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不可任性

来源 :读写月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wenche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一个叫苟晶的人发帖举报自己当年高考被冒名顶替。她的悲剧让人们义愤填膺,不少网友怀着满腔热忱在网上乘风破浪,追求正义。不久后,官方调查结果出炉,人們发现,事情并不是完全如苟晶所讲的那样,她有不少不实的言论。由此,人们对苟晶的态度和评论便产生了分歧。
  有人从苟晶这些年的人生轨迹来推断,被顶替这件事对苟晶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她当年高考的成绩并不好,复读是她自己的选择。即使复读了,她的大学梦依旧难圆。工作后,她进入电商行业并小有成就。就算没有当年的顶替事件,她的生活未必会有现在的如意。我认为,这种从结果推测当年事件的危害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还有人作了一个类比:“1997年,苟晶有一辆破自行车,自己不要了扔了,邱印林拿去给女儿骑了。结果,到了2020年6月22日,苟晶对外宣布:1997年我的劳斯莱斯被偷了,而且1998年又被偷了一次!”这个类比实际上是为违法行为作诡辩,不知是何居心。我认为,无论如何,只要冒名顶替这一事实存在,那么伤害就是发生了,苟晶作为当事人自然是受害者,这一点毋庸置疑。
  苟晶被欺骗,被利用,她成了规则破坏者、漠视公平者钻的空子。那些人为了自身利益,破坏原则,毁坏公正。正因如此,那些人受到了有关部门的严惩。但是,在无意有意间,苟晶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扮演了一个“施害者”的角色。
  苟晶施的“害”首先在于她言论的不尽真实。人们之所以同情苟晶,是因为相信她所说的,成绩优异的她两次高考都被顶替的悲剧刺痛了多少人的神经。然而,调查结果告诉人们,苟晶第一次高考时并未填报志愿,其分数连中专线都没达到。也许对苟晶来说,夸大其词甚至撒谎只是种策略——悲剧越大,越能引发舆论关注,越有利于自己的维权。问题是,如此行为,给广大网友带来了伤害,他们觉得自己被骗了。更严重的是,此举伤害了人们的积极性与正义感,会让网友以后在面对别人的求助和维权时选择不相信并冷漠以对,导致求助者的维权变得困难重重。
  维权不可任性,真实是第一要求。对于网络空间的建设而言,真实是一项基本原则,因为谎言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于不实的消息,网友会和对待冒名顶替一样义愤填膺。所以作为维权者,无论受到的伤害有多大,心情有多么急切,都应该提供真实信息,进行客观陈述,而不能成为“撒谎者”。


  其次,苟晶的帖子引起的巨大舆论风暴转移了公众的注意力。她占有的平台优势以及人们对她本人的关注削弱了人们对陈春秀事件的关注。陈春秀是农家女,因为被顶替她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也失去了多彩的青春,被迫改写了自己的命运。也许对于陈春秀们这样的弱者来说,她们的维权更需要公众的支持,然而,客观上苟晶就像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抢占了公众资源。因此,可以说苟晶之“恶”在于间接地影响了他人的维权。
  这两点“恶”,前者是有意为之,是维权策略;后者是无意为之,属于无心之过。可是随着事件的发展,骂苟晶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苟晶的关注超过了对冒名顶替事件的关注,这一“害”的影响就比较大了。强大的舆论力量可以推动对体系进行改革与完善。此事件中,人们本应探讨的是如何使高考录取工作更公平、如何完善师德建设体系、如何培养人们的维权意识。然而现在人们都在议论苟晶这个人,那些最根本、最有用的东西却被抛之脑后。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
  苟晶事件给我们的教训是,作为维权者,维权时不可任性,不能通过散布虚假消息来绑架舆论,不能从受害者主动或被动地变成“施害者”,而应陈述事实,依法维权。作为网友,则要尽力弄清楚事情的原委,不能偏信一方,而应公正评判。
  【简评】“受害者”“施害者”这两种角色怎能共存?作者用独特的眼光、清晰的思维展现了两者的演变过程。其中有主动为之,也有无心之过。本文立足事实,从“受害”“施害”两方面展开论证,论证“受害”时,对网友的“自行车失窃”类比进行批驳,形象生动;论证“施害”时,从主观意愿和客观效果上开展,从主体(苟晶)和客体(网友)两方面展开,有理有据,引人深思。(指导老师:朱前珍)
