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数学“活”起来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axx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小学生对数学的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理解有较大的困难,因此,我在教学中尽可能让数学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原理,发展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一、让数的概念“活”起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使学生学到过硬的数学知识,必须从一年级的“数”概念抓起。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都是从一年级学起的。一年级的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特别是一年级的数学起始教学即“数”的教学,尤为重要。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一定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抽象的“数”概念的教学与生动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事例结合起来,不管是城市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都是十分适用的。
  如:我在进行数概念“1”的教学时,不仅完成数学书上的数学材料的使用,我还联系学生生活、联系学习生活,让学生说出身边的数概念“1”。我给学生举例:1支粉笔、1支铅笔、1个碗……优秀的学生往往能举一反三:1本书、1个作业本、1个书包又1间教室……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纷纷踊跃发言:1个人、1扇门、1台电视机、1首歌……然后我再让同桌的同学相互说,最后我再一抽部分反应稍慢的同学说,即使很差的同学也能说出几个“1”来。学生的想象是奇特的,有的说:1只鸡、1只鹅、一只兔、……有的说:1棵桃树、1棵苹果树、1朵玫瑰花、……有的说:1个地球、1个太阳、1个月亮……不仅如此,我还学生把数学带出课堂,让学生下课时说,回到家里说;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这样以师带生,以优带差,以快带慢,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场景中学习“数”概念,学生印象十分深刻。
  用同样的方法,数概念2、3、4;……学生完成学生就轻松自如。学生建立起了数概念,数群的概念在“2”、“3”“4”……的学习中也逐渐建立起来了,也为多位数的认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样教学,既能为学生建立数概念,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还从小对学生进行了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在教学“小数的认识”时,是这样建立数与生活的联系的:从“人民币”使用、用直尺测量课桌的长度和宽度时不能整厘米数表示,而用“小数”表示。学生开始时与整数有混淆,通过“我是小小售货员”、“我是小小测量员”的实践活动,使“小数的认识”活起来,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数的概念。
  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我是这样教学的。请同学们思考:“如果两个人打扫一间教室,每个同学应该打扫这间教室的几分之几?”“如果3个人、4个人、5个人打扫呢?”
  “数”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他是人们对现实客观世界进行定量刻划的载体,是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方式。部分数学“差生”形成的原因,就是数概念没有形成,影响对数学知识的把握,影响数学能力的养成,影响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让数学概念“活”起来
  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学生形成判断,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是学生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而数学概念又是十分抽象的,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这就给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造成了障碍。我在教学时,尽量使数学概念“活”起来,“动”起来,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尽可能使数学概念生动、形象、具体,缩小与学生思维特点的距离。
  我在建立“数”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学生生活,联系学生实际,建立数学概念。如:我左手拿粉笔,右手拿铅笔,问学生:“粉笔是铅笔吗?”开始时,有的学生还不能迅速回答,渐渐的,大部分学生通过观察,能正确回答了,最后得到学生肯定的回答后,我又问:“铅笔是粉笔吗?”学生有了前面的经验后,回答问题时注意听老师叙述更认真了。直到全部学生都能判断,我一手拿数学书,一手拿作业本,问学生:“数学书是作业本吗?”显然,学生在前面回答两个问题的基础上,都能正确得出答案。我再分别拿出1支红粉笔、1支白粉笔,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说出答案。然后鼓励学生从文具盒拿出不同的东西进行比较,然后自己提出问题,同桌回答,学生都兴趣盎然。
  这就是我进行数学概念的起始教学。学生有了这些基础,我再训练学生“前、后、左、右”的概念,首先训练学生用手比划,然后再指出前、后、左、右,学生边指边说;最后再让说出自己的前边是谁,后边是谁,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我在教学“质数与合数”时,我让学生用学生自己准备一张小字本的纸,从1开始,写到100,全体学生都能完成。上课时,我让学生划去“2、3、5、7、11”的倍数,"2、3、5、7, 11”本身不划去,然后找出规律。学生自己动手,发现其中有些数划去了,有些数没有划去。再思考:“划去的数有什么规律?没有划去的数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划去的数至少有3个因数,没有划去最多只有两个因数。“1”很特殊,只有它本身二个因数;其余没有划去的数都只有两个因数,这些我们给它一个新的名称,叫质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的数,叫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学生通过自己操作,顺利地找出了100以内的质数,也学到了一种数学方法。
  到了高年级,出现新的数学概念时,学生都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话对数学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从而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概括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让数学方法“活”起来
  学习数学,离不开数学方法,包括计算方法,计算法则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是概括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理解、掌握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时,我充分运用教具进行演示,让学生边观察,边说,边理解,这样使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如:我在教学“加法”的计算方法,左手拿1粉笔,右手拿1支粉笔,然后把两只手里的粉笔合在一起,问学生“一共有多少支粉笔?”学生通过数数的方法,知道一共有2支粉笔。然后学生人人操作:左手拿1支铅笔,右手拿1支铅笔,再把两只手里的铅笔合在一起,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合在一起有2支铅笔。同桌的同学共同完成:一人说,一人操作。“左手拿1根小棒,右手拿1根小棒,合在一起有几根小棒?这样教学,学生看教师演示,听教师讲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学生边说边操作,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地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加法”的意义,把抽象的计算方法的教学具体化了,沟通了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减法”的计算方法时,我就启发学生学具摆,形象地理解“减法”就是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
  在教学“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准备好学具,如:有的准备玉米,有的准备蚕豆,有的准备大豆,有的准备小棒,学生(下转第3页)(上接第2页)通过自己操作学具,理解了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来历,记得又快又牢。
  四、让几何知识“活”起来
