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的缘起
《人民教育》2010年第20-23期上刊登了一系列“如何做课例研究”的文章,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与思考。我们在学校的日常教研中,基本上是以听课为主,听完以后组织大家评课,老师们感觉有收获,但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到底缺少什么呢?经过思考与交流我们发现,老师们更需要以课例研究为主要方式的系统化培训,为此我们决定依托相关的理论研究,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开展一次课例研究。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课例研究是基于日常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持续地进行实践和改进,直至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研究活动。它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第一,基于专题,课例研究要立足于确定的专题统领研究的活动,专题性十分突出。第二,持续研究,课例研究要紧扣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研究,持续性明显;并且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后续的研究还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已有的结论与观点。第三,见证效果,课例研究要围绕问题的解决达到改进的效果,实效性是实践研究本身的要求。第四,形成成果,课例研究要梳理研究的过程,提炼出结论与观点,形成研究报告,推广性是在其实效性的前提下扩大成果影响和应用价值的后续要求。
2010年12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周卫教授到柳州市作了《课堂观察与课例研究》讲座;同月,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陆云主任在广西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国家级培训班上作了《小学语文有效课堂与有效指导》讲座。两场讲座如同两场及时雨,老师们听后认真学习课例研究相关理论,同时梳理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研究的主题: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三个积极性”(即文本、教师、学生),使阅读教学效益最大化。我们以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二泉映月》课例为载体,通过课堂观察的形式,展开了历时两个月的课例研究。在激烈地唇枪舌剑中,在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中,大家共同亲历了一次规范的课例研究的全过程。
二、研究的过程
附1:课例研究流程图
(一)组建“三结合”的研究团队
2011年1月,我们组建了“三结合”的研究队伍。
学科专家——柳州市柳南区教育局教研室戴蓓老师是位有着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专家。戴老师从研究方向和专业研究方法上对我们进行指导,使我们打开了思路,拓宽了眼界,获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及相关的教学策略,并能细致全面地改进教学设计,将经验与理论有机结合。
合作伙伴——由柳州市飞鹅路逸夫小学、柳州市和平路小学、柳州市银山小学三所学校的语文教师组成。大家充满活力,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乐于钻研,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研究精力。
执教老师——本次课例研究的执教者是柳州市飞鹅路逸夫小学的卢珊老师。她有着10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对教材的深度把握以及课堂教学的驾驭还有待提升。这一亟待提升、发展的教师特点在教师队伍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次课例研究由卢珊老师执教,是希望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对卢珊老师的观察、指导和帮助的过程中,总结经验,获得方法,促进这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依据学科中的突出问题,确立研究的主题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作者(文本)都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心智交汇之中。然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轻率地肢解课文,搞逐字逐句的分析或零碎散乱的对话随处可见。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这些弊端,我们将研究主题确定为“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三个积极性’(即文本积极性、教师积极性、学生积极性),使阅读教学效益最大化”。这是基于对语文活动是生命活动和三个主体各自完整的生命体的确认,我们知道,三主体之一一旦丧失其整体性,一旦被割裂,积极性就会随之丧失。
(三)制订研究计划
2011年2月底,整个团队共同商讨,制订了具体的研究计划。
2011年4月9日完成以下工作:①共同协商,确定课例研究的主题。②交待课堂观察的内容,各小组明确分工。③听课。④开反馈会议,提出第二天上课的改进意见。⑤各小组完成课堂实录。
2011年4月11日开展以下工作:①交流第一天做课堂实录的感受,包括对课堂观察技术的看法及对课的感受,提出第二次上课的改进意见。②讨论第二次做课堂实录的改进方法。③第二次观课。④分组完成课堂实录。⑤开反馈会议,提出第三次上课的改进意见。
2011年4月18日进行以下工作:①交流做课堂实录的感受,继续提出第三次上课的改进意见。②谈论第三次做课堂实录的改进方法。③观课。④做描述性研究。⑤形成课例研究报告。
(四)团队成员培训学习
为高效地落实此次活动计划,2011年3月初,戴蓓老师逐一走进三所学校,为老师们作了《我们的课堂》《关注师生的发展——如何做课堂观察》课例研究专题讲座,使老师们从理论层面对课例研究有所认识和了解。团队成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王崧舟、窦桂梅等名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观摩、学习。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之后,我们选定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二泉映月》作为课例开展研究。依据研究主题,我们决定从“学生参与”“目标达成”“教师提问”三个视角进行课堂观察。
