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遭受性侵害作为一个及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近几年内被不断提起,而作为最直接的受害者,遭受性侵害后的儿童却往往被忽视。本论文针对儿童性侵害定义进行了说明,然后通过对受性侵害儿童的心理学与生理学分析,提出了儿童遭受性侵害后的生理与心理学护理方式。旨在帮助更多的受性侵害儿童恢复身心健康,走出阴影。
关键词:儿童性侵害;分析;护理
近年来,被媒体曝光的针对未成年人性侵犯事件越来越多。据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的一份研究,从全球范围来看,未成年人面临的性侵风险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约19%的未成年人面临被性侵害的危险。[1]尽管中国未成年受性侵犯的概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在社会观念传统、性教育缺失,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差和法律漏洞面前,性侵受害人及其家属的沉默使此类行为无法被发现。大众对于类似事件的了解更多地是来源于各大新闻媒体的事实报道。社会对性教育的避讳和不重视,使得一些未成年人在遭遇此类情况时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被侵害,事后亦对此行为难以指认。因此针对性侵害受害儿童的治疗保护工作开展起来会更加困难,这种严峻的社会现状也决定了性侵害受害儿童护理工作的专业取向与重要地位。
一、儿童性侵害定义
目前仍然没有一个可被广泛认同的儿童性侵害(child sexual abuse)的定义,但对儿童性侵害的争论集中在哪些行为属于性侵行为以及儿童的年龄界限上。最广泛的儿童性侵害行为可分为性侵入(试图与儿童性交和强行与儿童性交,试图与儿童肛交和强行与儿童肛交等),性接触(如在儿童身上故意摩擦性器官,迫使儿童用口接触侵害者的性器官等),没有接触的性(如利用儿童进行色情表演,在儿童面前手淫等)。由于受性侵害儿童个体差异及受性侵害儿童所处的环境差异,许多学者进行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甚至相互矛盾。尽管广大学者们仍在不断地进行着研究,但儿童性侵害这一概念本身依旧存在争议,复杂性不言而喻。笔者撰文的目的就是对性侵害受害儿童的护理工作进行一个研究归纳总结。
二、受害儿童可能产生的异常心理状况分析
1、焦虑、恐惧心理 大部分受害儿童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无法抗拒侵害者的强迫,没有阻止性侵害事件发生的能力。因此在遭受性侵害后,他们往往会产生无能感。而伴随着无能感可能会出现焦虑症状、恐惧症、分离症状,以及退化等行为。
2、抑郁心理 当性侵害事件被揭露后,他人可能缺乏对儿童所处困境的关心,这时就容易对受害儿童造成二次伤害。一些儿童在受到强烈精神创伤后变得情绪低沉、悲伤哭泣,少数病儿可呈躁狂状态,严重者会出现自伤行为或自我毁灭(自杀倾向)等行为。[1]
3、孤独、人际关系困难 由各方案件来看,未成年儿童受性侵更多嫌疑人多数是留守儿童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亲属、邻里及教师等。[2]受性侵害儿童经历到被熟悉的大人所伤害的事件后,痛苦的经历使得他们不再相信别人(信任困难),这样容易导致受性侵害儿童出现人际关系困难。伴随着觉得自己遭受了背叛而来的愤怒和生气,可能会促使受害儿童出现反社会的态度和行为。
4、低自尊、羞耻心理 部分受害儿童会因为性侵害事件自我指责,将性侵害受害事件归结成是自己的错因而感到羞愧、罪恶、厌恶自己等。而这种厌恶的情绪可能会逐渐升级,最终演变为各种人格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表演型人格和边缘型人格障碍。
5、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儿童的PTSD临床表现与成人不完全相同,有些症状是儿童所特有的。儿童的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可表现为梦魇,反复再扮演创伤性事件,玩与创伤有关的主题游戏,面临相关的提示时情绪激动或悲伤等;回避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分离性焦虑、黏人、存在强烈的依赖心理,不愿意离开父母;高度警觉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过度的惊跳反应、高度的警惕、注意障碍、易激惹或暴怒、难以入睡等。[4]
6、性问题 性侵害受害事件让儿童提早体验到性,也提早知道性的相关知识。但其实际年龄,心理成熟程度却与此不相一致。提前产生与年龄不相符的性冲动,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如性早熟、性攻击等。这一种心理障碍在儿童的成长后期可能转化为对性的过度厌恶,也可能转化为对性的过度迷恋。
三、受害儿童可能产生的异常身体状况分析
