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讨

来源 :银幕内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6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对于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已越来越受到关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如何呢?带着这一想法,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出发,探索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学科教学
  一、研究背景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核心价值观”五部分,这五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唯物史观是学生对历史、对现实的认识的科学态度,只有在正确的观点和态度的指引下,学生才能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对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史事、史实等形成具体而科学的认识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时空观念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核心思维,是学生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时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的观念,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事件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其偶然性,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理解。史料史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过程所特有的思维品质,也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和方法,在学习历史的实践中,只有将历史知识与古人的史料、史物史证等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的科学地认识和分析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掌握丰富历史分析的方法的基础上,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形成有效地认识过程;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对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展开对历史事件进行有效地叙述的能力,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只有将前三者有效地理解和体会,才能够在具体的历史学习实践中,对历史知识等的学习形成科學、具体有效地分析和理解,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对历史事件的具体而有效的认识过程,因此它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生在对具体的历史事件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对历史人物、事件等的态度、想法、观念、情感等通过人们的行为方式具体的体现出来,而育人功能是教育功能的最主要的体现。
  二、问题的提出
  (一)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混淆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会直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设定一些教学目标。然而,这些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有时无法完成。这就导致课堂教学目标只是浮于表面,并没有切合学生的实际。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学习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无法产生足够的关联,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没有得到一定的改善。
  (二)教学内容受到了教材的限制
  在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中,要想学生合理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内容,教师就要在深刻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改革和深化。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契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学生扩展更多的知识,让学生能真正得到提高。
  三、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往往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的“黄金时期”。教师作为学生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应认识到自己承担的重要责任,并通过不断的学习,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带给学生更加愉悦的课堂体验。新课改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为此,教师可以将“新课改”作为一次机遇,更好地利用课堂时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科能力,以便能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利用黑板作为辅助工具,让学生通过记笔记等方式进行学习。这一教学方式其实有它的局限性,并不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会觉得这样的教学形式缺乏创新。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所得。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意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避免枯燥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感受到一定的趣味性。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一个更具开放性的课堂形式。
  例如,在学习“稻作文化的印记”这一课时,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体力量,从而优化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在开展课堂教学前,为学生布置课堂任务,让学生做一些搜集工作,搜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知识,以便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并帮助其进行解答。教师通过这一方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利用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
  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具备一定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得到一定的感悟。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教师通过这些活动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让学生通过实地参观,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创设融声音、图像和文本于一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其在对历史的感知、体验和思考中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创作和演出历史剧。通过扮演历史角色,学生可以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进行对话,产生精神冲突,进而对历史做出价值判断。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学生可以了解历史,形成独特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得到全面的提高,以便能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
  参考文献:
  [1] 付宜红.重新认识综合课程的价值[J].基础教育课程,2019.
  [2] 赵春丽.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核心素养培育初探[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
  [3] 朱海英.核心素养引导课堂教学——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8.
其他文献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中提到: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2019年教育部印发《高校美育意见》,要求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教学。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重视。  关键词:学校音乐教育;音乐教师;美育  一、学校音乐教育现象  (一)学前阶段的音乐教育  学前阶段,幼儿没有音乐基础。幼儿园老师通常进行儿歌教唱。这些儿歌没有统一标
期刊
摘要:所谓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心理模式,因此,框架可被视为个人或组织(包括新闻媒介)对社会事件的主观解释和思考结构。本文以新闻框架理论为指导,引用臧国仁的“三层架构”模式来分析东北区域内外主流报刊中塑造的东北人形象差异。通过对《南方人物周刊》和《吉林画报》《黑龙江画报》《今日辽宁》中东北籍人物报道内容的统计与分析,分别在报道主题、人物类别与行业、写作结构和人物特质分布等指标上进行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出现了一股“钢琴热”。许多学前儿童、小学低年级学生,欣喜而又茫然的坐在“乐器之王”面前。“钢琴热”这种文化现象急骤地摆在了我们文化工作的面前。从群众艺术馆音乐辅导工作的角度来研究,如何适应这种大潮急来的局面,教好众多儿童学好钢琴,这无疑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一、儿童钢琴教学首先要排除社会心理障碍  近年来,大量学琴儿童当中,或者说家长家长的学习出发点各异。有的
期刊
摘要:它以“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生态哲学观为指导,运用Stibbe的生态语言学理论,从抹除角度入手,对中英两国主流媒体《新华网》官方英文网站和《泰晤士报》中环境新闻报道进行研究,尝试对比两国分析角度的异同。研究发现,因两国发展阶段、政治经济制度、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其报道的角度及背后的生态观也大不相同。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环境新闻报道;抹除;生态哲学观;中国;英国  生态危机、环境问题、气候变化
期刊
摘要:近年来军旅题材在影视作品中是十分炙手可热的,而且随着影作品的发展,种类繁多的影视题材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尤其是军旅题材以其独特的背景和群体受到各个年龄段的观众的喜爱。军旅电视剧之所以吸引人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剧中的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各个刻画的都十分鲜明,而且深入人心,他们的品质得到观众的认可。在创作过程中军旅题材的人物形象塑造也就是军旅题材的核心和灵魂这对军旅题材电视剧日后的发展和创新都是非常重
期刊
摘要:伴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教学要求,音乐鉴赏也成为高中阶段必修课程。研究以高中音乐鉴赏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将参与式教学法融入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意在完善音乐鉴赏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持续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教育文化内涵。本研究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音乐中美,探讨在新课标下如何进一步提升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效果,为促进高中音乐鉴赏提供理论基
期刊
摘要:电视剧这门艺术是包含了众多的其他艺术融合而成的,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造型等门类。电视剧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散发的艺术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电视剧的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的,通过导演对其的艺术加工,通过媒介的方式传播给我们,电视剧里的某一艺术情节,总是能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关键词:艺术;主题思想;内容的时代性  一、主题即灵魂  主题是整部电视剧的灵魂所在,如果一部作品没
期刊
摘要:对于当今社会,影响最广泛,受众最多的一种文化风格。然而,我们也能奇怪发现,大量充斥着银幕的非审美化电视剧,被一些观众“看不惯”、“不好看”,艺术内容和文化记忆很少。我认为,中国电视剧整体水平的提高,需要电视人的关注,需要电视剧艺术价值的提高。电视剧艺术水准的高低与它导演的实力、剧本的合理故事、演员的演绎等因素的强弱有直接的关系,在这里简单的以中国电视剧《都挺好》和英国电视剧《神探夏洛特》来解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我国的电视剧行业也借此完成了一次快速的发展,在题材种类,拍摄手法,从业人员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诞生了数量颇多的影视剧,但相应的,电视剧的质量和艺术水准也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甚至于部分水平不高的电视剧反而大行其道,成为了国内影视剧的主流。  关键词:市场需求;摄制手法;定位混乱;创作思维僵化  艺术性和商业性一直都是影视剧
期刊
摘要:某些电影清楚地体现了好莱坞在制作有关历史不同阶层的电影时不得不向当下的现实靠拢或者向当下的社会环境妥协,因为如果按照当时的真实环境来表现底层民众所遭受的境遇,电影可能无法表达出所谓的好莱坞传统的主流价值观,从而影响电影的口碑和票房。  电影《绿皮书》获得了三项金球奖大奖,分别是最佳喜剧,最佳编剧和最佳男配角。这部电影由彼得·法雷利执导,维格戈·莫滕森和阿里担任主角,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而来的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