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ain0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音量高低适用
   有些老师教学时,为了想让学生听得清楚,尽量提高音量。实际上,课堂教学语言音量太高,反复刺激学生的听觉器官,会形成疲劳,时间长了,注意力容易分散。也有这样的情况:因为有少数学生在下面小谈小说,老师一时没有去处理他们,便不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嗓音去盖过他们的声音,因而音量放大。而有些老师授课时,音量太低,学生听起来费力,甚至有些话听不清楚,学生不能全部听清老师所讲的内容,自然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速快慢适度
   课堂教学语言不同于其他方面的语言,对课堂教学语言节奏有特殊的要求,这是教学的特殊规律所决定的。课堂教学语言速度快慢的掌握要适度。太快了,学生的思维跟不上,不能理解老师所授的内容,新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往往不能把握好这一点,不管学生接受与否,反应过来没有,总是连珠炮似的一个劲说下去。太慢了,也不行,看起来好像有板有眼、有条不紊,但学生听起来容易厌倦,要是语速慢再加上音量没有高低变化,不够生动活泼,变成一种催眠曲,学生就难免打瞌睡了。
   三、长短句选择恰当
   教学时适当多运用些短句,学生容易听得清楚,易于理解所授的内容。长句虽有表达清楚、论理严密等特点,但非不得已不要多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在说长句时,一句话未说到底,学生的思维就跟不上了。学生思维经常中断,自然就会影响学习下面的内容了。若在叙述生动故事或特殊事件中运用长句,则不会影响效果。教学过程中,多运用一些短句,总是显得短促有力,表达清楚,学生容易理解教师所教的内容,学习的效果自然会好。
   四、重复或强调及时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播重点教学内容时,往往要加以强调,有些还要重复,便于学生记忆或记录。如果老师对不必要重复的话重复过来重复过去,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更有甚者,老师在授课时,如果有口头禅、口头语,学生的注意力会不知不觉地分散掉,或把注意力汇聚到该老师的口头禅、口头语上。曾就有过学生在课堂上数教师的一堂课出现了多少次口头禅、口头语的。如果这样,长时间下去肯定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
   五、庄重与诙谐得体
   授课时,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将课堂学习气氛调控得既生动活泼,又紧张严肃,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授得有序。这种课堂学习气氛的出现,需要老师得体地运用庄重与和谐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语言。有些老师授课时,喜欢讲几句噱头话,但往往处理不好,影响课堂纪律。有些老师授课时,一副冷板板的样子,讲话多用名词术语,语言干巴巴,没有生气,学生不喜欢听。课堂教学中,老师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得体地加进一些幽默、噱头的内容,不失时机地运用与授课内容有关的生动形象的材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六、多种语言并用
   上述的情况属于有声语言,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运用的就是它。语言,除了有声语言以外,还有体态语言、表情语言等。体态语言是指以人们的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表情语言则是指以人们的面部的喜怒哀乐等多种表达来传达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当然,语言还有哑语、手语等等。这些都属于无声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生动形象的有声语言配以表情、动作、手势等无声语言,将声和形融为一体,用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受和反馈的效率。教师平常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表现得得体和妥当,可以增强教师有声语言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从而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七、讲究语言的艺术
   课堂教学语言要艺术性,主要的大致应该是:吐字清晰,措辞精当,力求准确性;讲普通话,语顺词达,讲究规范性;叙事说理,言之凿凿,强调科学性;状物绘人,细腻逼真,具有形象性;论理严密,言简意赅,须有逻辑性;声情并茂,跌宕起伏,富于感染性;旁征博引,引喻设譬,富有趣味性;简洁洗练,深入浅出,追求通俗性;释疑解惑,音在弦外,富有启发性。挖掘内涵,拓展延伸,提倡创造性等。
   讲究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大有学问。当然课堂教学语言的讲究的内容还是很多的。譬如一堂课的开头如何巧妙地一下子勾起学生的兴趣,中间不断触发学生思想的火花,引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结尾意丰言简,拓展思维,余音绕梁,给学生以不断回味的余地等等。随着多媒体教育技术的逐渐普及,多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要求将更高。肩负着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的教师更要适应新的形势,应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达到人们常会称赞的抑扬顿挫、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的境界,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他文献