(五)“三阶段”+“两反思”的研修模式
本次课例研究采取“三阶段”+“两反思”的研修模式(见附2),由柳州市飞鹅路逸夫小学的卢珊老师连续3次在不同班级上同一节课,团队成员通过观课、评课、诊断、分析,帮助卢珊老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1. 2011年4月9日,原行为阶段:在课前会议上,卢珊老师进行说课,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然后各团队成员分工合作,明确各自的观察内容,在随后卢珊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课中观察,课后开反馈会议。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情况(见附3):
附3:学生参与情况观察表
(1)“学生参与”组给出的意见是:第一,在参与面上,从观察座位表、学生回答的次数记录看,举手的人数比较多,但回答的面不广。第二,在参与度方面,整节课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分半钟,这样的时间不足以起到训练五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第三,在参与水平方面,从观察表来看,老师没有给学生充分质疑提问的机会,在回答较有创意的问题方面共计15人,师生互动及生本对话较简单,层次较浅。第四,在参与形式方面,整节课教师能有效地运用迁移练习,如“闭眼想象”和通过“三个情境”想象当时阿炳双眼失明的痛苦和卖艺的艰难,这样更能让学生走进阿炳的内心。 (2)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能联系上下文了解阿炳的艰辛历程,抓住“奇妙”一词,体会琴声的变化及表达的思想感情。③学习阿炳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课堂问题设计与目标达成的关联度(见附4):
附4:课堂问题设计与目标达成的关联度
“目标达成”观察组的观察结果有:学生都能明白学习目标,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设置了较多平台。针对教学目标①,学生在朗读时表情凝重,声音洪亮,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目标。建议目标的设定应与课后习题要求紧密结合,可以尝试增加“背诵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对于教学目标②,在体会阿炳的坎坷经历时,老师引导学生闭眼感受阿炳失明的痛苦,使学生与阿炳的感情交融,突出人文性,但与文本结合不够紧密,建议教师找准突破点,从抓关键词入手,帮助学生理解琴声的变化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从师生对话的有效性来看:师生能按照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学习,老师能充分利用文本让学生挖掘文字背后的内涵,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老师在朗读方面有特长,课堂上老师显得较为强势,常将朗读包办代替,建议老师将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得以充分展示。
(3)“教师提问”组用数据说话(见附5):本节课能按预设问题进行教学,课中教师共提问16次,但管理性、常规性问题占多数,只有5次提问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建议老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追问。
2. 2011年4月11日,新设计阶段:仍然按照“课前交流、课中观察、课后反馈”环节进行。综合上面的意见,卢珊老师对原行为阶段进行了反思,寻找教学设计与现实的差距。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上做了修改,进行第二次上课。
在第二次听课过程中,由于有了第一次课堂观察的实践,参与第二次课堂观察的老师们显得驾轻就熟,在课后的反馈会议上,直奔中心:
“学生参与”组观察得出:这节课与上节课相比,首先,学生的参与面发生了调整,教师的亲和力为学生营造了和谐轻松的氛围,因此学生的参与面较上一节课广,教师能关注到教室里四个边角的学生,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学生能有效倾听,积极投入教学中。其次,就参与度来说,在本节课中给学生独立思考与自学的时间是两分零三秒,但仍不足,建议老师在处理环境、意境,出示四字词语时,也能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时间,让学生先说自己联想到的词语,老师再抛出词语给学生,这样对五年级的学生也能达到更有效的积累。最后,从参与水平看,学生在朗读、谈体会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目標达成”组认为:要求“背诵第四、第五自然段”这个目标从课堂实施效果来看,目标定得过高,教学环节设计不够完善,建议可以设计一个有坡度指导背诵的环节;指导学生“联系课文,找‘关键词’”这一环节需改进;老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琐碎,建议加以归纳、整理,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教师提问”方面:在本课教学中,老师提问有效度较高,在“有效的提问”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推理性提问”和“创造性提问”,占总提问数的80%以上。
3.新行为设计阶段:随后,卢珊老师对《二泉映月》的教学进行了第二次反思,整合各观察小组的意见之后,在目标的制定及教学行为上进行了整改。经过“三阶段”“两反思”之后,最终形成《二泉映月》一课的课例研究报告。
三、研究形成的结论与观点
《二泉映月》课例研究报告
