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风云“仗与账”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tanmi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末期,一个在中国人和西方人中盛行的议论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今天,21世纪刚刚发端,鬼使神差,中国人突然临近大仗,一场台湾海峡两岸中国人之间的破坏性战争。引发这场可能的战争的是两岸在台湾独立与统一问题上的分歧。
  两岸的分歧酿成要大动干戈的局面,响起了自抗日战争以来又一次中华民族危机的警钟。如何处理两岸分歧,是对中国人理性、智慧、远见和学习能力的严峻考验,因为事关中华民族发展前程和十几亿中国人生活福祉。而这个考验首先是算清基本账,计算和认识两岸分歧发展和可能战争的后果。中外许多战争的发生及其悲剧,与错觉和误算有紧密联系。
  略观近来台海风云,以下五个方面的算账似尤其重要。
  
  一边倒格局
  
  两岸战略威慑能力的天平明显倾向大陆。简言之,大陆有能力向台湾几乎任何地区进行多点深度破坏性打击,而台湾对大陆大部分地区无破坏性打击的能力。两岸军力不存在沃斯太特当初提出战略威慑和约束双方第一次打击冲动理论所说的“恐惧下的平衡”。
  两岸现有战略威慑格局下的台湾是易受攻击的。虽然台湾拥有先进和密集的防空防御体系,但它对台战略上易受攻击的性质影响甚微。而且,这种格局难以短期改变。目前剑拔弩张,劣势方想短期改变这种格局,不仅耗费高昂,且不明智。这种激进的试图可能诱发优势方担心优势丧失而产生早打为宜的判断,从而徒增劣势方被攻击的危险和本区域的不稳定。
  这种战略威慑能力近乎一边倒的格局,会使优势方在分歧和对峙加剧时,认为拥有在军事和战场上以较小代价达到教训和惩罚劣势方目的的手段。但是,在两岸民族问题上,过高估计战略威慑的作用,可能误致滥用战略威慑,而忽视和低估战争在本民族内和国际上的长久和不可逆转的破坏和创伤。
  
  承受力的差别
  
  一旦开战,台湾作为唯一主战场,其可能的破坏和伤亡令人惨不忍言。不仅如此,战争将大伤包括两岸在内的中华民族长期蓄积的崛起元素,而且将长期累及后人。
  从对战争的承受能力而言,台湾方面人口和财富高度密集,且无后撤腹地。相比之下,大陆方面人口和面积分别为台湾的60倍和240倍,且大陆政治结构易于较长时间维持战争承受意志,大陆50年来边境战争的历史即显示其维护主权和领土不妥协的意志,也反映了其特殊的战争承受力。中国大陆在朝鲜血拼美国,在北方边界抗拒当时核超级大国苏联的百万大军,都证明了这点。
  从与长期军事对抗相关的经济实力而言,大陆约为台湾的10倍。考虑到两岸关系已讨论的模式范围和新模式商议的空间,理性算账,应明确避免两岸对抗和台湾战争的选择。
  
  别无选择的反应
  
  除非战败,大陆不会接受台湾独立。中华民族历史上分合发展,统一为主,区别于世界其它主要文明社会。中国自秦统一以来,领土版图常随民族兴衰而长缩。衰弱时,区域独立出走和领土被割让,形成版图缩小。强盛时,大多通过战争又扩延领土或收复失地。
  再进一步看,领土割让和区域独立,多发生在一两次严重战败或中央有效统治丧失之后。近代中国在领土问题上让步发生在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今日大陆经改革开放,呈崛起之勇。而且,中国大陆在有关领土、领海的战争中有和局和胜局,尚无大的败局。
  在这样的情形下,关于台湾独立和大陆反应的账似乎是清楚的,即如果大陆认为台湾出现明显的独立企图,在其它手段无法加以阻止时,将使用武力,直到或是阻止独立成功,或是战败。
  
