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家里褪下“教师”面具

来源 :中国西部·教育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父亲曾是教师,我现在也是教师,很多人羡慕,“你们当老师的多好,可以自己教孩子。”然而,在我见过的形形色色的老师中,发现教师教育子女失败的例子俯拾即是。我初中的班主任汪老师,桃李满天下,自己的两个女儿都是他亲自教育,其中一位是我的同学。汪老师上课时经常提问,要女儿回答,问题回答不出来就严厉呵斥,似乎在显示自己的不徇私情。但教育的结果并不成功,这两个孩子成绩并不好,尤其是她们父亲所教的那门课竟出奇地差,最后都没考上大学。这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时刻反省。
  为什么有些教师会教不好自己的孩子?也许这个问题的提出就有问题,因为影响教育的因素太多,教得好不好往往不能归“功”于特定的某个人,与孩子有关的人和事,都会对孩子的认知或心理造成影响。但作为与孩子最亲近的家长,一旦兼有教师的身份,对孩子的影响无疑更为巨大,教师作为家长的失败,往往是没有很好地理解教育,没有处理好教师与家长的身份定位。
  家庭与学校在教育中各有其功能。学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必赘言,学校是一个社会化的场域,是专业实施教育的场所,是批量实施教学活动,提供社会化知识的地方。家庭则是一个相对私人化的空间。从一个更为宽广的教育视角来解读,家庭在孩子的成长中具有一种无可替代的作用,家庭通过为孩子提供私密空间,从而对孩子心灵加以很好的呵护、滋养与浸润。尤其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其领域不断扩张的今天,家庭更为重要,家庭通过发挥它的保守性力量能有效抵制学校教育带来的过度社会化影响,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从认知与心理的两个层面去为孩子减负,从而缓解“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
  明白了学校与家庭在教育中的不同意义,就能明白作为教师与作为家长不同的责任所在。教师是从事教育,以教学为业的专门人才,教师的社会化角色来自社会的授予,来自教师对这一角色的行为自觉,因而“教师”是一个职业化的“面具”。一旦在家里,这一面具便失去了它存在的必要。家长与孩子是一种天然的血肉亲情关系。教师应警惕在家里以教师身份出现。教师在家里的首要任务,是要“去教师化”,摘下教师面具,还家长本来面目,还家庭以本来面目。学校与家庭是两个不同的教育场域,教师与家长要通过身份的转化来适应场域的转变。只有放下教师的身份,才能使自己融入家庭之中,从而建构出一个与孩子和谐相处,让孩子自由生长的空间,更好地“成为”一名家长。作为家长的教师,不能仅仅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还要更多地关注孩子学业之外的“教育”,这种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毫无疑问,作为教师的家长本应具有一种优势,他(她)比一般的家长接触到更多的教育。然而这一优势成立的前提是要懂得什么才是好的教育。只有在“好的教育”观念引导下,好的父母与好的教师才能得到统一。教师本应比其他人更懂教育,更能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能处理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一个懂教育的教师成为父母后,会很好地利用懂教育的优势,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地统一起来。作为教师的家长会比一般的家长更自觉地看重家庭的作用,更自觉地呵护孩子心灵,更自觉地帮助孩子自我生长。家庭给了懂教育的教师“进入”真正教育的机会,在家庭教育这个场域里,“教师”无需刻意去“教”什么,和孩子相处比“教学”更重要,和孩子探讨问题比帮助他解答题目更重要。“好的教育”就发生在和孩子平等、民主的相处中,和孩子生动的对话、交流中,蕴藏在和孩子一块吃饭娱乐,一起讨论问题,一块看书、看优秀电影中。
  我们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在于把教育简单地看成了学校教育,太过于看重学校,以致于学校教育的领域不断扩张,挤占了孩子太多的生活空间,挤占了太多的家庭生活空间,有的家长完全围绕着学校教育转,如在学校旁边租住陪读,让家成了学校的延伸,成了学校的宿舍和食堂。有的教师在家也是以教育执行者的面目出现,这样的教师(家长)会延续着学校应试教育的弊端,并把家庭当成学校教育场域,让家庭失去了它更为深刻的教育意义。而一个孩子,如果在学校面对了一天的教师,回到家还要面对教师一样的父母,他的生活空间全被以书本知识为核心的“教育”所占满,必然导致一种逆反心理、厌学心理。有的家长天天一副“中国式”教师的面孔,在孩子面前简单而粗暴,对孩子的压迫则是双重的。
  一个当不好家长的人,也难以成为一名好教师。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教育都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与孩子无障碍、无距离地沟通与对话,从而促进孩子心智的自我唤醒,更好地自我生长。我们的教育问题往往在于“教”得太多,给孩子的空间太少,让孩子自我生长得太少。教师无论在教室还是在家里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去掉中国式教师的僭妄,体现出对知识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敬畏,去掉“教育”的刻意,和孩子天然地交往相处,从而让教育毫无痕迹地自然发生,这才是一种好的教育。
其他文献
成都泡桐树中学实行全校走班制教学,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体系,力图提供给孩子们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为了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径,我和30多名优秀教师便提前进入学习筹备阶段。我们先后来到上海和北京就学校课程建设、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范式等诸多方面深入学习,汲取了诸多可供借鉴的好经验。学习归来,我们结合成都的实际情况,就初中阶段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实施个别化教育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
