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支撑鲁滨孙活下去?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zhai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小说家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作品主要叙述了鲁滨孙从小就向往航海,成年后多次出海经商。在一次航海途中,船只遭到飓风袭击,鲁滨孙流落到南美洲的某个荒岛。在岛上,他造房子,种粮食、水果,驯养野生动物,烧制陶器,制造工具,给自己创建一个美好的家园,彻底改变了无衣无食的苦难命运。他还从野人的屠刀下救出了一个人,取名叫“星期五”。二十八年后,他帮助一艘在小岛靠岸的大船平息叛乱,并搭这艘船重返故乡的故事。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让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对大自然能主动亲近和爱护,最终使孩子们在人格上获得全面的发展,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师:险恶的生存环境,匮乏的生计条件,可怕的疾病折磨,孤寂的生活空间,天变成了星期,星期变成月,月变成了年,我们再来看一段录像,看一看鲁滨孙他面对了什么,他又是怎样的状态?看到什么了?远远的有船来了,他爬上围栏大声呼唤。看船走近了,他点起篝火,燃起信息,快来救我,不要走,奔向海边,船哪,船在哪里?远远的船走远了;鸣枪,我在这里,来救我,看,仔细的看,船的影子都没有了。希望,希望再燃起希望,再次失望,一次次点燃希望,一次次面对失望,直至绝望,这就是鲁滨孙28年的荒岛生活。到底是什么支撑着这个人,这个血肉之躯,这个平平常常的人,他一次一次地从黑夜走向黎明,从今天迈向明朝,是什么?我们来帮他去找。
  生:我觉得支持他活下去的是坚强的信心,因为他非常想回家,如果他就此放弃了的话,他是永远不可能回家的,所以说他用尽了浑身的气力想要造一艘船,或者是让别人看到他,他要返回自己的故乡。
  师:你认为它的希望之火没有一天熄灭过是吗?是啊,希望是人生的一颗大树。
  生:我觉得支撑他一直走到最后的是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是家人对他的期盼,和他想要回到家园的渴望。
  师:还有吗?我们找的都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肯定是对的,肯定很重要,再找一找,把我们的思路拓宽一点。
  生:我觉得能支撑他的是他求生的意念,有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而且他就是保持着这种求生的这种心态,不管遇到任何事情,他都是要坚持下去,然后才回到了他原来的地方。
  师:是啊,永不言败,还有谁想说?
  生:我觉得应该是他在岛上的朋友的友情支撑着他,因为他每次失望之后,回到自己的家园,总能看到他的朋友。
  师:他有哪些朋友,不是说孤岛,又是孤独一人吗?他的朋友是谁?
  生:他养的狗,鹦鹉,还有“星期五”,每次他回到家园之后,看到他们心中就会有一种安慰感,所以这使他心中的希望又再次燃起。
  师:你读书读得很细,那一只猫,一只狗,还有那只能说会道的鹦鹉,都给他带来了温暖的心灵慰藉,是啊,这些绝不可忽视,好,你来说。
  生:我要给刚才那位同学补充一点,他每次失望,回到家以后,他还可以想起来,我比原来在船上那些人好,他们都淹死了,只有我生存了下来。
  师:必要的时候要想一想我是这样的幸运,要倍加珍惜。
  生:我觉得支撑他的是一种爱,是一种亲情,因为他十分想念自己的家人,如果他不想念自己的家人,可能就像我们一样,在荒岛上可能根本存活不下来,一天就会饿死什么的,而他十分想见到自己家人,他想回到自己祖国的怀抱,他想看见自己的母亲,看见自己的父亲。
  师:我知道啦,当我们孤独无助的时候,当我们面临绝望的时候,想一想自己亲爱的爸爸,妈妈,就能获得新的力量,可我们或身边的人都像鲁滨孙这样吗?