1、防卫伤 大多数儿童都是受到胁迫而与侵害者发生性关系,这种胁迫性会造成儿童在受侵害过程中进行反抗。侵害者为了防止或制止受侵害儿童的反抗则有可能采取暴力手段对受侵害儿童进行攻击以迫使其丧失反抗能力和反抗意识。这一过程通常会对儿童造成身体伤害。如各种机械伤,坠落伤,锐器伤等,以及伤后可能并发感染。
2、下体损伤 由于儿童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善,所能承受强度与大人存在差异。强行的性侵入将会造成女童会阴部裂伤,阴道大量出血,甚至提肛肌断裂。对男童则会造成肛门粘膜充血、红肿或裂开,甚至出现大便失禁、直肠脱垂的情况。这些情况都十分危险,如果不能及时接受专业的救护,将会危急儿童生命。
3、怀孕,感染性病或艾滋病 当性侵者未采取避孕措施即对女童实施性侵害时,则有可能会造成女童怀孕。若性侵者本身患有可以通过性接触或交换体液而传播的疾病,如艾滋病,梅毒等,又未采取任何保护性措施就与未成年儿童强制发生性关系,则有可能将自身所患的疾病传染给他们,造成他们患病。
四、护理措施
(一)心理护理措施
1、运用心理护理知识,掌握谈话技巧
护理人员是最先接触被害人的,与其互动也是最频繁的,能够适时伸出援手帮助,最容易获得被害人及家属的信任,而且在急诊室的护理对被害人所需要的治疗有正面的影响[4]。我们要对受性侵害儿童在事发时做出的努力表示肯定,鼓励受害儿童宣泄情绪,告诉他们不用压抑,并试着引导受害儿童说出其内心感受。通过与孩子加强沟通来取得他们的信任,消除他们的恐惧。为了能让急诊护理人员更能发挥其专业的功能,医院应定时给予护理人员在职教育的训练,例如身心创伤的危机处置与护理咨询训练都是必需的。 2.要注重宣教与解释
由于救护过程会采取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受性侵害儿童造成二次伤害,因此解释工作在这一时期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要尽可能的多做详细解释,表明治疗护理工作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已取得其配合。我们要使他们相信医护人员可以帮助他们。医护人员在与受害儿童的接触过程中要不断对他们予以正向的鼓励,确保受性侵害儿童不会在治疗过程中不会产生恐惧感和羞耻感能更自然更配合的接受治疗与检查。
3.遵守职业道德,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
要尊重受害儿童的隐私,不可就受害儿童所遭遇之事进行与医疗目的无关的谈论,避免对他们及亲人朋友造成二度伤害。现实情况告诉我们,当发生这种事件的时候,受害儿童周围环境中或多或少总是会存在一些散播负能量的说辞。因此医护人员需尽量避免他们接触外界的负面说辞,受到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并时常仔细观察,在他们出现情绪起伏时及时进行安抚。做好对性侵害儿童的保护工作不仅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良好环境,更能为受性侵害儿童的预后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
(二)生理护理措施
1、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医护人员应具备精湛熟练的工作技巧。由于必要的救护过程中采取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受性侵害儿童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对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相当高。出色的医疗技艺将会大大减少受性侵害儿童再次受到伤害的程度。在对受性侵害儿童进行外伤检查处理的同时,医护人员也要及时对其进行血液检查和避孕处理,以确定其是否由于性侵而感染性病、艾滋病等由性接触传播的疾病和阻绝其怀孕的可能性。
2.采取辅助护理手段
要尽量提高受性侵害儿童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感,在必需的治疗同时,可以采取的手段有:使用抗压床垫增加舒适感,在淤肿处给予冰敷以消肿及止痛。睡冰枕减轻头胀痛感,并增加舒适。协助受害者翻身,给予舒适的卧位。放轻柔的音乐以助其放松肌肉,可以请受性侵害儿童信赖的人在旁陪伴。在进行任何医疗护理工作时动作都应轻柔。
3.治疗与观察相结合
由于儿童尚未发育成熟,语言组织能力和自主表达能力不强,因此在日常的治疗护理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的细心观察,在与受性侵害儿童进行语言沟通或肢体交流的同时通过观察他们一举一动对受性侵害儿童的生理、心理状况做出准确的评估。
参考文献:
[1]李成齐.儿童性侵害案件中司法访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特殊教育,2008(1):78—83
[2]周楚.王德斌.洪倩.留守儿童性侵害案件的成因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0年,23卷1期:54-56
[3]李璐寰,童辉杰.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8,01:100-108.
