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作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可以说贯穿于我们教学的每一个阶段,从一年级的看图写话开始,学生就开始学习些作文了。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但是多少年来,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特别是现阶段,许多城市学生一写作文就上网查找或抄网上作文,而农村学生对许多作文题目无从下手,因为没见过题目中要求写的事物等问题。因此,我认为作文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联系生活实际,写真情实感
  
  我们多年来对学生的写作要求最多的还是写真情实感,但学生往往写不出真情实感,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还是现在的孩子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太少,教师缺乏应有的引导。众所周知,写作的素材来自生活,小学生的作文要想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就要注重锤炼他们的语言,扩展他们的思维。开展尽可能多的异彩纷呈的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因为活动可以为他们观察生活、熟悉生活、体验生活提供无限的空间,能够调动其所有的感官。用学生独特的视角去捕捉生活,品味人生。把用眼看到的,用触觉感受到的,专心揣摩的一切事物用笔记录下来。我们知道,作文本身就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它源于生活,又提升生活。叶圣陶曾经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验的事勉强拉到笔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留心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留心自己从事的学习、工作、活动、自己的生活实践,留心四周的人和事;要求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小主人,而不做生活的袖手旁观者。指导学生多做、多练、多“玩”,小学生既要踏踏实实的学习,又要学会痛愉快快的“玩”。在玩中“思”、玩中“悟”:做家务活、养花、喂养动物、做小创作、弹奏乐器、唱歌跳舞、进行体育锻炼、做小试验,一边做,一边想,一边讨论,用心灵去实践、去体会、去感受、去创造。在愉快淋漓的“玩”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素材。在不知不觉中你会有一种欣慰在心头,你会发现生活原本是这样妙趣盎然。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是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你还发愁没内容、没材料可写吗?“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2 作文应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以训练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作文教学中应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把作文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以训练。从作文即生活的意义上说,学习作文也是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培养他们乐于表达、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不仅是学习作文所需要的,更是养成学生健康开朗的个性心理,形成较强的生活能力所需要的。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也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
  在过去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已有不少作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训练形式。如日记、书信、请假条、表扬稿、读书笔记等,但我们这里强调的实际应用应该比这些范围更广、更实际、更生活化、更具交际性。当学生丢失了心爱的铅笔盒,教给他写一篇充分感情的“寻物启示”。当学生面临困境而得到他人热情帮助时,鼓励他们制做抒写“谢意卡”,送给帮助过自己的人。以表达真诚的谢意。当自己做错了事,得罪了别人,伤害了友情时,建议他们制做抒写“歉意卡”,表达自己的愧疚,争取别人的谅解,鼓励他们直视自己的缺点,分析自己的不足。当学生对班级建设有许多新的良好的建议时,教给他们写建议书。当学生对干部、同学、老师有意见时,教给他们写意见信……作文还可以与活动结合起来:新年快到了,鼓励学生设计贺年卡,编写新年祝词;建议每个学生为少先队活动设计活动计划和方案;运动会上,让学生以“小记者”身份写采访稿,写新闻报导;可以开展“电影评论”“行家评球”等活动,给学生评说的机会;可以让学生自创游戏,制定编写游戏规则……这多种多样、别致、有趣的训练形式,不仅使学生在兴趣中写作,在写作中尽兴,而且把作文与生活,作文与活动,作文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提高了作文的综合能力。
  
