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与体验探究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iem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覆盖率的增长,网民数量越来越多。现阶段,网络阅读逐渐成为大众的主要阅读方式之一,阅读内容包括小说、学术论文以及经典文学作品等。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例,大众在阅读过程中既可以提高文学素养,又能丰富自身知识水平,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选取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网络时代对此类作品的影响,与此同时对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与网络的融合进行探究,具体包括阅读推广、阅读体验以及用户忠诚度等内容,以期为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的传承提供参考。
  一、网络时代阅读的特点
  (一)丰富性
  在实践过程中,大众的工作及生活都离不开网络,在网络的帮助下,大众可以随时随地检索、查询以及阅读所需资料与文献,信息的查询较为便利。由此可见,网络阅读具有便捷性。然而,网络资料过于丰富,很可能存在不良书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家长要对青少年进行引导,防止该群体受到不良影响,进而避免其威胁社会安定。
  (二)及时性
  对于大众来说,网络资源极为丰富,再加上检索、查询以及阅读等方面的便捷性,使大众能够迅速找到所需资料。因此,网络阅读具备了及时性。在平板、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帮助下,网络阅读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并逐渐成为主流阅读方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的挑战
  (一)阅读环境受到了冲击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生活节奏较快,大众的阅读时间并不固定,只能采用碎片化阅读的方式,快速浏览所需内容,阅读环境受到了明显的冲击。在碎片化阅读的影响下,大众的阅读耐心与阅读体验极差。再加上网络资源更新过快,审核不够严谨,导致部分资源错误百出,具有很强的误导性。而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难度较高,所需阅读时间极长。久而久之,大众对于文学作品的消化能力越来越弱,阅读兴趣也在持续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大众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受到了部分阻碍。
  (二)阅读体验有所改变
  从实际情况来看,传统文学作品的阅读门槛较高。究其原因,此类作品成书较早,由于年代久远,其行文逻辑与现代作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作品的阅读难度极大,导致阅读体验直线下降。由于快餐文化的盛行,大众的阅读耐心越来越差,离奇的故事情节逐渐成为网络资料的核心要素。与此同时,玄幻、修真以及魔幻等题材的网络小说占据网络资料的主流地位。在“内容为王”的前提下,传统文学作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的传承。
  (三)传统文学经典的地位受到了影响
  由于网络资源极为丰富,更新速度很快,能够满足大众的阅读需求,再加上人们的工作压力相当大,大众在阅读过程中,期望通过比较轻松的方式获取相关知识。而传统文学作品的阅读门槛较高,时代背景久远,不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因此,大众进行阅读选择时更倾向于现代网络资源,从而造成传统文学经典作品无人问津。在这种情况下,网络阅读平臺要结合读者习惯,对网络资源进行分类,帮助读者尽快找到所需资源。
  三、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推广模式
  (一)建立分级阅读推广体系
  从实际情况来看,网络阅读平台要结合作品特点和受众年龄,选择恰当的推广方式。简单来说,推广主体要采用分级阅读的方式,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推广,经典文学的受众群体、作品内容以及适读年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与此同时,推广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以及性别年龄等因素,也会对推广效果构成影响。以学生群体为例,经典文学作品能够提升该群体的文学素养以及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提高知识水平,同时完善其知识体系。此外,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有助于人们借鉴作品内容,丰富自身阅历。由此可见,对经典文学作品和阅读群体进行分类,并实现精准推送,有助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推广。需要注意的是,经典文学作品受到网络时代的影响,属于较为特殊的网络资料,在这种情况下,网络阅读平台既要筛选优质的推广方式,又要区分不同专业领域,从而逐步提升推广效果。
  (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方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以及区块链技术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大众的阅读习惯、阅读选择以及阅读方式也随之改变。在网络的作用下,大众可以随时随地检索、查询以及阅读所需资料。除此之外,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及时性和便捷性等特征能更好地满足大众的阅读需求。以线上阅读为例,作品推送与APP性能至关重要。因此,网络阅读平台要对作品进行分类,并不断优化APP性能,在碎片化阅读的影响下,大众的阅读耐心与阅读时间越来越少,阅读质量持续下降。基于这一点,网络阅读平台要结合线上阅读与线下阅读的特点,将两者进行融合。此外,网络阅读平台在进行线上推广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情况,定期举办阅读交流会。这种方式既可以维持线上盈利,又能带动线下推广,从而逐步激发读者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阅读中。
  (三)加强线上汉语言文学交流探讨
  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提高读者的文学审美水平和文字感知能力,读者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也能了解传统文化。随着网络阅读平台的迅速崛起,读者获得了更多阅读选择。不仅如此,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渠道也随之增加。基于这一点,汉语言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在线下的交流过程中,读者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越来越深,解读角度不断增多,阅读兴趣也愈发浓厚。此外,随着解读角度的增加,经典文学作品的趣味性也直线上升,读者的阅读热情大幅度提升。在交流阅读心得时,读者要对作品背景、成书时代以及作者写作习惯等内容进行延伸阅读。在掌握了相关资料后,读者的知识面、阅读体验以及交流质量也会随之提升。另外,进行线上交流时,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查询相关资料。因此,线上交流能够给读者留下了较大的探讨空间,从而推动汉语言文学的交流。