[4]王丽兰.照顾一位性侵害被害人的护理经验[J].护理杂志,2003,50卷5 期:91-96
作者简介:胡玥(1994.6—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人,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2012级护理学专业在读学生。
关键词:儿童性侵害;分析;护理
近年来,被媒体曝光的针对未成年人性侵犯事件越来越多。据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的一份研究,从全球范围来看,未成年人面临的性侵风险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约19%的未成年人面临被性侵害的危险。[1]尽管中国未成年受性侵犯的概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在社会观念传统、性教育缺失,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差和法律漏洞面前,性侵受害人及其家属的沉默使此类行为无法被发现。大众对于类似事件的了解更多地是来源于各大新闻媒体的事实报道。社会对性教育的避讳和不重视,使得一些未成年人在遭遇此类情况时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被侵害,事后亦对此行为难以指认。因此针对性侵害受害儿童的治疗保护工作开展起来会更加困难,这种严峻的社会现状也决定了性侵害受害儿童护理工作的专业取向与重要地位。
一、儿童性侵害定义
目前仍然没有一个可被广泛认同的儿童性侵害(child sexual abuse)的定义,但对儿童性侵害的争论集中在哪些行为属于性侵行为以及儿童的年龄界限上。最广泛的儿童性侵害行为可分为性侵入(试图与儿童性交和强行与儿童性交,试图与儿童肛交和强行与儿童肛交等),性接触(如在儿童身上故意摩擦性器官,迫使儿童用口接触侵害者的性器官等),没有接触的性(如利用儿童进行色情表演,在儿童面前手淫等)。由于受性侵害儿童个体差异及受性侵害儿童所处的环境差异,许多学者进行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甚至相互矛盾。尽管广大学者们仍在不断地进行着研究,但儿童性侵害这一概念本身依旧存在争议,复杂性不言而喻。笔者撰文的目的就是对性侵害受害儿童的护理工作进行一个研究归纳总结。
二、受害儿童可能产生的异常心理状况分析
1、焦虑、恐惧心理 大部分受害儿童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无法抗拒侵害者的强迫,没有阻止性侵害事件发生的能力。因此在遭受性侵害后,他们往往会产生无能感。而伴随着无能感可能会出现焦虑症状、恐惧症、分离症状,以及退化等行为。
2、抑郁心理 当性侵害事件被揭露后,他人可能缺乏对儿童所处困境的关心,这时就容易对受害儿童造成二次伤害。一些儿童在受到强烈精神创伤后变得情绪低沉、悲伤哭泣,少数病儿可呈躁狂状态,严重者会出现自伤行为或自我毁灭(自杀倾向)等行为。[1]
3、孤独、人际关系困难 由各方案件来看,未成年儿童受性侵更多嫌疑人多数是留守儿童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亲属、邻里及教师等。[2]受性侵害儿童经历到被熟悉的大人所伤害的事件后,痛苦的经历使得他们不再相信别人(信任困难),这样容易导致受性侵害儿童出现人际关系困难。伴随着觉得自己遭受了背叛而来的愤怒和生气,可能会促使受害儿童出现反社会的态度和行为。
4、低自尊、羞耻心理 部分受害儿童会因为性侵害事件自我指责,将性侵害受害事件归结成是自己的错因而感到羞愧、罪恶、厌恶自己等。而这种厌恶的情绪可能会逐渐升级,最终演变为各种人格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表演型人格和边缘型人格障碍。
5、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儿童的PTSD临床表现与成人不完全相同,有些症状是儿童所特有的。儿童的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可表现为梦魇,反复再扮演创伤性事件,玩与创伤有关的主题游戏,面临相关的提示时情绪激动或悲伤等;回避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分离性焦虑、黏人、存在强烈的依赖心理,不愿意离开父母;高度警觉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过度的惊跳反应、高度的警惕、注意障碍、易激惹或暴怒、难以入睡等。[4]
6、性问题 性侵害受害事件让儿童提早体验到性,也提早知道性的相关知识。但其实际年龄,心理成熟程度却与此不相一致。提前产生与年龄不相符的性冲动,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如性早熟、性攻击等。这一种心理障碍在儿童的成长后期可能转化为对性的过度厌恶,也可能转化为对性的过度迷恋。
三、受害儿童可能产生的异常身体状况分析
1、防卫伤 大多数儿童都是受到胁迫而与侵害者发生性关系,这种胁迫性会造成儿童在受侵害过程中进行反抗。侵害者为了防止或制止受侵害儿童的反抗则有可能采取暴力手段对受侵害儿童进行攻击以迫使其丧失反抗能力和反抗意识。这一过程通常会对儿童造成身体伤害。如各种机械伤,坠落伤,锐器伤等,以及伤后可能并发感染。
