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想主义到梦想主义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nInsh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槐花洲》的最亮点在结尾,女主人公的一场放纵邂逅原来只是一个梦。女主人公心有不甘,半推半就中意欲将梦变成现实,结果从售票员那里得到的回答却是“槐花洲?那是什么地方?……没有这一站”,于是一切就此打住,“我们坐回到候车室里,继续等我们要等的车”。
  我不想对女主人公的梦的内容,以及其中折射出的人际关系——爱人之间、陌生人之间——做出道德的或社会学的评价。这篇小说也有唯美色彩,其中谈到许多让人砰然心动的灵肉碰撞的场景,因为都是不能为亲人道的私密体验,偶尔泄露,更让人心性摇荡。但所有这些其实只是小说的外表,而这样的外表对于文学表现来说,也不算新鲜。单看外表,小说其实有些迟子建的风味,写些美丽的幻想,似乎也算是一种精神家园。但正是在这里,《去槐花洲》埋下了自己独特的叙述核心。
  迟子建可称当今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一位作家。她的作品还是属于理想主义的风格。所谓理想主义,现实与理想的一体化才是其中的关键。尽管现实可能单调乏味,但是主人公或者努力将现实改造成理想,或者努力将现实想象成理想。同时,这些理想也并非纯粹的隐私,即便它只能为一个人所独享,被埋藏在自己的心中,也是因为其他人不能理解——不说的原因是说了也白说。
  而这篇《去槐花洲》却属于梦想主义。所谓梦想主义,现实与梦想的分裂才是关键。主人公可以尽情地沉醉在梦想当中,可以凭着几分钟的邂逅就和陌生人上车上床掏心掏肺,于黑夜中突然改变生活轨迹,来到几百公里之外,尽自己的情与性。但是梦总是要醒的。做梦人清醒地知道这一点,即便在梦里,她也将梦和现实分得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到了礼拜一还要上班,还要回到原来的生活中——而有关自己私密体验的回顾,其实也是她整个人生所做的更大的梦的一部分。这篇小说巧妙地通过梦境,对亲人眼里再正常再规矩不过的主人公进行了一次颠覆性的人生历史叙述,这一叙述的价值倒不在于表现出某种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而在于显现这种隔阂背后更为深刻的主人公生命的分裂:她不对自己的亲人说,是因为梦中的世界对于现实来说太具有威胁性,说了就要有大麻烦。
  《去槐花洲》于火车站乏味的等待开始叙述,也是颇具象征色彩的。一再延期的火车也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永远也等不来的戈多。但是我们的女主人公并没有陷入无尽的空虚,她努力自救,试图反抗,抓住一个微小的机会,等来了生命中的一次绚烂——如流星的绚烂——女主人公亦痴亦醒,痴过之后主动清醒,清醒之后延续乏味的等待。两种生命状态之间的转换波澜不惊。生命的分裂与生命的矛盾不同——它绝不追求统一,分裂的双方彼此之间和平共处、互不争论、平稳过渡、彼此和谐。
  从理想主义到梦想主义,不知道是人类的大幸还是不幸。让梦想永远停留在梦想,才能保住梦想的美丽——让它超越自己的领地延伸到现实当中,梦想反而要被毁灭。这或许就是我们时代的普遍生命状态——我们这些现代人,看来比过去的人要精明,因为我们是“梦想并精明着”的一代。《去槐花洲》也以此证明了在她并不新鲜的外衣下其实包裹着一具曲线独特的肉体。
其他文献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高三那一年”。“高三”又被人称为“高山”,似乎考生只有生活在书山题海中,才能攀登到成功的顶点,真可谓“往来为问题,谈笑只有题”。但如果不注意备考策略,备考往往是低效率的、不科学的。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如下十大辩证关系。    一是全面科学复习与片面题海战术    系统论告诉我们,任何知识都是相通相联的,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让每项知识发挥最
它不是我的遗产。农历正月至三月,年例重重复复  吃相与扮相挂高一条村的耀祖光宗  月白的中央村道,我用油抹的脸谱  描写风高的情节。几十吨的木材,组成柴堆  如召开盛大的会议,一年的火种在此时孕育  小孩子雀躍,体育课没有课本。家长借机教诲  一系列敬酬技艺,包括锣鼓声,鞭炮声的辨别  ——这当然不是我的遗产  鱼腥等待燃烧,病痛等待燃烧  太岁符等待燃烧,文化与知识等待燃烧  有三天的禁忌,去除
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思维理性逐渐成熟,作文时,他们普遍喜欢写议论文;加上这种文体容易结构,便于“速成”,所以备受高中生的青睐,高考中选择写议论文的约占70%。但他们在运用事例进行论证的时候,要么举例失当,要么缺乏分析,要么堆砌呆板,要么陈旧老套。看似充实丰富,实则“外强中干”,经不起推敲。这样的文章说服力不强,感染力也不够。议论文写作在举例进行事实论证的时候,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
怎样让每一节语文课富有活力,充满魅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受到教育,这历来是语文课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欣赏祖国的语言美,陶醉于语言艺术的意境之中,本人认为语文课应把握好下面几个环节:  一.导语要新颖  要使语文课充满魅力,开课就必须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俗话
眼下,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迅猛之势在全国各地推进,广大教师都以此为契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实践。但笔者发现,有些老师对课改精神的理解有失偏颇,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一.新课程不需要老师讲了吗    最近,各种课改观摩活动此起彼伏,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接二连三。稍加留心的话,你就会发现,目前的语文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
细读是一种教学方式,是一个语文老师在讲授课文之前一定要读懂文本的态度,只有细读作品才能真正走进文章,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自己的理解和创造。  读过老舍先生的《想北平》就像老舍先生形容北平那样似乎是饮了一杯香片茶,感觉细腻而清新,那脉脉流淌的对家乡的爱从老舍先生的细腻的笔下潺潺地流到我们的心中。  对于这篇文章,一般的解读比较注重于作者笔下的比较的手法的赏析,而我在细读之后觉得更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那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进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网络多媒体教学是以高科技为工具完成对知识的传输和接收这一过程的。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克服了
在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古诗词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备受人们的关注。它以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给人以艺术的熏陶。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艺术的殿堂,欣赏琳琅满目的珍品,对于学生文化的积淀,情感的润泽,不无裨益。在这一过程中,自主式阅读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读诗诵诗知诗意    古诗的重要特点是意境美,而意境美是通过
语文课堂“强迫症”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学生进行灌输,并一味地以师生认识的高度统一为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其实质是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本应作为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表面上正在努力尊重学生,而实际上仍在沿袭传统的教学做法,僵硬地扮演着课堂导演的权威角色,从而无意识地抹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特个性,说穿了其实是欲遮还羞的“伪尊重”。    一.课堂强迫症的表现    教
水仙子  寻梅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乔吉(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祖籍山西太原,半生流寓杭州。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说他“美姿容,善辞章,以威严自饬,人敬畏之”,又作吊词云:“平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百年光景还争甚?空赢得,雪鬓侵,跨仙禽,路绕云深。”放荡江湖四十年的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