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联”行 事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a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联历来被定性为文字笔墨游戏、文学样式、民间文学、艺术形式等,这些观点大都是从文学、美学、民俗学等角度进行审视的。本文认为,对联是一种对称、简短、诗性的言语行为模式,对联的使用实质上是以“联”行事,传达特定的交际意图和执行特定的施事行为。对联的使用遵循了“言语求美策略”,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
  关键词:对联 言语行为 以“联”行事
  
  一、引言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言行一致”,实际上是把“言”与“行”当成两个对立的范畴,而在语言学界则是把二者统一成“言语行为”。它源于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说话就是做事”[2](to say something is to do something),即说话人就是通过说话来做事。同时,说话人实施了三个言语行为:言事行为(locutionary act),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成事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其中,施事行为是奥斯汀理论构建的核心,即说话人旨在通过话语实施某个交际目的或者执行某个特定功能的行为。
  对联指的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1]它由上下两部分字数相等、内容相连、相互对仗、结构相同、平仄相协、语意相关的句子组成。对联可以分为春联、喜庆联、行业联、挽联、劝勉联等,其功能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出歌颂、揭露、讽喻、褒贬、劝勉、哀挽、庆贺等强大的社会语用功能。笔者认为对联的使用实质上是以“联”行事,传达特定的交际意图和执行特定的施事行为。比如在许多学校的教室里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就是以“联”行事,老师用对联作为交际的媒介是要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国家大事。
  二、如何理解以“联”行事
  在以“联”行事的言语交际过程中,联语往往表示两个语义层面:一是句法机构明确表示出来的句法意义(即字面意义);二是隐藏在字面意义后面的隐含意义(即言外之义)。
  (一)字面意义。例如: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董必武在1955年金秋时节,路过兰州时,听取政法部门汇报完一个案件之后,认为此案处理不当,建议重新调查,并挥毫题了一副对联:“提高警惕,肃清一切特务分子;防止偏差,不要冤枉一个好人 ”[3]。此联按字面意义就可以理解,即实施了一个表达命令或建议功能的言语行为。
  (二)上下文语境对意义的明朗。比如:“庭前花未发;阁下李先生”[4]。如果把后一句单独抽出来,那么,它所表示的命题就是不确定的,既可以表达“尊称为阁下的李先生”,也可以表达“楼阁下的李树先开了花”,由此产生了歧义,但如果联系上下文,放在“庭前花未发”一句之后,它自然就只有一种解释:表示“楼阁下的李树先开了花”。
  (三)在社会语境下才能确定意义。例如:1940年夏秋之际,陈毅率新四军一部挺进苏北,在黄桥、姜堰一带建立抗日根据地,为了团结各界人士抗日,他拜访了当地爱国老人韩国钧。韩曾两任江苏省长,并一度兼领督军,对军阀混战深恶痛绝,但对共产党能否真正捐弃前隙与国民党真诚合作尚存疑虑。韩出于试探,诵一上联(带有明显交际目的的言语活动,让陈毅对出下联):“陈韩陈韩,分二层含二心。”陈笑着对到:“谁说我们分二层含二心?请听下联:国共国共,同一国共一天”[5]。陈毅知道这是一语双关,“层”关“陈”,“含”关“韩”,这是从字面上理解的第一步,马上,他联系到上面提到的当时的形势和语境,从而推断出韩国钧是在有意试探国共合作的可能性。这就是根据当时的社会语境及其说话人双方的背景知识由话语的表层含义推导出深层含义。
  三、对联的使用体现了“言语求美策略”
  “言语求美策略”[6]指的是为实现美化言语活动的需要,说话人主动或被动使用某种手段和策略。人们在一切言语行为和言语活动中,总要从实用和审美双重价值选择某个言语表达实体。审美和实用即言语美的两个基本品性:一方面说话人在恰当的语境中选择了恰当的话语,即话语的安排既适合社会背景又适合语篇背景(上下语、上下文);另一方面说话人在语言形式上选择了优美的音韵和适当的节奏,选择了符合形式法则的言语表达实体。由于对联短小精悍的形式、音韵和谐的节律、整齐对称的美感、集欣赏性、实用性于一体,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因此以“联”行事正是“言语求美律”的体现,是言语美和语言美的统一。关于对联形式美的讨论比比皆是,为节省篇幅,本文不再赘述。如何遵循对联的实用美呢?在婚庆、寿辰、丧葬和开业等各种情境场合中恰当地使用联语来传达特定的交际意图,就是遵循这一原则。例如春联最忌讳用哀伤悲惨的语句;寿联的撰写应根据寿者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经历、事迹等行文;丧葬对联应注意逝者的性别、职业、年龄等;广告联应揣摩顾客心理,同时使之通俗易懂、简练、朗朗上口。例如,1982年春节期间,时任河北省省长的李尔重赠给清洁工一幅对联:“清洁人,清洁心,清清洁洁新世界;光明地,光明路,光光明明光新天”[7]。李尔重就考虑到了清洁工的职业特色、文化水平等相关因素,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他的赞美之情。我们也经常看到语用失误的例子,例如某银行和某保险公司联合印制并准备向群众派送这样的广告春联:“存款有备无患:保险转危为安”[8]。“患”“危”二字,用在过春节时是很不吉利的,语境下不符合人们心理,恐怕没有哪一户人家愿领取甚至挂在大门上。再如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也有这样一道试题,给出上联,要求对出下联:“扫千年旧习”[9],据说有一个学生对出这样的下联:“树火化新风”,“火化 ”很明显不符合过年喜庆、吉祥的语境,该生违反了“言语求美策略”中的“实用美”,即在适当的时间、场合说了不适当的话语。使用“树一代新风”或“奏一曲新歌”等就比较恰当。
  四、结语
  将对联定性为文字笔墨游戏、民间文学、艺术形式等,这样的定义不够准确,也不够全面。笔者认为,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审视对联,即以“联”行事,更能揭示出对联在人们社会生活中强大的交际和实用功能。对联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体现了国人独特的言语行为模式,是“言”与“行”的统一,往往传达出特定的交际意图和语用功能。对联的使用是“言语求美策略”的体现。本文的研究只是一个起点,今后更应注重从文化和语用的角度去补充和丰富对联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2]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3]巴城.中国对联故事总集(卷四)[M].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出
  版社,2002.
