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盛产“隐形爸爸”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大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w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友的老公是美国人,每次一到亲子聚会的场合,就会发出永恒的疑问:中国有这么多单亲家庭吗?为什么很少看到爸爸们出现?他听说有些爸爸长期生活在外地,只是偶尔回家“visit”(参观、拜访)孩子们一下,惊呆了。
  这位国际友人太不懂中国国情了。这个现象,有个学术术语,叫做“假性单亲妈妈”。中国爸爸们在家庭教育中,常常扮演的是“打酱油”的角色,他们在孩子面前玩“隐形”。大街上、公园里、游乐场,妈妈是孩子身边的必然配置,而宝宝们如果想要爸爸陪伴,那就要碰运气、拼人品了。很多情况下即使爸爸们在宝宝旁边,也都是旁观或客串,推婴儿车的、抱着宝宝的,还是妈妈。相反,在欧美,抱孩子的、牵孩子的,往往是爸爸。看看明星街拍吧,中国男明星几乎没有拍到跟孩子在一起的,而贝克汉姆、布拉德·彼特、汤姆·克鲁斯这类全球顶级帅哥,常常是以标准奶爸的姿态出镜——背后的价值观是什么?在中国,我们衡量一个男人的好坏,他是不是一个好父亲从来都不是标准之一。大禹那种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坏爸爸,倒是享受着长久的讴歌。
  我曾策划过大型调查,只有1/5的孩子对父亲陪伴自己的时间感到满意。有的孩子说:“爸爸除了忙就是在家接电话、看电视或者上网,就像邻居家的叔叔,偶尔逗我玩一下。”有的孩子在日记里深情表白:“爸爸你陪我一天吧,将来我还你100天”——这句话真的让人心酸,“隐形爸爸”,你们好意思吗?
  “疏离才是威严,威严才是爱”,这是传统的中国式父爱的标准。成功男人不带小孩,因为忙;屌丝也不带小孩,因为不屑。应酬、开会、打游戏、上网……他们把很多事情的位置安放于自己的孩子之上。有些男人慑于老婆的唠叨,拨冗陪小孩一会儿,那简直就是一场敷衍。所谓陪孩子玩,就是孩子玩iPad,他在旁边玩手机;只要孩子一哭,就大喊老婆,并伴以如释重负的表情——对他们而言,孩子约等于宠物,高兴了逗一逗,孩子哭了或者生病了,立马拍拍屁股闪人。
  有件事不得不承认,爸爸们之所以这样,有生理上的原因。就像小巫说的,妈妈们通过怀孕、哺乳,跟孩子的感情是建立在血肉相连的基础上的;而爸爸们在生育过程中的“旁观”位置,决定了他们在亲子教育中,更拿得起放得下,可以选择负责,也可以选择不太负责。
  照顾孩子不够,后果有多严重,“隐形爸爸”们要么不知道,要么是假装不知道。对于女儿而言,“隐形爸爸”毁掉的是她对男人这个性别的正常认知,以致于她们在婚恋关系中,容易走极端。父亲是女儿生命中第一个男性形象,被父亲冷落的女孩,失去了了解男性的第一机会,所以内心深处,她们要么对男人充满好奇,从而过度依赖男人,死缠烂打,犯贱上瘾,简直有男人饥渴症;要么跟男人接触时不知所措,甚至患上男人恐惧症。
  对于男孩来说,父亲长期缺席,会变得特别黏妈妈,一辈子都无法完成心理上的断奶。小巫就直接说了,如果母子关系纠缠依赖过深,容易出现精神乱伦,“为什么孤儿寡母的家庭里,儿媳妇特别难做?因为这样的家庭里,母亲的控制欲太强,儿子在母亲眼里成为丈夫的替代品,背着沉重的情感负担,扮演了不该扮演的角色。”
  我一个朋友的老公在外地上班,一个月回家一次,儿子都4岁多了,跟爸爸完全不熟。这个小男孩特别胆小,怕滑梯、怕高、怕水,看见一只小飞虫,都吓得大叫“妈妈救我”。他一直有“性别歧视”,几乎讨厌一切男人,只喜欢跟女孩玩,重点是,他在心里也越来越认为自己是女孩儿……朋友觉得问题越来越严重,勒令老公辞职,哪怕冒着失业的危险,也要建立正常的父子关系。
  基本上没有一个爸爸会希望自己的儿子变得很“娘”,但他们不知道,现在中国男孩越来越女性化,部分原因就是父亲角色的缺位。朋友是小学校长,据她观察,“由妈妈主导教育的男孩子往往很黏人、娇气、胆小。因为妈妈管得过细,孩子的创新和自理能力往往不足。”
  陈冠希接受媒体采访时有段话,为父亲缺席童年的恶果做了另一个注解。他9岁那年搬到香港,却得不到父亲陪伴,他希望周末跟父亲相处,却只得到“没有时间”的回答和很多钱。“我想知道,从他身上知道,怎么成为一个男人,怎么成为一个绅士。但我所得到的只有钱”。
其他文献
一天,我和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的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  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不公平。我的盆里已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  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
期刊