(一)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与有效达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既是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又是教学的归宿,还是衡量、评价教学有效性的标准。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要看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是否达成目标。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目标定得过高,难以通过教学达成;目标过低,教学就会失去意义。因此,目标的制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在《二泉映月》一课中,卢老师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第一个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
卢老师运用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的雅韵,开课伊始便创设情境,采用“以读带讲,读中感悟”的方法,请学生分层次读。在播放乐曲的开始、高潮、结尾时,全班分角色读,最后全班读,进行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试着背诵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就水到渠成了,同时也达成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教学目标。
第二个教学目标:能联系上下文,抓住“奇妙”一词,了解阿炳的坎坷经历,通过反复诵读课文,体会琴声的变化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卢老师以“奇妙”一词为互动平台,引导学生找出“双目失明”的阿炳这一悲惨命运的关键词,请学生闭眼体会,学生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阿炳孤苦无依,卖艺度日的情景,通过环境、处境这一词串,学生能深入阿炳的内心深处,并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加深感受。接着通过“意境”一词让学生体会琴声的内涵,在音乐中想象,并借助词串背诵第五自然段,让学生真正走进阿炳的生活与情感世界,成为盲人阿炳的知音,从而落实第二个教学目标。
第三个教学目标: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卢老师经过对问题提问方式的整理、调整,如“小泽征尔为什么要跪着听”,让学生从精神、心理等多角度进行回答,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达到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这一教学目标。学生的回答,其实就是对乐曲《二泉映月》最美的理解和最诗意的诠释。
从师生对话的有效性来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心激励。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本着民主平等的原则,采用问答、讨论等对话形式,运用引导、追问、评价、闭眼想象、感悟等赏识、激励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学生也能有效地倾听老师及同学的问题,从而落实了“老师、学生、文本”这三个积极性阅读教学效益最大化的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教师对时间的把握不足,课堂教学时间计划为40分钟,超时5分钟。分析原因:一是画关键词、想象体会这一环节时间过长;二是小组合作时间超出预计的4分钟,是因为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学习卡,有感而发,所以超时,但老师没有打断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给够时间学生展开想象,这点做得很好。 (二)优质的课堂提问让学生有效参与
优质的提问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提醒作用。教师讲课不能仅靠纪律来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应该用问题把学生的思路紧紧钳住。教师对讲课中的“放”和“收”事先应有所设计。当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时,能用巧妙的提问把它集中起来;当学生的注意力持续地集中在某一点上且产生疲劳感时,又能用问题巧妙地引开,从而使讲课疏密相间、张弛有度,保证了学生听讲的兴趣。通过观察,卢老师的提问能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化、具体化,并能较好地控制课堂教学节奏和方向,突出了授课的重难点,起到了较好的主导作用。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重难点上,并在众多的信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根据分析的来源体现了三大特点:
1.精选问点:课堂中,卢老师的提问体现了“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理念。卢老师进行了充分的课前预设,并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地设计。
2.灵活有效:本节课中教师提问的形式丰富,共计21次,有回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运用性提问、分析性提问、综合性提问以及评价性提问等。其中有19%的问题涉及知识记忆和呈现一定的深度,有81%的问题关于分析、推理、创造性,提问方向性强,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3.适时引导:课堂中卢老师提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适当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思考。比如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十多年后,阿炳没有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美妙的声音,难道是师父说错了吗?”这个问题对于学生具有较大的难度,于是卢老师又设计了疏导性问题,让学生到第三自然段去找十多年里阿炳都经历了什么?最后通过对一个个关键词的理解和体会,将大问题化整为零,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促进对原问题的解答。比如在朗读指导上:在乐曲內容的描述段展开自读;教师引导;男女生分别读,全班读;看关键词读。