一、潜心创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   情感教育的开展需要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老的、教条式的作文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只能是枯燥、恐惧与反感。学生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黑板上僵硬的一行字——作文题目。这样,他们的情感体验只能是一片空白,情感教育的主观接受上近于停滞。因此,根本谈不上进行什么情感教育。所以,潜心设计教学情节,激发学生情感感受力,创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对于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极其重要
期刊
一、突出骨干引领——选准亮点,辐射带动   身边的典型最具有影响力。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学校于新学期分学科召开了骨干教师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与传统意义上的经验交流会有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人员的选择及交流的内容上,可以说是做到了两个精心。   1、精心确定人选:充分发掘本校教师资源优势,由各教研组结合组内教师个人特长,从常规管理、教学成绩、师德修养等多个角度,推荐二十名教师,最终由学校确
期刊
一、自学能力的形成过程   1、识记。俄国伟大的心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第一,识记并非死记。识记与死记的区别,关键在于一个“识”字,这个“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对被识记的内容是否能识别与理解,另一方面是识记内容的分量是否适当,能不能正确认识并做好适当安排。死记是不管懂不懂、不问分量重不重,一味拼命地记。第二,我们反对死记硬背,但不记不
期刊
一、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是时代赋予的任务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不仅改变着社会的结构和社会关系,也改变着人们长期以来构筑的精神世界。它既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将人们推向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社会大潮之中。如果社会成员不能尽快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就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产生抑郁、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出现心理障碍与行为异常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期刊
一、有情感   (一)可利用教材本身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操观沧海的壮志豪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一腔报国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屈之情……怎会不让学生怦然心动
期刊
一、留心生活,在细微处获取材料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材料的积累,要靠平时仔细观察,用心体验和认真记录。也就是把自己在生活中、学习中、玩耍中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点点滴滴的材料储存到自己的作文“仓库”里,学会记生活日记,作文时能从“仓库”里选取材料。一位学生写了一篇题为《我的爸爸》的作文,大概是讲他的爸爸爱打麻将,文章写得很空洞。我指导他再观察再回忆,第二次作文时,这位学生便将“一天清晨,彻夜
期刊
(一)民主平等、学会倾听   教师学会倾听是有效利用课堂生成因素的前提,只要做到善于倾听,学生才会迸溅思维的火花。教育家叶澜指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因此,老师只有摒弃“唯我独尊”的教学观念,多一些倾听,才更有利于学生愉快地学习,自由地思维,果敢地发言、交流等,为课堂增添魅力。   我在执教《羚羊木雕》一文时,将学生分组围绕“父母对‘我’的批评是否正确”展开辩论,即“亲情”
期刊
一、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首先,要懂得倾听。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一个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难处,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烦恼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所以在
期刊
一、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创造性思维,又称为创新思维,主要体现为标新立异。其主要特点是:第一,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收敛思维),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发散性上。第二,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首创性、独创性的特点,它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第三,创造性思维与想象紧密联系。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参与创造性思维之后,能够结合过去的经验,在想象中形
期刊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体系,是搞好大班额语文教学工作的制度保障  1、强调课堂秩序。新课程虽然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但决不意味着学生随随便便想怎样就怎样。课堂秩序和学生的自主并不矛盾,而是像法制和民主一样相辅相成。大班额要实施新课程教学,比小班额更加要求良好的课堂秩序。只要课堂秩序好了,学生自觉性得到很好的培养,即使不举手就发言,课堂秩序也不会乱,反而显得思维活跃。  2、编排座位时,采用好差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