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当代性的写作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013w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尔廷的讨论总给人这样的印象:挖掘问题的出发点是艺术史,具体的论述来源也是艺术史争论中反复出现的重大议题,然而每当触及到这些问题的关键之处时,贝尔廷有意规避了概念史和重大论争的梳理和总结。他的具体考察对象自始至终都是艺术史的“书写历史”,这一写作实践有着清晰的策略和目的性,尽管潛在的内容丰富甚至有模糊之嫌,但每一个具体论述都坚定地指向当下的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他既是古代艺术、尤其是拜占庭艺术的专家,又是当代艺术的写作和实践者,但他在写作中有意隐藏了历史学家的职业身份,用学院之外的方式处理艺术史和概念资源。可以说,贝尔廷的写作方式充满了当代性,这一点并非仅仅体现在叙述方式的自由和具有非学院性,而恰恰在于每一个具体论述中透露出的强烈的当代意识。这种当代意识投射在对于行业语境、艺术系统和艺术观念变迁的观看与反思之上,决定了他组织和呈现材料、对象以及观点时的叙述方式。具有当代意识的写作首先缘起于对当下的不满足,以及由不满足引发的紧迫感和警惕性。这并非某种为心理学因素操纵的伪当代意识,而是由长期实践累积的直观经验和思考下引发的必然产物。它促发了远离学院的写作实践,离开尽管生产成果但却时时压缩着个体思考空间的既定规范和制度,自发地消化历史经验,在写作中进行自我教育。翻新并使得材料和一再重提的母题再次循环并不构成当代艺术写作的理论强度,而更像是容器的外观。真正使得这个容器具有意义的,是我们不断加注进去、不断重复观看和再思考的溶液。
  本章论述瓦萨里和黑格尔开辟的艺术史传统的文字就透露出这种强烈的当代意识。以黑格尔为例,贝尔廷令人惊讶地仅用聊聊数语带过黑格尔庞大严谨的“体系”,唯独抓住一点对于当下来说具有深刻意义的问题:艺术与现实呈现为怎样的关系?黑格尔的艺术哲学最终落脚在“绝对精神”之上,艺术在他那里成为了精神进步过程中必经的道路,最终被“世界精神”扬弃。因此,艺术在黑格尔那里是永远的“过去时”,它不断失去着在现实中的作用,不能维持从前在现实中必需的和崇高的地位,在产生的刹那就已经转移到我们的观念世界里。这也许是黑格尔留给自杜尚以来的当代艺术的最大“遗产”。但贝尔廷又说:“我因此怀疑,把黑格尔看做预言了艺术在现代去边界化的情形的人是否合适,吉亚尼·瓦蒂莫(Giannivattimo)在他的著作《现代性的终结》中提出过这个问题。这里所说的是‘一种艺术不作为特殊现象存在的社会乌托邦情境,艺术被废除,一种普遍的存在美学化使得艺术在黑格尔的意义上被扬弃。’或者说,人们所追求的不是废除艺术,而是‘在构成整体所,必须的美学事实的意义上追求艺术带来的经验。’这种‘美学的爆发发生在传统的限定之外’,可能是一种当下的经验[…]”也就是说,在贝尔廷看来,黑格尔的美学恰恰是在现代到当代的过渡中被扬弃了的精神遗产,艺术去边界化的形成根源并非在于,作为精神形式的艺术耗尽了内容而转入了下一阶段,而是社会和文化语境的变化导致了艺术成为整体发展中的一个因素,它的内容没有耗尽,反而增加并且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这一当下历史最终激发了观念艺术的产生,重新定义了艺术的视觉性同时也解构了它的精神性。贝尔廷推崇黑格尔把艺术第一次当做一门科学进行研究,解析它内在的精神形式,以抗拒那种实用化的艺术史写作;同时,强烈的当代意识又告诉它,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试图在历史之外做出决断,与当代艺术的探索精神和实验性背道而驰,那种黑格尔式的、建构在观念形式之上、以过渡为目标的艺术并不适合我们对嵌入在当下社会和政治语境中的当代艺术的讨论。
  当代性艺术写作的基础是当代意识,这也是博尔赫斯书店艺术机构的创始者陈侗在一篇名为《我们能为当代做点什么》的文章中论述的核心之一。他写道:“在‘当代意识’的驱动下,阅读行为将不再是为了精神上的满足,而应当是激活创造力:对于哲学的思考将专注于德勒兹的概念的创制,而不是回答‘世界是什么’;文学,它将一直处在意识的层面,同时也被归为一种艺术活动;艺术的各种界限将被打破,它所创造的价值不同于其它新事物的价值,每一次,它都重新回到意识状态,或最终表现出对于回答‘艺术是什么’的热情。”这无疑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当代精神。因为精神的发展不是从一个形状变为另一个形状的静态轮回,而是将潜在于它自身内的丰富内容发挥或展示出来,从而使自己从潜在的精神变成现实的精神,或者说当代精神。
  仿佛一件具有探险性质的工作,当代性写作时刻面临着发现新可能性的兴奋和沦为权力和话语附庸的危险。它必须时刻与现实语境进行博弈,对行业和系统的内外部语境的变迁保持足够的知觉;更重要的是,写作者本身不断的实践才是每一个文字背后深厚的基础所在。如何使这种自主的写作成为常态,避免不自觉地重复既定标准和规范,是提给每一个与惯性生产保持距离的写作者的问题。因此只有不断地实践才能促使我们对于这一行业内部的工作方法、思考的可行性空间和对于投射在艺术上的政治社会语境、文化价值和思潮、个体以及集体存在方式进行挖掘和批判。保持新鲜的当代意识正是在实践的促发下变得可能。这种实践应该同写作一样具有足够的自觉性,在面临行业中不同环节所塑造的外部条件调动和限制着我们实践的领域和强度时,不因为疲于应付而失去主动出击的能力。
