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近年来,取得了令社会瞩目的办学成绩:文艺节目进京展演获得全国金奖,在中央电视台、中国少儿频道播出;女子足球夺得四川省运动会亚军,创造了绵阳市参加省运会大项目最好成绩,受到绵阳市政府表彰;教学质量快速攀升,办学综合水平位列绵阳市境内省示范高中前茅。
学校的高速发展,办学质量的迅速提升,最终得益于教师队伍的精心打造。除本人2010年被评为四川省特级教师,2009年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外,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如:彭昌凤, 江油一中“伯乐奖”获得者,2001年评为教育部表彰的“全国优秀教师”,所带班级3次获四川省先进班集体称号;李关怀,江油一中“伯乐奖”获得者,是四川省师德标兵、绵阳市政府表彰的先进个人,有上百篇文章发表在《演讲与口才》等多家杂志……
教师业绩斐然,可圈可点。学校的名师效得到了进一步彰显。现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有省特级教师1人,省骨干教师7人;有绵阳市骨干教师23人,绵阳市明星教师8人,有突出贡献教师8人……这些都是学校长远谋划、精心打造、全力培育的结果。
理念科学明方向
学校“三本三品”的办学理念首先强调了“以人为本”。学校工作说到底就是以人为中心而开展的工作,人本管理在学校工作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是学校工作的必然选择;作为校长,其首要工作就是要研究人,发现人,合理使用人,关注几类人的成长及其需求,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搭建人的成长和发展平台。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首先得益于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学校采取的措施是:把“让一中师生在社会上有尊严地生存”作为主体奋斗目标,开展“学校因我而精彩”“榜样在我身边”等活动;提高学校工作透明度,严格推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办事程序;因人而异,合理安排工作岗位;评选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一中伯乐教师、十星教师、十星员工,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努力做到用阳光的心态、肩上的责任、丰富的活动去凝聚人心;学校还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师誓词,激发教师斗志,让一中这个人文生态系统始终沿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学校以“精品”为目标,在人的发展方面抓住了“品行”的塑造和“品德”的提升两个重要的因素,以确保办学品质的优化,确保办学目标的达成。学校用“潜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德高为师,学高为范”作为师德修养的最高要求,全力塑造教师的“品行”与“品德”,并坚决贯彻于平时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给力常规抓基础
学校坚持在广大教师中实行“六个一工程”:
一是每位教师必须参加每周一次的教研组学习培训;
二是每位教师每学年必须上一节高质量、有档次的公开课;
三是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写一份优质教案,教案要求环节齐全,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彰显课改思想;
四是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撰写一份优质论文,并上送教研室参加县“三优”论文评比;
五是每位教师每学年必须外出学习培训一次;
六是每位教师每学年必须撰写不少于万字的业务学习笔记,总结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收获和不足。
这些活动的开展,将计划落实到了行动,将设想变成了现实。
打造队伍效果佳
学校一贯坚持在活动中培养教师,使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不断成长。
在各种活动中不断渗透新理念,科学认识学情。围绕这个思路,开展了丰富的活动:举办了高三复习备考研讨课,提升广大老师的复习备考能力和效率;举办了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提升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加强校本培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适合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和培养机制,为教师搭台子,指路子,不断增添成长动力。恢复组建了青年文理科评课组,定期开展各项教育科研活动。
开展青年教师综合技能大赛,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教学PK赛,让教师在锻炼中成长。安排教研组长示范课、有经验的教师谈治班治教经验,供青年教师学习借鉴。外派教师到沿海发达地区的优质学校参观、学习、交流,不断加注快速成长的助推剂。
以活动为载体,营造浓厚的教师进修氛围。坚持每周定时举行校本研修活动,为广大教师加强交流、相互学习、查找问题根源、探讨解决方法提供平台。每年定期召开校级教育年会,检阅队伍,总结经验,共同提高。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师资队伍,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
科学培养添动力
江油一中教师培养始终坚持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一是把课堂改革作为学校改革的突破口,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改革、促课堂效率中培养教师。坚持以“关注课堂”为主线,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着力打造示范课、公开课、探究课等课型。积极推行“推门听课”制度,对问题课堂、问题教师跟踪调研,帮助整改,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再提高。
