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才能设计出好课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75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三学段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是第九个基本事实,课程标准把这一基本事实作为证明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逻辑起点。因此,这一结论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标准提出“掌握”要求,主要指的是能运用其推论的结论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基本事实(公理)不需要证明,但需要让学生体会其合理性。
  不同于其他八个基本事实,该基本事实对于初学者并不那么显而易见。“四条线段成比例”很难凭直观感受到,基于测量计算判断线段是否成比例又往往受到测量精度、误差等影响。因此,让学生理解其内容,体会基本事实的合理性,是本课的重点。
  一、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一个课例说起
  某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活动1】(1)让学生任意选取横格纸上的三条横线,画出三条平行线,分别记为l1、l2、l3。(2)任意画一条直线l4与这三条平行线相交。(3)分别度量所截线段的长,然后计算其中两条线段长的比,做好记录。(4)猜想:比值与什么因素有关?
  交流:每个人画出的平行线有什么不同?直线l4被这三条平行线所截,得到几条线段?分别是被哪两条平行线截得的?每个人计算的比值相同吗?你认为比值与什么因素有关?
  (5)再画一条直线l5与这三条平行线相交。度量l5被这三条平行线所截线段的长,计算其中两条线段长的比。
  问题:你有什么发现?这说明什么?你能用文字语言归纳这个发现吗?
  这个结论尚不具有一般性,它是我们在横格纸上发现的。如果将横格纸换成白纸,结论还成立吗?
  【活动2】(1)在所给的白纸上任意画三条平行线,分别记为l1、l2、l3。
  (2)任意画两条直线l4、l5使它们被这三条平行线所截。
  (3)度量所截线段的长,计算对应线段的比,做好记录。
  (4)与同学交流你发现的结论。
  【活动3】用图形计算器拖动其中一些点和直线,以改变其位置,观察数据的变化。与同学交流你发现的结论。
  问题:平行线间的距离会不会是无理数呢?
  教师在引导学生连续拖动平行线相对位置中让学生体会比值是无理数时仍然成立,在此基础上得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结论。
  接着,教师让学生对照图1写出基本事实的题设和结论。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你还能得到哪些比例式?
  引导学生得到几个典型的等价比例式。
  【练习】
  已知:如图2,AD∥BE∥CF,AB=3,BC=6,DE=2,
  则DF= 。
  【思考】已知:如图3、图4,在△ABC中,DE∥BC,且分别与边AB、AC(或两边的延长线)交于D、E。你能说明图3、图4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图形的关系吗?你能得到对应的比例关系吗?
  ■
  教师引导学生得到相应的比例式。
  【小结】1.本节课我们分别进行了哪些活动?这些活动分别得到了什么结论?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这一基本事实的内容是什么?
  3.本节课的活动过程体现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这一课例的设计,是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这一基本事实作为孤立的知识点来探究的。这样的教学中虽然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但是课堂中没有学生自然合理的数学思考。首先,为什么要学习这一基本事实?它有什么作用?其次,学生怎么能想到要在横格上画平行线l1、l2、l3及另一直线l4?这是天上掉下来的吗?第三,教学中只是把教材中的验证活动具体化、系统化,整堂课只有测量和验证,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验证。因此,这种探究是假探究。第四,为什么要用手持技术?是技术为教学所用,还是教学服从于技术?尽管答案是无可争辩的,但由于操作前缺乏事实的自然猜想和验证方案的设计,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是技术绑架了教学。本课产生这些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理解不够到位,导致孤立地看待教科书中的“探究栏目”,没有从几何图形研究的基本套路出发思考问题,没有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这一基本事实放到相似三角形判定探究这一大背景中思考教学设计,缺乏几何研究的大视野。
  二、教学改进建议——用几何研究大视野设计教学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讨论了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后,根据几何图形研究的一般套路,先研究特殊的相似多边形——相似三角形,在给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后,自然要提出研究其判定的问题。类比全等研究相似三角形判定,在寻求减少条件判定相似的目标下思考问题:怎样减少条件?仍然采用全等中的实验操作方法吗?显然,由于相似没有全等那样直观,难以用实验方法直接探索,于是,需要理性分析:如图5,通过把两个三角形移到有一个角重合,思考能否减少条件?显然,直观地看,其余的两个内角相等可以用边的平行关系来代替(即可以减少一个角相等的条件),如果能用平行关系推出边的比例关系,比如■=■=■——就最好了,于是提出研究主题:首先要研究平行线截两直线,截得的线段是否对应成比例?■=■是否成立?