被采访人:林永哲  在父母的眼里,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给自己的天使,天使羽落人间,失去了自己的翅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大环境面前,我们不得不早早规划孩子的未来,顺应这残酷的世界。年幼的孩子背负沉重的枷锁,天使再也无法飞翔。他们需要的,是父母和社会——这双爱的翅膀。  “我要让孩子的童年更健康,我要让孩子的童年更欢乐,我要让孩子的童年更童年。”2004年,来自海峡对岸宝岛台湾的
期刊
在,焦虑症在折磨着越来越多的人,我们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钱赚得太少,信息太多来不及看,步子太慢赶不上即将开出的地铁;农夫们给各种瓜果蔬菜施用催熟剂,只希望眼前马上就呈现出一派瓜红果绿、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养殖场的工人们在饲料里使用各种各样的添加剂,只盼着猪们鸡们鱼们一夜之间膘肥体壮……  作为一个家长,作为对“孩子”这样一种特殊生长个体的看护者、照管者,这种全社会焦虑症也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
期刊
幼儿园的最后一个暑假在这个月拉开帷幕了,再过两个月,孩子们就将戴上红领巾步入小学生的行列。我们在上期的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样的转变让他们兴奋,也让他们期待。与之相反,家长们大多都不淡定了,一方面觉得孩子马上就要开始“苦行僧”般的小学生活了,得珍惜这个暑假,让他好好享受、自由玩耍;一方面又觉得,身边的不少孩子报的写字、拼音、算术班都轮番开课了,岂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真是纠结万
期刊
孩子天天去幼儿园,和老师接触的时间比家长要久,所以老师会很客观地对孩子进行评判。家长只有经常与老师交流,才能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里的表现,及时掌握老师对孩子提出的鼓励和建议。  老师在园帮帮忙  老师反映,每当给班上孩子提要求的时候,谦益经常说:“我头疼。”或者说:“我犯心脏病了。”我知道,他这是在找茬儿、耍赖。于是我对老师说:“下次他再说头疼,您就让他练琴去,保证他哪儿都不疼了。”老师会心一笑。 
期刊
察了很多家儿童脑力开发中心,我最后决定让伊莎贝去上“七田真右脑开发课程”。校长是个三十多岁的女性,个子小小的,但一开口讲话, 气场十足。她是位教育学博士,本身有四个孩子。她旗下的几间学校, 从不在报纸上做广告,每年的招生,靠自己的一场演讲便轻松搞定。  朋友约我们去听演讲的时候,我对她所说的半信半疑。不是说每个人的智商是固定的、无法改变的吗?女校长的演讲进行到一半,她全部借助实例来说明的效果,已经
期刊
能够陪伴我家的“调皮王”儿子一起成长,我感到很满足,也很快乐。可与此同时,我也遇到了不少的小烦恼。大多数时候,我不会迁就孩子,不管他再哭再闹,我也不会心软。时间久了,儿子还是会经常发脾气,我真是拿他没办法,有点心力交瘁,无能为力的感觉。  “妈妈,我要喝饮料!”他手指着柜子隔板里面的饮料对我说。我笑着说:“不行,小乖乖,你今天已经喝过一杯了,我给你倒点白开水好吗?”“不要,我不喝白开水,我就想要喝
期刊
开朗与豪爽是枭帆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她因此被大家爱称为“大侠”;她出版了一本十分畅销的育儿读物,她的灵感来源于一双中德混血儿女;多才多艺的她还是一名记者、编辑、策划、经理以及全能妈妈。究竟是什么理念使她成为“全能妈妈”?中西方文化碰撞又有怎样的故事?  Q: 很多妈妈怀孕后都喜欢安静在家养胎,但据说您在怀孕期间还在中德间穿梭,您的想法是什么?  A: 孕期虽然特殊,但是不要把自己当成病人看,妈妈越正
期刊
温暖的阳光  冬季天气寒冷,但只要太阳一出来,我们便觉得身上暖和和的。有的小朋友家里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通过收集太阳光线为热水器提供能源,将我们洗澡的水烧得热乎乎的。  神奇的电器  空调、取暖器插电开启后,会让我们的室内温暖如春;热水器插电后,会将冷冷的自来水变成热水。  燃烧的火  燃烧的火焰温度很高,散发出光和热,给我们的食物、水带来了热量。虽然宝宝们不能独立使用,但爸爸妈妈每天都会用它为
期刊
天天在两岁生日时得到了一只玩具熊,从此每天都要抱着玩具熊入睡。如今,天天已经上大班了,走到哪儿都不忘带着他心爱的玩具熊。无独有偶,五岁的思思也有一只玩具熊,尽管她的房间有各式各样的新玩具,但都得不到思思的喜爱。几年下来,玩具熊又旧又脏,妈妈以讲卫生为由丢掉了思思的玩具熊,结果思思哭闹了一整天,滴水不进。思思妈妈非常担心:“眼看思思就要上小学了,总不能让她带着玩具去学校吧。很多美国家庭的孩子都有恋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