  利益的不对称
  
  两岸冲突不能不算美国介入之账。美国假如介入,会增大大陆攻击台湾的战场和非战场代价,但难以保全台湾寻求独立和免受孤岛战争之灾。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以虚实莫测,求进退余地,既不被忽视,又不被利用。但从战略角度看,大陆与美国在台湾的利益是不对称的。一旦出现台湾独立,双方在台湾利害关系的权益更是天壤之别。台湾既不是第二个夏威夷,也不是冷战时期美国明言宣告不惜代价捍卫的柏林。在柏林事件上,美国面对的是来自德国以外的全球扩张主义的苏联。而在台湾问题上,虽然美国对两岸有各种承诺,但问题实质依然是两岸中国人历史遗留的分治和对未来的选择,及战争对国际利益格局的潜在影响。
  美国一方面有着与台湾长期亲善的情感,和间或出现的利用台湾牵制中国大陆的意图;另一方面有着与大陆在全球广泛的合作,和对一个不确定情绪的上升大国的谨慎观望。而台湾寻求独立可能导致东亚地区的潜在动荡,甚至把美国卷入战略性对抗,难以符合美国的安全利益。
  从战术层面看,大陸与美国相对台湾的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也不同。大陆对台湾在地理和心理上的近距离,根本决定了其对台可能军事行动比美国大得多的速度和强度。拉美国更深介入军事、介入台湾的做法和想法,其最大的可能损害在于误导台湾军事对抗的判断,其结果是放弃和排除在危机中的理性和机会。
  