  ■
  2.直观观察,提出猜想
  学生直观观察,提出猜想(如图6)。
  ■
  如图,如果l1∥l2∥l3,是否有■=■,如果这个式子成立,则只要等号两边都加1,等式仍然成立,于是就容易得到■=■,再把直线DE平移使点A与D重合,就得到“两条平行线截三角形两边所截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这一命题。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研究需要结合图形直观得到猜想:“如果l1∥l2∥l3,那么■=■。”
  3.测量计算,验证结论
  引导学生用手持图形计算器从特殊到一般地验证结论:   (1)借助等距平行横格(如练习本中的横格线),若■=1,通过直接测量可得■=1;
  (2)若■=3,通过测量计算可得■=3;
  (3)若■=■,测量计算可得■=■;
  (4)借助手持图形计算器验证:若■=k,测量计算可得■=k,可以让k变化并用动画展示。
  (5)让学生想象当k为无理数时,(4)中的结论仍然成立。教师说明可以证明这一命题,限于所学知识不够,这里不加以证明(用手持图形计算器也无法检验比值是无理数的情况)。
  4.理解事实,得出推论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基本事实,形成对基本事实的理解。在基本事实基础上根据比例性质得到另两组比例线段:如果l1∥l2∥l3,是否有■=■,■=■?
  (2)把把基本事实特殊化,得到推论:
  如图7,若BC∥B′C′,则有■=■。
  相应地,比例还可以表示为另两种形式:
  如图,若BC∥B′C′,则有■=■,■=■。
  5.应用新知,拓展研究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成立?要证明这个命题,只要证明■=■即可。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已知BC∥B′C′要证明■=■,主要困难是线段AB′、AB和B′C′、BC不是平行线截得的四条线段,为此,过C作AB′的平行线CM,交B′C′于M点,则四边形BB′MC是平行四边形,于是有BC=B′M,问题转化为证明■=■,而■=■问题转化为证明■=■,
  这可以由CM∥AB′利用基本事实的推论得的。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证明过程。
  (2)形成相似三角形判定的预备定理。由(1)可知,在BC∥B′C′的条件下不仅得到△ABC和△A′B′C′的三个角分别相等,而且也证明了这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成比例。于是,这两个三角形就相似了。因此,可以得到如下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原来三角形,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平行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三角形两边的延长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吗?并把这个问题的证明留给学生作为作业来完成。
  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小结。
  三、基于课例的思考: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才能发展大智慧
  同样的内容,在理解教材程度上的不同,就会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学生所得也是不同的。数学的核心教育价值在于发展学生自然合理的数学思考能力,在于用数学发展智慧。如果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看作一个孤立的基本事实进行探究,其结果可能只是让学生验证结论,难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如果把该基本事实作为相似三角形判定探究的逻辑出发点,让学生在几何图形研究的大视野和研究三角形相似条件的大背景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则不但可以让学生基于几何研究的一般套路中自然合理地提出猜想,然后通过测量和实验验证猜想(当然用现代技术让每一个学生都借助图形计算器进行独立验证效果更好)。而且能有效发展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几何研究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用数学的一般观念和思想方法引领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这是用数学发展学生的智慧,实现数学育人的根本做法,也是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高立意的聚焦点。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在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的基础上科学设计教学,需要教师用数学视野深刻领会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意图,领会学生的学习规律。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具有高立意、低起点的好课。
其他文献
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是美丽的,他长期探索追求着“精致大气”的诗意语文的理想课堂境界。那么,究竟什么是诗意语文,怎样有效实施诗意语文呢?他执教的人教版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课文《桃花心木》无疑是“诗意语文”的经典课例。  【片段一】善于引导, 激发思维  师:谁还记得种树人是怎样给桃花心木浇水的?  生: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
