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连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风不凉,浪不高,船缓缓地走,燕低低地飞,街上的花香与海上的咸味混到一处,浪漾在空中,水在面前,而绿意无限,可不是,春深似海!欢喜,要狂歌,要跳入水中去,可是只能默默无言,心好像飞到天边上那将将能看到的小岛上去,一闭眼仿佛还看见一些桃花。人面桃花相映红,必定是在那小岛上。
这时候,遇上风与雾便还须穿上棉衣,可是有一天忽然响晴,夹衣就正合适。但无论怎说吧,人们反正都放了心──不会太冷了,不会。妇女们最先知道这个,早早的就穿出利落的新装,而且决定不再脱下去。海岸上,微风吹动少女们的发与衣,何必再去到电影院中找那有画意的景儿呢!这里是初春浅夏的合响,风里带着春寒,而花草山水又似初夏,意在春而景如夏,姑娘们总先走一步,迎上前去,跟花们竞争一下,女性的伟大几乎不是颓废诗人所能明白的。
——老舍《五月的青岛》
灵犀一点
作者通过自然风景画和社会风俗画的精彩描写,尽情地赞美了青岛的美丽,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作者以鸟瞰式的大镜头,从不同的角度把景物写得神情毕现,意境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二
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为她们说明,也不愿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唯一的声音。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音阶摸得不大正确,拍子还拉得不错。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是代替收音机做广告的。可惜他拉了一会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为了安慰两个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借胡琴。“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气地把胡琴递给我。
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喜欢。“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手法虽生,音阶还摸得准……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女孩和着歌来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曾经弹过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丰子恺《山中避雨》
灵犀一点
一把胡琴,一首乐曲,不仅让两个女孩转忧为喜,纵情歌唱,而且让村里的人都来了,村里的青年也都齐声歌唱,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可见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在这种感染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得以沟通,关系得以和睦,让人感到了纯真和谐的人情美,感到了音乐的力量。
三
读一读数学大师陈省身的话,我们会汗颜不已的。他说:数学没有诺贝尔奖是一件幸事。这是一片安静的天地,没有大奖,也是一个平等的世界。数学有很多简单而困难的问题。这些问题使人废寝忘食,一旦发现了光明,其快乐是不可形容的。这位老人在弥留之际,仍舍不得数学。“我要走了,要去数学的圣地希腊报到了。天堂里,一定也有数学之美。”
“天堂里,一定也有数学之美”,这成了很多报纸的大字标题。这是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不独数学,很多大师都曾向我们描述过这类科学之美。
其实,并不是只有世界一流大师才能发现科学之美,普通人也能够。美国科学家卡尔·萨根就说:“我们不一定要成为科学家,但不妨碍我们欣赏科学中的美。”那么,为什么生活中美盲比科盲还要多呢?是谁偷走了我们的美感?又是什么时候偷走了我们的美感呢?
——徐怀谦《谁偷走了我们的美感?》
灵犀一点
美在功利之外。一个人过于汲汲于名利,他的眼界和格局就会非常狭小,就无法欣赏更高层次的意义——美。而如果没有了美感,只剩下技巧、分数,是培养不出大师的,不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文学艺术,都一样。人们常说如今是一个缺乏大师的时代,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太急功近利,把科学和艺术变成了敲门砖。门敲开之后,砖就丢弃了。美又从何谈起呢?