  3 自评自改与互判互评也是作文训练的有效方法
  
  在作文教学中,不必死守教师指导、评改的传统形式,应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修改与评判的活动中。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评价文章优劣的能力,完全可以让他们自评、自改与互判、互评。当然,这里所说的“放手”绝不是让教师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学生,而是教师在认真评判、分析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以及自我修改、自我完善、客观评价与鉴赏等多方面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点。教师应教给学生自评、自改的方法与互判、互评的原则。
  在自评、自改中让学生明确作文要求,掌握评判依据。看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结构是否合理,标点是否正确,遣词造句是否恰当,重点段落是否具体。学生在完成自我评判后找出问题所在,再着手进行修改。要注意培养学生反复修改的习惯。
  互判、互评是指同学之间依据评改要求,互改作文,边评边改,交换意见,共同商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评判应以两面性为原则,即无论是优秀作文,还是差生作文,都要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去评判。评论优秀作文时,既要让同学们学习优秀作文的长处,也要鼓励学生大胆“挑刺”,找出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评论差生作文时,让同学用“放大镜”找“闪光点”。一个准确的词语,一句精彩的句子,都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在这样的评论中,可以对后进生产生极大的鼓励,增强他们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评判方式是多样的。可以集体评判、小组评判、同桌互评;可以口头评判或书面评判;可以对一篇作文评判,也可以把几篇作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共同的优点和集中的问题。评判的内容可以有多种意见并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总之,作文教学可以培养、训练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是通过完成作文这个载体来实现的。如果教师能以多样性和综合性的训练形式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帮助学生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和厌烦作文的情绪,学生将自觉主动地视作文为需要,视作文为乐趣。作文教学就真正达到了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新材料作文不同于传统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话题作文,学生写作时审题立意偏离材料的主旨就会导致全盘皆输。本文介绍了四种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关键词]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技巧    现在的材料作文并不是传统材料作文的简单回归,而是一种介于给材料话题作文和传统的材料作文之间的作文形式。它比话题作文有更多的限制但在选材、立意上又比传统的材料作文更具开放性。  它是要求作者根据所给的一段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本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的口语交际《该怎么办》。    教学目标    ①合理想象,借助图画读懂故事。  ②通过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乐于交际的情感,在交际时,做到认真倾听,与人沟通自然大方、有礼貌,把话说清楚,说明白。  ③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积极动脑;让学生明白:从小做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交际中说清楚,听仔细,懂得做一个诚实的人
期刊
[摘要]语文教育是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面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阅读教学是关键所在,在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一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以点带面;讨论;虚拟;重点进攻;比较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而阅读教学是教学活动,不是单纯的阅读活动,指的
期刊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最根本的教学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当信息社会正处于对人类的语文能力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出更新要求的时候,它事实上已经规范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基础方向:丰富语文阅读理解的形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积极参与;主动发展;探究性阅读;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注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要求课堂教学改革,把时间还给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已经成为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只有动脑、动口、动手,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的理想。现在就导读课谈一点看法。  导读课是针对讲读课文而设的,其特点是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尽可能地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提高听说读写各项基本技能,真正在课堂上发挥自身优势,向40分钟要质量,从而改变以往只会听记
期刊
基金项目《基于RSS技术的BLOG在高职院校中应用的研究——以宁职院为例》课题是浙江省2009年省教育规划课题。  [摘要]随着Internet信息的不断增长以及XML技术的发展,RSS技术随着BLOG的甘益普及而应运而生,本文利用基于Rss技术的BLOG平台,在高职院校中进行了实践应用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在教学和管理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使基于RSS技术的BLOG与高职院校相结合,提出了有关的对策和
期刊
[摘要]文化学解读是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从文化的视角对语文文本作整体观照,深层挖掘,在比较中加深理解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达成中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承传,实现语文文本的文化反思和文化建构。  [关键词]语文文本;文化学;解读    20世纪80年代末以降,由于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引进,并被运用于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文化学解读遂成为后现代语境下文本解读理论中一道亮丽的
期刊
记得张田若先生曾说:“学习语文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读”是学习语文、培养能力的根本途径。就拿时下的阅读课来说,每位教师都非常重视朗读,一遍一遍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表演读……读的花样很多,真可谓是书声朗朗,热闹非凡。可最近听一位老师执教《王二小》第2课时,读来读去都停留在理清情节,模仿人物语气的层面上,总是在一个水面线上平移,根本没有提升,或者干脆就是为读而读,流于形式。
期刊
[摘要]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述课程的新理念时,“体验”一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动人心者莫先乎干情。’’炽热真诚的情感能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通过体验感悟;1导学生贴近文本,轻叩语言体会到作者以及文本里人物所特有的情感。情感既巳产生共鸣,文本理解便水到渠成了。然,语文课上为了感悟而感悟,无病却呻吟的现象屡见不鲜。怎样引导学生在恰如其分的感悟中感受语言魅力,无疑
期刊
[摘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那就要求我们在阅读中强化审美情感的体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是尊重学生的阅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二是注重主体体验读出个性特点;三是通过第三者创设情境,引出个性体验。  [关键词]学生;个性化阅读;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对文本的一种个性化体验、思考、感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