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编外人员管理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herwa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共部门编外人员管理因“临时工现象”引发广泛关注。由于合同期限、经济激励、發展空间、社会地位等原因,编外人员在工作积极性、履职能力、行为规范性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对编外人员专业培训、建立合理的薪酬与考核制度、探索通过劳务派遣方式等措施改进公共部门编外人员的管理。
  关键词:博物馆;编外人员;激励机制
  近年来,由于围殴商户、暴力执法、临时工成为突发事件挡箭牌①等现象层出不穷,编外人员管理问题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临时工现象”的普遍发生危及政府公信力,助长了庸政、懒政之风,并为寻租性腐败留下了空间。②编外人员承担什么样的职能?其履职行为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背后有着怎样的制度原因?如何改进公共部门编外人员的管理?本文以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为例,对编外人员管理问题进行初步讨论。
  1 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博物馆编外人员管理概况
  本文所说的编外人员,指的是由公共部门发展经费列支工资、不纳入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不包括办理了返聘手续的退休职工、保安公司职工和物业公司职工等劳务派遣人员、外单位兼职工作人员、季节性用工或小时工、各类学校勤工俭学的学生。
  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建立于2006年5月,位于东南沿海泉州市,总投资1.8亿元,占地1028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23332平方米。其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是中宣部直接授予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团中央授予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同时也是研究大陆与台湾关系史,特别是闽台关系史的重要学术机构。
  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目前有编外员工13人,其中文博辅助岗位7人,驾驶员岗位6人。编外人员中男性8人,女性5人;在职大学以上学历6人(其中:全日制本科2人),大专学历1人,大专以下学历6人(均为驾驶员岗位)。根据福建市委编〔2006〕74号的文件规定,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只核定干部编制,不核定工勤编制人员,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因此,聘用了部分编外人员,从事驾驶员和文博辅助岗位以便开展工作。
  目前,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编外员工由人力资源部和用人部门共同管理,人力资源部负责编外员工人事关系管理,用人部门具体安排编外员工的工作,负责对编外员工日常的教育、管理和使用。2011年,该馆制订了《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编外人员管理暂行规定》,规范了编外工作人员的招聘、使用、奖惩等制度。馆内的编外员工实行合同制管理,均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缴存住房公积金。
  2 编外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缺乏专门教育与培训,履职能力有待提升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编外人员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外,还需要不停地进行知识更新,在职期间要不断继续学习与培训。遗憾的是大部分公共部门对编外人员多是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很少对编外人员进行较为系统的职业道德、岗位技能等方面的培训。③导致编外人员在履职能力和态度上均有所不足。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编外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是博物馆筹建时期聘请的工作人员,主要从事族谱录入等文博辅助岗位的工作,履职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2.2 绩效考核标准不规范、同工不同酬,工作积极性不高
  现有研究认为,公共部门普遍存在编外人员考核不规范、福利待遇偏低的情况。大部分用人单位对编外人员的考核缺乏明确标准,考核内容不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考核成绩不与工资待遇挂钩,考评过程流于形式。①
  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编外人员每年与在编职工同时参加年度考核。考核标准等参照在编同类人员要求和所属专业岗位职责的规定,根据年度考核管理文件,由用人部(室)组织进行。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编外人员实行专业技术类、非专业工勤类的分类管理和分类工资标准。工资标准由基本工资、岗位津贴、技术等级津贴、绩效工资、馆龄津贴等构成。编外人员工资标准由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会同用人部(室),根据国家政策、劳务市场行情和我馆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由于市财政核定的编外人员工资水平的总体限制,在单位办公业务经费紧缺的情况下,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存在同一岗位工作的编外人员与编内人员工资待遇差距较大现象,这种体制背离了同工同酬的用工原则。长期以来对编外聘用人员的使用缺乏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如工资增长激励机制、考核奖惩机制等。制度上的不健全和工资报酬的相对低廉,给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使他们难以安心工作,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2.3 职业发展前景模糊、身份认同感缺乏,流动性较大
  公共部门的正式职工由于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及按部就班的升迁路径,是个令人艳羡的职业。然而公共部门往往不对编外人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编外人员在公共部门没有职业发展的前景,工资待遇、教育培训等各个方面的差异使编外人员在整体身份上区别于在编正式职工。“身份”差异导致了单位人员构成的二元对立,编外人员处于“劣势身份”,有不同程度的“受歧视”感、“被排斥”感,归属感较弱,普遍缺乏组织认同感,人员流动性也较大。②这一情况在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也同样存在,自2007年建馆之后,该馆编外人员也比较不稳定,流动性大。
  3 解决编外用人问题的对策
  关于公共部门编外人员管理困境的原因,现有文献把它们归结为临时身份与非临时性岗位、短期性合约与长期性用工、编制内与编制外用工、临时用工长期性与无法转正间等冲突,③并相应地提出一系列对策。针对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编外人员管理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改进策略供参考。
  3.1 创造条件让编外人员参加学历在职教育及专业培训
  关心编外员工的成长,鼓励他们参加学历在职教育及专业培训,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更好开展工作创造条件。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编外员工参加各种教育和培训,为编外人员提供教育、流动、竞争上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个人成长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应鼓励和支持编外人员积极钻研业务,在职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和培训。编外人员业务培训与在编人员一样,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当然,编外人员申请在职的学历学习,应在不影响正常工作和轮流值班的情况下,经所在部门同意后报馆领导审批。