其他文献
小说《边城》清浅淡泊却韵味深长,如何读出它的纹理和柔情?  课文节选部分为原作三、四、五、六部分,情节非常散淡,初读时,很难把握其文本脉络和情感主旨。那么,这四个部分到底有没有故事情节?有没有其自洽的文本逻辑和表达意图?答案是肯定的。  这短短的几段文字,精妙呈现着少女的情窦初开和少年的怦然心动,干净、纯粹、美丽。课文第一部分,主要展现的是湘西茶峒的民俗背景,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桃花源般的世界:这里
期刊
一切技巧性的东西都会抹杀文章的意境。阅读《瓦尔登湖》,清新的湖水清香仿佛从书中溢出,我的脑海里一直会出现的那个孤独却清醒的身影,静静地漫步于瓦尔登湖畔。蓝天下,梭罗与瓦尔登湖已经融为一体,水面映人,人心入水。可以说,湖水是梭罗寻找自我的源泉和灵感,在水的倒映下,他的人格愈发显得耀眼。  水,探寻自我的源泉  不管从怎样的角度去欣赏,我们首先得去感受这湖水与梭罗的情缘,猜测他为何要定居于此。两年超凡
期刊
家住湖边,每年的活动少不了采菱这一项。  每到采菱时节,家里都要忙活一阵子。全家上下不是在采菱,就在去采菱的路上。  立秋前后,菱角开始结出果实,一开始是绿色的,渐渐地变成了褐色、黑色。每年这时,外公都会从院子角落的那个小黑屋里拖出那条船。外公很宝贝他的船,所以每次搬船都兴师动众。这是条乌篷船,黝黑的篷顶油光发亮,船身用的是上好的木头,呈暗红色,篷上还有窗子。它很结实,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了。  去采
期刊
甘蔗的生长期比较长,往往要春种,到秋冬才能收获。小时候,甘蔗一成熟,我就跑去甘蔗田,挑选粗壮高大的甘蔗,用力将它齐根掰断,而后撕去叶子,在膝盖上一磕,将甘蔗折成几段,握住甘蔗在手心转几圈就算洗过了。我迫不及待地用牙齿撕开甘蔗皮,使劲咀嚼,甜而不腻的甘蔗汁便顺着口腔直淌到喉咙,让人无比享受,吃完一根还想再来一根。  新收的甘蔗一时吃不完,聪明的农人就将甘蔗埋在土里,除了叶子会腐烂,一直到来年的清明节
期刊
前些天,妈妈买回来一只小乌龟。我高兴极了,把它当做宝贝似的精心喂养起来。  小乌龟真可爱呀!它的头呈三角形,两颗比芝麻还小的黑眼珠滴溜溜直转,看上去还挺机灵。它背上驮着一个墨綠色的硬壳,活像背着一块护身盾牌。身后一条小尾巴一翘一翘的,有趣极了。  小乌龟的胆子真小,我只要一走到它面前,它的头、脚、尾巴全都缩进壳里,好像成了一个石头疙瘩,你怎么逗它,它都无动于衷。  小乌龟特别爱往外爬。可是盆子又高
期刊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
期刊
翻开历史厚重的书页,泛黄的纸卷上一个孤独的身影独自前行。他雄才大略,有远见,有抱负。他冷血,他无情,他备受争议——他叫嬴政,一个动荡年代的独行者。  初识嬴政,我对他没有一点好感。在人们的印象中,他的名字总是和“暴君”“暴政”等连在一起。后来随着掌握资料的增多,我得以更深地了解他。我慢慢地意识到,他是那样可悲、可怜而又可敬。  所谓英雄,是出现在特殊历史时期,有着特殊经历,拥有特殊才能,干出非凡事
期刊
逻辑是论述文写作的灵魂。一篇文章如果缺少逻辑性,就会立意虽好却表述不清,布局虽好却不够连贯,文采虽好却含混不清。所以,写作必须体现逻辑性,它要求我们说话要严密,不能有漏洞,更不能前后矛盾,否则文章的说服力就会减弱。就论述文写作来说,这种逻辑性更多地体现在论点与论据之间、总论与分论之间、各分论之间以及材料与材料之间。只有逻辑性加强了,议论才能言之成理。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是论述
期刊
今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题,要求考生为班级举行的读书会准备一个讨论发言稿,就齐桓公、管仲、鲍叔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故事中令自己感触最深的那个人,谈感受与思考。  一见这道作文题,不少老师都感到一惊、一喜、一忧。  惊的是这些年,年年关注时政热点,回应社会关切,今年这道题却风向大变,变成关注传统文化、评说历史人物了,完全出人意料。考前写了那么多时政热点时评题,白忙了;今年考历史人物评说题,押宝的全押砸了
期刊
煮面条时溢锅的情况时有发生,人们的注意力会不由自主地被不断膨胀的泡沫所吸引,并渐生恐惧,而忽视了问题的根本在于泡沫下沸腾的开水。  这段时间,苟晶事件持续发酵,不少人将精力投入到对苟晶个人行为是非的剖析上,这是否形成了浮于事件本质的泡沫呢?这些信息是在明晰着事件的根本是非,还是在为罪魁祸首转移社会大众的注意力呢?  经调查,苟晶被顶替属实。因而,劝苟晶“得饶人处且饶人”,批评苟晶“冷酷”、没有宽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