  [4]彭漪涟.古诗词中的逻辑[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6]钱冠连.美学语言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8][9]严恩萱,严考亮.轻松学对联[M].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5.
  (赵林森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650092)
其他文献
摘 要: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是一种无处不在的人类思维方式。空间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最基本的认知。本文比较了英汉词语“天/sky”的空间隐喻,发现英汉语言中关于“天/sky”的三维空间隐喻和二维空间隐喻多于一维空间隐喻,并且分析了该现象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 天/sky 空间隐喻 比较    一、引言    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是一种十分普遍的人类思维方式。虽然有时候人们并没有意识到隐
期刊
摘 要:漫画中的象声词使用频繁,种类繁多,是漫画情节的需要与象声词的特点共同决定的。漫画中的象声词具有两种修辞效果:其一,通过补充声音,增强画面的形象性,借以弥补纸质媒介的局限性。其二,推动情节的发展,成为故事情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象声词 漫画 《加菲猫》 修辞    漫画是以图像为主、以文字为辅的平面无声的作品,每个画面之间藉由框格之间的扣连产生意义。经过多年的发展,漫画已经形成了
期刊
摘 要: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几”和“多少”可以互换使用的句子,这容易给他们带来误解,认为“几”和“多少”在意义和使用上是一样的。本文立足于语料库研究方法,针对汉语二语习得,对表示疑问的“几”和“多少”作简要分析,力图找到其中的分布规律。  关键词:几 多少 表疑问 数量 动量    一、前言  关于“多少”和“几”在表疑问时用法上的异同,王力先生曾在《中国语法理论》里指出:“古代
期刊
摘 要:《走进汉语》是短期培训系列教材之一,《读写本》和《听说本》配套使用。教材的话题选择和顺序安排精当,内容丰富,语言点简洁明了,与课文配合自然,版面设计新颖,人性化的目录设计也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和学习者的使用。  关键词:短期教材 《走进汉语》 教材编写    一、引言    在世界掀起“汉语热”的大环境下,每年来华进行短期汉语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根据朱志平等(2008)对1998年到2008年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拉康的“他者”理论出发,通过“我是一个他者”和“我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来分析意识语言中认知性隐喻和体验性隐喻产生的心理原因,揭示隐喻是无意识的结构,这种无意识结构在意识语言中产生了大量的能指游戏,即隐喻。  关键词:隐喻 拉康 他者 无意识 能指    一、引言    随着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其奠基之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把隐喻定义为“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期刊
黄树先教授致力于汉藏语研究,而以文章名世。与同行学者比,其不少文章似在“雕虫”,多实证。凡喜读其文者,多因其论从史出。中国传统语文学素重实用。然而重实用则有时难免望文生训,结果越是难通之处越多歧解,所以古书中语词歧解者颇多。黄树先教授的文章发奥赜而辨疑议,解决了不少聚讼纷纭的问题,很值得读。  众所周知,我们至今没有自己的语言观与方法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思想方法原非土生土长,用于汉语研究多方枘圆凿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句法——语义界面入手考察英汉结果构式的Rpastp制约,旨在借助词义分野和语义互动探究其语义缘由。研究发现:第一,过去分词承继了根词的语义结构,并对其进行凸显和侧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语义结构:隐性[+事件]义和显性[+状态]义,两者在句法相关性和Rpastp制约强度上存在差异;第二,Rpastp制约是语义互动和竞争的结果,通常,过去分词的[+事件]义与结果补语的[+状态]义存在冲突,其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乌鲁木齐市青少年独特的言语现象为语料,分析了青少年言语现象的特征、来源,探讨了其社会性征。语言是生活的反映,从青少年语言中可以分析出他们的独特心理,以此深入了解青少年,使家长及教育工作者能与青少年进行更好的交流。  关键词:青少年 自说自话 言语行为    笔者近期在和乌鲁木齐市一些中学生近距离接触时,发现他们当中流传着一些成人世界从不使用的言语,有时根本就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比如,
期刊
摘 要:廓类(qualia)的语用现象表现了主体对表达中事物的性质或现象的特性的感知。在语用上体验一个廓类,往往是难以言传的,但人们总会自然地求助于语言系统中最能表征的词语以类比的方式来表达这种体验。因此,带有自身本质特性的廓类又有了许多语用意义上的附加特征,正是这些附加特征具体体现了人类语言表征的心智演绎的微妙与深奥,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相关问题,需要人们去探索。  关键词:廓类 类比 语言表征 
期刊
摘 要:本文对《说文解字》“戈”部字作了穷尽式的考察,明确其义类归属,梳理其词义的孳乳演变,指出《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释义某些“戈”部字时存在的尚可待商榷之处。  关键词:《说文解字》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戈”部 义类     《说文解字》“戈”部文二十六,本文对此二十六字一一加以分析,指出其义类归属,梳理其词义的引申变化,并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此类字释义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