  互相尊重
  
  多给对方尊重,多给后人选择。在处理如此重大民族危机时,我们需经常告诉自己,人总是所知有限,理性有限,能力有限。台湾的中国人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下生活多年,社会发展水平、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与大陆有很大差异,大陆应予更多的尊重。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事实,以及大陆的中国人自小从父母和祖父母听来的故事,从小学课本(包括国民党时期的教材)学来的知识,都讲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都讲中国遭受列强凌辱、台湾被占的痛心历史,令台湾成为大陆中国人情感和民族自尊心的一部分。台湾也应予大陆的中国人更多的尊重。
  台湾的中国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时,进一步寻求政治方面更加稳定可期。但是人和社会既受历史孕育,也受历史制约。历史无法摆脱,今天人们的生活和选择又将成为历史留给后人。台湾已走得离大陆很远了,多留一点给后人在与大陆关系上的选择何妨?大陆社会在加速开放,经济市场化已把竞争多元化和自由选择的种子播下。15年、20年后大陆的中国人将生活得更好,或许对台湾有更大的吸引力,也应多留些对于台湾关系的选择。愿化危机为转机,化干戈为玉帛,促中华民族在21世纪更快、更健康地发展。(限于篇幅,本刊转载时,略有删节)□
   (编辑:秦 朔)
其他文献
一家公司的总经理高兴地发现,自己的电子商务策略导致成本降低10%,市场占有率提高5%。然而,他发现竞争对手的电子商务策略导致市场占有率提高15%。更令人沮丧的是,他又听说竞争对手正在朝着20%努力。  目前的企业就像人在走路,而电子商务就像是自行车,每个人都可以买上一辆。但发现到达目的地的捷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换上了汽车的人,才是到达终点的冠军。     不是降低成本,而是发现机会    CA的总
期刊
不是思想,是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安德森是一位给风险投资和新经济直接划等号的人:“风险资本就是新经济——没有风险资本就没有新经济。”  对于这位著名学者的话,国内外跻身新经济的创业者(尤其那些白手起家的网站创始人)即使没听说过,也一定感同身受,因为事情明摆着:没有钱是万万刮不起“知本家风暴”的。而对于除了技术或“点子”之外别无长物作抵押的“知本家”们来说,这笔钱只有到风险资本那儿去筹集,即便
期刊
有利可图的改革?    经过世纪末的最后狂奔,在许多地方,房改的大幕已经落下。但是,对更多的人来说,“房改”并不是一个已经过时的词。  让我们先来看看当初的“理论”设计。由单位(及它们背后的国家)提供住房,负责维修,仅收取少量租金的模式已让国家财力不堪重负。于是,将房子以相当大的折扣卖给员工——因为过去的工资结构中根本就没有包含住房消费这一块,同时对未来的员工提供适当的住房货币补贴,国家从此退出这
期刊
4月29日,东北某市市长率团出访法国后搭乘法航班机回国,随行人员坐经济舱,市长坐商务舱。市长的行李把商务舱座位上方的行李舱占了五六个,空姐与这位市长交涉,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弄得剑拔弩张。最后,空姐搬出机长和警察,以扰乱航空安全为理由,把市长“请”下了班机。    故事的两个版本    中国市长被法国航空公司机务人员赶下飞机一事,由法国中文报纸《欧洲时报》率先披露出来,作者“晓丁”自称是目击事件
期刊
“黑报”俯拾皆是    1996年便在各证券交易所门前常见到的非法出版物,4年后还在正常出版发行。这真是一个奇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非法出版物,到了这儿,就再不挪窝了。该不是这地方水肥草美、风水忒好?  如若不信,你可以到任何一个证券交易所门前随便去看看,无论在中国的哪一个城市,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几乎在每个证券交易所门前,你都可以十分方便地买到这些非法出版物。它们就摆在书报的地摊上,和《中国证券
期刊
直升飞机与纪念碑    每逢一场有名气的战争结束,通常要在交战双方的国家里各自建造一座纪念碑,开头的20年内外,还真能引来不少的眼泪、呐喊与反思。日子一久,当年的是非恩怨渐渐地被时间湮没,纪念碑逐渐成为历史的遗迹或旅游的景点,只有在细雨蒙蒙、春草新绿的时节,一些头发斑白或全白的人默默地站在它的面前时,一段当年的历史会像瀑布般突然地展示在人们的眼前。  美国《新闻周刊》以一架直升飞机的照片作为200
期刊
寂寞的 B股    1991年的中国股民是一群前卫者,他们中很大一群人当时都已经赚了很多钱。不少人知道有一位叫杨百万的人赚了大钱,但不事声张地赚钱的人更多。  就是这样一群前卫者,当看到屏幕上有一天出现了一只叫“真空B”的股票时,也不禁有些奇怪。真空不是已经有了股票了吗?怎么又跑出一只来?不少人去打听,因为当时只要认购到新股,就是发了财。但券商们告诉他们,这只股票是要用美元来交易的,很多人也就打消
期刊
6月中旬的某日,在陕西的一个度假山庄,一场高科技企业融资国际研讨会正在举行。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二板市场、公司改制、海外上市、风险投资等等一系列话题在中国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日渐风靡起来。引进风险资本、上市,几乎成了所有高科技企业的当下目标和可见的“钱景”,虽然对于怎样与国际惯例接轨,怎样去打动国内外的投资者,许多企业还是有如在迷云雾障之中。    会场变成了“操练场”    在本次会议的特邀
期刊
闻听18MO要当选CNNIC十佳网站,于是记者专门走访了18MO的首席执行官猛小蛇先生。  记者(以下简称记):猛先生,请问你为什么不叫总裁、总经理而叫CEO。  猛小蛇(以下简称猛):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明白他们的区别。不好意思。这有点和目前有个女孩穿floozyT恤差不多,比较新潮。这个,你叫我阿O好了,但不是阿Q。  记:阿O,昨天“难放粥沫"周鉴于说CNNIC的上一次排名是公正的,其中提到1
期刊
“太平天国”是中国、可能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造反起义,在短短几年内就席卷大江南北,定都“天京”,强烈震撼了大清王朝,几乎将其推翻。但如此浩大轰烈的运动,最终仍然失败,当然原因多多,但最根本的还是其自身迅速、严重的腐败。    内 讧    从1850年“金田起义”起,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大败清军,不久就攻占武汉三镇,随后沿江挥师东下,在1853年3月攻克向有虎踞龙盘之称的南京,并在此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