期刊
特级教师余映潮独创的“板块式”教学,板块之中教与学、疏与密、快与慢、动与静、轻与重的关系处理恰当,课堂波澜起伏,抑扬合理,动静分明,充满生机和活力。其《白杨礼赞》教学“板块”依据文本体类特征,遵循学理规律,创设着板块内部的独特风景:板块既有理性特征,又有诗意手法;既激发指向体验,又引发助力探究;既让学习活动开展充分,又使学习结果积累丰厚。  教学板块:《白杨礼赞》一文中品读白杨象征意蕴的象征之美。
期刊
2015年11月4日至6日,全省中小学(幼儿园)优秀课例现场展示活动(高中数学)在上饶中学举行,笔者受委托,对这次数学优秀课例现场展示活动,从六个方面进行了小结。  笔者认为,“智慧先行,激情引导,打造高效课堂”是本次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主旋律,“用心灵塑造心灵,用智慧启迪智慧”,带着真诚与爱心走进学生,带着敏锐与智慧走进课堂,做到给学生以心灵和智慧的启迪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激情
期刊
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七届小学数学教学观摩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一课,从学生最感兴趣的猜谜语游戏入手,借助圣诞老人送礼物的情境,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真实性与趣味性。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动手操作、师生交流、生生辩论中理解策略、应用策略。让“真”“实”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现撷取几个教学片段,与大家共
期刊
“数据分析观念”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关键词之一,要求学生“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的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对一线小学数学教师而言,能真正领会其内涵,并自觉在课堂实施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浙江省特级教师俞正强执教的“折线统计图”这节课给
期刊
一、“主题引领·五段互动”培训模式的基本理念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领域的核心问题,开展教师培训是推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在很多时候却不如人意。不少中小学教师反映,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培训,如带班、课堂教学示范,看起来容易模仿,但是真正运用到自身的教育实践时,却总感觉“形似而神不似”。而纯粹的理论培训,往往又过于高深,云里雾里地让教师们听完后只余“隔岸观火”“
期刊
主持人(黄瑞香):刚才熊慧芳老师围绕讲座主要观点进行了课例实践,究竟实践得如何?学生是否“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我们进入“主题引领·五段互动”式辩课现场,听听正反双方见仁见智的阐述。有请正方一辩立论陈词。  正方一辩(吴小玲):谢谢主持人,对方辩友,老师们。在听课的过程中,我由衷地感到,熊老师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讲座理念,用实践演绎了我们今天的主题——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具体有三:  1.情境创
期刊
《少年王冕》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课文以人物姓名为题目。重点讲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虽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的故事。全文脉络分明,语言虽然朴实无华,但细读之下,一言一语蕴含着脉脉文情,感染力强,赞颂了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励志好学的内在精神,对广大青少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如何能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提高认识?本文以《少年王冕
期刊
“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关注学生主体参与”是这节课的重要核心理念。  本课关注学生生活世界,由生活问题“我们身边的日产车里有什么的奥秘”创情景于教学并贯穿课堂始末。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教学由客观的抽象的科学世界回归到直观的形象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发展。  教学中处处关注学生主体参与,通过“我思考”“我分析”“我决策”“我寻找”“我关
期刊
以课例研究的形式行走美术课堂,是青山湖区教研室美术学科近年来提升课堂效率、锻炼青年教师的一个思考方向。相较于平时的“磨课”,这种教研形式,其目的不是教学水平的“亮相”、教学技能的“示范”或者教学研究成果的“展示”,课例研究的终端不是教学比赛“获奖”,当然也不是在刊物上发表文章,而是为不断解决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教师依靠群体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快成长、更好发展。①  在小学阶段,青山湖区组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