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中育人价值的实践探索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rrow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信息科技学科的教学,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能够正确理解、选择并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学习、研究、交流的效率,发展思维,学会学习,逐步养成在信息社会生活中应有的正确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本文主要根据教学实践,重新理解信息科技课程在当前社会时代背景下的育人价值,梳理教学中在育人方面存在的不足及现状分析,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初中信息科技;育人价值
  初中信息科技学科的教学,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能够正确理解、选择并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学习、研究、交流的效率,发展思维,学会学习,逐步养成在信息社会生活中应有的正确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但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较难落实让学生“养成在信息社会中应有的正确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本文主要根据教学实践,重新理解信息科技课程在当前社会时代背景下的育人价值,梳理教学中在育人方面存在的不足及现状分析,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初中信息科技学科育人价值的现状分析
  学生进入初中后,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会有显著发展,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但由于还不成熟,容易固执和偏激。所以在教学中要找到、找准育人的实践方法,就需要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才能够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提升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育质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一)教学内容与形式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二)教学观念影响了学生对新技术探究与适应能力;(三)教学重点和学习评价影响了学生获取信息和鉴别信息能力;(四)教师引导影响了学生在开放环境下自我约束能力。
  二、初中信息科技学科育人价值的实践探索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情需要进行不断探索,一方面,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好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育人潜在点,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上课类型,要充分挖掘知识内涵,能创设不同主题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增强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德育感染力。
  (一)以育人目标为导向,有效设计并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只有设计好、落实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才能改变学生的思想行为倾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具有习得性和渗透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领域的内容标准常常用“体验、意识”等词语来描述、表示这些标准的习得性和渗透性,即教师不能把这些内容标准像知识技能领域的内容标准一样,通过讲解、演示、作业、考试等方式直接“教”给学生,而必须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产生体验,获得感悟,养成态度,内化成价值观。通过学习,感悟到肥胖的危害性,提高健康意识,弘扬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具有积累性和渐进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内容标准达成过程是一个积累和渐进过程,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活动中的体现和感悟,有些学生当场感受到,并有所表示。也有些学生当场并没有马上感受到,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表示,而是作为一种潜在的体验和感悟,暂时积存在他们心中;随着学习的进程,这种积存不断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从量变到质变,产生顿悟并表示出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具有整体性和完整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的体现应该是整体的、完整的。不能苟求每一个教学过程、每一个学习单元都有完整的体现,应在整个教材实施和教学过程中渗透性,渐进性地体现内容标准。
  (二)依据不同课型,充分挖掘知识内涵,增强课堂教学德育感染力
  1.新授课——教材知识点与育人点要有机结合起来
  在信息科技学科新授课教学中需要自己挖掘 “育人点”,所以,课前认真备课,整合教材资源,才能在课堂知识的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然流露,潜移默化,以提高育人的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应逐步深入,适度分层,使育人目标具体化 。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作相关的调整和细化,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具有具体性和层次性的育人目标,增强教育内容的可操作性。细化育人目标,实现有效的育人教育,不仅达到课堂教学目标,而且对学生思想产生深刻的触动。
  2.综合实践课——适时变化教学方法,选择合适主题,增强学科育人感染力
  信息科技学科的综合实践课常常利用项目主题来实施教学,以巩固和掌握前期新授课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项目主题的选用应尊重学生主体,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关注家庭生活,关注校园生活,教给学生有血有肉的知识,不仅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同化。适时的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走向课本知识,又从课本知识反馈向社会。
  项目活动的实施应创设情境,增强艺术性和感染力。以直观的感性材料引出项目主题,在实施中既能增加学生经验,又可变单调说理为探究学习。创设这样的情境是为了增强艺术性和感染力,促使学生能主动表达思想、积极抒发情感的目的。
  3.复习课——需求分析,满足学习需要,阳光评价激发学习动力
  为了应付学业考试而进行机械单调地重复技能操练,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学生会对复习产生反感。所以在复习之前,应进行需求调查和分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在复习中的问题设计及任务能给学生留出思考和辨别的空间,努力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复习中还应构建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不单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的评价,更要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达到的程度进行综合性评价。在复习课教学中进行阳光评价,就是要赋予课堂这些新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潜力,给学生一个复习课的催化剂,让课堂迸发生命活力。