  (学生畅所欲言列举了许许多多关爱生命与不关爱生命的人与事,并表示只有珍爱生命才有一切……)
  
  【反思】
  
  宋人周敦颐所说:“文以载道。”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成效,关键在于选准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生命教育渗透不是凌空的渗透,需要附着物,不管向学生进行什么样的思想教育,都不能离开课文空发议论,搞架空分析。教学内容,是我们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依据,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教育作用,语文课就是通过精炼优美的语言文字、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给学生以深刻影响和强烈的感染,让学生的灵魂接受洗礼,人性美得以体现。当我走完了别样的教学历程之后,我发现学生对生命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不管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需要鲁滨孙探险的精神,坚强的精神,乐观的态度,我想这节课表面上是我给孩子们上一节语文课,其实是孩子们对生命意义独到的见解,在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里,又多了一份更感性的认识。目前,我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压力很大,教会孩子们乐观,能够直面困难,直面人生的挫折。能够比鲁滨孙活得更快乐,活得更坚强,这是我最深的一点感受。
  责任编辑 丁洪刚
其他文献
我做了二十五年的高中英语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个人的自修以及与学生们的互动,摸索出了一些英语教学方面的心得体会,在此我愿意与各位同行一起分享。  回顾这二十五年的英语教学,我认为最好的教授与学习英语的方法是遵循语言的规律,以掌握一门语言为目的,而不是片面地以得高分为目的。在课堂上我尽一切可能提高学生的发音,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甚至对英文书写也严格要求。  起初我的学生对我做法产
期刊
一、 老师要做爱的使者    爱是教育的基础,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是你在师生之间架起的一座教育的桥梁,处处从爱出发,你的教诲,学生将永记;你的批评,学生将无条件地接受。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家庭的种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大多数是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自私、任性、孤僻、意志薄弱等特点,这就需要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给予他们更多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师爱,使他们觉得老师并
期刊
清涧县城关小学是一所文明而古老、独具特色的重点完全小学,创建于1907年。在校长李艳芳的带领下,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整体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该校连续四年在全县六年级素质测评中获综合评估第一名。2007年,在全国智力七巧板竞赛中,该校参赛同学连获三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学校也获得集体组织奖。王勃同学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造实践中获中文录入二等奖。2008年
期刊
读了2007年《人民教育》教学专栏的年终综述:《文化,教育的精神家园——对2007年教育的一点观察》一文,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觉得语文教学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中,不仅要守望、要传承,而且要肩负一个很重要的使命:营造我们共同精神家园的责任。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传承着丰厚博大的民族文化,每朝每代都有着优秀的文化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初中段在三个学年的教材中,古诗
期刊
“诗人所爱之花,又以梅、兰、竹、菊四者居多,四者之中,梅又具竹之清瘦,菊之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因而,“四君子”中梅在诗中表达的意境尤为丰富,梅也自然成为一个历代文人吟咏不息的审美意象,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    一、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报春送福的使者    古人认为:“梅具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绽开五瓣,象征快乐,
期刊
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检查和相互修改以及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基于这一建议,在近两年初中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让学生自查和互改作文。  一、自查。自查就是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自己的作文,多次检查。学生习作完成后,让学生反复朗读,借助声音刺激,凭借语感,帮助他们检查自己习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边读边查,是培养学生自
期刊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追求的教学境界是师生天衣无缝的配合、是学生精彩恰当的发言、是教案顺顺当当的表演,却忽视了学生这个鲜活生命的发展,把学生磕磕碰碰、一波三折、柳暗花明的学习过程视为教学的失败。尤其是公开课时,学生稍有差错,执教者的慌乱、急躁再也无法被虚假的微笑掩盖了,究其原因,是作课者心态的问题,教者看重了个人的精彩表演,没有用一颗朴素的心,去真正为学生着想。我认为要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教师首先要实
期刊
“道不远人”在知识分子看来是一句很温暖的话,你若带着慧眼寻找这些有关生命的真理,除了辨识和领悟外,就是认识那些在小事中说出道理的哲人,在道理中阐释生活的智者。  我们可以忘记读《论语》,也许深奥,可我们不可以忘记读于丹《论语》心得。  读于丹的解释,除了温暖就是亲和,还有开朗。也许圣贤的光芒是给予少数人的,比如老百姓从不考虑道与儒的问题,他们的焦虑直接而明晰。老百姓也不怎么爱看《百家讲坛》,宁愿去
期刊
这曾是一个,  我没有听说过的地方。  他们说那里,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勤劳的人们,  生活在那里宁静安详。  无忧无虑,  幸福得好像花儿一样。    这是一场,  突如其来的强烈震荡。  刹那间天地,  改变了它原来的摸样。  无助的人们,  看着一片废墟的家乡。  那种心痛,  心痛得再也无力抵挡。    这是一张张,  我们无法忘记的脸庞。  他们说那里,  还埋着我们的手足同乡。
期刊
一、创设的生活情境真的来源于学生实际生活吗    案例我在教学完“平均数”后出了这样一道相关的练习题:将自己周一至周五所花的零用钱进行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平均每天零用钱记录表    经过计算后,与四人小组中的其他组员进行比较,你想说什么?  我自认为这是一道“性价比”很高的题目,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既巩固了“平均数”这一知识,又“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节约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