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瘾道戒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anfranc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认为人们心里最难戒的“瘾”应该是毒瘾,所以才有强制戒毒一说,其他的瘾再大也不必用外力强制去戒。比如酗酒成性升格为酒鬼了,喝多了就耍酒疯,伤了朋友关系,伤了家庭和睦,可从有酒那天起,无论酒鬼、酒仙、酒神多么成群成伙,哪朝哪代也没成立个戒酒所。唯独毒瘾难戒,就算要脸、要尊严的人一旦染上毒瘾就不再要脸了。如果他还想要命,就需要强制戒毒。戒毒所在我看来就如被监禁、管制、双规了,即便这样强制戒毒,毒瘾也难戒成。
  有人为官也有官瘾,但还没听说有人在戒官瘾的,更没见到戒官瘾的人被弄到一个集中的“所”里,被管制,被改造,当官瘾消退之后再回归自由的。所以,毒瘾让人恐怖,而官瘾就没人惧怕了。甚至还有人把“官瘾”误读为“进取心”,是有志者的行为方式。
  想当官只要不成瘾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成瘾。就像被称为毒品的可卡因、大麻,用到药品与医学上还是良药呢。当官更是如此,当人民公仆那样的官就不会成瘾,今天可以为官,明天可以为民,不当官还可以干别的,甚至比当官干得还优秀,就不会染上官瘾。
  当官就怕成瘾,染上官瘾的人,就不愿意干事,愿意“干人”了。以古代当官的最大舞台——宫廷为例,凡是往父子、兄弟、叔侄种种亲情的两肋上插刀的人都是官瘾发作时惹的祸。中国古代宫廷的“中心任务”,要我概括那就简单了,无非是按宗法接班的规则,分官瘾发作期与官瘾不发作期。接班人官瘾不发作,等待最高首长的自然死亡,顺理交接班就是老百姓之福;接班人一旦官瘾发作,就想提前“取而代之”,或不该接班的人觊觎了皇位,那就是百姓之祸。
  毒瘾的“毒性”是挥霍了自己的积累,毒垮了自己的“身体设备”,再闹大了,就是偷、抢,最后成了犯罪分子被抓进监狱。可官瘾发作的人,麻烦就大了。他们总是在暗算别人,利用别人的权力,借用他人的背景,使出卑鄙的谋略,投入巨额的金钱,自己堕落还不算,更会拉一大串人下水。当下的腐败分子之所以腐败,就是有人要花钱买官,有人就收钱卖官了。
  官瘾大的人几乎都有腐败意识,他们看中的是当官的权力与待遇,如果当官也像北欧诸国那样“官不聊生”时,人们就不会有官瘾了。之所以那么多的人有官瘾,就是当官的权力还没有被关到笼子里,公权可以私用。当一个国家里的公民都是官瘾极大的人,这个民族离堕落就不远了。就像清王朝后期,只要读了几年书,家里有几个闲钱的都想买个官来当当,即便是虚职,也视若稀世珍宝。
  另外官瘾大的人也不会是大智慧的人,把自己的价值都托付给一个强者的“授封”,要么是自身的无能,要么就是强者太强了。就像专制独裁时代能让李白和杜甫那样的天才也未能免俗,他们也半辈子都等待皇帝的召见、下旨,也想弄个一官半职,无奈官瘾盖不过他们的才气与智慧,在皇权面前他们表现不出媚态与臣服,以为皇帝崇拜了自己的才智,就能给个官当当,这其实还是官瘾不够大,心中最上瘾的还是自己的智慧与才华。那就没办法了,你以为皇帝不知道你真正上瘾的是什么吗?手持毒品的人永远知道要把毒品卖给那个上瘾最大的人才会“利益最大化”。
  戒毒瘾自有戒毒所,戒官瘾就要打造能把大大小小的公权力关进去的笼子。当为官这件事儿成了苦差,谁还上瘾,如果仅仅为了祖国荣誉、为了民族骄傲、为了人们的幸福为官上瘾,那就是一件好事了。
其他文献
包拯在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十一月至庆历六年(1046)春季,担当监察御史一职。这期间,他提出了许多整顿国家行政秩序的建议,勇于揭露贪官污吏的违法行为。兹据《包拯集编年校补》(黄山书社1989年版)、《宋史·包拯传》等史料,将包拯担任监察御史期间的业绩择要介绍如下:  敢于叫停皇帝钦定的工程项目  宋仁宗赵祯执政时期,京都汴梁城(今河南开封)的朝阳门外,有一座宏伟的道观——上清宫,是朝廷花费了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改进文风的要求,这是党在文风建设上的重大举措。文风问题,表面看是形式上的问题,实际上它更是一个立场问题、方法问题、内涵问题。文风建设也不是只在写文章时才涉及,我们常说“文如其人”,英语中也有“文章映出作者”(the writing mirrors the writer)的说法。所以,文风建设最终体现为人的建设,通过改文风,来转换我们思想的立足点,改进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甚
