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景(netscape)中的异景(alter-scape):拨先生们的私出版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x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网路生态满是惊奇。在日常生活的苦闷和与长城河蟹交织的斗争里,有许多新天地。微博是中国最好的当代艺术展览,论坛与秀场,而人人影视总部、破烂雄、伊甸园sfile美剧三个字幕小组则喂养了全球华人同步欧美日影视的需求,就算是著名的海盗湾(Private Bay)也难以向背。而新浪的lask爱问·共享资料网站对於爱好学问的人简直是民间图书馆,更正确的来说,是实践了Siva Vaiclhyanathan在其书《The AnarchistIn the Library》(图书馆中的无政府主义者)的倡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抹除自由与控制界线”的集体成果。
  许多人或许同意,网路讨论区就属情色网站的网民文化水平最高,从来不见咒骂别人祖先三代,都是些“楼主辛苦了,跪谢楼主,楼主好人一生平安深表支持”的句子。但除了这些令人高潮又和谐一片的网路风景外,我也看见许多在豆瓣小组里严谨的讨论,微博中犀利的时事分析,还有很像台湾卖膏药的地下电台的利比亚新闻(老榕),透过分析报导国际新闻来卖无所不包的商品,恐怕他是网路第一人。
  由之,我发现竟然有一群年轻人竟然严肃的做起翻译与出版的工作。王立秋Levis虽强调自己只是个读者,不是译者。但看他在豆瓣译出的文章,从欧路文学到时事评论都有,我既惊讶他的速度,也经验到全球网路讯息中作为自主挢梁的影响,很像一人的OVO(Global Volce Online,全球之声,台湾也有一个分站)。如我刚注意到英国伦敦骚动事件後齐泽克、鲍曼与大卫哈维三位学者在国外网站上发表的评论,没多久我就看到他三篇都翻译出来了。而这个王立秋,也是泼先生小组的成员,翻译了阿甘本的《亵渎》。一个从2008开始的豆瓣小组,有自己的奖项、电子期刊、创作手记,甚至还有平面出版,但是喜爱的人不到一千人,却仍然低调平实的运作,这引起我的好奇。群体的社会性集结一直是我关注的题目,越小的,越异质的更能显示网路多元的景色。於是我捎信,透过电邮访问了小组芬雷兄,我们有了以下的对话。
  破:“拨先生”如何来的?有何典故?
  芬雷:2007年底,我去南京,和南大的余志杨商量做个学术小组,他给想了这个名字。起初是来自于“后现代”一词的英语发音,而且取名“泼先生”,乃步德先生、赛先生之后尘。然后我发现元杂剧中也有这个说法,指的是一个耍赖的人。杨景贤《马丹阳度脱刘行首》里,马丹阳挡住刘行首的去路,要度脱她,却被骂为“泼先生”,妨碍交通,不讲道理。所以,泼先生除了以上意思,又多了一层克尔凯郭尔(Jack Kerouac,台湾翻成克鲁雅克,Beatgeneration的重要代表人物)所谓每个时代于前进路途中的犹豫、徘徊乃至阻碍,而不是一味向前,无所顾虑。泼先生们或许终究是一些有所顾虑的人。
  破:可否说说你们在豆瓣聚成小组的过程?
  芬雷:泼先生聚成小组的过程,我觉得就像在生活中交朋友那样,有个从发现到认识再到交流以及熟识这样的过程。说实在话,泼先生在豆瓣上并不算是非常有号召力的小组,所以也不可能一呼百应,只有靠我们自己去发现,或者朋友推荐。很多时候,也得看缘分。而最主要的一点,就在于豆瓣上有那么一些认真阅读、写作和思考的人,泼先生要做的就是去慢慢发现这些人,然后联络,看看能否一起做一些有意思的事。在这里面,有些人对泼先生的事情感兴趣,怀着很大的热心,但是最终没能直接参与进来,虽然不免遗憾,却始终关注和支持泼先生,我真的很感激这些人。另外一些人,这些人其实是很少的,既怀着极大的热心,又直接参与泼先生各样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去做。这部分人,算是泼先生的主要力量。我们大多甚至从未谋面,然而像老朋友一样,各自都有默契,这是很让人高兴的。虽然整个事情是在网络上展开,这个过程却一点也不虚拟,甚至有一种实在感,能够让大家相信泼先生这个事情始终就在那儿,只要去做,就会实现。
  破:豆瓣在中国网路文化中,扮演了何种角色?豆瓣从开始讨论书到现在成为小组与各种群体的同好与实践基地,作为一个使用者与小组,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在当前中国的青年文化中具有什么重要性,以及限制?