  信息科技学科育人价值的落实点主要在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全面地准备“过程”,要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在兴趣、能力、思辩、行为等方面给学生加以引导,以灵活、变通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与策略,突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走向“过程育人”。
其他文献
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意识到创新能力对于整个社会和科学进步的重要性,而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因此社会上对于人创新思维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我国从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语文课程是小学生最早学习的课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引起了许多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关注,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精讲善问,鼓励质疑,发展创新
期刊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习题的功效,开拓思维,培养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精选习题,示范讲解  例题不仅有助于理顺解题思路,复习巩固知识和明确解题规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时空有限,习题类型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教师必须对例题进行筛选,精选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作范题,从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注意引导认真分析题意,弄清
期刊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免不了要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使犯错误的学生能够改正错误,更快的进步。但并非所有的批评都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掌握批评的艺术非常重要,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摸索出了批评的方法。  一、语言要宽容  宽容是指学生犯了错误后,要用宽容的话感动他们,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我班有一位学生在做练习时,趴在桌子上迟迟不动笔,为了避免他下不了台而产生对立情绪。于是我说:“做作业前是要认真思考的
期刊
我从教13个春秋,在北街小学北校区工作5年了。回首往事,真是峥嵘岁月稠,但也收获了幸福与喜悦。  记得我刚分到北校区时,心里有太多的不情愿,一是我在老校区工作了好几年,和同事感情深厚;二是北场学校面貌破旧不堪,满目疮痍,是一个闲置校园再利用;三是,学生家长对北场学校不信任,谁也不愿意把学生调到北校区尝试,记得入校时班里只从老校调来30多名学生,而且成绩是中下等;四是,教学条件很艰苦,学生来源几乎全
期刊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学习充满着自信和希望。然而经过学习,有的学生没有很快适应学习生活,繁重的功课,大大提高了的难度、广度、深度,五花八门的方法、技巧,再加上考试的不理想,顿令有的人一下子悲观起来.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智力,慢慢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很有可能
期刊
现代教育思想要求学校教育既立足于传授知识,更应着眼于开发智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中,要发挥师生两方面的互动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主动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接受多方面的思想教育。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要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合作地获取知识。所以教学中应以学生活动为主,注重小组、
期刊
摘要:中原民间美术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生活点滴之中,其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影响是潜在的,也是持久的。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多样化的创作手法、广阔的应用范围、原汁原味的生活情趣等特点,无疑让它成为了地方美术课程开发的一朵奇葩。我将中原民间艺术引入中学美术教学和研究中,与网络环境相结合,探讨中原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审美特征、造型规律、艺术形式因素以及精神内涵,力求要让学生成为地方
期刊
摘要:让学生立足于生活、内心充满情感、树立远大理想,这种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方式,能够使小学生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可积极发展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人才。本次研究就说明这种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教育实践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育  要如何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让小学生成为可持续成长、有益于他人、服务于社会的人,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的话题。本校提出了关注情感、立足生活、建立理想的三位一体
期刊
透视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的现状,我在反思作文教学的困惑之余,不难捕捉到问题的实质:农村初中学生封闭机械的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屏蔽了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关注,剥夺了他们扩展生活外延、品味生活内涵的权力——生活底蕴的丧失,自然成了写作灵感枯竭的根本理由。农村初中生作文的悲剧实际上就是传统作文教学的悲剧。平时的作文教学正是由于忽视了以真实为原始生态的生活作为学生写作的逻辑始点,才走进了一条令人悲哀的死胡
期刊
摘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朗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现状入手,探索了小学语文朗读对教学作用,以及朗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旨在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的意义;语感作用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