期刊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①,紫绶或将军②。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罇罍溢九酝③,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④,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⑤!  【注释】  ① 朱绂(fú):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亦指古代系佩玉或印章的红色丝带,后常作为官服的代称。  ② 紫绶:古代官员官印上所用的紫色丝带,后亦指官服。  ③
期刊
“吹牛”一次最早与浮夸无关,指的是西北人的一种渡河工具。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在《史林杂识·吹牛·拍马》一文中作过考证:吹牛一词最早是西北方言,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西北河流湍急,难以行舟,本地人遂就地取材,用若干牛皮或羊皮袋吹成气囊,做成皮筏子,扎好口后连接成筏,作为渡河的工具。牛皮筏子相连,可以承载数千斤的重物过河。据说,元世祖忽必烈就曾把它用于战争,并获大捷。他曾率军到达金沙江西岸,命令将士杀
期刊
“一字师”的典故,源于宋人计有功的《唐诗纪事》,亦见于宋人陶兵的《五代史补》及宋人魏庆之的《诗人玉屑》。他们记载的都是同一个故事:唐代诗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尤其《鹧鸪诗》写得更是超群出众。因此,人们称他为“郑鹧鸪”。他的朋友齐己是个和尚,也很喜欢写诗著文。有一次,齐己带了自己写好的一首《早梅》诗前去请教郑谷,当郑谷看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妥,经过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改
期刊
报刊上有时出现“人次”,有时又出现“人(次)”,哪个正确呢?  “人次”是复合量词。表示同一类活动中,若干次人数的总量。例如某一展览每周参观者有5000人次,可以是5000人每人参观一次;也可以是2500人每人参观两次,等等。  复合量词一般由两个量词合起来构成,表示复合性单位。复合量词从构成上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两个物量词构成的,例如“秒”跟“立方米”构成“秒立方米”。还有一类是由一个物量
期刊
中国古代,官员退休称为“致仕”,把官职还给君王。如果官员年老体弱,也可主动申请退休,称为“乞骸骨”,使骸骨得归葬故乡。从周朝起,“大夫七十而致仕”为后来各朝沿用。  但明朝破了古制,文武官员六十致仕;至清,参将以下的武官退休年龄,调整到五十四至四十五岁,“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都司守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  政治待遇  古代官员退休后,依然享受相应的政治待遇。《礼记》记载,卿大夫退休称“
期刊
战国中期,齐宣王执政齐国,拜田稷为相国。一天,有一位下级官吏来求田稷办事,并献上数量丰厚的黄金,说是孝敬老夫人的。田稷虽几番推辞,但碍于情面,最后还是收下了。回到家后,他将所得黄金奉于母亲。田母见到黄金心生疑窦,便问道:“你担任齐相三年来,从未见你有如此多的俸禄,难道是掠取民财或收受贿赂得来的?”田稷忙跪倒在母亲身边,如实答道:“有人知道母亲大人年迈体衰,便赠我钱财,说是给您的一点心意。”田母面露
期刊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宋人周敦颐《爱莲说》寥寥几笔,道尽“花中君子”——莲花(别称荷花)的美好。本期封面图为清代画家谢荪的《荷花图》(局部),莲(荷)花的清雅外形、高洁秉性,于丹青墨韵之间展露无遗。  莲,因其音,更因其义,常与道德概念中的“廉”并提。自古至今,廉洁,都被视为人立身于世的重要美德;而廉洁为政,则是衡量官员人格优劣
期刊
顾协是南北朝时梁朝的贤臣。他少年时即有高洁志向,长大后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因写得一手好文章,得以在大理寺任官。尽管做了官,顾协仍然坚守清介,因从不贪爱钱财而一身清贫,冬天也只能穿单衣。大理寺的长官蔡法度实在看不过去,就想把自己的棉袄脱下来送给他,但又怕向来不收礼物的顾协会严词拒绝,所以一直不敢开口。一件旧棉袄,别人尚且不敢送给顾协,遑论其他?后来顾协升任中书通事舍人,作为皇帝的近臣,虽然位高权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