  芬雷:在泼先生看来,豆瓣在中国网络文化中,肯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显然的一点,没有豆瓣,很难想象会有泼先生这回事情。豆瓣不仅仅是一个承载,或者商业用语所谓的平台,应该说,它就是泼先生或者与泼先生类似网络团体的前身。我们是在它的基础之上运作起来的,甚至我们的脾性里就有它的味道。哪怕直到现在,都不可想象,泼先生这个网络团体在豆瓣以外的其他网络空间发展并运作起来。这或许即是豆瓣社区功能的成功吧。
  这种感受是非常明显的。如果说泼先生区别于其他网络团体的地方,我觉得就是泼先生并不是一种现实生活闲余力量的聚合,而是一种豆瓣生活闲余力量的聚合。换句话说,泼先生总是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豆瓣生活,一个是闲余力量。对于一个非豆瓣用户的成员,参与到泼先生这个团体,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怪异,所有的事情都不可捉摸也不可思议,做起事情来也会碍手碍脚,颇为尴尬。不得不说,泼先生比较其他的网络团体来说,更像是一个网络社区文化的产物,没有了社区这块美妙的、自在的土壤,泼先生就会变得难以适从。你可以说这是泼先生的劣势,但也可以说,这是泼先生的优势。它保证了泼先生始终能在自由自在的氛围里,凭着热情与理想去行动,而不需考虑任何其他的负担。
  当前中国的青年文化,或许是多种多样的吧,有着很多主题、很多格调、很多选择以及很多乐趣,但不管是哪一样,我想都离不了一个好的、宽松的氛围,一份愿意与他人分享的热情以及一种“知其不可而为”的对于理想的行动。网络社区,给了青年人更大的空间去发挥这种想象力,给了青年人更多的机遇去施展这种行动力,同时也给了青年人更重的责任去做好他们愿望的事情。在这中间,有坎坷,有摩擦,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坚持下去的。很多时候,青年人只是一时兴起,而更多的时候,青年人却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颇能或就一番事业。这些事情,在网络社区形成以前,几乎还是很肤浅也很受限制。所以我们说,网络给了我们更多的可能。它打破了许多限制,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限制。
  拿泼先生来说,这种限制主要来自于一种孤芳自赏式的自恋情结。每一种网络文化似乎都来自于一种自恋情结,每一个团体更像是一块精致的镜子,而不是一群豪猪。这种聚合在一起的行动,无以让他们警觉起来,去发现自身之外的事物。这当然可以理解为是网络文化的一个问题,即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体,他只需反应他自身的问题就足够了,这种情形的极致正是如今畅行中国的微博。微博的本质就是让每个人自己成为一个媒体的生产者。在这种情形下,甚至不再有阅读这回事情,而只有生产,对信息的不厌其烦的生产,让我们无法阅读,更遑论认真 地思考。古谚所谓“画地为牢”想必也不过如此。正是因为这样,在网络文化中,交流、沟通,相互合作与批评,才是一件难能可贵以及异常重要的事情。泼先生希望往这个方向去努力,而不是成为一面精致的镜子。
  破:除了网路,你们小组有“实体”的聚会嘛?
  芬雷:很少实体聚会。尤其以泼先生的名义。因为大家都是天南海北,聚到一起相当不容易,而且似乎也没有多大必要。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是在网络上讨论问题,然后各自完成交稿即可。不过在以后的计划里,泼先生希望实体活动能逐渐多起来,毕竟这样沟通起来更直接,讨论起来也更深入。另外就是,实体活动比网络活动更有影响力。它可以让泼先生稍微沾点地气,不那么漂浮,同时也可以让网络社区之外的人知道泼先生。当然,实体活动总是很难的,得慢慢去播种,慢慢去收获。作为一项独立而又理想的事业,泼先生有一无所获的心理准备,但是哪怕如此,它还是会这么去做,怎么说呢,泼先生就是这个样子。
  破:你们出了两期“泼先生电子期刊”,以“独立之思想,自由之写作”为旨,你扮演了什麽角色?甚至还有自己的奖项,这些是如何运作的?
