。  点评  况钟,江西靖安人,明宣德、正统间任苏州知府,为官刚正清廉,勤政爱民,被后世称为“况青天”。20世纪50年代,随着昆曲《十五贯》风靡全国,况钟的清官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况钟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古代清官的代表,受到百姓的景仰,主要
期刊
臣闻: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今天下郡县至广,官吏至众,而赃污擿发,无日无之。洎具案来上,或横贷以全其生①,或推恩以除其衅;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畏惮。昔两汉以赃私致罪者,皆禁锢子孙,矧自犯之乎!太宗朝尝有臣僚数人犯罪,并配少府监隶役②,及该赦宥,谓近臣曰:“此辈既犯赃滥,只可放令逐便,不可复以官爵。”其责贪残,慎名器若此。皆先朝令典,固可遵行。欲乞今后应臣僚犯赃抵罪,不从轻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