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益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u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大幅度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寓教于乐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想方设法提升课堂的可参与性。
  比如,在学习《我会拼图》一课时,我们就可以结合课堂内容,让学生进行拼字练习。练习的内容可以由教师自己设计,也可以直接利用《日月明》一课的拼字内容进行组字练习。学生一边动手、一边拼图、一边拼字,在动手活动中获得了学习的乐趣,掌握了知识。在教学中我们还经常发现,在学习一节新课时,学生往往不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就要特别重视课堂的引入。
  如学习《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时,一开始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在生活中都见过或听说过什么样的住宅?请大家说出你所知道的住宅,看哪位同学知道的多。这样学生争相回答,兴趣十足,课堂教学也会事半功倍。
  二、寓教于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常常感到乏味,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一是要设计好开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在学习一年级《识字二》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多幅反映农村自然风光的图片。这些图片可以是网络下载的图片,更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写实图片。图片中分别重点展示“黄牛”、“花猫”、“鸭子”、“小鸡”、“杏”、“桃”、“苹果”、“红枣”等形象。学生被漂亮的图片所吸引,必然兴趣盎然。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将图片中重点展示的形象与生字词联系起来,这样进行教学,学习效果就会很好。
  二是要设计好形式。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鲜稀奇的事物,也爱表现自己。语文课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授课方式。比如,在学习《将相和》时,可以在课中安排一个“人物讨论会”,让学生自己谈谈课文人物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学生争相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再如,学习《比尾巴》一课时,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部分小学生扮作里面的小动物进行表演,学生兴趣就很浓,学习效果也很好。
  三是要设计好结尾。语文课堂结尾设计非常重要。精妙的结尾设计,费时少,收效大,不仅能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为下一课的学习打下伏笔、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钻研、勇于攀登,从而“课虽尽而趣未穷、思未尽”, 收到锦上添花的教学效果。
  三、寓教于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优秀的老师往往更善于将知识融汇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境当中。
  比如在讲解一些难理解但需要重点掌握的动词时,如《小猴子下山》一文中的“掰玉米”、“扛玉米”、“捧桃子”、“抱西瓜”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做动作,并将这些动作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领悟程度。
  再如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我们可以要求分角色朗读,甚至可以准备一些头饰,让学生戴上头饰上台表演。孩子们又高兴又激动,人人都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每个学生都读得非常投入,很有感情。趣味性情境,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当然,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比如在讲解古诗词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多媒体动画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朗读记叙文、散文时,可以配以优美的音乐,都可以促进情境的创设。
  四、寓教于情
  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既有知识的交流,又有情感的相互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师授课中的情感投入和学生听课的情感投入是成正比的。因此,教师要把情感教育融入各种教学手段中。
  具体来说,一是要以情动情。教师良好的情绪和饱满的教学热情可以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学习激情。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发自内心的、纯真的、动人的、富有感染力的情感,可以在课堂上形成直接的师生情感交流——喜、怒、哀、乐,创造出轻松的言语交际环境。
  二是要以情怡情。教师在备课时要研究教材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方式,善于发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在授课时更应注意情思、情趣等感情投入。比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时,要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情感因素,达到寓教于情的目的,这样必然会为学生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而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
期刊
物理课堂启发式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系统理论知识和能力的主渠道。运用启发式教学是物理课堂教学势在必行的教学方式改革。  一、充分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  师与生及其活动构成了教学过程。教师是主体,教的活动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一面;而学生则成为客体,教师施教于学生,主体作用于客体。教和学两个过程相比较,学习过程是实现目标的过程,而教
期刊
摘 要: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是师与生、人与文、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语文教师要建立亲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追求语文的诗情和创意,使语文课堂成为启发孩子想象的乐园;营造彰现个性的语文课堂,唤醒成功, 放飞学生自由的心灵,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民主氛围,实现有效互动,一个
期刊
摘 要: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由熟知的生活现象自然过渡到课堂学习中去,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之一。结合物理学科知识特点,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生活性、形象性、学科性和问题性。  关键词: 教学情境 生活性 形象性 学科性 问题性    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教师们越来越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要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索、操作实践、亲身体验,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感受数学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具的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具的操作者是学生,可以人人动手、人人参与,主动地接受学习。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强化学具操作实验教学,让小学生充分发
期刊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以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作为横向结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都将作为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键词:语文 新课程标准 应用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反映了国家对未来人才规格的要求,反映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具有前瞻性、适应性和一定的操作性,
期刊
“绿色教育”是人本主义的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育,是一种在良好的物质、心理、人际环境下的教育,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绿色的物理教育是指充分发挥教学民主的,学生积极参与的,不断有新见解、新思维、新方法孕育产生的生机勃勃的物理教育,它有别于死气沉沉的、照本宣科的、一言堂式的“灰色”的物理教育。“绿色的物理教育”与“灰色的物理教育”的分水岭,就在于
期刊
摘 要:“等效假设”是解决化学试题的常用方法,它包括极端假设法、过程假设法、转向假设法、赋值假设法、中值假设法,本文就这五种方法解题分别举例作出了说明。  关键词:高中化学 等效假设 解题    等效假设是一种解题思维模式,它是指以效果相同出发,对所研究的对象提出一些方案或设想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在化学解题中常见的“等效假设”包括极端假设法、过程假设法、转向假设法、赋值假设法、中值假设法,这些方法
期刊
新课改后,全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热潮,以“高效课堂”作为改革方向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的一项有效教育方法。“先学后教”的核心就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在小学中,尝试使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对推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在就针对“先学后教
期刊
《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课标》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行为的转变即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重要内容,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同时加强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