四
假如一股流水,嫌两岸束缚太紧,它只要流、流、流,直流到海,便没了边界,便自由了。风呢,除非把它紧紧收束起来,却没法儿解脱它。放松些,让它吹重些吧,树枝儿便拦住不放,脚下一块石子一棵小草都横着身子伸着臂膀来阻挡。窗嫌小,门嫌狭,都挤不过去。墙把它遮住,房子把它罩住。但是风顾得这些吗?沙石不妨带着走,树叶儿可以卷个光,墙可以推倒,房子可以掀翻。再吹重些,树木可以拔掉,山石可以吹塌,可以卷起大浪,把大块土地吞没,可以把房屋城堡一股脑儿扫个干净。听它狂嗥狞笑怒吼哀号一般,愈是阻挡它,愈是发狂一般推撞过去。谁还能管它吗?地下的泥沙吹在半天,天上的云压近了地,太阳没了光辉,地上没了颜色,直要把天地捣毁,恢复那不分天地的混沌。
——杨绛《风》
灵犀一点
风是寄托物,风的形神被作者描摹得惟妙惟肖。“风一辈子不能平静”,是因为它始终受到天地的约束。不平静的风,象征了人的情感和思想;“不肯驯服”的风,象征并诠释着杨绛先生不屈的灵魂。
五
少年时岁月如烟云远逝,那时常看父亲坐在桌前写信,写好后,封进自己糊的信封里,信封上已字迹宛然。我的任务就是拿着信,去买邮票贴上,然后送到大队,等邮递員来取。
乡下的小卖店里,卖那个年代最常见的长城邮票,蓝色的画面,八分钱的面值。有时心里很是觉得神奇,一张小小的邮票,就能把一纸话语送到千万里外。家里也时常收到外地亲属的信件,当大喇叭一喊有谁家的信,我都会听得很认真,然后快速跑进大队的院里。那些信封上,邮票的内容就丰富了起来,不再是单一的长城。有最简单的十二生肖,还有一些名人的头像,于是小心地剪下,夹在古老的塑料皮日记本里。
今年冬天的时候,闲着无事,翻箱倒柜地找以前的东西。竟在少年时一本日记里,发现了许多邮票。看着那些方寸间的种种,在泛黄的日记里静默了二十多年,上面的邮戳依然,便心里暖暖,重叠着许多遥不可及的过往。窗外的北风吹送着大雪,心却生了温暖的翅,飞向那一段朴素的岁月。
——包利民《贴在流年深处的邮票》
灵犀一点
邮票,承载着亲情与期望,留存着成长与喜悦。选段语言质朴,通过“邮票”来写年代记忆,温暖人心,写出了眷恋之情,这是作者油然而生的情感,只要经历就不会忘掉。
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连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风不凉,浪不高,船缓缓地走,燕低低地飞,街上的花香与海上的咸味混到一处,浪漾在空中,水在面前,而绿意无限,可不是,春深似海!欢喜,要狂歌,要跳入水中去,可是只能默默无言,心好像飞到天边上那将将能看到的小岛上去,一闭眼仿佛还看见一些桃花。人面桃花相映红,必定是在那小岛上。
这时候,遇上风与雾便还须穿上棉衣,可是有一天忽然响晴,夹衣就正合适。但无论怎说吧,人们反正都放了心──不会太冷了,不会。妇女们最先知道这个,早早的就穿出利落的新装,而且决定不再脱下去。海岸上,微风吹动少女们的发与衣,何必再去到电影院中找那有画意的景儿呢!这里是初春浅夏的合响,风里带着春寒,而花草山水又似初夏,意在春而景如夏,姑娘们总先走一步,迎上前去,跟花们竞争一下,女性的伟大几乎不是颓废诗人所能明白的。
——老舍《五月的青岛》
灵犀一点
作者通过自然风景画和社会风俗画的精彩描写,尽情地赞美了青岛的美丽,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作者以鸟瞰式的大镜头,从不同的角度把景物写得神情毕现,意境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二
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为她们说明,也不愿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唯一的声音。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音阶摸得不大正确,拍子还拉得不错。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是代替收音机做广告的。可惜他拉了一会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为了安慰两个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借胡琴。“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气地把胡琴递给我。
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喜欢。“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手法虽生,音阶还摸得准……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女孩和着歌来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曾经弹过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丰子恺《山中避雨》
灵犀一点
一把胡琴,一首乐曲,不仅让两个女孩转忧为喜,纵情歌唱,而且让村里的人都来了,村里的青年也都齐声歌唱,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可见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在这种感染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得以沟通,关系得以和睦,让人感到了纯真和谐的人情美,感到了音乐的力量。
三
读一读数学大师陈省身的话,我们会汗颜不已的。他说:数学没有诺贝尔奖是一件幸事。这是一片安静的天地,没有大奖,也是一个平等的世界。数学有很多简单而困难的问题。这些问题使人废寝忘食,一旦发现了光明,其快乐是不可形容的。这位老人在弥留之际,仍舍不得数学。“我要走了,要去数学的圣地希腊报到了。天堂里,一定也有数学之美。”
“天堂里,一定也有数学之美”,这成了很多报纸的大字标题。这是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不独数学,很多大师都曾向我们描述过这类科学之美。
其实,并不是只有世界一流大师才能发现科学之美,普通人也能够。美国科学家卡尔·萨根就说:“我们不一定要成为科学家,但不妨碍我们欣赏科学中的美。”那么,为什么生活中美盲比科盲还要多呢?是谁偷走了我们的美感?又是什么时候偷走了我们的美感呢?
