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集团:管理创新促科学发展

来源 :国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dzn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手段创新是具体技术方法上的创新,也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推进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
  
  2009年以来,华电集团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战略实施步伐明显加快。这也表明华电集团根据内外部形势变化,立足自身实际,管理创新年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创新发展理念优化发展战略体系
  “创新是国家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华电集团总经理云公民指出。
  为适应发展需要,华电集团强化战略管控功能,努力向资产经营型方向转变。2009年在公司系统开展“管理创新年”活动,以提升管理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创建“星级企业”为载体,以对标管理为手段,转变观念,健全制度,完善体系,优化流程,创新科技,培育文化,全面提高赢利能力、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促进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公司明确提出,力争用三年时间,围绕公司发展目标和中心工作,着力解决体制、机制、制度、标准、技术等方面与市场竞争形势、现代企业要求、集团发展定位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为建设国内先进、与国际接轨,具有华电特色的管理模式打下良好基础。
  为保证管理创新年活动的顺利实施,公司成立了创新领导小组和活动办公室,制订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建立组织、指标和考评体系,确立了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绩效管理、优化技术指标等八个方面的创新任务,明确利用小时、供电煤耗、标煤单价等十项管理量化指标,搭建起活动推进体系。华电集团总部各部门围绕重点工作和关键流程,系统分解创新任务,建立健全了管控、成本、安全、营销、科技等职能框架下的任务体系。系统各单位积极响应,制定活动方案,细化创新任务,选准活动载体,扎实推进活动开展。
  战略既定,方向已明。在发展战略指引下,华电集团正向着“以电为主的国内一流能源集团”阔步迈进。
  
  创新体制机制优化集团管控模式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优化集团管控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各方面的活力,提升公司综合实力,是华电集团管理创新年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华电集团成立了管理创新研究小组,先后调研多家行业内外央企,学习借鉴经验,对创新公司管理体制、优化管控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大胆有益的尝试。他们制定了公司优化管控模式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明确三级管控模式和各层面的业务定位、优化内容;积极推进区域公司化改制,新成立内蒙古、陕西、金山、山西四家区域能源公司;深化燃料、运营、检修体制改革,明确管理关系,优化了系统资源;创新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完善了《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制订了《发电厂部门、岗位设置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了基层企业组织体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修订《薪酬分配管理规划纲要》和《绩效目标管理办法》,明确薪酬分配改革目标。
  体制机制的创新,管控模式的优化,为公司发展带来了活力。如今,华电集团水电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已占到总容量的20%。通过管理创新和结构调整,华电集团在火电、水电、煤炭、工程技术、拓展海外电力市场等领域均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华电集团将进一步创新决策管理、管控模式、选人用人机制、绩效考核体系等,构建起“决策科学、权责明确、机制完善、运转高效”的管理模式。
  
