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式
1.诗中有“德”
小学语文古诗词中有很多关于道德行为的诗篇,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悯农》。所以,教师要想在古诗词教学中给学生渗透德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品德,就要抓住教材中的古诗词素材,在传授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同时,适当添加一些生活情感,使古诗词中的德育元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来。
例如,教师在《悯农》一类的古诗教学中,首先可以投入一些生活情感,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带着感情进行朗读。其次,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古诗内容相近的材料作为教学素材,加强学生的品德培养,如农民伯伯的辛苦耕作、偏远山区孩子的生活困境等等,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懂得生活的不易,懂得要珍惜粮食,懂得珍惜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
古诗与品德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品德能够通过古诗来孕育,古诗能够涵盖很多品德。所以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德育思想,能够使学生树立一个规范,促进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
2.品诗育“德”
品诗育德的教学方式注重课堂人文性的回归。通过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对古诗词的品读,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古诗词中的人文情怀。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用品诗育德的方法向学生进行品德的渗透,首先就要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对古诗词意境的掌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表述、多媒体播放、诗词背景导读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诗人在创作诗篇时的意境和生活背景,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层次理解。
例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材料。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教师安排学生对此诗进行朗读,要求正确、有节奏。第二个环节是集体讨论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学生发言后,教师利用课前准备好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补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增进对古诗背景的了解:九月九日是我國的重阳节,诗人作诗时身处异地,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诗人自身存在孤独感。第三个环节,升华学生对古诗的感悟,逐步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渗透我国“佳节归家”的习俗和人文情怀,一方面渗透游子生活的艰辛,使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学习的机会。
德育教学的渗透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并且对教师和学生的交互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古诗词的品读教学与德育教学存在着共同点,它们都需要学生和教师的相互作用。德育教学工作的亲和力在某种程度上受师生的交互性所影响,德育渗透、古诗品读都要求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所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德育渗透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氛围得到改变。学生在领悟诗词意境的过程中,也能够逐渐“明礼自制”。
3.品诗学“德”
品诗学“德”在于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的改变,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选择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将古诗品读教学活动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从而在增强师生交互性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在除教材组织的教学活动以外,积极开展其他形式的品读古诗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品德感悟。
(1)晨读品诗
为学生布置晨读品诗作业,要求学生准备自己已经学会的古诗,每天利用晨读时间到讲台上为班级同学讲述古诗的写作背景、诗句的含义,并和班级同学一同朗读。教师在设置晨读品诗活动的过程中要秉承坚持的原则,分配好晨读品诗的人员,尽可能做到班级每位学生在一个学期内有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机会进行晨读品诗,从而使晨读品诗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而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弘扬,最终实现德育教学目标。
(2)表演背诵
与晨读品诗相比,表演背诵较为简单,它要求学生能够在背诵课文的同时增添自己的情感与肢体语言,使诗句中的意境更为深刻地表达出来。学生也可以在背诵古诗词后,将故事内容和情节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来,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感悟古诗词中的德育情感。
4.家校互动,品诗育德
小学生在校园内进行故事品读和语文学科的学习时间有限,所以授课教师要做好家校互动,将品诗育德的教学理念深入到学生的家庭中,让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感悟古诗词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品德素质。教师应积极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资源,使品诗育德的教学空间得到扩展,可以组织家庭性质的校园活动,让家长有意识地帮助孩子进行古诗词的品读与背诵。应该说,品德素质的树立在于长期的积累,学生如果能够将自己对每首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都记录下来,必然会为品德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1.爱国情感教育
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从爱国诗人入手,例如陆游的《病起书怀》、岳飞的《满江红》、王昌龄的《出塞》等。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了解诗歌背景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情感。
2.学生情谊教育
在德育教育中,情谊教育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部分,正确的情谊感知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情谊教育主要包括亲情教育和友情教育两部分,亲情是伦理部分的教育,而友情则是交际部分的教育。亲情部分的德育教育,可以以陆游的《游子吟》、曹植的《七步诗》为例。友情方面的德育教育,可以从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入手。
3.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基础,也是促进学生走向成功的必要准则。所以,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其中的深意,为学生适当地扩展有关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知识,在提高古诗词教学广度与深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师可以从杜甫的《望岳》、曹操的《龟虽寿》、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古诗入手,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和培养。
我国历代古诗词自身具备着一定的德育功能,所以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渗透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诗意,更深层次地去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在古诗词学习与积累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品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文情怀。