其他文献
卢迎华>>  “Afterall展览历史”丛书关于1989年第三届哈瓦那双年展的特辑中刊登了哥拉多·墨斯凯拉(Gerardo Mosquera)所撰写的文章《在全球和本土语境中的第三届哈瓦那双年展》。哥拉多·墨斯凯拉是居住在哈瓦那的批评家和策展人,是哈瓦那双年展的创始人之一,在1989年第三届哈瓦那双年展结束后由于不满双年展机制本身日趋加强对于艺术的审查和管制而辞职。这篇文章追溯了哈瓦那双年展创立
期刊
                 
期刊
艺人:谢金燕  专辑:爱你辣  发行:乾坤唱片  很难想象她已为人母,年过三五,出道近二十年。说起谢金燕,许多人都先想起她那一双招牌美腿,肌肤没有随时光松弛,尤其适合在舞曲节拍里摆动,那么煽情却不色情。从以前的、等经典台妹舞曲,到睽违三年、亲自与吕晓栋、Tan联名担任专辑制作人的新专辑里单曲,只能令人赞叹谢金燕真是台式舞曲的最佳代言者。标示为谢金燕本人作词的MV在youtube上一发出,立刻引起网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探究汉英指示词“那”和 “that” 的异同点以及它们的对应翻译。通过列举大量的例子和分类深入分析,指出“那”和“that”这两个指示词之间的相同点之外,主要研究了汉英指示词“那”和“that”的不同点。研究结果表明“那”和“that”有以下几点不同:(一)它们在各自语言中的功能负荷量不同;(二) 人称指代不同;(三) “that”可用于替代句中名词,而“那”无此用法;(四)指示词
期刊
卢迎华:请你先谈谈你的教育背景。  鄢醒: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小学到大学学历完整。  卢迎华:最早认识你的创作是通过刘鼎的介绍,他给我看了你的网站,虽然我们当时都不认识你,但对你在学校里创作的一些装置和照片作品的趣味和气息产生了兴趣,能否谈谈在重庆时的工作状态吗?谈谈你当时的语境?我知道你是挺格格不入的。  鄢醒:没记错的话我们是去年四月在站台中国的“丛林”展上第一次见面的吧。我在重庆出生
期刊
我此生,注定要失败,除了失败,便无其它可书写。  多年来,我毫无节制的做着同一个梦。迷雾中的建筑,随着梦境推进,显现出一个愈来愈具体的空中楼阁。  我喜欢怀旧却又容易忘记过去的,但仍在努力回忆导致我青春期历史性滞后的那些碎片。  某年初,在大学学习油画的姐姐去北京看一个被称之为“中国现代艺术展”的时候,我便开始了我的第二次辍学。村里也即将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一个事件,一种叫电的东西即将在这个村庄显灵。
期刊
生物艺术(BioArt)是一种以生物组织,细菌,活体和生命进程为对象的艺术实践,艺术家借助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生物组织培养技术,克隆等在实验室或者画廊以及艺术家工作室制作生物艺术作品。  前不久由张尕策划的《媒体中国》(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延展生命)系列展览,生物艺术多年来重要领域的多个先锋人物,如Eduardo Kac、Oron Catts都得以展现。而之前一届展出的Stelarc更是这一领
期刊
十一晚上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用完晚餐后,我与孙恒走在皮村的路上,要回新工人剧场准备晚上的“国庆联欢晚会”的表演。我问孙恒这几年搞下来,到底觉得艺术(歌唱)这件事能够对社区与工人起什么用的作用?他简单的说,首先可以唱出他们的心声,其次可以增加认同而争取权利。短短的回答就是他在2002年遇到许元后,成立新工人艺术团努力的总结。  这是我此生第一次参加“国庆”联欢晚会,不在天安门广场,也不用经过透视安检
期刊
“古巴是(苏维埃)联盟当中奇怪的一员:一个有着独特文化的加勒比海国家,也是这个联盟中最西班牙也最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离开美国只有90英里,钟表上显示着跟纽约一样的时间,同时有着一个从二十世纪早期开始的悠久而连贯的现代主义传统。……一如切格瓦纳的名言‘开着派对革命’。”墨斯凯拉的这段简短的描述一下子令哈瓦那双年展所在的古巴变得生动鲜明起来,在第三届哈瓦那双年展举办的这一年,全世界范围内也发生了很多影
期刊
2011年10月4到10月7日,首届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在北京798艺术区顺利举办。这次论坛由皮三、董冰峰联合策划,北京互相动画有限公司主办,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协办。  为期4天的论坛活动,包括了四个单元:中国独立动画论坛十年回顾单元、日本动画大师今敏回顾单元、台湾动画展映单元、竞赛单元,除此之外还有德国艺术家Mariola Brillowska的讲座以及由王耿瑜主持的工作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