  创新管理手段优化经济技术指标
  管理手段创新是具体技术方法上的创新,也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推进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
  华电集团面对电煤供需矛盾突出、电价改革不到位等不确定性因素,以及中国经济面临周期性、结构性调整双重压力的严峻形势,公司上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市场营销、煤炭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有力地促进了扭亏增盈工作的开展。
  在致力于加强机制创新的同时,华电集团在技术创新领域也不断寻求突破,将目光瞄准世界顶尖水平,屡创佳绩。出台了2009年对标指标体系,增加EVA对标指标,定期发布各层面对标动态,建立了对标长效机制。各发电企业全力抓好管理和指标改进,积极投身到星级企业创建工作中。通过实施对标,强化设备管理,推进了节能优化,望亭、西塞山、红雁池等电厂的60万、30万和20万千瓦机组都位列系统同类型机组领先水平。推进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空冷、烟气脱硝、秸秆发电、海水淡化、锅炉微油点火、等离子点火、大容量循环流化床、辅机变频等先进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生产运营、基本建设及电站装备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
  顺应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华电集团将抓住新兴产业的战略机遇,大力推动低碳技术研究和应用,积极发展新能源、可再生源,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实现在低碳经济下的科学发展。
  “目前,华电集团正进入到发展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和战略机遇期,必须通过管理创新,提高公司的执企能力和营利能力,为华电集团发展纲要的推动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华电集团党组书记李庆奎信心十足。
其他文献
逐步实现经济发展由保增长转向调结构,由政府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由政策外部驱动转向市场内部驱动  2009年底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挑战和国内外经济复杂形势,党中央和国务院总揽全局、正确判断、科学决策,确立“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思路,及时、准确、有力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较快扭转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速下滑态势,经济稳定回升态势基本形成,全年8%
期刊
北疆电厂从立项到一期投产的过程,无意中折射了一个理想化的典型国企项目的各种因素    “这是我做的第8个电厂了”,郭启刚不时向记者提到这一点。郭启刚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控股天津国投津能发电公司总经理,国投津能发电公司负责北疆电厂项目的总体开发。  在郭启刚眼中,不久前投产的第8个电厂——北疆电厂显然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得意的作品。  “国投北疆电厂不能仅仅被当做一个电厂来看”,国投相关人士这样说。这句话
期刊
要赶超疾行中的跨国公司,中国电子面临的挑战不低于当年研制“两弹一星”,而这就是一个“国家队”的使命和责任    信息技术是支撑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在过去30年,电子信息产业始终以高于大多数产业的速度持续增长,占全球GDP的份额不断提高, 2008年达到4.9%。信息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产业地位。  作为政府重点培养的“国家队”,中国电子如何突破核心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何打造具有国
期刊
在过去的34年间,镇海炼化书写了改革开放形势下国有企业高速发展的一个传奇,赢得温家宝总理心目中足够分量的三个“最”    “镇海炼化是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效益最好的炼油企业。三个‘最’,归结为一点,就是顾全大局、贡献最大。”这是温家宝总理2008年4月考察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之后的高度评价。  是什么让镇海炼化赢得总理心目中足够分量的三个“最”?带着这个问题,2009年12月11日,记者跟
期刊
西气东输二线途经14个省市区,全长8800公里,年输送量300亿立方米,实现中国长距离、大口径、高压输气管道建设史上的重大跨越    离2010年新年钟声响起还有两天,2009年12月30日,经过25个月紧张施工的西气东输二线西段成功投产,与此前半个月实现单线通气的中亚天然气管道紧紧相连。按照计划安排,2010年1月,西二线开始向新疆乌鲁木齐商业供气;1月中旬,通过宁夏中卫—靖边联络线进入陕京线。
期刊
武广客运专线全长1068.6公里。其中,桥梁684座468公里、隧道226座177公里,从武汉到广州耗时3个小时,16节车厢、载客至少1220人。既不是京津城际运行半个小时的适可而止,也不是简单的观光旅游。2009年12月26日,武汉至广州,我国这条最繁忙的铁路段上开通的高速客运专线,铺陈着国人的自信。    期盼中国第一条“高铁”  1964年10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诞生于日本,这就是东
期刊
华润的几个关键词:国企、竞争性行业、多元化发展、并购扩张整合,按流行的观点看都无异于陷阱,却在十余年间基本实现了各项指标的两次再造。    2005年的一天,一位中年人独自驾车从香港出发,沿西江向广西驶去。他似乎不是一位自驾车旅行者,一路之上,所停留之处仅限于石灰石选矿站、水泥粉磨站、混凝土搅拌站。每到一处,他都会找到管理者、员工仔细了解关于水泥这种生意各个环节的问题。  这位戴眼镜、身高1.83
期刊
连年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积累了巨大的生产能力,其中钢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明显    2009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分别于8月26日、10月19日、12月3日三次联合发布信息,表示将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对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国家有关部门将原则上不再批准扩大产能的项目。12月9日,工信部开始对《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公开征集意见。根据《办法》,产能在百万吨以
期刊
中国的中西部会不会成为第三个“梅佐乔诺”?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三位的经济大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中国经济在未来会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一、经济规模产生不平衡。 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征,可以说是未富先大。这导致了中国的国内政策和经济表现在国际上引起异常的关注,每个国内政策几乎都要和国际上的反应以及全球化中的一些共同的游戏规则发生联系。我们要主动考虑到每一个经济措施在国际经济中可能会引起什么样的
期刊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掌握整套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中国制造”的标签开始被注入更多“中国创造”的色彩    动车组:地道的Chinglish  子弹头的外型,一袭乳白色的外饰,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动车组是高速列车核心技术中最拉风的部分。  “动车组”原本就是一个非常地道的Chinglish(中国式英语chinese english),完全是国人创造的百分百国产货。原在英文中“动车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