在此次观察提问中,我们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阿炳太孤单了。“饱经风霜”是师父一生的写照,也体现了阿炳的成长与艰难历程;阿炳的现实生活是师父生活现状的再现。可以说,阿炳是师父的翻版,是广大劳苦人民的缩影。因此阿炳第二次在泉边听到的叹息、哭泣……不单是阿炳的心声,也是师父的心声,更是千万劳苦人民的心声。在他身后有师父,有像他和师父那样的人民群众。因为自己超凡的音乐才华,写出了表达自己、表达人民心声的杰作。如果在教学中能把阿炳的一生和师父以及广大群众联系起来,也许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二泉映月》的生命力,对此次教学有更好的推动作用。
从学生的参与面来看:学生回答教师提问42人次。4个组都有分布,可见学生的参与面较广,但回答问题的学生集中在第2组,第1组和第4组坐在中间部分的学生参与回答问题的机会很少。从参与度来看:教师创设了4次学生独立思考与自学的机会。从参与水平来看:学生的主动提问有3人次,能回答有创意的问题也有3人次,表现在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词语想象画面时,学生的思维打开了,纷纷调动自己的原有认知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之,卢老师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了教师提问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使学生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中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不过,对于这节课我们仍然有我们的思考:要使课堂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就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提问,会提问,提好问。在这节课中,我们没有看到学生主动提问,基本上是老师问,学生答。
本次课例研究活动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告诉我,我会忘记;演示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这个道理,体会到评课要从习以为常的坐而论道转向教学行为的改进与优化,体会到评课要从教师群体的活动专场转向师生同台的把脉与协商。通过规范的课例研究,老师们作为观察者,在进入课堂展开观察之前已对即将开展的教学活动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设想,并能紧扣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行观察,同时关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新知识。这既关注了教师教的过程,也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差异的关注。老师们学会了关注细节,关注执教教师是否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学习风格的差异,是否尊重学生的隐私、人格、思维和表达方式,关注执教教师是否创造性地设计适合不同学生认知方式的真实性任务,从而达到殊途同归的教学效果。规范的课例研究活动,能引发学生对成功的追求,体验成功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快乐;规范的课例研究活动,能成就教师的育人梦想以及教师创造成功的经验和分享成功的幸福。
(责编 欧孔群)
《人民教育》2010年第20-23期上刊登了一系列“如何做课例研究”的文章,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与思考。我们在学校的日常教研中,基本上是以听课为主,听完以后组织大家评课,老师们感觉有收获,但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到底缺少什么呢?经过思考与交流我们发现,老师们更需要以课例研究为主要方式的系统化培训,为此我们决定依托相关的理论研究,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开展一次课例研究。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课例研究是基于日常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持续地进行实践和改进,直至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研究活动。它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第一,基于专题,课例研究要立足于确定的专题统领研究的活动,专题性十分突出。第二,持续研究,课例研究要紧扣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研究,持续性明显;并且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后续的研究还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已有的结论与观点。第三,见证效果,课例研究要围绕问题的解决达到改进的效果,实效性是实践研究本身的要求。第四,形成成果,课例研究要梳理研究的过程,提炼出结论与观点,形成研究报告,推广性是在其实效性的前提下扩大成果影响和应用价值的后续要求。
2010年12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周卫教授到柳州市作了《课堂观察与课例研究》讲座;同月,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陆云主任在广西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国家级培训班上作了《小学语文有效课堂与有效指导》讲座。两场讲座如同两场及时雨,老师们听后认真学习课例研究相关理论,同时梳理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研究的主题: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三个积极性”(即文本、教师、学生),使阅读教学效益最大化。我们以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二泉映月》课例为载体,通过课堂观察的形式,展开了历时两个月的课例研究。在激烈地唇枪舌剑中,在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中,大家共同亲历了一次规范的课例研究的全过程。
二、研究的过程
附1:课例研究流程图
(一)组建“三结合”的研究团队
2011年1月,我们组建了“三结合”的研究队伍。
学科专家——柳州市柳南区教育局教研室戴蓓老师是位有着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专家。戴老师从研究方向和专业研究方法上对我们进行指导,使我们打开了思路,拓宽了眼界,获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及相关的教学策略,并能细致全面地改进教学设计,将经验与理论有机结合。