  小学数学中几何知识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拦路虎。从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开始,我就让学生准备好直尺、三角板等工具,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边画,边说;在认识角时,让学生边画,边说;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时,让学生边摸,边说;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时,充分利用方格纸,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得出它们的计算公式;在计算圆的周长时,我采用了猜想、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操作中理解掌握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应用了猜想、实验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得出计算公式。
  通过自己操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活”用所学知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用生活。学生所学数学知识,能灵活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数学教材中的有关“解决问题”的内容时,我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体育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
  总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法,把抽象的、概括的、具有很强逻辑性的数学知识“注入”给学生,势必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让数学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通过自己动手、动口、动眼、动脑来学习数学知识,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能开发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难道不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吗?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新课改中的体育教学而做出的探究,以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关注现今基础教育中体育的发展与改革,立足于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对体育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聚焦,进而提出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策略,旨在提高初中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最终达到体育学科的育人目的。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类似于企业的运作,企业都渴望以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
期刊
【摘 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富有时代气息的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市场不断开放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获得长期发展的途径之一。本文阐释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并积极探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 综合素质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
期刊
不管从地理还是历史上来看,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都远超其他国家,在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两国之间的联系则更为密切,语言是连接中日友好的桥梁,而语言教育则是筑起这座桥梁的伟大工程。如何能更好地帮助日本学生学习汉语也成为了老师学者们不断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试从对比分析的角度,探索对日汉语教学中部分元音的教学方法。  比较和对比是我们客观地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
期刊
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就是说数学只有在应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新课程的教学注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切实感知数学知识之源、数学知识之本、数学知识之用。让学生深切地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是有趣、有用的;新课程的教学打破了学科界限,注重感知数学知识在其他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开展在数学文化背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是语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教育与指导下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陶冶思想情操的过程。它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语文课堂活动形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意义非常重大。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我们明显地感到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低,听、说、读、写能力也越来越差。不少学生到了初三(九年级),阅读能力还是很弱。课
期刊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其实已经从备课开始了,备课是教师为所教知识而做的充分准备,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不是备好了课就一定能上好课,我看未必。但做为教师必须明白的是没有充分的准备是上不好一堂课的。有了好的备课,我们还需要寻求学生的配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引起兴趣  兴趣是最学习的前提,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促使学生喜欢学习,因此导入时运用多种手
期刊
【摘 要】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是当前农村未成年人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牵涉到家庭、学校、社会的系统工程,依靠任何一方的努力是不够的,须全社会重视和参与。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班主任老师,我探索出了几点经验:培养“留守儿童”的“家庭”观;创建新的班级管理机制,营造“留守儿童”的“家”的氛围;走进“留守儿童”心里,唤醒和引导他们,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深入每个“留守儿童”家庭,搭建呵
期刊
一、问题发现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父母争吵、分居、离婚、再婚、父母一方的缺失等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儿童的心灵遭受创伤,精神发生偏移,甚至危害终生。在众多的家庭变故中,离婚是造成子女心理异常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父母离异意味着亲情的崩溃,被迫与父亲或母亲的分离,使孩子在精神上遭受了巨大的重创。很多儿童在父母离婚的心理刺激下,性情发生改
期刊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确定如此,教师只有用爱才能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热衷于寻求知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心中去。  我任教的二年六班是一个拥有57名淡定生的班集体。自接班以来,我努力深入到孩子当中,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尊重和信任他们,同他们一起生活,走入他们的心灵世界,激起他们的情感,唤起他们的行动,使得他们一个都不能掉队。  开学后不久,我就发现
期刊
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因其先进的理念,有效的形式,出色的效果成为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对此,教育专家们从理论上进行了广泛而深人的研究,充分肯定了其价值,并提出了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操作层面上一线教师对合作学习的价值取向、目标确立、内容选择、组织策略、评价方式等,存在着不少的困惑和误区。老师们尽管也在尝试着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但名副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