  芬雷:“独立之思想,自由之写作”这个题旨,对于泼先生来说,的确有点太大。但是舍弃了这两条,又实在不知道哪样内容更为合适。其实稍微解释一下,这个题旨很容易理解,也不大,也不空,它很能说明泼先生一直以来是如何运作的。泼先生自成立伊始,应该说是青年人的一个事情,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年龄层面的人参与进来,最大的也不过是七零后,最小的也有九零后,虽然这也说明不了什么,但是起码有一个印象,就是我们这个年龄层面的人,一直以来,都处在教育的环境之下。成天有大量的叫做“知识”的东西,进入我们的脑袋,以致我们阅读、写作以及思考,都受一种知识体制的影响,很少能跳出这个窠臼,以一个“无知者”的身份,以一个懵懂的青年人的身份去阅读、写作以及思考,所以泼先生提出“独立之思想”,在于倡导一种知识体制之外的思的可能性,与之类似,“自由之写作”也是倡导一种文化体制之外的写的可能性。
  在制作“电子期刊”的过程中,尽管看起来任务繁多,分门别类,但很多都是参与者自己提出来的,而不是泼先生分派下去的任务。唯一确定的任务,在于讨论一个现象或者合作思考以及写作一个论题。很多志愿者参与进来感觉到茫然无措,不知从何下手,也是这个原因,因为泼先生几乎从不分派任务,它反而需要参与者给它分派任务,比如交上来的稿子要校对,或者催促某个作者尽早交稿等等,这是我作为编辑要完成的。泼先生,更像是一个做自己的事情的地方,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那么泼先生就毫无用武之地。
  泼先生的确有自己的奖项,叫做“泼先生奖”,分为文学、诗歌和学术,其中最主要的是学术,因为文学和诗歌在网络社区里都不寂寞,各个社区也都在做,而学术,尤其是作为一种散漫的、非正规的、不怎么算是知识的学术,相关的奖项做的却不多,甚至可以说没有。为此,泼先生发起这个颇为寒酸而且奇怪的奖项,首先它没有任何形式的奖金,也没有奖牌和证书,有的只是一小段不具有任何权威意义的评语,其次它不具有任何形式的公信力,而且它甚至有意做成一个宣称不需要公信力的颁奖活动。因为对于那些认真思考并写作的人,最好的馈赠,莫过于你坦诚的作为一个读者去阅读他的作品,并作出积极的回应。古人所说的“环佩之鸣”,应该也就这么回事吧。泼先生是一个响声,且只是一个响声。
  从2007年到今天,泼先生已经走过将近四个年头,这四年的时间里,泼先生做了很多尝试,大多数以失败和不了了之而告终,只有极个别的几个事情还在坚持着做。我常常跟朋友解释说,泼先生其实什么也不是,它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把坚持如是生活态度的一些人聚合在一起,这种态度就是于生活闲暇之余,坚持做自己的事情,可以允许自己的生活异常忙碌以致没有闲暇做自己的事情,但绝不允许哪怕有一丁点闲暇就不去做自己的事情。
  “电子期刊”也好,“泼先生奖”也好,其实都是这种闲暇实践的产物。读者的反应相当平淡,大家知道有这样一些个事情,有这样一些个人,都是极为支持和鼓励的。第一期的下载量还不错,第二期就不怎么理想了。其中原因,全在于泼先生自己。似乎一直以来,泼先生都不怎么在意读者的反应,这个经验,现在看来是极为糟糕的。在“电子期刊”这块,需要比较大的调整。说真的,在与读者的关系上,泼先生需要向破报学习。
  破:你们也出了阿甘本(GiorgioAgamben,台湾译成阿冈本)的译书,这又是如何运作的?资金来源何在?
  芬雷:独立出版在国内是个模棱两可的事物,有人又叫它“小出版”或者“私出版”,但在泼先生这里,其实严格来说,并不是出版,只是供给大家参考学习的一种方式。比如阿甘本的译书,不管是从翻译还是从印刷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它也只能作为参考学习之用,而不能用以商业用途。所以它的运作方式就是小范围内发行,购买者必须提前预定,才能拿到印刷品。因为它不宣传,如果你没有预定,就无法获得之后的购买地址。还有就是,它的印刷量极少,根本无法跟通常的出版相比。它既不宣传,又不能发行,很难称得上是出版。也正因为它印刷量极少,所以运作起来其实也蛮简单,资金消耗也不会太大。到目前为止,泼先生的印刷计划,都是自筹资金,并无任何形式的外来资金。在以后的计划里,我们希望,印刷这一块的主要力量,转移到原创作品上来,我们还希望能够有一个印刷基金,以便把这个事情长久的做下去。
  破:最後,我比较好奇的,你们是谁?原本的专业为何?可否“曝光”简介?让当代年轻人知道生活还有另一种选择?
