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落实新课程的主渠道。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应该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而应该是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自主化、合作化、活动化、生活化”的“四化”课堂。
一、自主化
“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话道出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活生生的有意识的人,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因此,我们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还需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质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材的超越,敢于对教材说不,敢于对教师说不,敢于对传统说不。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进入了学习和创新的殿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自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能主动学习,而且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主动地理解知识,从而真正学会学习,逐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怀着迫切的心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中。
二、合作化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效果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合作化的教学给课堂带来了生机。传统的教学方式形式单一,课堂气氛呆板,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扩展与思维的发散。合作学习超越和革新了传统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扩展,实现了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教学交往。合作学习找到了一种激起学习兴趣的学习形式,同伴间的合作学习互启互导,互帮互学,有助生生间的优势互补,产生了积极的心理效应。
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想法,借此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同时,学生通过表述与交流也必然会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在合作交流中,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各种观念的优越性与不足之处,并进行比较,这样,对新观念的认识会更深刻,对错误观念的纠正会更彻底。而且,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等方面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三、活动化
在新课程标准中,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优化教学实践活动,强调开展学生课堂活动与相关实践活动的時间不少于总课时的20%。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勇气,因此在活动化的课堂中学生应该是活动的中心和主体。活动课的重心是让学生在整个活动中不是“静听”,而是“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主体的角色体验中能够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活动热情,不仅有利于学会学习,而且有利于学会合作;不仅有利于学会知识,而且有利于学会创造。从而,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将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把不完全知识变成完全知识。
活动化的课堂,可不拘一格。学生可以查找资料,即查阅报刊,扩展知识面。学习《我的回顾》时,我让学生搜集有关爱因斯坦的故事,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名言,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还可以进行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再如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去调查本地社会用字的规范性问题。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新颖有趣的课本剧表演,让学生进入角色演绎故事、塑造形象等。另外,还有一种体验式的活动,就是让学生把课堂上无法理解无法消化的问题,尽量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体会,从而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心灵全身心地去发现、去理解。
活动化的课堂使学生们获得了很好的知识体验和实践的机会,如此,当他们能在活动中发展个性,锻炼自我实践能力时;当他们能在活动中产问题,求证问题,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体会从体验到思维创造的快乐时,他们就为自己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而全面的基础。
当然,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也将时刻受到考验和锻炼,以往的许多专业和非专业知识将会在实践中“更新换代”。因此,我们教师更应该主动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以参与者、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等多重角色指导活动化的课堂。
四、生活化
新课程以广阔的自然和社会作背景,与社会、学生的实际有着广泛联系。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高度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更注意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并且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关心身边的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过去的课堂所传授的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并不紧密,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正努力地还课堂以生活的本来面目,时时洋溢着生活的气息。
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生活,促进学生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从而为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建构坚实、丰富、光明的精神世界奠定基础。如学习巴金的《海上日出》一文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看霞光时的景象,并谈谈自己当时的感受,这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霞光的美丽,从情感上调动了学生阅读本文的积极性。又如教《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晏子使楚》时,可以请学生踊跃发言,并展示和介绍这些人物的故事,领悟体会名人的精神,从中获得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活在丰富、在发展,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课堂变成了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
一、自主化
“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话道出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活生生的有意识的人,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因此,我们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还需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质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材的超越,敢于对教材说不,敢于对教师说不,敢于对传统说不。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进入了学习和创新的殿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自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能主动学习,而且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主动地理解知识,从而真正学会学习,逐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怀着迫切的心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中。
二、合作化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效果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合作化的教学给课堂带来了生机。传统的教学方式形式单一,课堂气氛呆板,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扩展与思维的发散。合作学习超越和革新了传统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扩展,实现了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教学交往。合作学习找到了一种激起学习兴趣的学习形式,同伴间的合作学习互启互导,互帮互学,有助生生间的优势互补,产生了积极的心理效应。
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想法,借此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同时,学生通过表述与交流也必然会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在合作交流中,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各种观念的优越性与不足之处,并进行比较,这样,对新观念的认识会更深刻,对错误观念的纠正会更彻底。而且,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等方面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三、活动化
在新课程标准中,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优化教学实践活动,强调开展学生课堂活动与相关实践活动的時间不少于总课时的20%。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勇气,因此在活动化的课堂中学生应该是活动的中心和主体。活动课的重心是让学生在整个活动中不是“静听”,而是“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主体的角色体验中能够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活动热情,不仅有利于学会学习,而且有利于学会合作;不仅有利于学会知识,而且有利于学会创造。从而,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将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把不完全知识变成完全知识。
活动化的课堂,可不拘一格。学生可以查找资料,即查阅报刊,扩展知识面。学习《我的回顾》时,我让学生搜集有关爱因斯坦的故事,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名言,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还可以进行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再如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去调查本地社会用字的规范性问题。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新颖有趣的课本剧表演,让学生进入角色演绎故事、塑造形象等。另外,还有一种体验式的活动,就是让学生把课堂上无法理解无法消化的问题,尽量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体会,从而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心灵全身心地去发现、去理解。
活动化的课堂使学生们获得了很好的知识体验和实践的机会,如此,当他们能在活动中发展个性,锻炼自我实践能力时;当他们能在活动中产问题,求证问题,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体会从体验到思维创造的快乐时,他们就为自己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而全面的基础。
当然,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也将时刻受到考验和锻炼,以往的许多专业和非专业知识将会在实践中“更新换代”。因此,我们教师更应该主动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以参与者、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等多重角色指导活动化的课堂。
四、生活化
新课程以广阔的自然和社会作背景,与社会、学生的实际有着广泛联系。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高度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更注意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并且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关心身边的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过去的课堂所传授的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并不紧密,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正努力地还课堂以生活的本来面目,时时洋溢着生活的气息。
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生活,促进学生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从而为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建构坚实、丰富、光明的精神世界奠定基础。如学习巴金的《海上日出》一文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看霞光时的景象,并谈谈自己当时的感受,这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霞光的美丽,从情感上调动了学生阅读本文的积极性。又如教《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晏子使楚》时,可以请学生踊跃发言,并展示和介绍这些人物的故事,领悟体会名人的精神,从中获得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活在丰富、在发展,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课堂变成了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