2、下体损伤 由于儿童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善,所能承受强度与大人存在差异。强行的性侵入将会造成女童会阴部裂伤,阴道大量出血,甚至提肛肌断裂。对男童则会造成肛门粘膜充血、红肿或裂开,甚至出现大便失禁、直肠脱垂的情况。这些情况都十分危险,如果不能及时接受专业的救护,将会危急儿童生命。
3、怀孕,感染性病或艾滋病 当性侵者未采取避孕措施即对女童实施性侵害时,则有可能会造成女童怀孕。若性侵者本身患有可以通过性接触或交换体液而传播的疾病,如艾滋病,梅毒等,又未采取任何保护性措施就与未成年儿童强制发生性关系,则有可能将自身所患的疾病传染给他们,造成他们患病。
四、护理措施
(一)心理护理措施
1、运用心理护理知识,掌握谈话技巧
护理人员是最先接触被害人的,与其互动也是最频繁的,能够适时伸出援手帮助,最容易获得被害人及家属的信任,而且在急诊室的护理对被害人所需要的治疗有正面的影响[4]。我们要对受性侵害儿童在事发时做出的努力表示肯定,鼓励受害儿童宣泄情绪,告诉他们不用压抑,并试着引导受害儿童说出其内心感受。通过与孩子加强沟通来取得他们的信任,消除他们的恐惧。为了能让急诊护理人员更能发挥其专业的功能,医院应定时给予护理人员在职教育的训练,例如身心创伤的危机处置与护理咨询训练都是必需的。 2.要注重宣教与解释
由于救护过程会采取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受性侵害儿童造成二次伤害,因此解释工作在这一时期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要尽可能的多做详细解释,表明治疗护理工作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已取得其配合。我们要使他们相信医护人员可以帮助他们。医护人员在与受害儿童的接触过程中要不断对他们予以正向的鼓励,确保受性侵害儿童不会在治疗过程中不会产生恐惧感和羞耻感能更自然更配合的接受治疗与检查。
3.遵守职业道德,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
要尊重受害儿童的隐私,不可就受害儿童所遭遇之事进行与医疗目的无关的谈论,避免对他们及亲人朋友造成二度伤害。现实情况告诉我们,当发生这种事件的时候,受害儿童周围环境中或多或少总是会存在一些散播负能量的说辞。因此医护人员需尽量避免他们接触外界的负面说辞,受到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并时常仔细观察,在他们出现情绪起伏时及时进行安抚。做好对性侵害儿童的保护工作不仅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良好环境,更能为受性侵害儿童的预后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
(二)生理护理措施
1、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医护人员应具备精湛熟练的工作技巧。由于必要的救护过程中采取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受性侵害儿童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对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相当高。出色的医疗技艺将会大大减少受性侵害儿童再次受到伤害的程度。在对受性侵害儿童进行外伤检查处理的同时,医护人员也要及时对其进行血液检查和避孕处理,以确定其是否由于性侵而感染性病、艾滋病等由性接触传播的疾病和阻绝其怀孕的可能性。
2.采取辅助护理手段
要尽量提高受性侵害儿童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感,在必需的治疗同时,可以采取的手段有:使用抗压床垫增加舒适感,在淤肿处给予冰敷以消肿及止痛。睡冰枕减轻头胀痛感,并增加舒适。协助受害者翻身,给予舒适的卧位。放轻柔的音乐以助其放松肌肉,可以请受性侵害儿童信赖的人在旁陪伴。在进行任何医疗护理工作时动作都应轻柔。
3.治疗与观察相结合
由于儿童尚未发育成熟,语言组织能力和自主表达能力不强,因此在日常的治疗护理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的细心观察,在与受性侵害儿童进行语言沟通或肢体交流的同时通过观察他们一举一动对受性侵害儿童的生理、心理状况做出准确的评估。
参考文献:
[1]李成齐.儿童性侵害案件中司法访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特殊教育,2008(1):78—83
[2]周楚.王德斌.洪倩.留守儿童性侵害案件的成因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0年,23卷1期:54-56
[3]李璐寰,童辉杰.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8,01:100-108.
[4]王丽兰.照顾一位性侵害被害人的护理经验[J].护理杂志,2003,50卷5 期:91-96
作者简介:胡玥(1994.6—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人,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2012级护理学专业在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