合作伙伴——由柳州市飞鹅路逸夫小学、柳州市和平路小学、柳州市银山小学三所学校的语文教师组成。大家充满活力,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乐于钻研,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研究精力。
执教老师——本次课例研究的执教者是柳州市飞鹅路逸夫小学的卢珊老师。她有着10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对教材的深度把握以及课堂教学的驾驭还有待提升。这一亟待提升、发展的教师特点在教师队伍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次课例研究由卢珊老师执教,是希望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对卢珊老师的观察、指导和帮助的过程中,总结经验,获得方法,促进这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依据学科中的突出问题,确立研究的主题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作者(文本)都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心智交汇之中。然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轻率地肢解课文,搞逐字逐句的分析或零碎散乱的对话随处可见。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这些弊端,我们将研究主题确定为“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三个积极性’(即文本积极性、教师积极性、学生积极性),使阅读教学效益最大化”。这是基于对语文活动是生命活动和三个主体各自完整的生命体的确认,我们知道,三主体之一一旦丧失其整体性,一旦被割裂,积极性就会随之丧失。
(三)制订研究计划
2011年2月底,整个团队共同商讨,制订了具体的研究计划。
2011年4月9日完成以下工作:①共同协商,确定课例研究的主题。②交待课堂观察的内容,各小组明确分工。③听课。④开反馈会议,提出第二天上课的改进意见。⑤各小组完成课堂实录。
2011年4月11日开展以下工作:①交流第一天做课堂实录的感受,包括对课堂观察技术的看法及对课的感受,提出第二次上课的改进意见。②讨论第二次做课堂实录的改进方法。③第二次观课。④分组完成课堂实录。⑤开反馈会议,提出第三次上课的改进意见。
2011年4月18日进行以下工作:①交流做课堂实录的感受,继续提出第三次上课的改进意见。②谈论第三次做课堂实录的改进方法。③观课。④做描述性研究。⑤形成课例研究报告。
(四)团队成员培训学习
为高效地落实此次活动计划,2011年3月初,戴蓓老师逐一走进三所学校,为老师们作了《我们的课堂》《关注师生的发展——如何做课堂观察》课例研究专题讲座,使老师们从理论层面对课例研究有所认识和了解。团队成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王崧舟、窦桂梅等名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观摩、学习。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之后,我们选定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二泉映月》作为课例开展研究。依据研究主题,我们决定从“学生参与”“目标达成”“教师提问”三个视角进行课堂观察。
(五)“三阶段”+“两反思”的研修模式
本次课例研究采取“三阶段”+“两反思”的研修模式(见附2),由柳州市飞鹅路逸夫小学的卢珊老师连续3次在不同班级上同一节课,团队成员通过观课、评课、诊断、分析,帮助卢珊老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1. 2011年4月9日,原行为阶段:在课前会议上,卢珊老师进行说课,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然后各团队成员分工合作,明确各自的观察内容,在随后卢珊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课中观察,课后开反馈会议。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情况(见附3):
附3:学生参与情况观察表
(1)“学生参与”组给出的意见是:第一,在参与面上,从观察座位表、学生回答的次数记录看,举手的人数比较多,但回答的面不广。第二,在参与度方面,整节课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分半钟,这样的时间不足以起到训练五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第三,在参与水平方面,从观察表来看,老师没有给学生充分质疑提问的机会,在回答较有创意的问题方面共计15人,师生互动及生本对话较简单,层次较浅。第四,在参与形式方面,整节课教师能有效地运用迁移练习,如“闭眼想象”和通过“三个情境”想象当时阿炳双眼失明的痛苦和卖艺的艰难,这样更能让学生走进阿炳的内心。 (2)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能联系上下文了解阿炳的艰辛历程,抓住“奇妙”一词,体会琴声的变化及表达的思想感情。③学习阿炳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课堂问题设计与目标达成的关联度(见附4):
附4:课堂问题设计与目标达成的关联度
“目标达成”观察组的观察结果有:学生都能明白学习目标,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设置了较多平台。针对教学目标①,学生在朗读时表情凝重,声音洪亮,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目标。建议目标的设定应与课后习题要求紧密结合,可以尝试增加“背诵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对于教学目标②,在体会阿炳的坎坷经历时,老师引导学生闭眼感受阿炳失明的痛苦,使学生与阿炳的感情交融,突出人文性,但与文本结合不够紧密,建议教师找准突破点,从抓关键词入手,帮助学生理解琴声的变化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从师生对话的有效性来看:师生能按照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学习,老师能充分利用文本让学生挖掘文字背后的内涵,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老师在朗读方面有特长,课堂上老师显得较为强势,常将朗读包办代替,建议老师将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得以充分展示。