1.诗中有“德”
小学语文古诗词中有很多关于道德行为的诗篇,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悯农》。所以,教师要想在古诗词教学中给学生渗透德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品德,就要抓住教材中的古诗词素材,在传授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同时,适当添加一些生活情感,使古诗词中的德育元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来。
例如,教师在《悯农》一类的古诗教学中,首先可以投入一些生活情感,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带着感情进行朗读。其次,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古诗内容相近的材料作为教学素材,加强学生的品德培养,如农民伯伯的辛苦耕作、偏远山区孩子的生活困境等等,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懂得生活的不易,懂得要珍惜粮食,懂得珍惜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
古诗与品德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品德能够通过古诗来孕育,古诗能够涵盖很多品德。所以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德育思想,能够使学生树立一个规范,促进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
2.品诗育“德”
品诗育德的教学方式注重课堂人文性的回归。通过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对古诗词的品读,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古诗词中的人文情怀。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用品诗育德的方法向学生进行品德的渗透,首先就要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对古诗词意境的掌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表述、多媒体播放、诗词背景导读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诗人在创作诗篇时的意境和生活背景,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层次理解。
例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材料。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教师安排学生对此诗进行朗读,要求正确、有节奏。第二个环节是集体讨论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学生发言后,教师利用课前准备好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补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增进对古诗背景的了解:九月九日是我國的重阳节,诗人作诗时身处异地,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诗人自身存在孤独感。第三个环节,升华学生对古诗的感悟,逐步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渗透我国“佳节归家”的习俗和人文情怀,一方面渗透游子生活的艰辛,使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学习的机会。
德育教学的渗透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并且对教师和学生的交互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古诗词的品读教学与德育教学存在着共同点,它们都需要学生和教师的相互作用。德育教学工作的亲和力在某种程度上受师生的交互性所影响,德育渗透、古诗品读都要求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所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德育渗透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氛围得到改变。学生在领悟诗词意境的过程中,也能够逐渐“明礼自制”。
3.品诗学“德”
品诗学“德”在于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的改变,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选择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将古诗品读教学活动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从而在增强师生交互性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在除教材组织的教学活动以外,积极开展其他形式的品读古诗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品德感悟。
(1)晨读品诗
为学生布置晨读品诗作业,要求学生准备自己已经学会的古诗,每天利用晨读时间到讲台上为班级同学讲述古诗的写作背景、诗句的含义,并和班级同学一同朗读。教师在设置晨读品诗活动的过程中要秉承坚持的原则,分配好晨读品诗的人员,尽可能做到班级每位学生在一个学期内有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机会进行晨读品诗,从而使晨读品诗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而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弘扬,最终实现德育教学目标。
(2)表演背诵
与晨读品诗相比,表演背诵较为简单,它要求学生能够在背诵课文的同时增添自己的情感与肢体语言,使诗句中的意境更为深刻地表达出来。学生也可以在背诵古诗词后,将故事内容和情节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来,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感悟古诗词中的德育情感。
4.家校互动,品诗育德
小学生在校园内进行故事品读和语文学科的学习时间有限,所以授课教师要做好家校互动,将品诗育德的教学理念深入到学生的家庭中,让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感悟古诗词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品德素质。教师应积极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资源,使品诗育德的教学空间得到扩展,可以组织家庭性质的校园活动,让家长有意识地帮助孩子进行古诗词的品读与背诵。应该说,品德素质的树立在于长期的积累,学生如果能够将自己对每首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都记录下来,必然会为品德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1.爱国情感教育
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从爱国诗人入手,例如陆游的《病起书怀》、岳飞的《满江红》、王昌龄的《出塞》等。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了解诗歌背景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情感。
2.学生情谊教育
在德育教育中,情谊教育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部分,正确的情谊感知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情谊教育主要包括亲情教育和友情教育两部分,亲情是伦理部分的教育,而友情则是交际部分的教育。亲情部分的德育教育,可以以陆游的《游子吟》、曹植的《七步诗》为例。友情方面的德育教育,可以从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入手。
3.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基础,也是促进学生走向成功的必要准则。所以,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其中的深意,为学生适当地扩展有关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知识,在提高古诗词教学广度与深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师可以从杜甫的《望岳》、曹操的《龟虽寿》、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古诗入手,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和培养。
我国历代古诗词自身具备着一定的德育功能,所以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渗透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诗意,更深层次地去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在古诗词学习与积累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品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