  芬雷:泼先生们有的是学生,大学生、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等等,还有的是老师。可能也有像我一样,很长时间没有工作,四处晃荡的人。但是更多的,应该是大学生和参加工作的人。比如泼先生的设计,陈靖山,就是一名设计师,他在深圳。而另外一名设计,左旋,则是刚从大学毕业,在昆明那边一家出版社工作,算是刚刚工作没多久。大家其实都各自有各自的事情要做,就像前面说的,借用闲暇,稍微照顾一下泼先生的事情。毕竟,这是没有任何回报的,如果你全力以赴,必定会吃亏。理想的事情需要坚持,但不能过于冲动和冒进,得一点一点来,一步一步走。拿我自己来说,我不太确定于生活之外是否还有别样的选择,我只是知道生活也可以过得很充实,起码不那么失落,不那么沮丧,以及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不那么有冲突感。可能这是比较好的一个状态,我愿望年轻人都能快乐。
其他文献
                 
期刊
艺人:谢金燕  专辑:爱你辣  发行:乾坤唱片  很难想象她已为人母,年过三五,出道近二十年。说起谢金燕,许多人都先想起她那一双招牌美腿,肌肤没有随时光松弛,尤其适合在舞曲节拍里摆动,那么煽情却不色情。从以前的、等经典台妹舞曲,到睽违三年、亲自与吕晓栋、Tan联名担任专辑制作人的新专辑里单曲,只能令人赞叹谢金燕真是台式舞曲的最佳代言者。标示为谢金燕本人作词的MV在youtube上一发出,立刻引起网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探究汉英指示词“那”和 “that” 的异同点以及它们的对应翻译。通过列举大量的例子和分类深入分析,指出“那”和“that”这两个指示词之间的相同点之外,主要研究了汉英指示词“那”和“that”的不同点。研究结果表明“那”和“that”有以下几点不同:(一)它们在各自语言中的功能负荷量不同;(二) 人称指代不同;(三) “that”可用于替代句中名词,而“那”无此用法;(四)指示词
期刊
卢迎华:请你先谈谈你的教育背景。  鄢醒: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小学到大学学历完整。  卢迎华:最早认识你的创作是通过刘鼎的介绍,他给我看了你的网站,虽然我们当时都不认识你,但对你在学校里创作的一些装置和照片作品的趣味和气息产生了兴趣,能否谈谈在重庆时的工作状态吗?谈谈你当时的语境?我知道你是挺格格不入的。  鄢醒:没记错的话我们是去年四月在站台中国的“丛林”展上第一次见面的吧。我在重庆出生
期刊
我此生,注定要失败,除了失败,便无其它可书写。  多年来,我毫无节制的做着同一个梦。迷雾中的建筑,随着梦境推进,显现出一个愈来愈具体的空中楼阁。  我喜欢怀旧却又容易忘记过去的,但仍在努力回忆导致我青春期历史性滞后的那些碎片。  某年初,在大学学习油画的姐姐去北京看一个被称之为“中国现代艺术展”的时候,我便开始了我的第二次辍学。村里也即将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一个事件,一种叫电的东西即将在这个村庄显灵。
期刊
生物艺术(BioArt)是一种以生物组织,细菌,活体和生命进程为对象的艺术实践,艺术家借助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生物组织培养技术,克隆等在实验室或者画廊以及艺术家工作室制作生物艺术作品。  前不久由张尕策划的《媒体中国》(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延展生命)系列展览,生物艺术多年来重要领域的多个先锋人物,如Eduardo Kac、Oron Catts都得以展现。而之前一届展出的Stelarc更是这一领
期刊
十一晚上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用完晚餐后,我与孙恒走在皮村的路上,要回新工人剧场准备晚上的“国庆联欢晚会”的表演。我问孙恒这几年搞下来,到底觉得艺术(歌唱)这件事能够对社区与工人起什么用的作用?他简单的说,首先可以唱出他们的心声,其次可以增加认同而争取权利。短短的回答就是他在2002年遇到许元后,成立新工人艺术团努力的总结。  这是我此生第一次参加“国庆”联欢晚会,不在天安门广场,也不用经过透视安检
期刊
“古巴是(苏维埃)联盟当中奇怪的一员:一个有着独特文化的加勒比海国家,也是这个联盟中最西班牙也最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离开美国只有90英里,钟表上显示着跟纽约一样的时间,同时有着一个从二十世纪早期开始的悠久而连贯的现代主义传统。……一如切格瓦纳的名言‘开着派对革命’。”墨斯凯拉的这段简短的描述一下子令哈瓦那双年展所在的古巴变得生动鲜明起来,在第三届哈瓦那双年展举办的这一年,全世界范围内也发生了很多影
期刊
2011年10月4到10月7日,首届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在北京798艺术区顺利举办。这次论坛由皮三、董冰峰联合策划,北京互相动画有限公司主办,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协办。  为期4天的论坛活动,包括了四个单元:中国独立动画论坛十年回顾单元、日本动画大师今敏回顾单元、台湾动画展映单元、竞赛单元,除此之外还有德国艺术家Mariola Brillowska的讲座以及由王耿瑜主持的工作坊
期刊
贝尔廷的讨论总给人这样的印象:挖掘问题的出发点是艺术史,具体的论述来源也是艺术史争论中反复出现的重大议题,然而每当触及到这些问题的关键之处时,贝尔廷有意规避了概念史和重大论争的梳理和总结。他的具体考察对象自始至终都是艺术史的“书写历史”,这一写作实践有着清晰的策略和目的性,尽管潛在的内容丰富甚至有模糊之嫌,但每一个具体论述都坚定地指向当下的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他既是古代艺术、尤其是拜占庭艺术的专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