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本插图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10110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物教学主要是研究生物体的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它往往需要借助实物、生物图来认识结构,理解生物的生理过程。实物、图片、课件在生物教学中直观、生动,使学生容易理解,但是对于一个农村中学来讲,在设备短缺,信息量少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课本插图来进行教学。因为课本插图反映出教材的主要内容,它是整个知识体系的骨架,只要以点带面,整本书的知识基本都包括在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利用课本插图指导学生学会识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原来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上面展示图讲解生物体结构,学生在下面只管听和记,学生很被动,再加上学生没有掌握识图的方法,课本上的插图如同虚设。现在我们知道真正的课堂主体是学生,这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加到教学中来,教会学生学会识图。学生对于生物结构图是陌生的,抽象的,茫然的,所以教师在让学生识图之前,应给予具体的指导,即识图应注意些什么:第一,让学生知道这是什么图,领会图中出现的箭头、符号等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第二,告诉学生观察的切入口,即观察的顺序。第三,告知学生观察的内容,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还要注意观察的内容一定要详细具体。第四,告知学生识图的技巧,即观察的关键。学生掌握了这四点,识图就基本没有问题了。
   例如在识别根尖的结构时,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根尖结构图,教师展示出各部分的典型细胞形态结构图。观察的顺序是从下往上观察,观察的内容是根尖四部分的位置关系,细胞的形态特点和细胞排列特点。教师把观察内容列成表格的形式,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下来。最后学生之间交流,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由于学生参与到整个的学习过程中,经过1—2次的训练,学生就基本掌握了。这样通过课本插图让学生尝试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教会了学生识图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图习惯和自学习惯。
   利用生物结构图,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学生对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需要借助生物图来分析,说明。教师要利用生物图向学生提问,鼓励启发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叶为什么是绿色的?为什么叶片落下后,背面朝上的多?阵雨后,莲的宽大的叶片上,有水珠滚动,但水分并没有渗透到叶片的内部?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叶片结构图,分析这些问题与叶片的哪些结构有关,从图中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生命现象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释生命现象的能力。
   利用课本插图,以点带面,对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课本插图充分体现了本教材知识结构体系的骨架,教师可以以图为中心,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如:初二生物第三册中,花的结构,开花传粉,双受精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种子结构,种子的萌发过程,种子萌发后的生长和发育等知识分属于不同的章节,教师在复习时利用课本上的花的结构图,双受精过程图,种子结构图,种子萌发过程图,给予学生系统的讲解,让学生去观察图,体会植物的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这样由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整体,再由整体放射状的延伸到各个部分。这样学生能够驾驭整本教材的内容,有系统的掌握生物学知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教材既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而课本插图是教材的灵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插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使学生学会识图,养成良好的识图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又可以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用图分析,说明,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尝试了学习的整个过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其他文献
新课程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兵教兵”式的合作学习确实显示了其巨大的优越性。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了学生的自尊,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社会交往能力。   然而在小组合作中,学困生常处于被动边缘化的境地。在讨论时,他们冷漠旁观;在发言时,他们低头不语、茫然无策;在做练习时,他们无从下手;最后在小组
期刊
一、问题来源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总复习”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12册里的内容,(人教版十二册第132--133页)材以出现4个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圆锥体)从而让学生开始去整理关于小学阶段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教材中并不出现具体的特征和计算公式),体现了让学生在回忆中自主整理的思想。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和应用很不理想,作为小学
期刊
写作训练是综合反映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一个环节,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必须从日常生活和平时教学着手,全方面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听说读写是中学生英语学习必须掌握的四项技能,四者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互为基础,。听和读是领会和理解别人表达的思想,是语言从外部到内部的输入过程。说和写是用言语表达思想,是从语言从内部到外部的输出过
期刊
以前,我们时常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老师体罚学生甚至暴力体罚学生的事件发生。随着教育改革的进程,现在一些老师反倒连惩罚、甚至批评教育学生都不敢了。在我看来,合理的惩罚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只有合理地运用惩罚手段才能更好地矫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与思想。那么怎样进行惩罚呢?以下是我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1、对作业不按时完成的学生,罚讲名人或古人勤奋学习的小故事。在讲故事当中,有相
期刊
现如今大多数聋校的体育老师都是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在教学中他们都是以普校的那套模式应用到聋校的体育教学里,从理论上说是可行,但真正操作起来还是显得有点生搬硬套,毕竟聋生与正常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差异,至少在听觉上。笔者在进行聋校体育教学的早期阶段,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是采用普教的那套模式,那段时间总感觉教得很难受,学生学得也不舒服,教与学已经脱节。因此,笔者潜下心来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与
期刊
〔摘 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从能够听、说、读,达到能写作的阶段。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教学应立足本源——文从字顺,在此基础上方可成就创新之精彩。   〔关键词〕文从字顺 语感 本源 创新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在当今中考、高考改革制度下,作文尤为重要。作为多年扎根于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老师,我深深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以来,给原本比较沉闷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思维活跃了,口语交际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都比以前增强了。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许多课太过“繁华”、“浮躁”:有些课内容庞杂,大量地使用课件,美妙的动画、声音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可真正面对文本的时候,学生反而没有了兴趣;有些课教师不范读,不板书,甚至在课堂上不辨析词意、字形,不抠词抠句,不纠正学生错误的发
期刊
一、合理构建学习小组,使学生能合作   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过程,也是多层次信息传递的过程,别具特色的小组学习活动已成为整个课堂活动的主体。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一个学习小组应该是一个班级的缩影。学习小组的组建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征、智力状况、学习成绩等各个方面。小组人数一般以4—5人为宜,组建的原则应
期刊
我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已有了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有一次,我对学生进行了一项“我最喜欢的老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4.3%的学生认为,只要喜欢这位教师就能学好他所教的学科;10.1%的学生则认为会对这门学科有信心;而5.6%的学生认为,没学好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是因为基本功不扎实的原因。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呢?97.8%的学生认为我最喜欢的老师很幽默、很有爱心,年老的把我们看作为他的
期刊
优秀的教育家认为: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吕叔湘先生说过:“真正成功的教师确实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教育既然是一门艺术,教师也就是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应该有它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众所周知,教学是个流动的过程,也是一个活的教学艺术表演过程,在这个活的艺术长河中,不可能有一成不变、放四海而皆准的绝对模式,而只能是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随机应变。因为即使是精心设计的教案,在实施的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