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几何:培育学生隐性学力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3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小学数学四大板块之一的“图形与几何”,兼具形象性与抽象性,是培育学生隐性学力的重要载体。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内驱力,发展学生探究力,发掘学生创造力,培植学生意志力。只有这样,学生的隐性学力才能得到深度发展,学生的生命才能朝向幸福成长。
  關键词: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隐性学力
  学力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动力、能力、潜力、毅力的综合体现。拥有良好学力的学生往往能自我获取、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学力包括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显性学力只是学生学力的冰山一角,而隐性学力才是学生学力的主体部分。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探索,促进学生学力的有效提升。
  一、 激发内驱力:夯实学生隐性学力的根基
  在数学教学中,显性学力一般是指知识与技能等可视的外在内容,而隐性学力一般是指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夯实学生的隐性学力,首先就要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朱永新教授说:“显性学力是看你跑得快不快,而隐性学力则是关注你跑得远不远。”有了内驱力,学生就能自主、能动地进行思考、探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内驱力是学生学力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力量,是一种推动性的学力,具有持久的效能。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为了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内驱力,笔者设置了四个层面的“铺地砖”活动,四个活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其中,前一个数学活动是后一个数学活动的基础,后一个数学活动是前一个数学活动的发展和提升,每一个数学活动都积极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和探究。通过“铺地砖”活动,学生深刻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水平、已有知识基础、学习需求等都会影响数学学习效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内驱力,关键是确定教学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力,为学生数学学力的生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探究力:提升学生隐性学力的关键
  思考力和探究力是学生数学隐性学力的关键,是一种基础的学力。发展学生的探究力,关键是要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这就是要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让学生从低阶学习走向高阶学习。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赋予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时空,而且要对学生的数学思考、探究进行指导。培养学生隐性学力,教师的支持、鼓励十分重要。
  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笔者发现许多学生能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类比猜想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即V=Sh,而如何引导学生对圆柱的体积公式从合情推理向演绎推理过渡,是笔者的主要教学着力点。在教学中,笔者对学生的逻辑演绎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复习“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根据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用白纸自己制作成圆柱,再将圆柱体剪开,得到2个圆和1个长方形。在观察、比较中,学生认识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周长,长方体的宽就是圆柱的高。圆的面积成为学生探究圆柱体积的基础,让学生对圆柱体积的认知不再仅仅停留在合情猜想的层面,而是有了严密、逻辑的演绎论证,形成了学生的理性认知。
  三、发掘创造力:提升学生隐性学力的核心
  学生的学力是一个“冰山模型”,隐性学力就是深藏在冰山以下的部分。建构力、创造力是学生隐性学力的核心。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要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再创造”。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需要从传授知识转向创造知识,从方法应用转向方法发现,从知识积累转向素养积淀。
  教师要提升学生的隐性学力,应当促使学生去发现、创造。比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运用剪拼法、倍拼法、分割法进行探究。不同的图形,其面积推导方法是可以相互迁移的。学生可以从这一个图形的面积推导过程,类比、归纳推导出其他图形的面积。这个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如从平行四边形到三角形、从三角形到梯形等。如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主要运用剪拼法(即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而三角形的面积既可以应用剪拼法,也可以运用倍拼法(即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而梯形的面积既可以应用剪拼法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也可以应用倍拼法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还可以应用分割法转化成三角形的面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建构者、创造者。
  四、培植意志力:提升学生隐性学力的保障
  意志力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根本保障。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学生不是缺乏内驱力、探究力,而是缺乏意志力。缺乏意志力,学生就会打退堂鼓,学生的数学学习就容易半途而废,这不利于学生隐性学力的发展。学习不应是心血来潮,而需要坚持努力,它是一项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脑力劳动。因此,培植学生的意志力,是发展学生隐性学力的重要方面。
  学生的意志力,不仅表现为对数学学习的锲而不舍,还表现为对思考、探究方向的及时调整。如果在数学思考、探究中钻牛角尖,那这种意志力毫无疑问是南辕北辙。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笔者给学生提供了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底不等高、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和圆锥容器,学生纷纷选择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和圆锥容器来进行研究。刚开始时,学生用沙子做实验,结果有学生往圆锥容器装满沙子后倒入圆柱容器,倒了三次之后圆柱容器还没装满。为什么呢?在反思中学生认识到,沙子颗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因而误差也就比较大。为了让实验更精准一些,学生将沙子改成了水,实验精准度大大提高。有学生将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和圆锥容器分别浸没到水中,然后比较溢出的水的体积;有学生将圆锥容器装满水倒入圆柱容器,还有学生将圆柱容器装满水倒入圆锥容器……一次次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倍数关系,让学生不断反思、优化。
  意志力决定着学生数学思考、探究的深度。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内驱力,发展学生探究力,发掘学生创造力,培植学生意志力,学生的隐性学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才能朝向学生生命成长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季仕健.基于“学力”视野下数学实验教学探觅[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8(4).
  [2]岳欣云,董宏建.论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的提升[J].课程·教材·教法,2016(10).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塔山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内容广泛,教师要充分利用单元知识结构,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期刊
新课标提倡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让学生通过交流、比较、鉴别等,来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调整、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而养成精
期刊
数形结合就是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和形象化的图形相结合,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在一起,用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借助图形来表现,从而让数学抽象化的概念
期刊
小学数学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分类、归纳思想等,学生掌握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可以更高效地学习数学。学生在毕业后很少用到数学知识,但在生活中需要使用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比数学知识教学更重要。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不够重视,在教学数学概念、公式时,教师往往不注重讲解思维过程,使得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停留于浅层次阶段,不能准确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
期刊
空间想象能力是人得以认识事物并开展创造活动的基础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要培养学生这一能力。如何立足教材内容,基于学生成长规律,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需要数学教师不断探索与思考。  一、在观察中感知  观察法是引导学生感知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生活素材,设计有序的探索过程,将开启学生空间想象的大门。  认知心理学认为:“
期刊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寻找生活与知识的结合点,构建生活桥梁,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学习数学知识,深入了解知识的本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课堂中,亲身去体验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真正掌握知识,建构高效数学课堂。  一、融入生活,体验学习乐趣  传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如果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就不能很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学习效果会很差。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更新观念,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
期刊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家欧拉说:“
期刊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教学实效性为目标的新型授课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该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优化教学结构,还能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促使他们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其学科素养。  一、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  (一)利用导学案辅助学生自主预习新课  在讲解新课之前,小学数学老师可以使用导学案来辅助学生预习,以此为其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不断激发他们的学
期刊
英语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立足小学生的英语基础,结合英语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拓展阅读,可以引
三维视觉是ALV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基于距离图像的三维视觉信息可以有效地实现障碍物检测和地形分析.详细描述了基于距离图像的ALV三维视觉理解的两个算法:高度差算法和距离导数算法,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