期刊
当我们来到成都市泡桐树中学,无数的不一样的场景映入眼帘。我们可以看到,走廊边原本光溜溜的墙壁上,贴上了一张张整齐的海报,形象生动简明地介绍了安全知识、心理学知识等,这里成了社团的工作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书柜整齐地放在走廊上,下课期间,一个个学生站着或蹲着在柜子里取书、放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学生将作业先后放入作业柜,也有学生到此拿老师批改后的作业本;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正在走廊边的电脑上查阅上
期刊
从小,我的辫子就是父亲帮我编的。父亲虽然干农活,但他那双手却很灵巧,总是把我的两根麻花辫编得错落有致,没有一根发丝旁逸斜出,辫梢扎起两只蝴蝶结,走起路来,随着辫子的摆动,两只蝴蝶结就像两只蝴蝶要飞起来,充满了灵动和俏皮。  老师常常抚摸着我的两根麻花辫,问道,你的辫子编得真好看,是谁帮你编的呀?  我头一歪,骄傲地回答道,是我爸爸!老师听了,惊讶地赞叹道,你爸爸真聪明,竟然能将小姑娘的辫子编得这么
期刊
今年4月,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在庆阳市召开。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以及来自全国16个实验区300多名教育局局长、教师会聚庆阳感知新教育,庆阳新教育人以一场近乎完美的特色展示、多所实验学校的实地参观震撼了新教育的同行。庆阳新教育走过了三个多年头,有过初期的迷茫,更多的是在践行路上的收获喜悦。  探索中结缘新教育  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是一次触及灵魂与利益的艰难博弈,这一点对于
期刊
今年4月,乡村教师吴再柱的力作《乡村教师突围》新鲜出炉了。在此之前,吴老师曾就书稿事宜,和我有过沟通,因此我应该算得上是此书的第一读者。享有此“殊荣”的我,对该书似乎更有发言权,也应该有更多的话可说。  我早在2010年《致柱子老师》的博文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柱子老师,是很早就认识的。只不过都是远远地,仰视他:我是选手,他是评委,审视着我;他是楷模,我是微尘,指引着我。偶进他的博客,他的勤耕
期刊
几年前就疯狂迷上了激情四射的窦桂梅老师,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观看她的讲课视频,下载她的演讲资料,品读她撰写的书籍,就像歌星、影星的众多粉丝一样为之痴迷,我成了名副其实的“梅粉”。这个假期我又认真拜读了她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对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有了更清晰的思考。  这本书从母语、学生、读书、教材、研究课、素养、修炼这七个方面加以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界可谓是如雷贯耳,享有极高的声望。在教育类的案例或论文中,引用他的言论占了相当一部分。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在离世近40年后的今天还能够引领着我们走出困境,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呢?身为教师的我对苏霍姆林斯基产生了巨大的问号。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我购买了闫学老师所著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一书,从班主任的角度窥探这位教育家的伟大之处。  从整本书来看,提炼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班主
期刊
我有幸拜读了南京师大附中吴菲老师的《不跪着教书》,被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所深深折服。正如古人所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真正的任务和目的是唤醒,是传递爱,而不是驯养。  教室里,一位二十出头的男教师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敲着黑板上的生字“云”字,毫无表情地问着:“‘云’可以组什么词呀?”话音刚落,孩子们齐刷刷地喊着——“白云”。  “还可以组什么词呀?”教室里骤然寂静无声,一双双无邪的眼
期刊
我再次把你想象成一个  在星光下露出灿烂笑容的人  孜孜不倦地,用心与颗颗童心  一起数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  面对微风,说出内心无限的畅想  太多的敏感,薄如蝉翼  爱春雨,爱泥土里一切有生命的色彩  偶然与收获提前相遇,让一粒粒果实  热情歌唱,迸发出的力量,高过理想  对所谓教育的崇高意义,铭刻在心  我知道你是快乐的,让你会心一笑  也可以排解藏匿于生活深处的忧郁  让人生的江河,表现出更大
期刊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备受人们关注,而关于教师的话题也再次成为我们热议的焦点。  为什么有些教师桃李满天下却教不好自己的子女?也许这个问题的提出就有问题,因为影响教育的因素太多,教得好不好往往不能归“功”于特定的某个人,与孩子有关的人和事,都会对孩子的认知或心理造成影响。  有教师认为,教师子女教育“灯下黑”的重要原因在于教师父母、教师子女、社会偏见三种因素。  教师如何才能做到“为他人做了嫁衣”又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