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erorn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针对甘肃政法学院学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课程设计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教学改革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2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柱,该群体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上世纪60年代,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研究开始在西方兴起,并逐步扩展到高等学校学生的教育与就业指导领域。9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并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只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竞争越来越激烈,才被提上了日程,但仅限于个别学校。2007年中央教育部提出要在普通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力争三年由选修课发展为必修课。自从2009年春,我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两门课程在全校顺利开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起步晚、底子薄、条件差、师资缺乏、课程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本文从笔者从事《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教学实践中得出的一些心得、体会出发来探讨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学校高度重视,但投入的力量有限
  学校高度重视,但投入的力量有限,从表面看这是一个悖论,这恰恰说明了目前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症结所在。
  1.1 课程设计不合理
  目前我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设计不合理,无论是教材的开发与研究、师资的配备、课程的设计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尤其是缺乏专业教师,难以做到针对不同的学院、专业、年级来建立不同的课程设计体系,还未形成固定的课程体系,课时少,课程内容重复严重,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2 没有完整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辅导体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辅导,不仅仅是依靠几个指导教师就可以完成的,要建立一整套辅导体系。目前,我校还没有完全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按比例投入资金和人力来建立大学生的职业涯与发展规划辅导体系。一无专职的专业授课教师,二缺专业的咨询教师,三无可进行辅导的场地与设备。很多工作是由年级辅导员以及一些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其素质和学术水平普遍不高,课堂教学经验不足,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1.3 缺少专业的大学生生涯心理辅导健康教育
  在目前就业压力逐年增加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很多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出现了心理焦虑的情况,因此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潜在能力,更不能设计好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当然我校也在存在类似的现象。然而我校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配备的教师较少,专业性不强,仅仅停留在解决上门咨询的学生的层面,面对的学生面很窄,并且比较被动,更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心理的专业辅导。
  
  2 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漠,目标模糊
  2.1 职业规划意识淡漠
  一年来,通过与学生的多次沟通,以及相关的量表测试发现,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漠。大学生没有从内心中真正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这门课,他们大都认为自己所遇到的“我该怎么找工作?”“我该到哪里去找工作?”“我所学的专业毕业生一般到哪里找工作?”“我找到的是一份‘好工作’吗?”等问题大都聚焦在毕业、就业这一个时间点上。因此,单纯从问题看来,他们需要的只是就业指导。至于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等都是可有可无的事,就是有用也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已不重要了,所以对是否应该上这门课、上好这门课采取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2.2 目标模糊或不切实际
  想要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能做什么?优势在哪里?这些问题看上去比较容易回答,但是每个人要说出社会需要、自己拥有而他人却没有的优势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上学期的一次测试中,当问及“我期望我以后及未来的工作状态是?”有的学生回答为“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工作和生活上的一切”,有的回答为“中等工资”,有的回答则是“稳定、升迁”等,普遍存在目标过大、过高、模糊、不切实际。
  2.3 自我认知不足
  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不断增强。然而自我认识往往还不全面,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容易理想化,心理并不完全成熟,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当所定的目标与现实相差太远就会产生自责、自怨、自卑的心理,就不能正视择业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在上学期期中考试时,我用了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测试学生的职业倾向,结果发现有部分学生对自己没有深入分析,回答不准确,结果找不到自己对应的霍氏代码。经过对他答题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发现,他的许多选择前后矛盾。这说明他并未深入分析自己,因此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或在回答时受他人的诱导、或受外在因素的影响。
  2.4 职业准备不够
  职业准备,不仅包括良好的专业知识、健康体魄、健全的心理、面试与求职技巧、简历制作,还应该具有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技能等,这些都是职业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了职业准备,才有可能在就业机会来临时抓住机遇,否则一旦失去了机会,就会后悔莫及。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问题有许多是由于职业准备不够造成的,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缺乏在校期间针对职业岗位的实践经历,致使大学生的求职简历千人一面,没有特色,更不会强调自己的优势和为什么适合这份工作。如上学期期末测试时,超过60%(总人数 247人)的学生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书是从网上下载而来,有的学生竟然未作任何修改就交上来。剩下的学生虽然写了,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职业目标未做阶段性的分解和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因而谈不上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了。
  2.5 实践能力缺乏
  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自我评估、职业环境分析、职业目标的确定、实施策略与措施和反馈调整等环节。其中,职业环境分析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职业环境因素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我们只有顺应职业环境的需要,趋利避害,最大可能地发挥个人的优势,才一能实现个人目标。虽然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所了解,许多人也制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是很多大学生并没有从实际行动中来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有的大学生虽然可以拿出一大堆证书,诸如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但实际的英语语言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却相对薄弱;有的大学生选择了兼职,参加各种职业证书资格考试,但并没有与自己未来的职业联系起来,缺乏对理想职业的全面认识,从而也很难有针对性地锻炼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总体上说,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薄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是社会实践的量不足;二是社会实践的质量不高。这些情况都将大学生与外部的职业环境隔离开来,使其对职业环境不熟悉,对将来从事职业的了解还远不够。
  