(3)“教师提问”组用数据说话(见附5):本节课能按预设问题进行教学,课中教师共提问16次,但管理性、常规性问题占多数,只有5次提问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建议老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追问。
2. 2011年4月11日,新设计阶段:仍然按照“课前交流、课中观察、课后反馈”环节进行。综合上面的意见,卢珊老师对原行为阶段进行了反思,寻找教学设计与现实的差距。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上做了修改,进行第二次上课。
在第二次听课过程中,由于有了第一次课堂观察的实践,参与第二次课堂观察的老师们显得驾轻就熟,在课后的反馈会议上,直奔中心:
“学生参与”组观察得出:这节课与上节课相比,首先,学生的参与面发生了调整,教师的亲和力为学生营造了和谐轻松的氛围,因此学生的参与面较上一节课广,教师能关注到教室里四个边角的学生,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学生能有效倾听,积极投入教学中。其次,就参与度来说,在本节课中给学生独立思考与自学的时间是两分零三秒,但仍不足,建议老师在处理环境、意境,出示四字词语时,也能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时间,让学生先说自己联想到的词语,老师再抛出词语给学生,这样对五年级的学生也能达到更有效的积累。最后,从参与水平看,学生在朗读、谈体会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目標达成”组认为:要求“背诵第四、第五自然段”这个目标从课堂实施效果来看,目标定得过高,教学环节设计不够完善,建议可以设计一个有坡度指导背诵的环节;指导学生“联系课文,找‘关键词’”这一环节需改进;老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琐碎,建议加以归纳、整理,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教师提问”方面:在本课教学中,老师提问有效度较高,在“有效的提问”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推理性提问”和“创造性提问”,占总提问数的80%以上。
3.新行为设计阶段:随后,卢珊老师对《二泉映月》的教学进行了第二次反思,整合各观察小组的意见之后,在目标的制定及教学行为上进行了整改。经过“三阶段”“两反思”之后,最终形成《二泉映月》一课的课例研究报告。
三、研究形成的结论与观点
《二泉映月》课例研究报告
(一)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与有效达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既是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又是教学的归宿,还是衡量、评价教学有效性的标准。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要看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是否达成目标。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目标定得过高,难以通过教学达成;目标过低,教学就会失去意义。因此,目标的制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在《二泉映月》一课中,卢老师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第一个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
卢老师运用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的雅韵,开课伊始便创设情境,采用“以读带讲,读中感悟”的方法,请学生分层次读。在播放乐曲的开始、高潮、结尾时,全班分角色读,最后全班读,进行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试着背诵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就水到渠成了,同时也达成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教学目标。
第二个教学目标:能联系上下文,抓住“奇妙”一词,了解阿炳的坎坷经历,通过反复诵读课文,体会琴声的变化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卢老师以“奇妙”一词为互动平台,引导学生找出“双目失明”的阿炳这一悲惨命运的关键词,请学生闭眼体会,学生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阿炳孤苦无依,卖艺度日的情景,通过环境、处境这一词串,学生能深入阿炳的内心深处,并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加深感受。接着通过“意境”一词让学生体会琴声的内涵,在音乐中想象,并借助词串背诵第五自然段,让学生真正走进阿炳的生活与情感世界,成为盲人阿炳的知音,从而落实第二个教学目标。
第三个教学目标: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卢老师经过对问题提问方式的整理、调整,如“小泽征尔为什么要跪着听”,让学生从精神、心理等多角度进行回答,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达到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这一教学目标。学生的回答,其实就是对乐曲《二泉映月》最美的理解和最诗意的诠释。
从师生对话的有效性来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心激励。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本着民主平等的原则,采用问答、讨论等对话形式,运用引导、追问、评价、闭眼想象、感悟等赏识、激励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学生也能有效地倾听老师及同学的问题,从而落实了“老师、学生、文本”这三个积极性阅读教学效益最大化的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教师对时间的把握不足,课堂教学时间计划为40分钟,超时5分钟。分析原因:一是画关键词、想象体会这一环节时间过长;二是小组合作时间超出预计的4分钟,是因为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学习卡,有感而发,所以超时,但老师没有打断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给够时间学生展开想象,这点做得很好。 (二)优质的课堂提问让学生有效参与