——徐怀谦《谁偷走了我们的美感?》
灵犀一点
美在功利之外。一个人过于汲汲于名利,他的眼界和格局就会非常狭小,就无法欣赏更高层次的意义——美。而如果没有了美感,只剩下技巧、分数,是培养不出大师的,不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文学艺术,都一样。人们常说如今是一个缺乏大师的时代,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太急功近利,把科学和艺术变成了敲门砖。门敲开之后,砖就丢弃了。美又从何谈起呢?
四
假如一股流水,嫌两岸束缚太紧,它只要流、流、流,直流到海,便没了边界,便自由了。风呢,除非把它紧紧收束起来,却没法儿解脱它。放松些,让它吹重些吧,树枝儿便拦住不放,脚下一块石子一棵小草都横着身子伸着臂膀来阻挡。窗嫌小,门嫌狭,都挤不过去。墙把它遮住,房子把它罩住。但是风顾得这些吗?沙石不妨带着走,树叶儿可以卷个光,墙可以推倒,房子可以掀翻。再吹重些,树木可以拔掉,山石可以吹塌,可以卷起大浪,把大块土地吞没,可以把房屋城堡一股脑儿扫个干净。听它狂嗥狞笑怒吼哀号一般,愈是阻挡它,愈是发狂一般推撞过去。谁还能管它吗?地下的泥沙吹在半天,天上的云压近了地,太阳没了光辉,地上没了颜色,直要把天地捣毁,恢复那不分天地的混沌。
——杨绛《风》
灵犀一点
风是寄托物,风的形神被作者描摹得惟妙惟肖。“风一辈子不能平静”,是因为它始终受到天地的约束。不平静的风,象征了人的情感和思想;“不肯驯服”的风,象征并诠释着杨绛先生不屈的灵魂。
五
少年时岁月如烟云远逝,那时常看父亲坐在桌前写信,写好后,封进自己糊的信封里,信封上已字迹宛然。我的任务就是拿着信,去买邮票贴上,然后送到大队,等邮递員来取。
乡下的小卖店里,卖那个年代最常见的长城邮票,蓝色的画面,八分钱的面值。有时心里很是觉得神奇,一张小小的邮票,就能把一纸话语送到千万里外。家里也时常收到外地亲属的信件,当大喇叭一喊有谁家的信,我都会听得很认真,然后快速跑进大队的院里。那些信封上,邮票的内容就丰富了起来,不再是单一的长城。有最简单的十二生肖,还有一些名人的头像,于是小心地剪下,夹在古老的塑料皮日记本里。
今年冬天的时候,闲着无事,翻箱倒柜地找以前的东西。竟在少年时一本日记里,发现了许多邮票。看着那些方寸间的种种,在泛黄的日记里静默了二十多年,上面的邮戳依然,便心里暖暖,重叠着许多遥不可及的过往。窗外的北风吹送着大雪,心却生了温暖的翅,飞向那一段朴素的岁月。
——包利民《贴在流年深处的邮票》
灵犀一点
邮票,承载着亲情与期望,留存着成长与喜悦。选段语言质朴,通过“邮票”来写年代记忆,温暖人心,写出了眷恋之情,这是作者油然而生的情感,只要经历就不会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