  3.2 规范考核,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
  鉴于编外人员在职业发展上空间有限,应着力提高编外人员的工资待遇,以缩小编外人员在身份地位、社会声誉等方面与在编人员的差距。财政部门应适当提高编外人员的工资经费水平,使其工资待遇与编内人员同工同酬,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在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基础上,对编外人员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对编外人员年度考核基本合格的予以缓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解聘。编外人员的绩效考评、劳动纪律、遵守规章制度、评先评优、奖惩等参照在编人员的有关规定执行。对考核优秀、表现突出的予以奖励;对违反劳动合同规定的按合同规定处理,对表现不好经教育仍不改正的予以解聘。
  3.3 探索通过劳务派遣方式规范编外人员的管理
  以上措施是针对现有编外人员的履职程度不佳问题而提出的。就我国公共部门机构人员臃肿的整体状况和机构精简的总体趋势而言,仍应尽量减少编外用人的数量,探索通过劳务派遣方式规范编外人员的管理。建议统一核定及调配全市编外用工的劳务派遣,由劳务派遣公司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负责员工的招聘、培训、工资福利发放、办理社会保险、处理劳动争议等业务,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汉族女性佩戴耳环的风气始于辽宋。在各式耳环中,葫芦耳环是常见的样式之一,其兴起源自宋元金银器的仿生象形之风。元代以后,葫芦耳环纳入宫廷服饰礼制。明代的四珠葫芦耳环、清代的三钳葫芦耳环是明清后妃盛装时最常见的耳环样式。宫廷的受宠引起民间的狂热效仿,葫芦耳环在明代中后期涌现了如金光葫芦耳环、金宝葫芦耳环、金珠宝葫芦耳环等诸多样式。文章通过实物与文献互证,缕述葫芦耳环自宋元到明清的发展沿革和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机构,是人类收藏过去的重要场所。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博物馆展柜的实物展览已不再是传播信息的唯一途径,新媒体以其广泛性、便捷性、及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颠覆了传统的宣传思维,已经成为博物馆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博物馆;新媒体;信息传播;文化建设  目前我国已然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微信、QQ、微博等各种网络平台已
期刊
摘 要:隋代佛教空前兴盛,存世的佛造像数量也非常之多。作者尝试以蚌埠市博物馆所藏两件隋代铜造像为例,通过探究佛造像的特点以及鉴定方法,浅析隋代佛造像的发展。  关键词:隋代;铜造像;佛教  1 佛造像文物介绍  1.1 隋“开皇十三年”铜造像  该铜造像(图1)为本馆旧藏,工作人员于1979年自本市废品回收站拣选。其底座长2.5厘米,高9.8厘米,背光宽3.3厘米,重52克,铜质。佛像为立佛,束发
期刊
摘 要:博物馆集中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既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又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博旅游正作为一种时下潮流革新着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文章以南京城墙为例,探寻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模式,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新需求。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南京城墙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征集、保护、研究、
期刊
摘 要:契丹民族的南迁对于契丹民族具有重要的意义。南迁的契丹民族接受和学习先进的汉文化,契丹民族的南迁对于契丹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燕云十六州的割让,使契丹获得了一个富饶而广阔的农业区,丰富的农业产品满足了契丹贵族的日常生活需要, 激发了他们对于农业生产的兴趣,大量契丹人向南迁徙对于契丹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契丹民族;南迁;民族融合  1 契丹民族形成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迁徙促进了各
期刊
摘 要:文化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进行衡量的主要指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红色文化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一个国家、民族必须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信心,因为这是对自身民族文化的一种充分肯定。因此,需关注红色旅游对红色文化的宣传作用,探究红色旅游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及意义,从而更好地建设红色旅游体系,发展红色文化。  关键词:红色旅游;红色文化;文化传承 
期刊
摘 要:收藏界普遍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红山玉器中很少出现鸡骨白,并认为红山文化的鸡骨白玉器皆为仿品,很多藏家对红山文化鸡骨白玉器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因鸡骨白玉器一般玉质受损过重,细节缺失,玉性损伤,光气不纯,它的鉴别难度较一般玉器更大。再加上鸡骨白本身难以盘玩,很多鸡骨白红山玉器因此受到冷落,价值難以发掘。上述诸多原因使红山文化鸡骨白玉器的价值受到大大的低估,进而被冰封雪藏,甚至不少精品流失海外。文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国内公众考古研究与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考古学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公众考古学界关注的重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与新发现为切入点,连续多日推出《三星堆新发现》直播特别节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仅从2021年3月20日首日播出情况来看,此次央视推出的直播节目与以往大众传媒报道考古发现与研究不同,在节目内容上强调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以宏大的时空视角整体推介
期刊
摘 要:纵观博物馆陈展诸多成功之作,光环境都是一个特殊环节和重要因素,光环境塑造了视觉传达和心理审美及情感共振的联结。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往往是因为灯光的效果被忽视或运用不合理。科学、环保、舒适、凸显展览特色的灯光日益成为展厅光环境主流。文章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专题展区“风范长存—毛泽东遗物展”为例,阐述光环境的塑造和光效果的表达。  关键词:光环境;保护;舒适  博物馆中的人物类纪念馆是展示革命
期刊
摘 要:博物馆的宣传教育活动是实现历史文化与受众交流、促进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文章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宣传教育为例,以“纪念历史,保持初心”为宣传教育主题,促进党员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牢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牢记历史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关键词:纪念历史;保持初心;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宣传教育  在全国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以“不忘初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