二是认真组织教师全员分批参加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为真正提升课堂效率打下扎实基础。组织督促校内年轻骨干教师参加西南大学远程培训,和国内名师网上互动,接受新理念、新方法,让老师的教学行为更加符合新课改精神。组织教师参加“三新一德”自学考试,通过自学考试,教师进一步提升了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中能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些培训,切实拓展了教师的理论领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是加强教育科研,在分类教学和分层教学上做文章,力求在教材内容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出新成果。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规划,加强了校本课程开发。分阶段、分学科、分专题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扎实推进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艺体组全组老师精心合编的校本课程《体育与健康》课改方案已通过绵阳市级验收,正在申报省级课题。开发了校本教材《品李白》。鼓励教师自制学科网页,与组内教师共同分享研究成果和教学资源。进一步落实校本研修,本年度申报立项了2个校本研修课题。参与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课题“英语课程标准理念下新的测评体系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子课题“影响高中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因素及矫正策略”顺利结题。
四是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创新了教研形式,拓宽了教研渠道,通过“骨干教师成长计划”“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学历学位提升计划”,强有力地推动了教师的素质建设和专业发展工作。
五是组建了A班教学常规视导团,聘请具有丰富A班管理经验的李关怀、刘沙老师作为教研员,专题研究、督导A班教育教学。
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教师培养,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夯实了学校发展的核心基础。
人才培养出实招
一是抓班主任梯次建设,培养德育后备力量。制定见习班主任工作计划,实施见习班主任工作制;有经验的班主任与年青班主任结对子,加强了班主任的培养和指导工作,强化了班主任队伍的梯级建设,加速了班主任后备力量的培养。通过各级培训、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水平和能力。
制定了班主任队伍梯级发展规划,给努力工作、成绩优异的班主任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实行优秀班主任工作津贴上浮政策,切实提高教师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以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投身班主任工作,以鼓励更多的优秀班主任坚守好自己的工作岗位,为学校的长足发展打造一批中坚力量。
二是培养后备干部,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学校从35岁以下的教师中选拔6位青年教师,根据各自的专长,分别安排到相应的处室、年级领导团队、年级党支部进行实职锻炼,或者顶岗实习。
学校总党支部同时制定了青年后备干部人才培养方案,把责任心、执行力、示范作用、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工作深入度作为培养工作的切入点。此项措施的实施,有效地调动了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学校的发展证明,教师队伍的培养一定要出实招,才能见实效,才能促进学校快速、健康地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学)
学校的高速发展,办学质量的迅速提升,最终得益于教师队伍的精心打造。除本人2010年被评为四川省特级教师,2009年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外,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如:彭昌凤, 江油一中“伯乐奖”获得者,2001年评为教育部表彰的“全国优秀教师”,所带班级3次获四川省先进班集体称号;李关怀,江油一中“伯乐奖”获得者,是四川省师德标兵、绵阳市政府表彰的先进个人,有上百篇文章发表在《演讲与口才》等多家杂志……
教师业绩斐然,可圈可点。学校的名师效得到了进一步彰显。现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有省特级教师1人,省骨干教师7人;有绵阳市骨干教师23人,绵阳市明星教师8人,有突出贡献教师8人……这些都是学校长远谋划、精心打造、全力培育的结果。
理念科学明方向
学校“三本三品”的办学理念首先强调了“以人为本”。学校工作说到底就是以人为中心而开展的工作,人本管理在学校工作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是学校工作的必然选择;作为校长,其首要工作就是要研究人,发现人,合理使用人,关注几类人的成长及其需求,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搭建人的成长和发展平台。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首先得益于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学校采取的措施是:把“让一中师生在社会上有尊严地生存”作为主体奋斗目标,开展“学校因我而精彩”“榜样在我身边”等活动;提高学校工作透明度,严格推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办事程序;因人而异,合理安排工作岗位;评选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一中伯乐教师、十星教师、十星员工,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努力做到用阳光的心态、肩上的责任、丰富的活动去凝聚人心;学校还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师誓词,激发教师斗志,让一中这个人文生态系统始终沿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学校以“精品”为目标,在人的发展方面抓住了“品行”的塑造和“品德”的提升两个重要的因素,以确保办学品质的优化,确保办学目标的达成。学校用“潜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德高为师,学高为范”作为师德修养的最高要求,全力塑造教师的“品行”与“品德”,并坚决贯彻于平时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给力常规抓基础
学校坚持在广大教师中实行“六个一工程”:
一是每位教师必须参加每周一次的教研组学习培训;
二是每位教师每学年必须上一节高质量、有档次的公开课;
三是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写一份优质教案,教案要求环节齐全,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彰显课改思想;