  3 提高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教学水平的对策
  3.1 树立大学生科学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理念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广大学生深刻地剖析自我,依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因此,职业教育就应该自始至终地贯彻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应作为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应作为就业指导课的核心内容,将科学的理念灌输给学生,教给学生科学的职业规划方法,这对于学生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2 加强学校职业规划教师队伍建设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指导师严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目前我校没有专职的职业规划师,从事这一门课的大多是兼职教师。他们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和培训,只凭经验对学生进行学习、人生等方面的教育。教师成为制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大力加强学校职业规划教师队伍建设,使其朝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实施职业规划培训师工程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资格培训制度。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准入制,研究符合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教学质量。
  3.3 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
  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有学校的大力支持,教师队伍的建设外,还需要在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作为一门新开设的课程,这方面更需要加强。
  (1)实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普遍采用,并认为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同样具有适用性。不过在推行案例教学法时,应注重案例的代表性,可结合所教专业选取、编写教学案例,让学生利用个人的经历和模拟的职业身份,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来进行学习,达到为实践经验做准备的目标。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每讲授一堂理论课,至少安排一次实践课。如大学生的自我认知需要借助科学的测评系统,通过完成一系列测评量表来实现更客观地认知自己。而了解职业则需要走访大量相关的企业、部门、人单位或市场,来了解社会需求与职业发展趋势。
  (3)探究“集中教学+个别辅导”的教学模式
  随着高校扩招后,教学班级、人数增加,大班教学能保障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教育的普及,但不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特点进行差异辅导。因此,应采取“集中教学+个别辅导”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同时辅以课外的电话、邮件、网络在线咨询等,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料为学生解决困惑和难题。
  3.4 建立“全程辅导”新模式
  所谓的“全程辅导”新模式是指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辅导要贯穿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模块化的教学内容,进行与大学生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辅导。目前,虽然我校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有规律地开设;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学生未列为辅导对象的范围;辅导人员配备不足、具备辅导条件的人员在认识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不重视低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辅导。因此,学校应该根据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全程辅导与模块化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出大学生四年学习期间的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全程辅导”。
  
  参考文献
  [1] 张桥,张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4).
  [2] 王少军,桂守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径初探[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3] 张爱平,任立奎,张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地质教育,2007(4).
其他文献
【摘要】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失业人口增加、城市贫民比例增大。就中国而言,其城市化的特殊性是大量农民工的低工资和“边缘化”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关于是否应该制定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并将其制度化,学术界的争论一直在进行。本文基于对英国斯品汉姆莱法令双重效应的分析,着重从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的角度,分析了这一法令的深远影响,探讨了中国是否应该制定农民工最低工资制度,以及如何在恰当时机下制定制度等问题
期刊
【摘要】高校的教学改革,课程设计要以市场为导向,重视企业的需求,就必须掌握大经济环境下的就业动态,包括各个行业发展、各种专业岗位、各个年龄层次、各种学历层次等供需情况,并能预测出某一职业的发展趋势,以便给大学生提供具体的信息。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1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了政
期刊
【摘要】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校园文化积淀与精神的充实。在分析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过程所存在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型大学办学精髓之一”。从办学理念、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性能力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我国高校在研究型大学建设过程中的应当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能力 研究型大学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1    1 前言   高校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探讨问题、展示个性的重要领域,同时还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的实践课堂。学生在校期间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宿舍中度过的,所以学生宿舍绝不仅仅是单纯的休憩场所。它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道德养成,人生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高校学生大量增加,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化,这对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化,有利于稳定辅导员队伍,增强辅导员专业素质,强化辅导员管理机制,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实绩。对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高等教育 辅导员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期刊
【摘要】高校食堂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实现标准化有利于高校食堂合理控制成本,建立统一的食品加工标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保证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文章对高校食堂推进标准化建设,导入和实施国际标准,标准化食堂总体设计方面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食堂 标准化建设 总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2    1 高校食堂标准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对目前高职生就业的现状进行了细致分析,找出高职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各个角度分析其原因,主要从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来分析,针对目前高职生就业形势严峻和就业质量不高等现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生 就业 对策  【中图分类号】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1    目前,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的队伍越来越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我系一直参与国家有关部委组织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滚动调查。调查的结果使我们愈来愈充分地认识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不断地促使我们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于调查中反映出的成绩和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好的措施和方法,我们始终一以贯之并不断完善;对于一些突出的问题和不足,我们高度重视,组织了多次系内讨论、座谈,并先后撰写出10余份调研报告或专项分析论文,用于指导
期刊
【摘要】专业课程设置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之一是通过对学生的影响来体现的,而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又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人格精神影响来实现的,包括思维方式、逻辑性、心理等因素。所以,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特别是文科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本文就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进行分析,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对于学生人格的影响。  【关键词】专业课程设置 人格 心理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大学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大学学生工作最基层的领导者、组织管理者和协调者。本文就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如改善思想教育模式、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等,通过以上方式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全方位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切实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学生思想工作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