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方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和进行功能锻炼时间。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下地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功能锻炼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护理干预方案有利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持续性护理干预;老年髋部骨折;肢体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2-0193-02
髋部骨折是指股骨颈部及股骨转之间的骨折,多发于老年人,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病残率以及致死率会明显提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和生命健康。近年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通常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优点明显,如可使患者尽早下床走路及生活自理,降低伤残率和致死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但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下降,新陈代谢功能衰退,大部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术后6个月-1年难恢复至术前状态,导致髋关节功能使用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严重者将会缩短患者预期寿命。另外,术后疼痛及行动不便将导致患者焦躁不安、心情抑郁,给患者带来生理及其心理上的沉重负担,影响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和治愈计划。术后持续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有积极影响。我院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普外科手术病患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72-93岁,平均年龄(76.8±3.4)岁;其中左侧骨折中,股骨转子下骨折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2例、股骨颈骨折8例;右侧骨折中,股骨转子下骨折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8例、股骨颈骨折4例。观察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71-92岁,平均年龄(74.8±2.6)岁;其中左侧骨折中,股骨转子下骨折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0例、股骨颈骨折6例;右侧骨折中,股骨转子下骨折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9例、股骨颈骨折4例。两组病患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手术方法、手术期间用药和医疗器材使用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后骨折护理。对患者进行全身的医疗检查,如测量病患血压、脉搏、体温、呼吸,观测患者神智变化,制定详细的评估计划,拟定和实施护理计划,当遇到病情突变时,及时向医疗护士人员反应并配合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包括:(1)心理护理干预: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具有意外性,通常发生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当由健康状态突然转变为无法自理依赖他人的状态,患者将会出现诸多不良情绪,如:在术前担心手术是否会成功的焦躁情绪,术后急切康复的情绪,对于出现的术后不良现象的失望、自卑、痛苦的负面情绪,都将给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开导,告知患者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倾听患者术前术后的诉说,表示理解和支持。了解患者术后情绪状态,经常对患者进行探访,介绍缓解压力的方法,如和乐观开朗的病人交谈、深呼吸、听音乐以及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2)功能锻炼干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极其重要,可通过术后锻炼运动,活动损伤肌肉和足趾。3周左右再进行损伤肢体的关节运动。此方法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防止肢体长时间不动而造成关节僵直。术后运动需医护人员和患者间的密切配合,患者需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3)预防术后并发症护理干预:术前术后要及时对患者进行生命特征的监测,如体温、血压、脉搏,及时观察患者面色。因老年人的身体器官衰退,呼吸系统变得衰弱,术中易发生低氧血症,医护人员应记录和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浅、强弱状态。鼓励病患尽早咳嗽,对痰液相对粘稠的病患,帮助其稀释痰液,采用超声雾化吸入,以有效预防患者肺梗死[1]。术后患者应采取适当的姿势休息,去枕躺平6h,防止患者内收、内旋。患者生理方便时,将采用牵引床拉手,将患者整个臀部抬高放置便盆[2]。
1.3观察内容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功能锻炼时间等相关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分析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PS13.0,计量采用 ±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
经护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下地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及功能锻炼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共5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13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功能锻炼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讨论
老年髋部骨折病患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术后康复效果甚微,且并发症率很高。老年人因骨质疏松,易引起髋部骨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由于患者身体体质再加之心理影响,在治疗中采取持续性护理干预,尤为必要,鼓励患者树立信心[3]。
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在医疗界备受瞩目。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在术前减少压力,以平静的心态自愿接受治疗。患者术后也会做好心理准备,接受一系列的康复治愈计划,极其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和生理健康。同时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计划,实施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压力等具有显著作用[4]。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采用持续性护理干预较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下地时间明显较早,并发症发发生率较低,且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时间明显减少。由此可见,持续性护理干预方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有着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葛凤芹. 老年人髋部骨折并发症的护理探讨[J].吉林医学,2012,33(24):5361.
[2] 柳俊杰,朱立倩. 并发症风险教育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2,18(26):136-137.
[3] 郭向丽,张海青,刘彩霞,岳国娟. 老年人髋部骨折病人术后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肢体功能康复的研究[J]. 全科护理,2013,11(4):971-973.
[4] 李润玲,陈彦东,陈述祥,谈燕飞.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2):1999-2000.
