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群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突变情况及其靶向药物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x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靶向药物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下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方法检测102例NSCLC患者EGFR、ALK、KRAS等13个基因的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与肺癌临床特征、靶向药物治疗疗效间的相关性。

结果

共检测到42例EGFR突变(40.8%),3例ALK融合突变(3.9%),6例KRAS突变(5.8%),3例PIK3CA突变(2.9%),1例MET第14外显子跳跃突变(1%),1例RET融合突变(1%)。在不同的样本类型和病理分型中检测到的基因突变情况有较大的差异。20例伴有EGFR突变的患者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治疗,17例出现缓解。

结论

中国人群NSCLC的基因突变情况与文献报道略有区别,尤其是ALK融合的突变频率。靶向药物疗效与基因突变明确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1例Smith-Magenis综合征(Smith-Magenis syndrome,SMS)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技术对患儿的外周血进行染色体基因芯片检测,检索相关文献,收集有该疾病个案报道的华人病例并综合分析。结果患儿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矮小,特殊面容,多脏器异常,睡眠节律紊乱,自伤行为等,符合Smith-Magenis综合征表现。比较
目的探讨1例10p15.3微缺失综合征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全外显子测序结果;结合文献分析10p15.3微缺失相关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结果患儿主要表现为智力运动发育迟滞,语言及言语发育障碍,肌张力低下等异常。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儿10号染色体短臂远端ZMYND11、DIP2C、LARP4B、TUBB8、GTPBP4、IDI2、IDI1、WOR37及ADARB2基因存在杂
目的分析1例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相关髓系增殖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学特征。方法对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荧光原位杂交及免疫学分型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114种血液肿瘤相关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患儿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明显异常,贫血,白细胞计数偏高,外周血原始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形态学染色及免疫学分型支持巨核细胞系增殖的特点,荧光原位杂交显示为21三体。114种
期刊
目的鉴定1例Ia型先天性糖基化障碍病(congenital disorders of glycosylation type 1a,CDG-1a)患儿PMM2基因的致病性变异。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其PMM2基因的编码区及相关剪切位点序列,并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参考ESP及SNP数据库对结果进行比对。利用protein BLAST系统分析突变氨基酸的跨种属保守性;利用PubMed BLAST
目的探讨1例临床拟诊为Leigh综合征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对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患儿家系成员进行线粒体基因Sanger测序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检测,同时对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相关的核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结果患儿
目的明确1例发育落后、矮小合并多发先天异常患儿的遗传学病因,并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常规染色体G显带技术分析患者的核型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潜在的染色体微缺失或微重复,同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验证芯片检测结果。结果
目的对1例疑为尼曼匹克病C型的患儿进行临床和遗传学分析。方法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并对疑似致病性变异进行患儿及其父母的Sanger测序验证及生物信息学预测,用SIFT、PolyPhen-2和MutationTaste软件对新变异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基因测序发现患儿NPC1基因存在c.2728G>A(p.G910S)和c.269C>G(p.P90R)复合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其母亲
随着测序技术的日臻成熟及其在基因病诊断应用中的日益普及,测序数据的处理已成为临床基因诊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各类软件和数据库的开发,已使得对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变异筛查流程变得更加完善、便捷。然而,将筛查到的变异与疾病表型进行关联,并对该变异可能的致病机理和分子机制进行进一步验证和阐述,仍是临床基因诊断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将对测序数据处理的流程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常用的表型-基因型关联工具和方法
目的对1例未伴琥珀酰丙酮增高的酪氨酸血症I型患儿进行临床及基因突变分析。方法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用串联质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患儿的血液及尿样。提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先证者为急性型,表现为肝脏肿大、黄疸、贫血、出血倾向,血串联质谱检测发现其酪氨酸(397.12 μmol/L)、甲硫氨酸(896.16 μmol/L)和苯丙氨酸(292.52 μmol/L)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