优质的提问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提醒作用。教师讲课不能仅靠纪律来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应该用问题把学生的思路紧紧钳住。教师对讲课中的“放”和“收”事先应有所设计。当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时,能用巧妙的提问把它集中起来;当学生的注意力持续地集中在某一点上且产生疲劳感时,又能用问题巧妙地引开,从而使讲课疏密相间、张弛有度,保证了学生听讲的兴趣。通过观察,卢老师的提问能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化、具体化,并能较好地控制课堂教学节奏和方向,突出了授课的重难点,起到了较好的主导作用。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重难点上,并在众多的信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根据分析的来源体现了三大特点:
1.精选问点:课堂中,卢老师的提问体现了“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理念。卢老师进行了充分的课前预设,并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地设计。
2.灵活有效:本节课中教师提问的形式丰富,共计21次,有回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运用性提问、分析性提问、综合性提问以及评价性提问等。其中有19%的问题涉及知识记忆和呈现一定的深度,有81%的问题关于分析、推理、创造性,提问方向性强,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3.适时引导:课堂中卢老师提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适当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思考。比如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十多年后,阿炳没有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美妙的声音,难道是师父说错了吗?”这个问题对于学生具有较大的难度,于是卢老师又设计了疏导性问题,让学生到第三自然段去找十多年里阿炳都经历了什么?最后通过对一个个关键词的理解和体会,将大问题化整为零,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促进对原问题的解答。比如在朗读指导上:在乐曲內容的描述段展开自读;教师引导;男女生分别读,全班读;看关键词读。
在此次观察提问中,我们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阿炳太孤单了。“饱经风霜”是师父一生的写照,也体现了阿炳的成长与艰难历程;阿炳的现实生活是师父生活现状的再现。可以说,阿炳是师父的翻版,是广大劳苦人民的缩影。因此阿炳第二次在泉边听到的叹息、哭泣……不单是阿炳的心声,也是师父的心声,更是千万劳苦人民的心声。在他身后有师父,有像他和师父那样的人民群众。因为自己超凡的音乐才华,写出了表达自己、表达人民心声的杰作。如果在教学中能把阿炳的一生和师父以及广大群众联系起来,也许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二泉映月》的生命力,对此次教学有更好的推动作用。
从学生的参与面来看:学生回答教师提问42人次。4个组都有分布,可见学生的参与面较广,但回答问题的学生集中在第2组,第1组和第4组坐在中间部分的学生参与回答问题的机会很少。从参与度来看:教师创设了4次学生独立思考与自学的机会。从参与水平来看:学生的主动提问有3人次,能回答有创意的问题也有3人次,表现在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词语想象画面时,学生的思维打开了,纷纷调动自己的原有认知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之,卢老师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了教师提问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使学生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中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不过,对于这节课我们仍然有我们的思考:要使课堂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就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提问,会提问,提好问。在这节课中,我们没有看到学生主动提问,基本上是老师问,学生答。
本次课例研究活动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告诉我,我会忘记;演示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这个道理,体会到评课要从习以为常的坐而论道转向教学行为的改进与优化,体会到评课要从教师群体的活动专场转向师生同台的把脉与协商。通过规范的课例研究,老师们作为观察者,在进入课堂展开观察之前已对即将开展的教学活动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设想,并能紧扣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行观察,同时关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新知识。这既关注了教师教的过程,也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差异的关注。老师们学会了关注细节,关注执教教师是否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学习风格的差异,是否尊重学生的隐私、人格、思维和表达方式,关注执教教师是否创造性地设计适合不同学生认知方式的真实性任务,从而达到殊途同归的教学效果。规范的课例研究活动,能引发学生对成功的追求,体验成功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快乐;规范的课例研究活动,能成就教师的育人梦想以及教师创造成功的经验和分享成功的幸福。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