【关键词】持续性护理干预;老年髋部骨折;肢体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2-0193-02
髋部骨折是指股骨颈部及股骨转之间的骨折,多发于老年人,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病残率以及致死率会明显提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和生命健康。近年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通常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优点明显,如可使患者尽早下床走路及生活自理,降低伤残率和致死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但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下降,新陈代谢功能衰退,大部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术后6个月-1年难恢复至术前状态,导致髋关节功能使用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严重者将会缩短患者预期寿命。另外,术后疼痛及行动不便将导致患者焦躁不安、心情抑郁,给患者带来生理及其心理上的沉重负担,影响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和治愈计划。术后持续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有积极影响。我院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普外科手术病患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72-93岁,平均年龄(76.8±3.4)岁;其中左侧骨折中,股骨转子下骨折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2例、股骨颈骨折8例;右侧骨折中,股骨转子下骨折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8例、股骨颈骨折4例。观察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71-92岁,平均年龄(74.8±2.6)岁;其中左侧骨折中,股骨转子下骨折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0例、股骨颈骨折6例;右侧骨折中,股骨转子下骨折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9例、股骨颈骨折4例。两组病患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手术方法、手术期间用药和医疗器材使用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后骨折护理。对患者进行全身的医疗检查,如测量病患血压、脉搏、体温、呼吸,观测患者神智变化,制定详细的评估计划,拟定和实施护理计划,当遇到病情突变时,及时向医疗护士人员反应并配合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包括:(1)心理护理干预: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具有意外性,通常发生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当由健康状态突然转变为无法自理依赖他人的状态,患者将会出现诸多不良情绪,如:在术前担心手术是否会成功的焦躁情绪,术后急切康复的情绪,对于出现的术后不良现象的失望、自卑、痛苦的负面情绪,都将给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开导,告知患者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倾听患者术前术后的诉说,表示理解和支持。了解患者术后情绪状态,经常对患者进行探访,介绍缓解压力的方法,如和乐观开朗的病人交谈、深呼吸、听音乐以及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2)功能锻炼干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极其重要,可通过术后锻炼运动,活动损伤肌肉和足趾。3周左右再进行损伤肢体的关节运动。此方法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防止肢体长时间不动而造成关节僵直。术后运动需医护人员和患者间的密切配合,患者需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3)预防术后并发症护理干预:术前术后要及时对患者进行生命特征的监测,如体温、血压、脉搏,及时观察患者面色。因老年人的身体器官衰退,呼吸系统变得衰弱,术中易发生低氧血症,医护人员应记录和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浅、强弱状态。鼓励病患尽早咳嗽,对痰液相对粘稠的病患,帮助其稀释痰液,采用超声雾化吸入,以有效预防患者肺梗死[1]。术后患者应采取适当的姿势休息,去枕躺平6h,防止患者内收、内旋。患者生理方便时,将采用牵引床拉手,将患者整个臀部抬高放置便盆[2]。
1.3观察内容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功能锻炼时间等相关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分析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PS13.0,计量采用 ±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
经护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下地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及功能锻炼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共5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13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功能锻炼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讨论
老年髋部骨折病患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术后康复效果甚微,且并发症率很高。老年人因骨质疏松,易引起髋部骨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由于患者身体体质再加之心理影响,在治疗中采取持续性护理干预,尤为必要,鼓励患者树立信心[3]。
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在医疗界备受瞩目。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在术前减少压力,以平静的心态自愿接受治疗。患者术后也会做好心理准备,接受一系列的康复治愈计划,极其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和生理健康。同时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计划,实施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压力等具有显著作用[4]。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采用持续性护理干预较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下地时间明显较早,并发症发发生率较低,且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时间明显减少。由此可见,持续性护理干预方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有着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葛凤芹. 老年人髋部骨折并发症的护理探讨[J].吉林医学,2012,33(24):5361.
[2] 柳俊杰,朱立倩. 并发症风险教育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2,18(26):136-137.
[3] 郭向丽,张海青,刘彩霞,岳国娟. 老年人髋部骨折病人术后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肢体功能康复的研究[J]. 全科护理,2013,11(4):971-973.
[4] 李润玲,陈彦东,陈述祥,谈燕飞.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2):199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