四是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撰写一份优质论文,并上送教研室参加县“三优”论文评比;
五是每位教师每学年必须外出学习培训一次;
六是每位教师每学年必须撰写不少于万字的业务学习笔记,总结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收获和不足。
这些活动的开展,将计划落实到了行动,将设想变成了现实。
打造队伍效果佳
学校一贯坚持在活动中培养教师,使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不断成长。
在各种活动中不断渗透新理念,科学认识学情。围绕这个思路,开展了丰富的活动:举办了高三复习备考研讨课,提升广大老师的复习备考能力和效率;举办了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提升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加强校本培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适合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和培养机制,为教师搭台子,指路子,不断增添成长动力。恢复组建了青年文理科评课组,定期开展各项教育科研活动。
开展青年教师综合技能大赛,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教学PK赛,让教师在锻炼中成长。安排教研组长示范课、有经验的教师谈治班治教经验,供青年教师学习借鉴。外派教师到沿海发达地区的优质学校参观、学习、交流,不断加注快速成长的助推剂。
以活动为载体,营造浓厚的教师进修氛围。坚持每周定时举行校本研修活动,为广大教师加强交流、相互学习、查找问题根源、探讨解决方法提供平台。每年定期召开校级教育年会,检阅队伍,总结经验,共同提高。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师资队伍,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
科学培养添动力
江油一中教师培养始终坚持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一是把课堂改革作为学校改革的突破口,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改革、促课堂效率中培养教师。坚持以“关注课堂”为主线,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着力打造示范课、公开课、探究课等课型。积极推行“推门听课”制度,对问题课堂、问题教师跟踪调研,帮助整改,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再提高。
二是认真组织教师全员分批参加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为真正提升课堂效率打下扎实基础。组织督促校内年轻骨干教师参加西南大学远程培训,和国内名师网上互动,接受新理念、新方法,让老师的教学行为更加符合新课改精神。组织教师参加“三新一德”自学考试,通过自学考试,教师进一步提升了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中能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些培训,切实拓展了教师的理论领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是加强教育科研,在分类教学和分层教学上做文章,力求在教材内容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出新成果。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规划,加强了校本课程开发。分阶段、分学科、分专题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扎实推进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艺体组全组老师精心合编的校本课程《体育与健康》课改方案已通过绵阳市级验收,正在申报省级课题。开发了校本教材《品李白》。鼓励教师自制学科网页,与组内教师共同分享研究成果和教学资源。进一步落实校本研修,本年度申报立项了2个校本研修课题。参与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课题“英语课程标准理念下新的测评体系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子课题“影响高中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因素及矫正策略”顺利结题。
四是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创新了教研形式,拓宽了教研渠道,通过“骨干教师成长计划”“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学历学位提升计划”,强有力地推动了教师的素质建设和专业发展工作。
五是组建了A班教学常规视导团,聘请具有丰富A班管理经验的李关怀、刘沙老师作为教研员,专题研究、督导A班教育教学。
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教师培养,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夯实了学校发展的核心基础。
人才培养出实招
一是抓班主任梯次建设,培养德育后备力量。制定见习班主任工作计划,实施见习班主任工作制;有经验的班主任与年青班主任结对子,加强了班主任的培养和指导工作,强化了班主任队伍的梯级建设,加速了班主任后备力量的培养。通过各级培训、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水平和能力。
制定了班主任队伍梯级发展规划,给努力工作、成绩优异的班主任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实行优秀班主任工作津贴上浮政策,切实提高教师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以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投身班主任工作,以鼓励更多的优秀班主任坚守好自己的工作岗位,为学校的长足发展打造一批中坚力量。
二是培养后备干部,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学校从35岁以下的教师中选拔6位青年教师,根据各自的专长,分别安排到相应的处室、年级领导团队、年级党支部进行实职锻炼,或者顶岗实习。
学校总党支部同时制定了青年后备干部人才培养方案,把责任心、执行力、示范作用、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工作深入度作为培养工作的切入点。此项措施的实施,有效地调动了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学校的发展证明,教师队伍的培养一定要出实招,才能见实效,才能促进学校快速、健康地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