  四、结语
  网络时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量、传播途径、阅读方式以及受众群体都受到了部分影响。在推广此类作品的过程中,网络阅读平台要结合读者年龄、阅读习惯、作品内容以及网络阅读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推广方式。具体而言,网络阅读平台在推广经典文学作品时要以分级阅读为基础,完成作品的推广任务。除此之外,平台也可以融合线上与线下等阅读方式,增强读者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这种方式既可以增强推广效果,又能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使其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描写了梁山好汉因奸臣的欺压而被逼上梁山的故事。这些梁山义士后来接受招安,为宋朝南征北战,最终大多战死疆场,幸存者又被奸臣残害。这既是一曲才人义士的赞歌,又是一场“大力大贤”之士被奸臣昏君残害致死的悲剧。梁山好汉是作者着力描写的正面英雄群体,但他们不全是草莽之人、粗鲁之辈,亦有文雅之士。其中包括天魁星及时雨宋江、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地
期刊
曹禺曾表示,《日出》的主角并非戏中人物,而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基于人物在戏剧中拥有推进剧情的功能,在话剧中,如何让这众多出彩的人物形象既不争夺“戏份”,又能凸显主角的地位,体现了作家的深厚功底。本文将从环境、人物及作者思想趋向等方面简要论述“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主角的塑造。  一、着色:加深时代环境的晕染  (一)笙歌醉太平的假象  《日出》中的大旅馆从表面上看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这里
期刊
曾经以为,诗就是那种穿过一年四季的东西。看春天花开灿烂,却也有落花纷飞的幻妙;赏一棵千年常绿的松柏,却也有冰封青翠岁月的奇观。原来,一个人的孤寂、一首诗的感伤也可以深深地触动着人们的心。翻开《旅者》时,短短的小诗像是有一个人在忧伤,两三行言语像是在述说失落、迷茫、彷徨。柳叶青青,每一年的柳絮飘扬恰如诗人漂泊的生命,让诗歌散发出忧伤的美丽。  孤独不是一个人的心情,而是一个人的心境。因为当你感到孤独
期刊
孔令宏教授所著《苍南正一道科仪音乐》一书已于2019年6月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收录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丛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而浙江省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璀璨夺目、蔚为壮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苍南正一道科仪音乐正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灿烂的瑰宝。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在发展历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音乐多用于道教斋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水族诗人除了在现代诗歌创作上取得可喜的进步和长足的发展之外,一部分秉承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水族诗人在创作中始终坚持格律诗创作,他们的创作成果不仅传承了格律诗的创作形式,更是丰富了水族诗歌的表达内容。  水族书面文学起步于清末,在潘文秀、潘一志、韦绍乔、潘辅之、杨秀菁、吴子和、王举猷等历代水族诗人近百年的创作耕耘之后,水族诗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学的原创性和民族性源远流长,具有相对的稳定
期刊
随着女性主义思想的不断觉醒,电影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体现,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越来越多以女性主义为主题的作品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春潮》讲述了在同一屋檐下受到时代和命运的束缚的三代女性共同的生活,由于各自独立的个性与价值观,她们的性格和诉求无法在恰当的人生阶段得到完整的舒展和满足。在这样的家庭境遇中,激烈的对抗几乎是无意识的反应。在各自的挣扎和努力之中,本应抱团取暖的三代女性却不可避免地相互伤害。各种
期刊
中国作为一个千年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许多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上千年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每个朝代都有它独具特色的一面,而明朝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明朝这一历史时期孕育了不少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既有值得后人传承的优秀文化,也有人们需要去其糟粕的文化。本文旨在通过解析明朝的传统文化,以明朝的社会制度作为切入点,让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明朝社会制度有多维度的认识和全新的见解。其间不仅
期刊
电影《黄土地》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标志性作品,这部作品无论是从画面还是主题上都能让人体会到意味深长的意境,本文从构图、色彩、光线的明暗对比等视听元素去分析和感悟这部经典的优秀作品。  《黄土地》这部电影笔者前前后后看了四遍,每一遍看完后都会去思考和领会电影中的每一个画面、每一句台词和每一首配乐中所蕴含、所暗示、所要表达的意境。这部文艺题材电影创作于1984年,由陈凯歌执导,改编自珂兰的小说《深谷回声
期刊
“忆语体”散文突破了“文以载道”的传统文艺观,描写琐细的家庭生活,大胆摹写闺房情事,感情真挚缠绵,作者在自然之美和个人生活的意趣中体悟自己的情感价值。这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个性生活和感情世界的回归。本文所要论述的“忆语体”著作,分别是明末清初阶段冒襄的《影梅庵忆语》、清中葉乾嘉年间沈复的《浮生六记》、嘉道时期陈裴之的《香畹楼忆语》以及清后期道咸年间蒋坦的《秋灯琐忆》、清末民初余其锵
期刊
马克思说:“劳动产生美。”美源于生活,人们的审美意识也是从不停的生活实践劳动中产生的。为了对中国传统审美意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源起进行了探讨。  审美源于生活,人们对于美的认识建立在较为稳定的生活基础之上。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渐渐向农耕社会迈进,早期部落的形成使人类有了固定的居住地,同时伴随着农田的耕种以及牲畜的养殖,食物有了稳固的来源。正是这种生活上质的提高,给予了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